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8

类型辽宁省葫芦岛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 图片版含答案.docx

  • 上传人:HR专家
  • 文档编号:6097009
  • 上传时间:2019-03-27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1.29M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辽宁省葫芦岛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 图片版含答案.docx
    资源描述:

    1、2019 年葫芦 岛市普通高中第一次模 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9 分,每小 题 3 分)1. C (A 项, “而书法的地位更是在艺术之下”错误, 书法包含在艺术之内。B 项, “使魏晋时代的书法达到高峰”错误,前面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D 项,强加因果关系,语句前后没有因果关系。故选 C。) 2. D (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 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 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 间的关系, 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题中 D 项, “

    2、论证了草书的危害” 错, 应是论证了书法脱离儒家思想的危害。故选 D。)3. C(此 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 C 项, “而且把儒家和道家逐渐融合在一起”错,应是王羲之的道家思想逐渐被儒家思想消解和吸收。故选 C。)(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15 分)4.B (3 分)(“表现了小说的悲剧主题,引 发了我们对其深深的同情。 ”分析不恰当。根据文本内容可知,小说表现的应该是悲情的英雄主 义主题,歌 颂了教 师在人类文明传承发展中的功绩,引发的应是读者的崇敬之情。故 选 B。)5.

    3、(6 分)构思巧妙:是两条 线索的交汇点,串接起了两个不同时空故事。一方面小山村碰巧成为碳基舰队的探测点;另一方面,黄土高原上 这个偏僻山村有 师生间知识文明传承。 制造悬念,做出铺垫。让读者对情节发展和人物命运更加关注,合理的引出了该星球最终被判定为3C 级以上文明的情节。突出主题:为山村小学的师生成 为拯救地球的英雄埋伏笔,巧妙地表现了悲情的英雄主义主题,歌 颂了教师在人类文明传承发 展中的功绩。 (每答一点得 2 分,不脱离文意,大意对即可)6(6 分)坚守使命:柔弱者在困境中用知识、良知、 师德等 对传承文明使命的坚守。 尊重文明:碳基舰队在探测到 3C 级以上文明行星上的生命迹象后让

    4、炸弹转向,以保护有 3C 级以上文明的恒星系,惊叹于地球的 5B 文明, 师生生命体之间知 识的传承。敬仰崇高:崇尚教师的奉献坚守。乡村教师用微小的生命个体,用原始方式 艰辛地推 动地球人类文明进步,歌颂卑微的生命凭借崇高的精神传承至高的文明。 (每答一点得 2 分,不脱离文意,大意对即可)(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12 分)7. A (3 分) (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关于导致我国人口出生率低迷的原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信息筛选点事“导致我国人口出生率低迷的原因的理解 ”,要求选出“ 不正确的一项

    5、”,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本题中,A 项,从材料一看出, “二孩政策没有扭转人口出生低迷的趋势” 是某些专家的悲观预期,事实上,高龄母亲对生育二孩有深深的渴望。故选 A。)8.B(3 分)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 “正确”或“错误”“一项”或“ 两项”的要求,如本题“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中,A 项, “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说法错误,原文是“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6、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C 项, “整体出生人口逐年减少”说法错误,从材料二的图表看出,出生人口并非逐年减少。D 项, “必然会迎来一次生育高峰”估计错误,材料四中“存在大量主观性假设”和“这种假设使得凸显不足”等语句表明这是一种主观性假设。故选 B。) 9.(6 分) 政府出台相关配套的福利政策,完善育龄妇女的生育、劳动保障制度;继续坚持实施“二孩政策 ”乃至进一步放 宽生育政策,使生育率保持在合理水平;广大育龄夫妇要有全局观念,将国家民族繁荣富强 放在第一位。【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能力。解答此 类题,首先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明确题目要求,带 着题目要

    7、求回归文章,确定答题区域,仔细阅读答题区域,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 问题。本 题 要求结合材料简要概括怎样才能有效改变我国生育率偏低的局面。通 读文章,可以确定答 题区域 为材料一,仔细阅读这材料一,可以从中筛选出“广大育龄夫 妇要有全局意识,始终将国家、民族的繁荣富强放在第一位”“当前不但要继续坚持全面二孩 政策, 让生育率保持在合理水平,而且应尽快出台其他配套的福利政策”“完善育龄妇女的劳动 保障制度, 让广大育龄夫妇 首先 敢于生下第一个孩子”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分条概括怎样才能有效改变我国生育率偏低的局面。二、古代诗文阅读(共 34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8、4 小题, 19 分)10. C (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 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句找出句中名词代词“赓”“疾”“阁中”“人”“帝”“阁臣”“廷臣”“ 中旨”“故事”“廷”“ 李廷机”“首辅”,虚词“以”“而”“ 乃”“以为”, “以老 ”意思是因为年老,独立成句,应该和后面断开排除 A 项;“廷臣虑帝” 意思还没有结束,廷臣担忧皇帝“出中旨” ,因此“廷臣虑帝出中旨”应该连在一起,排除 B 项;“赓力疾请付廷”和后面的

    9、“推”应该连在一起,解释为朱庚极力请求托付给廷臣推荐,排除 D 项。再 结合本句意思:朱赓因为年老,屡次称病,内阁中空无一人。皇帝下谕选择内阁大臣,而朝廷大臣顾虑皇帝会按照旧例直接颁出宫中旨意。朱 赓勉强支撑病体请求交付 给朝廷大臣推举,于是用了李廷机,让他任首辅。句子可以断开为 :赓以老屡引疾阁中空无人帝 谕简阁臣而廷臣虑帝出中旨如故事赓力疾请付廷推乃用李廷机以为首辅故选 C。)11. D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 识的能力。文化常 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 庙号、一些文 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

    10、的说法等。平 时注意积累,尤其是 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 境的含义作答。 题中 C 项,素服在文中指平民服饰,便装,表示以辞职抗争。故选 D 。) 12. D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 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 时间、手法以及重点 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B 项, “皇上答应了他的请求”说法错误,根据原文,皇帝没有同意。故选 D 。)13. (1)沈一贯发动奸邪小人穷追不舍。朱赓两次写信给沈一贯,请他迅速了结此案,事情才得以化解。(2)给事中王元翰认为李廷机受

    11、任用, 实际上由朱赓主使的,上奏诋毁李廷机,并涉及朱赓。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 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 译的助词等删 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 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 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1)中的“倡”, 发动;“群小”,奸邪小人;“ 穷治”,本 义彻底查办,这里指穷追不舍,盯住某件事不放;“穷治不已”,穷追不舍;“再” ,两次;“ 贻”,送 给;“ 书”,指写信;“具狱”,了结案件;“乃” ,才;“解”,化解。 (2)中“以” ,认为;“ 用”,受任用; “廷机之用”,

    12、李廷机受任用;“实”,实际上;“主” ,主使;“赓实主之”,实际上由朱赓主使的;“疏诋” ,上奏诋毁;“侵” ,涉及; “并侵赓”,并涉及朱赓。【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 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 ,一般 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 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 词语可以“ 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朱赓,字少钦,浙江山阴人,考中隆庆二年的进

    13、士,改任庶吉士,授职为编修。万历六年,以侍读身份充当日讲官。当时宫 中正兴土木,修花苑园囿。朱赓趁机讲授宋史,极力陈说“花石纲”的 祸害,皇帝很害怕就停止了。皇帝在大峪山营造陵寝,想仿效永陵的规模,朱赓上奏称:“昭陵就在眼前,规模超过了它,不是可以安心的。 ”奏疏呈入皇 宫,很长时间没有回复。后来,皇帝按照他的话做了。积功升官至礼部尚 书,遭遇 继母亡故而离去。二十九年,皇帝下诏让朱赓凭借过去官职身份兼任东阁大学士,参与国家大政决策。他一再推辞,皇帝不允许。第二年四月朱庚入宫,立即捐出一年薪俸帮助完成皇宫工程。 这年秋天又极力 陈述矿税的危害,皇帝没有采用。不久他与沈一贯、沈鲤一起向皇帝呈送有

    14、关守成、遣使、权宜三条意见,深刻揭 发矿税对国家社会的危害,都出自朱 赓的手笔。朱 赓在自己的府邸 门前得到妖书,而书中诬蔑朱赓动摇国家的根本,他大为惊惧。马上上奏皇帝,请求回避。皇帝下谕对他大加抚慰。沈一贯发动奸邪小人穷追不舍,朱赓两次写信 给沈一贯, 请他迅速了结 此案,事情才得以化解。万 历三十四年,朱赓单独执政,年纪达七十二岁。朝政一天天松弛,朝廷内外解体。朱赓每月数次上奏,皇帝回复的奏章还不及十分之一。御史宋 焘首先委婉地规劝 朱赓, 给事中汪若霖接着劝告。朱赓根据他们两人的话,极力请 求皇帝更新国家的许多政务 ,皇帝用嘉 奖的诏书答复他,却不采纳。于是朱赓穿上平民衣服到文 华门恳求

    15、,最 终仍得不到诏 令。朱赓因为年老,屡次称病,内阁中空无一人。皇帝下谕选择内 阁大臣,而朝廷大臣 顾虑皇帝会按照旧例直接 颁出宫中旨意。朱赓勉强支撑病体请求交付给朝廷大臣推举,于是用了李廷机,让他任首辅。给事中王元翰认为李廷机受任用,实际上是由朱 赓主使的,上奏 诋毁李廷机,并涉及朱赓。朱赓上奏辞官,皇帝为此痛责进言的人。在此之前,科道考选,吏部打算推举七十八人。等候的诏令超过了一年,也没下达,朱赓接连上疏催促。万历三十六年秋天,皇帝才下达诏令。各人排在谏官前,正要看看他们的仪容风度,而给事中汪若霖先前曾 经冒犯过朱赓,到 这时 被罢黜了,正巧在朱赓病愈进入内阁值班的时候。于是大家就 认为朱

    16、赓报复旧恨,攻 击从四面八方起来,先后有五十多人上奏弹劾他。给事中喻安性是朱赓 的同乡,替朱 赓上奏称:“现在政权不在内阁,而全部转到了司礼。”抨 击 者便纷纷 上奏弹劾喻安性。当时朱赓已经病卧在床,上奏二十多次请求退休。抨击者顾虑他再度康复,不断地进行抨击 ,朱 赓在十一月死于任上。等到去世后,被赠封为太保, 谥号文懿。(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 9 分)14. B (3 分) (本题考查 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 一个考点,几乎涵盖 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 对,手法不准确,手法

    17、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 为曲解诗歌意思,答 题时注意仔 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B 项, “雪花飘扬,雪花化水奔涌而来”理解错误, “雪花飘扬”没有体现, “雪花化水奔涌而来”为想象的景象。故选 B。)15. (6 分)(1) 写景:云梦泽 中的洲渚上荒草长得遮盖了旧日的楚国山川,楚夷陵一带的黑土里还有当年秦兵焚劫的余灰。(2)怀古:夷陵的秦灰引起人们对历史的回忆,强大的楚国和秦国如今都已成 尘烟,作者抒 发了对历史兴亡、盛衰无常的感慨。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内容能力。解答此 类题,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比如本题要求结合颔联简

    18、要分析有评论说这是一首“写景兼怀古” 的诗。是要求 结 合颔联内容具体分析该诗是怎样写景兼怀古,也就是分析颔联写了哪些景,怀了什么古。明确题目要求之后,结合诗句的具体内容对诗句怎样写景兼怀古进行分析。比如本 题, 颔联“梦渚草长迷楚望,夷陵土黑有秦灰”意思是:云梦泽中的洲渚上荒草长得遮盖了旧日的楚国山川,楚夷陵一 带的黑土里还有当年秦兵焚劫的余灰。这一联既怀秦楚旧事,又写望中所见陆上之景。 “楚望”出自左传 衰公六年:“ 三代命祀,祭不越望。江、汉、睢、章,楚之望也, ”此处巧妙地借用这一典故,仍扣紧诗题“望”字着笔,极写小洲上青草生长繁茂,以致模糊了诗人的视线。秦将白起攻楚时,曾火烧“夷睦”

    19、 。“土黑”、 “秦灰”,非常精炼地概括了这一历史故实。当然, 诗人在这里并不仅仅是追叙史事,而是以山川为见证,抒发了对历史兴亡的无限感慨。当年,楚国横跨江、汉、睢、章,地域广阔,物 产丰饶,但秦人一炬,毁其先王之睦墓,最终不免亡国。而秦王朝一统天下,自以为“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于今亦仅有攻城掠地时留下的陈迹供人凭吊而已,同样令人可悲。诗人在这里含蓄地告诉人们:帝王之业,是不可能千秋万代 传之不朽的。抒 发了对历 史兴亡、盛衰无常的感慨。【点睛】诗歌类选择题主要集中对诗意、 诗的思想主旨、 诗的 语言、技巧、 结构等内容的考核, ,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

    20、种是对诗歌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诗歌意思要读懂文章,主要是内容、主旨、情感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在诗歌表达技巧上,主要考核内容主旨表达、情感抒发、诗句作用等。 赏析时首先要读懂诗,然后根据选项进 行分析。 选择题往往错误的 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 ,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 6 分)16.【(6 分)答案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 东方之既白。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 风)直到夜郎西。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17A(3 分)(“琳琅满目” 意思是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的事

    21、物很多。 “金碧辉煌” 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 “进退失据” 意思是前进和后退都失去了依据,形容无 处容身;也指进退两难。 “无所适从” 意思是不知听从哪一个好,指不知怎么办才好。 “吹毛求疵” 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求全责备” 意思是对人对事物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 “因小失大”意思是为了小的利益,造成大的损失。 “因噎废食” 比喻要做的事情由于出了点小毛病或怕出问题就索性不去干。 )18 D(3 分)(文本原名的毛病是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 使”。A 项词语赘余,应删去“能”字。B 项语序不当。C 项语意不明,有歧 义:“图文并茂”修改的是“ 亲子

    22、绘本”还是“互动方式”?没有 讲清楚。 )19B (3 分)(A 项不合事理,同上文意思相反。C 项“同样是” 一词在上文没交代。D 项“ 仍然”一词同上文不相应。 )20(5 分)“捐资” 改为“出资”“府上”改为“ 家里”“ 务必” 改为“请”“垂询” 改为“咨询”“无偿”改为“免费”(每处 1 分,共 5 分)21、(6 分) (1). 也要能认识 自己的小 (2). 不是由于只见自我之小而妄自菲薄 (3). 既认为人是万物之灵(此题考核学生运用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能力,以情境补写的方式出现,答题时注意语意和结构上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 意的提示,如第 空根据前文 “既要能认识自己的大”

    23、和后文“ 也不能以小自卑”可知应该填写 “也要能认识自己的小”,第空根据后面的“就是由于只见自我之大而妄自尊大”可知应该填写 “不是由于只见自我之小而妄自菲薄 ”;第空根据前文“儒学是以人为本的文化”可知应该填写 “既认为人是万物之灵”。 )四、写作(60 分)参照 2018 年辽宁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22立意参考:(1)思辨性地论 述读书和旅行的关系,明晰读书是心的旅行,既能获得知识,又能收获智慧;(2)读书和自我成 长的辩证关系,读书是学生自主发展、健康生活、健全人格的途径;(3)读书与改变 世界、承担社会责任的关系;(如果考生写出其他立意的作文,只要立意正确,充满正能量阅卷老师酌情赋分。 )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辽宁省葫芦岛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 图片版含答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609700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