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阴市第一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练习(三)一、选择题。德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太阳系附近有三颗“超级地球”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三颗行星围绕天蝎座的一颗恒星运行,距离地球仅 22 光年,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 与超级地球天体类型相同的是A. 太阳 B. 木星 C. 月球 D. 哈雷彗星2. 超级地球应属于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河外星系【答案】1. B 2. C【解析】【1 题详解】地球是太阳系中的行星,超级地球应是太阳系外的一颗行星;太阳是恒星,月球是卫星,木星是行星,哈雷彗星是彗星;与超级地球天体类型相同的是木星。选 B 正确。【2 题详解】超
2、级地球围绕天蝎座的一颗恒星运行,距离地球仅 22 光年,应在太阳系之外银河系中, 不属太阳系、地月系和河外星系。选 C 正确。【点睛】天体系统有不同的级别,按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总星系。“好奇”号火星探测器确认火星上有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分析检测显示,取出的岩石粉末含有黏土、硫酸盐和其他对生命非常关键的矿物成分。火星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下图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高分辨率照相机抓拍到的“公牛眼”状陨石坑。据此完成下列各题。3. 相对于地球来说,火星更易遭陨石袭击,其原因是A. 火星公转速度快 B. 火星更靠近小行星带C. 火星大气密度小 D. 火星的宇宙环
3、境不安全4. 人类首先选择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地理现象与地球上的一些地理现象相似,主要表现为火星和地球一样被厚厚的大气层所包围,且有氧气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且四季的长度一样火星、地球自转周期比较适中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A. B. C. D. 【答案】3. C 4. C【解析】本题考查太阳系成员。地球表面有厚厚的大气层,当外来天体坠落地球时经过厚厚的大层摩擦燃烧后变小甚至消失,对地球影响小;火星相比地球,火星表面的大气密度小,空气稀薄,外来天体的闯入时火星大气对火星的保护作用小。火星没有厚厚的大气,火星的公转周期较地球长;火星与地球特征相似表现
4、在火星瑟地球自转周期的长度比较适中和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3 题详解】地球表面有厚厚的大气层,当外来天体坠落地球时经过厚厚的大层摩擦燃烧后变小甚至消失,对地球影响小;火星相比地球,火星表面的大气密度小,空气稀薄,外来天体的闯入时火星大气对火星的保护作用小。选 C 正确。【4 题详解】火星表面的大气比地球稀薄,且没有氧气,错;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但公转周期不同,且四季的长度不一样,错;火星、地球自转周期接近比较适中,昼夜温度变化不致于太大,正确;火星位于地球转道的外侧,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二者的地理环境接近,正确。选 C 正确。2016 年 10 月 9 日,
5、中国“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在距地面约 370 km 的轨道成功对接后高速运行,下图为某摄影师抓拍到的“天神组合体”穿过日面的场景,读图甲、图乙完成下列各题。5. “天神组合体”穿过日面的场景是一种“凌日”现象,在地球上看,太阳系中能产生“凌日”现象的行星是A. 金星、木星 B. 水星、金星C. 火星、木星 D. 金星、火星6. 此类太阳活动出现在图 3 中的A. 层 B. 层 C. 层 D. 层7. 太阳活动可能产生的明显影响不包括A. 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 B. 信鸽迷失方向 C. 指南针失灵 D. 全球变暖【答案】5. B 6. A【解析】试题分析:【5 题详解】“天神组合体”穿过
6、日面的场景是一种“凌日”现象,在地球上看,太阳系中能产生“凌日”现象的行星是轨道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行星,水星、金星,B 对。位于地球轨道之外的行星没有凌日现象,A、C、D 错。【6 题详解】照片中的其他黑点属于某种太阳活动,它一般温度较低,是太阳黑子活动,A 对。影响地球无线电长波通讯的是耀斑活动,B 错。出现在太阳外部大气,C 错。以 11 年为一个活动周期,D 错。【考点定位】太阳系结构,地内行星,太阳活动及对地球影响。8.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 2018 年 11 月 2 日 6 时 19 分在智利(南纬 19.64 度,西经 69.27 度)发生 5.9 级地震,震源深度 90
7、 千米。此次地震发生时,地面上人们的感觉是A.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B. 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C. 只有上下颠簸 D. 只有左右摇晃【答案】A【解析】【分析】该题考查地震波传播特征。【详解】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向外释放的现象,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外释放能量。横波传播速度慢,纵波传播速度快。所以地震时,地面上人们先感受到纵波影响,上下颠簸,后感受到横波影响,左右摇晃,A 对。横波不能在液体中传播,遇到液体时,横波影响会消失。B、C、D 错。故选 A。【点睛】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纵波快于横波,且横波不能通过液体。读“地球圈层构成示意图” ,回答下列各题。9. 图中所示的圈层、分别是A. 水圈、生物圈、
8、岩石圈 B. 生物圈、岩石圈、水圈C. 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 生物圈、水圈、岩石圈10. 关于图中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圈层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B. 圈层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C. 是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小的圈层D. 大气圈是内外圈层中厚度最大的圈层【答案】9. D 10. B【解析】地球外部圈层,最上面是大气圈,位于最下面的是岩石圈,跨三个圈层的是生物圈。是水圈,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9 题详解】图中所示的圈层是地球外部圈层,最上面是大气圈,位于最下面的是岩石圈,跨三个圈层的是生物圈。是水圈,D 对。A、B、C 错。【10 题详解】圈层是生物圈,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圈层是大气圈
9、,A 错。圈层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B 对。圈层是岩石嵯,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小的圈层水圈,C 错。圈层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活动范围,D 错。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完成下列各题。11. 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A. 由西向东逐渐增厚B. 由北向南逐渐增厚C. 由东向西增厚D. 由南向北逐渐增厚12. 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 0 千米为A. 海平面 B. 岩石圈底部 C. 莫霍界面 D. 软流层中部【答案】11. C 12. C【解析】试题分析:【11 题详解】从图中地壳等厚度线的数值的大小及数值由东向西逐渐增大可知,图示地区地壳的厚度由东向西逐渐增厚,所以本题 C 正确。【12 题详解】地
10、球有外部圈层和内部圈层两个部分,其中地表以下的部分为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其中莫霍界面是地壳与地幔的分界线;古登堡界面是地幔和地核的分界线。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 0 千米为莫霍面,所以本题 C 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刘禹锡秋词 。下图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3. 诗句描写的景色约在A. 2 月 B. 5 月C. 8 月 D. 11 月14. 关于“夜来霜”成因说法正确的是A. 增强 B. 增强C. 减弱 D. 减弱【答案】13. D 14. D【解析】【13 题详解】由材料“数树深红出浅黄”可判断出树叶变成红色和
11、浅黄色应为秋季 11 月,D 正确。【14 题详解】“夜来霜”的成因是夜间大气逆辐射作用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水汽凝结形成的,图中是大气逆辐射,D 正确;表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表示地面辐射。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可以采用大棚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塑料大棚农业生产景观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5. 下列不属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 )A. 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光能,提高大棚内的温度B. 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的湿度C. 有利于提高光照强度,增强农作物光合作用D. 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土壤的水分16. 当大棚的门打开时,门口处空气
12、流动情况与如下图中示意的空气流动情况相同的是( )A. B. C. D. 【答案】15. C 16. A【解析】【15 题详解】短波太阳辐射可以透过塑料大棚,而长波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不能通过塑料大棚,所以大棚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光能,提高大棚内的温度,A 正确;水蒸气遇到塑料大棚不能通过,大量水蒸汽凝结形成液态水再回到地面,故塑料大棚可以调节大棚内空气的湿度,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土壤的水分,B、D 正确;大气层白天可以通过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减少太阳辐射强度,C 不属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故选 C。【16 题详解】由于塑料大棚内部的气温高于外部,使得在门口附近形成热力环流,大棚内的空
13、气上升,在门口的上方往外流通,外侧则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则由外向大棚内部流通。综上所述,A正确。17.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 N 地气压高于 M 地。N 地风向为A. 东北风B. 东南风C. 西北风D. 西南风【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组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以及读图析图能力,主要涉及到近地面风向的判断,需要重视对应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并且需要练习作图技巧。【详解】图中 N 地气压低于于 P 地,根据图中纬度可以判断该地位于北半球,具体一点的风向是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过 N 作垂直于等压线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北部) ,北半球向右偏转,N 地风向是西南风,D 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14、。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8. 如果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引起热力环流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B. 温度:ABCDC.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D. 气压:DABC19. 如果此图表示的是山谷风示意图,那么上升气流表示的可能是白天的谷地 白天的山坡 夜晚的谷地 夜晚的山坡A. B. C. D. 20. 如果该图表示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处表示城市,B 表示郊区 B. 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C. 只有白天城市才盛行上升气流 D. 有大气污染的企业,应布局在该环流圈之内的 AB间。21. 如果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15、. 目前人类对水循环环节影响最大的是 B. 三峡大坝的修建主要影响了环节C. 环节使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 跨流域调水主要改变环节的季节变化【答案】18. A 19. B 20. B 21. D【解析】【18 题详解】如果此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则引起热力环流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A 正确。受热处温度高,气流上升,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温度 BACD,B 错。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C 错。海拔升高,气压降低,气压低处,气流上升。气压 ABCD,D 错。【19 题详解】如果此图表示的是山谷风示意图,山谷风即山坡、谷地受热不同 而形成的热力环流。受下垫面性质差异影响,那么形成上升气
16、流的 B 表示的可能是白天的山坡,气温比同一高度的大气温度高,对,错。夜晚的谷地,大气降温比同一高度的山坡慢,对,错。B 对,A、C、D 错。【20 题详解】如果该图表示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则城市气温高,郊区气温较低,A 处表示郊区、B 处表示城市,A 错误。近地面郊区气温较低,气压较高,风由郊区吹向城市,B 正确。城市昼夜盛行上升气流,C 错。有大气污染的企业应布局在该环流圈的 AB 之外,D 错。【21 题详解】如果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AB 在近地面,该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不是太阳活动,A 错误。对地表形态影响最显著的环节是,地表径流,B 错误。未登陆的台风不
17、能用图中的环节,水汽输送表示,C 错误。该水循环可为人类提供大量的淡水资源,实现了海陆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D 正确。截至 2016 年 10 月 7 日,强飓风“马修”已造成海地死亡人数超过 877 人,超过 20 万幢民房被飓风严重损坏。10 月 8 日后飓风向美国东南海岸继续移动。据材料及图回答下列各题。22. 周五上午时,佛罗里达半岛 A 处海岸的风向可能为A. 东北风 B. 东南风C. 西南风 D. 西北风23. 监测飓风“马修”移动的方向以及绘制该图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分别是A. RS、GIS B. GPS、GISC. RS、GPS D. GPS、数字地球【答案】22. C 23.
18、A【解析】【分析】该题组考查飓风影响及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22 题详解】图示信息得出,周五上午台风中心位于 A 海岸的北侧,北半球低压中心的南侧吹西南风,故选 C。【23 题详解】用于实时获取地物信息监测飓风“马修”移动的方向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RS;分析、处理地理信息来绘制地图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GIS。故选 A。【点睛】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GPS 主要用于定位和导航;RS 用于实时获取地物信息;GIS 用于对地理空间数据的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得降水以地表径流形式迅速向河道集中,河流径流变化幅度大,易造成洪涝灾害。下图分别为某城市附近水系分布(),该流域内一次局部暴雨后
19、甲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以及城市的水循环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4. 图()中关于四条曲线图的描述正确的是A. 表示城市建设前甲水文站的河流流量 B. 表示城市建设后甲水文站的河流流量C. 表示甲水文站的地下水补给量 D. 表示甲水文站的大气降水补给量25. 结合图()分析,曲线流量峰值大于曲线,主要是因为A. a 增加 B. b 增加 C. c 增加 D. d 增加26. 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A. a 增加 B. b 减少 C. c 减少 D. d 增加【答案】24.
20、B 25. D 26. A【解析】试题分析:【24 题详解】根据右图河流水量的变化和出现洪峰的时间先后判断,表示城市建设后甲水文站的河流流量,故 B 项正确,A 项错误;表示甲水文站的地下水补给量,故 C、D 项错误。【25 题详解】据左图可知,a 表示下渗,b 表示地下径流,c 表示蒸腾,d 表示地表径流;曲线洪峰时间提前,说明地表径流量增加,故 D 项正确。【26 题详解】据左图可知,a 表示下渗,b 表示地下径流,c 表示蒸腾,d 表示地表径流;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会增加下渗水量,故 A 项正确;地下径流会增加,故 B 项错误;c 蒸腾作用会增加,故 C 项错误;d 会减少,故 D
21、项错误。【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水循环的主要环节,考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知识拓展】水循环及其类型1.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叫做水循环。水循环的类型:2.按照水循环发生的空间范围不同,水循环可分为三种类型,如下表所示类型 海陆间循环 陆地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别称 海陆间大循环、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内陆循环、陆地水循环、陆上内循环海洋水循环环节 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植物蒸腾,凝结,降水等蒸发、凝结、降水等领域 海洋与陆地之间 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 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下图为某地河流、湖泊发展的四个阶段。读
22、图,完成下列各题。27. 四个阶段由先到后的排序是A. B. C. D. 28. 仅考虑河流作用,与阶段相比,阶段河流A. 水流速度变快 B. 输沙能力增强 C. 洪涝灾害多发 D. 河流冰期延长【答案】27. B 28. C【解析】【27 题详解】河道最初是平直的,后来随着泥沙的淤积及地偏力的影响,逐渐成为曲流,在曲流处,水的惯性影响下,逐渐自然裁弯取直,形成河与湖分离的状态,故选 B。【28 题详解】河道越弯曲,水流的侧蚀能力越强,堤岸越易发生崩塌,越易发生洪涝灾害,与阶段相比,阶段图中的河流弯曲,最容易发生洪涝灾害,故选 C。读我国渤海某海岸地表物质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29. 该地
23、区的地貌有 沙丘 海蚀崖 三角洲平原 风蚀蘑菇A. B. C. D. 30. 塑造该地区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有 风力作用 波浪侵蚀作用 流水沉积作用 冰川作用A. B. C. D. 【答案】29. C 30. A【解析】【29 题详解】图中沙丘露出海面在海滩和陆地之间,在风的作用下形成新月形沙丘,对。图中主要是沉积地貌为主,海蚀崖是海浪侵蚀地貌,错。图示区域有河流入海口,泥沙堆积形成三角洲平原,对。风蚀蘑菇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区,错。C 对。【30 题详解】新月形沙丘是风力作用形成的,对。三角洲平原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对,故主要外力是风力作用和流水沉积作用,图示区域没有海湾侵蚀地貌,错。图示区域
24、地形平坦,地势较低,中纬度地区,没有冰川作用,错,故选 A。【点睛】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1)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堆积地貌。(2)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堆积地貌。(3)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 “U”形谷、冰碛丘陵等地貌。二、判断题。31.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答案】正确【解析】【分析】该题考查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详解】太阳辐射维持着地表温度,为地球上的水循环、大气运动和生物的活动提供了能量,故此判断正确。32.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除了有适宜的温度、大气、液态水等
25、自身条件外,还与其安全稳定的外部环境有密切关系。【答案】正确【解析】【分析】该题考查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详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包括地球自身条件和外部条件,自身条件有适宜的温度、大气和液态水;外部条件包括稳定的太阳光照和地球处于太阳系中安全的宇宙环境。故此判断正确。33.台风是我国东南沿海夏末秋初的一种天气,强风、暴雨和风暴潮的突发性强、破坏力大,其影响是百害而无一利。【答案】错误【解析】【详解】台风是我国东南沿海夏末秋初的一种天气,强风、暴雨和风暴潮的突发性强、破坏力大;同时台风带来的降水可以缓解我国南方地区的伏旱。故此判断错误。【点睛】辩证地看待台风、寒潮等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既可以带
26、来危害也可以带来好处。34.同一张图中,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则风力越大。【答案】正确【解析】【分析】该题考查风力大小影响因素。【详解】风力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同一幅图中,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则风力越大。故此判断正确。35.人类最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深层地下水。【答案】A【解析】由于目前极地和高山冰川人类使用难度大,深层地下水不易开采,所以目前人类最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36.衡量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年降水量。【答案】错误【解析】【详解】通常以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主要指标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的
27、多少,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与年降水量和蒸发量等因素有关。故此判断错误。37.地球上的两大地震带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答案】正确【解析】【详解】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地球上的两大地震带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故此判断正确。38.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即软流层以上。【答案】正确【解析】【详解】地球内部圈层中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故此判断正确。【点睛】岩石圈不能等同于地壳。39.向斜成为山岭,主要是因为槽部受挤压,物质堆积而成。【答案】错误【解析】【分析】该题考查地质构造和地表形态的关系。【详解】向斜成为山
28、岭的原因是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周围被侵蚀掉后,向斜处成山。故此判断错误。40.山区交通以公路为主,选址在地势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迂回前进。【答案】正确【解析】【分析】该题考查山区交通运输线路布局。【详解】公路运输灵活并且公路建设成本低,避开陡坡,交通线路多选址在地势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故此判断正确。三、综合题。41.读北半球某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图中等压面弯曲是由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 A、B、C、D 四点中气压最高的是_,气温最高的是_。(2)图示环流系统呈_时针方向运动,这种环流现象出现在一天中_(白天、晚上) ,此时 A 地与 B 地之间吹_风
29、(填“海”或“陆” )(3)此时 A 与 B 两地相比,日温差较大的是_,原因是该地温度较低,气流_,空气中水汽不易凝结,天气晴朗。【答案】 (1). A (2). B (3). 逆 (4). 晚上 (5). 陆 (6). A (7). 下沉(下降)【解析】【详解】 (1)由等压面可知,C 处气压小于 D 处,说明下垫面的 B 处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是低气压,A 处气温低,空气下沉是高气压,同一竖直面上近地面的气压大于高空的气压,气压值的大小是:ABDC,所以四点中气压最高的是 A;随着海拔升高气温下降,气温的大小是:B A D、C,所以气温最高的是 B。(2)由等压面可知,C 处气压小于
30、D 处,B 处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是低气压,A 处气温低,空气下沉是高气压,水平方向上风由 A 吹向 B ,高空由 D 吹向 C,形成逆时针方向运动的环流;这种环流陆地是高压,海洋是低压,说明陆地冷海洋热,是一天中晚上,风由 A 吹向 B,此时 A 地与 B 地之间吹陆风。(3)图示 A 地气温低,气流下沉,空气中水汽不易凝结,天气晴朗,日温差较大的是 A 陆地;B 是海洋,此时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日较差小。【点睛】如果地面受热,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压;上升的空气到上空聚集起来,使上空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如果地面遇冷,空气冷却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
31、压,其上空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同一水平面而言,气流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这些空气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构成了简单的热力环流圈。42.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发生频次分布,读图回答问题。(1)指出冷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分析图中 P 区域冷冻灾害高发的原因。(2)简述该区域农业生产预防冷冻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答案】 (1)农业减产(农作物、牲畜、林木、渔业减产) ;农田基础设施被破坏;寒潮南下受地形影响,冷空气堆积;地势较高,气温低。 (2)加强天气监测与预报;加强减灾防灾管理,做好防冻措施;培育与推广耐寒品种【解析】试题分析:(1)冻害主要会对农业及一部分农业基础设施产生影响
32、,造成农业减产;P 地周围山岭环绕,北面开口,冷空气不断堆积导致冷冻灾害发生频次较周围高;且 P 地地势较高,气温较低,冻害严重。(2)农业中冻害的防治措施应主要从加强监测和预报出发,同时采取必要的防冻措施,发展农业科技,培育一些耐寒的农作物新品种。【考点定位】寒潮。43.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从地貌上看,甲图是 ,乙图是 ,二者都是河流 地貌。(2)若甲、乙两地貌在丙图中有分布, 则甲在 处分布,乙在 处分布。 (3)随河流流速的减弱,河流携带的泥沙会沉积下来,并且有一定的规律:颗粒大、密度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物质后沉积。由此判断,甲图中沿 AB 方向的物质组成可能是( )
33、A.黏土 砾石 粉砂 B.粉砂 黏土 砾石C.砾石 粉砂 黏土 D.砾石 黏土 粉砂(4)根据图甲判断,沿 CD 方向的剖面图可能是 ( ) A. B. C. D. 【答案】 (1). 冲积扇 (2). 三角洲 (3). 堆积 (4). E (5). F (6). C (7). B【解析】【分析】甲图是冲积扇,乙图是三角洲,流水堆积作用常常在山前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在河流的入海口形成三角洲地貌。沉积物颗粒的大小与流速关系密切。【详解】 (1)流水堆积作用常常在山前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在河流中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一般在河流的上中游主要表现为侵蚀和搬运,在下游表现为堆积) 甲图是冲积扇,
34、乙图是三角洲。 (2)流水堆积作用常常在山前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在河流的入海口形成三角洲地貌。 (3)一般来说,A 位于冲积扇的顶部,流速快,颗粒大先沉积下来;B 位于冲积扇的边缘,流速变慢,物颗较小后沉积,所以图中沿 AB 方向物质按照颗粒物大小的分布规律是颗粒物由大到小排列,砾石粒径最大,黏土最小,C 正确。 (4)冲积扇沿着半径方向,从扇顶到扇缘水流速度减慢,地面逐渐降低,坡度逐渐变小,横剖面为上凸形,因此沿 C-D 方向的剖面图与 B 相符。【点睛】此题考查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区别内外力作用对地表的影响,结合题中的信息解题,难度一般。44.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某
35、岛国人口约 500 万(2009 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国土面积约 640 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 540 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 15 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 16 千米。图甲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图乙为对应的气候资料。(1)根据图丙,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2)图丙为图甲中 M 水坝的景观。水坝能阻挡海水涌入,并通过其闸门调控河流入海流量。说明建坝前后坝内水域水的咸淡变化及其原因。(3)除建水坝外,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并说明理由。【答案】(1)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主要原因: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
36、(地表水、地下水)的条件差(河流短小);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2)水坝修建以前,水偏咸。原因:河流水流平缓,海潮(顶托作用)使河水与海水相混。水坝修建后,水逐渐变淡(改善)。原因:拦蓄淡水,阻止海水倒灌;通过闸门调控蓄水和排水,逐渐使偏咸的水换成淡水。(3)从邻国(马来西亚)购买淡水。邻国(马来西亚)面积较大,高温多雨,有较多淡水。两国之间的海峡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海水淡化。该国经济比较发达,四周环海,可选适当地点,建海水淡化厂,生产淡水。废水(污水)回收利用。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生活、生产废水(污水)产生量大。【解析】(1)根据图中经纬网可知该国为新加坡,
37、结合气候资料图可判定该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特征是终年高温多雨;该国(岛国)虽然多雨,但由于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河流短小,没有大的湖泊,陆地上储存淡水的条件差,再加之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导致淡水资源严重不足。(2)根据题干提示信息“水坝能阻挡海水涌入,并通过其闸门调控河流入海流量” ,可知大坝可以拦蓄淡水,阻止海水倒灌;水坝具有阻挡海水倒灌和调节河流入海水量的作用,通过闸门调控蓄水和排水,逐渐使偏咸的水换成淡水。因此建坝以前,因为海水入侵,坝内水域水的咸度较大;建坝以后,由于大坝的调节和阻挡作用,坝内水域水的咸度将降低。(3)解决水资源短缺可以从开源和节流两大方面来分析。该国除建水坝外,还可以从邻国(马来西亚)购买淡水、海水淡化和废水(污水)回收利用等来解决淡水资源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