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二历史下学期一轮月考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诸侯推举启为帝 B禹直接传位于启 C启最终继君主位 D益最终被启所杀2、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近年,一些地方为弘扬传统文化推动经济发展,根据本地历史文化举办寻根祭祖活动。这种习俗为( )A禅让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3、周天子既是政治上的共主(国王),又是天下同姓(姬姓)的大宗。政治上的共主与血缘上的大宗紧密结合,成为“封建”的精髓。这反映了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家国一体 B血缘纽带 C.等级严格 D地方分权4、 春秋左传载
2、:“ 昔先王之命日:王后无适(没有嫡子),则择立长子。王不立爱,公卿无私。古之制也。”这些做法A确立了长子的优先继承权 B表明嫡长子继承制被废除C导致王位继承的混乱无序 D利于保证宗法制正常运转5、九是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专属数字。西周时期只有天子可用九鼎,后世只有皇帝的龙袍可绣九条金龙,明清时期只有皇宫屋檐可有九只吻兽。与此直接相关的制度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 D九品中正制6、周代的棺椁制度规定:天子三棺四椁,诸侯二棺三椁,大夫一棺二椁,士一棺一椁。但是战国中晚期的楚墓中已发现多例大夫级的墓用二棺三椁和二棺二椁者,一些士一级的小墓也多见用一棺二椁者。这表明战国时期A.大夫均用诸侯葬仪
3、 B礼乐制度遭到破坏 C社会风气注重厚葬 D.等级差异逐渐缩小7、 公元前 720 年,周平王去世,即位的桓王遵从其遗愿,将大权交给西虢公,心怀不满的郑庄王既不为平王奔丧,也不朝贺新王登基,却命人侵人王室疆土,抢夺巳成熟的庄稼,从此“周郑交恶” 。这反映了A.宗法制遭到破坏 B.周天子的权力衰弱 C.分封制已经结束 D.天子仍有至尊权威 8、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文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9、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某同学在考证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
4、面的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是A.史记的记载 B秦简的记载 C民间的传说 D史家的学术观点10、春节就是农历一月初一。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 ,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 , “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中央集权 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C独断性和随意性 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11、研究历史要“ 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 ,下图所示是秦朝的四方古印文,仅以此为依据,可知秦朝A.首创皇帝制 B实行三公九卿侧 C.推行郡县制 D统一了书写文字12、 始皇帝力行郡县制诏书载:“自今废除封建,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律法一体,官制一体;治权集于国府,决于皇帝。上下
5、统一政令,举国如臂使指。如此治权不出多门,私欲不至成灾,天下至大之德也!”材料反映了郡县制有利于A统一律法官制 B加强中央集权 C抑制地方私欲 D扩大领土疆域13、 “惧宰官之不修,立监牧以董之;畏监督之容曲,设司察以纠之。”西汉政府这一措施的口的是A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B约束官员滥用权力 C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D提高政府行政效率14、 隋书 地理志记载:“汉高祖 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为解决汉高祖推行的这一制度带来的问题,汉武帝A设置中外朝 B杯酒释兵权 C诛杀异姓王 D实行推恩令15、从秦朝到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影响了中国近两千多年。你认为下列中的一项制度最
6、能体现“皇权下的民主”的是A秦朝三公九卿制 B西汉中朝制度 C唐朝三省六部制 D清朝军机处16、小麦喜欢穿越小说,自己也构思了几个穿越故事。下列故事不正确的是( )A回明朝当承宣布政使,管理地方行政事务 B回唐朝参加科举,中一回状元C回到宋朝当枢密使,掌管财政大权 D回汉朝当侍从,替汉武帝出谋划策17、公元 997 年,宋太宗分全国为十五路,转运使掌管一路的大权,1007 年以后,宋真宗在此基础上陆续增设了经略安抚司、提点刑狱司和提举常平司等机构,宋真宗这样做是为了( )A、削弱相权以加强君权 B、分事权以相互牵制 C、改变地方割据局面 D、强化集体议事制度18、对比清朝内阁与军机处的办事程序
7、,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内阁的办事流程更精简 B.军机处有很强的保密性C.内阁能有效地牵制皇权 D.军机处使专制皇权加强19、在雅典,公民大会一年召开40次例会,旨在解决一般政策问题,并为政府在外交、军事和财政等领域的活动作出详细的决定。这表明公民大会A.是国家最高权力中心 B.保护了平民的合法权益 C.易导致公民权利滥 D.仅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20、在雅典,“由于参加公民大会可以获得津贴,穷人因能得到补助而愿意从政”;“ 雅典各个阶层在公民大会所占的比例似乎是势均力敌”。这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追求A.独立自主 B.广泛参与 C.互相制约 D.公正自由21、苏格拉底说:“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
8、去雇用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他批评的是A人民主权的虚假 B直接民主的泛滥 C轮番而治的弊端 D行政官员的腐败22、公元前 453 年,由三名贵族组成的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A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一种直接民主制 B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C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 D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23、罗马法规定:“若某人非法杀死另一个人的奴隶或牲畜,应当以去年奴隶与该牲畜的最高价格赔偿受损害人;若某人非法损坏了另一个人的物品,应
9、以近三年该物品的最高价赔偿之。”以上材料最能说明罗马法A内容丰富详实,应用性强 B量刑有理有据,保障平民权益C涉及民事诉讼,保护私有财产 D包含自然法原理,凸显人文精神24、有人认为:罗马人智力不如希腊人,体力不如高卢人,经商的本事不如迦太基人,却能一一打败这些部族,而且在战后还能与这些部族有秩序地和睦共处。为什么?你会发现,罗马帝国的强大,归根结底是因为它的宽容开放,它的兼收并蓄。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罗马A万民法广泛的适用性与实用性 B较为发达的工商业经济C帝国凭借军事实力不断进行扩张 D十二铜表法成文法25、在查士丁尼法学总论中,古罗马法学家认为“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为人诚实,不损害别人,给予
10、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这反映了罗马法有利于A保障社会绝对公正 B调节社会关系 C保护所有公民利益 D巩固帝国统一26.(26 分) 制度文明是政治文明的基本载体,中国古代在政治制度方面多有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央官制材料一 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 ,隋唐为“第二帝国” ,明清则为“第三帝国” 。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质,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若将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比较,则可以看出第二帝国“外向” “开放” ,带“竞争性” 。
11、与明清之“内向” “保守”及“非竞争性”迥然不同第二帝国带扩张性,而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地方行政制度材料二 他(秦始皇)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除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监视他们。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 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中书省正 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请回答
12、:(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二帝国 ”在中央政治结构和选官制度方面与“第一帝国”相比,发生的主要变化。 (4 分) (2) “第三帝国”在中央政治制度建设上有何重大变化?(4 分)说明了什么问题?(2 分)(3)据材料二,指出秦始皇在全国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2 分)这一制度与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相比有何突出特点和进步意义?(6 分)(4)据材料三,指出元朝地方行政制度有哪些创新?(4 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作用。(4 分)26.( 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礼记材料二 元光元年,
13、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第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材料三 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通典卷一四材料四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问被隋文帝度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场帝始豆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 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碟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
14、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1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至唐不同的选官标准。(4 分)(2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朝创立科举制的原因及其历史影响。(8 分)(3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趋势。(2 分)28.(10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段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任
15、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公元前 5 世纪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精彩演说材料二 亚里士多德指出平民主义立法能扩大政治参与,把体制外的反对要素纳入体制内,消弭抵触心理。轮番任期原则通过立法尽力防患权力腐变,对那些“损公自肥”的官员进行严惩,对为政清廉者立法嘉奖,体现了用良法对权力进行法律监督和制约的民权思想。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民权思想对政府公信力建设之启示材料三 公元前 367 年和公元前 242 年,罗马相继确立了内务大法官和外务大法官,处理罗马市民相互间、外国人相互间的民事纠纷。公元 212 年,卡拉卡拉皇帝颁布安托尼亚那敕令,废除市民与臣民的区别
16、,准予居住在罗马帝国境内的居民或臣民一般都可取得市民权。罗马法原论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简要概括伯利克里所阐述的雅典民主政治的三个特点。(3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民主对近代欧美产生较大影响的原因。(4 分)(3)材料三反映的四五百年间罗马法有什么变化?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 分)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轮月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 CBADC 6-10 BBABD 11-15 DBBDC 16-20 CBDAB 20-25CDCAD二、材料题26、 (1)政治结构:由三公九卿制向三省六部制转变。选官制度:由察举制向科举制转变(4 分)(2)变化:废宰相,设内阁(2
17、 分) ;设军机处。 (2 分)说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2 分)(3)制度:郡县制。(2 分)特点: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体制(或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照接有效的控制;或以 地域关系取代了血缘关系)。(2 分)意义: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国家 统一)。(4 分)(4)创新:设行中书省管理地方;行省长官由中央官员担任。(4 分)历史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开创了以省为单位的行政区划(是中国省制的开端)(4 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27、(1)西周以血缘为标准;汉初以德行为标准;魏晋以门第为标准;隋唐以考试
18、成绩为标准。(4分)(2 )原因:门阀世族的衰落,庶族地主的势力增强;打破门阀世族政治上的垄断,扩大统治基础的需要。(4分)影响: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和繁荣。(4分,任答2点即可)。(3 )人才选拔逐渐制度化;选拔方式越来越公平、公开、科学。(2 分,任答1点即可)28、(1)特点:城邦的权力属于全体公民(或答主权在民);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或答法律至上);公民无论贫富(或者有才干)均可担任公职(或答公民内部相对平等)(3分)(2)原因:古希腊主权在民和以法治形式实现权力监督的思想有利于维护民主制度,这符合了近代欧美各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的需要。(4 分)(3)转变:由公民法转向万民法。(1 分)原因:罗马人不断对外扩张,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突现;原来的罗马法无法应对新变化(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