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孔孟论学习,复习.ppt

上传人:tkhy51908 文档编号:6086228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7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孟论学习,复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孔孟论学习,复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孔孟论学习,复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孔孟论学习,复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孔孟论学习,复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孔孟论学习复 习,孔子(前551前479),名 ,字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 、 , 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现存论语一书,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论语是一部记录 的著作,它与 、 、 合称为“四书”,文句中“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中,书是指 。,丘,仲尼,儒家,思想家 教育家 政治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大学,中庸,孟子,尚书,孟子(公元前372约前289),名 ,字 ,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他是 学派的主要代表,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是孟子的弟子们整理的孟子言论,其间杂有弟

2、子的话语。,儒家,轲,子舆,生字注音,论语 不亦说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思援弓缴而射之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不悱不发 举一隅 奕之为数 辟若掘井 流杵也,ln,yu,wn,di,zhu,h,fi,y,y,p,ch,通假字,(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5)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 (6)有为者辟若掘井 (7)掘井九轫而不及泉,“说”通“悦”,高兴,愉快,“知”通“智”,聪明,“原”通“源”,水源,“暴”通“曝”,晒,“奕”通“弈”,围棋,“辟”通“譬”

3、,譬如,“轫”通“仞”,古时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解释加点词的意思,(1)温故而知新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4)君子深造之以道 (5)居之安,则资之深 (6)今夫奕之为数 (7)读书诵诗,与古人谋,旧的,这里指已经学过的知识,疑惑,想说而又说不出的样子,遵循正确的方法,积累,技艺,技能,商讨,交谈,迷惑而无所得,一词多义,为:(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3)有为者辟若掘井 故:(1)温故而知新 (2)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以:(1)可以为师矣 (2)君子深造之以道 (3)以至仁伐至不仁 (4)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当作,是,作为

4、,旧的,已经学过的知识,所以,把,用,按照,按照,古今异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古义:可以,把;今义:表示可能,表示许可,古义: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古义:即使,表假设关系的关联词;今义:虽然,表转折关系的关联词,翻译下列句子,(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教他一个方面,他不能推知其他三个方面,就不再教他。,聪明灵敏而又喜欢学习,并且不以向地位低于自己的人请教为耻。,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的,(对于任何有

5、益的东西),了解它的人比不上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比不上乐于做这件事的人。,(5)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6)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7)尽信书,则不如无书。(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有所作为的人譬如挖井,挖了六七丈深还不见泉水,仍然是口废井。,君子遵循正确的方法使学问获得很深的造诣,是想使他自己获得道理。,完全相信书,还不如没有书。,不到他苦苦思索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不到他想说又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默 写,(1)论述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2)体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格言的名句是: (3)强调学习态度要老实的句子是:(4)说明做任何事都

6、要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拓展练习,阅读“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曰:非然也。”这一段回答问题。,1、对下面一句的解释和理解作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1)这句话是有两个判断句构成的( ) (2)夫,读作,意思是那。( ) (3)“之”助词,在主谓句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 (4)这句话可译为:下棋作为(一种)技艺,是一种小技艺;但不专心学,是学不会的。( ),

7、2、对“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其中一个人学下棋专心致志,只听奕秋传授棋艺。 B其中一个人学下棋专心致志,只听在想奕秋的话。 C其中一个人学下棋专心致志,只有奕秋在讲解给他听。 3、对“为是其智弗若与”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他和智力不如(别人)吗? B难道这(是)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吗? C如果是这样,那么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吗?,B,B,4、下列三句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1)使奕秋诲二人奕( ) A假使 B出使 C派 (2)思援弓缴而射之( ) A连词,表并列关系 B连词,表承接关系 C连词,表修饰关系 (3)曰:非然也( ) A不认为对 B

8、不对 C不是这样 5、与“思援弓缴而射之”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通国之善奕者也 B虽与之俱学 C弗若之矣,B,A,A,C,学习态度,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5、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6、尽信书,则不如无书。,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5、受学重问,孰不顺成? 6、诵诗读书,与古人居;读书诵诗,与古人谋。 7、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9、学习方法,1、学习时要时常复习 2、知识的巩固与创新 3、学习与思考的关系 4、学习上应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5、要勤学好问 6、学习过程中兴趣的重要性 7、强调教学方法要适时,8、指出要善于请教,学习就会顺利成功 9、读书的益处 10、学习要有正确的方法,要自觉地追求知识,才能牢固掌握 11、强调学习必须要专心致志 12、做任何事要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 13、学习过程中要有怀疑精神,应善于独立思考问题,练 习 巩 固,一、填空 1、“乐学”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因为 2、读书应有怀疑的精神,孟子的名言这样教导我们:3、点明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4、论述新旧知识关系的句子是: 5、讲述虚心好

10、学的句子是:6、讲述学习主体第一性原则的句子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练 习 巩 固,二、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正确解释1、不亦说乎 2、是知也 3、则取之左右逢原 4、一日暴之 5、今夫奕之为数 6、为是其智弗若与 7、有为者辟若掘井 8、掘井九轫而不及泉,说 通 “悦”,高兴,愉快。 知 通 “智”,聪明。 原 同 “源”,水源。 暴 通 “曝”,晒。 奕 通 “弈”,围棋。 与 同 “欤”,句尾语气词,相当于“吗” 辟 通

11、“譬”,譬如。 轫 通 “仞”,古代的一种计量单位。,一词多义,为:(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3)有为者辟若掘井 故:(1)温故而知新 (2)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以:(1)可以为师矣 (2)君子深造之以道 (3)以至仁伐至不仁 (4)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当作,是,作为,旧的,已经学过的知识,所以,把,用,按照,按照,默 写,(1)论述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2)体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格言的名句是: (3)强调学习态度要老实的句子是:(4)说明做任何事都要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