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33

类型第7章+科学方法论—科研选题+4学时.ppt

  • 上传人:czsj190
  • 文档编号:6082842
  • 上传时间:2019-03-26
  • 格式:PPT
  • 页数:133
  • 大小:4.04M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第7章+科学方法论—科研选题+4学时.ppt
    资源描述:

    1、网络信息检索* 1Click to edit Master subtitle style自然辩证法概论网络信息检索* 2Click to edit Master subtitle style第七章科学问题与科研选题本章目录科学研究始于问题科学研究始于问题 2科学问题及其来源科学问题及其来源31科研选题及其步骤科研选题及其步骤3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 4巴斯德巴斯德 与微生物学与微生物学35中国开造大飞机中国开造大飞机63自然辩证法绪论 张胜光制作网络信息检索* 4Click to edit Master subtitle style第一节 科学问题及其来源1、科学问题及其来源科学

    2、问题 :在对科学背景知识的分析和综合过程中提出来的问题。它包含着问题的指向、一定的求解目标和应答域,但尚无确定的答案,属于 “ 已知的未知 ” 。在科学探索过程中却能起到某种定向和指导作用。科学问题的来源: 科学问题从科学实践与科学理论的矛盾中产生 。 科学问题从科学理论内部的矛盾中产生 。 科学问题从不同学派理论之间的矛盾中产生 。 科学问题从社会需要和现有技术手段局限的矛盾中产生5自然辩证法绪论 张胜光制作科学实践是历史的、具体的和深化发展的,当在特定实践条件下出现了科学理论不能解释新的现象、新的事实时,便产生了认识的矛盾,由此种矛盾形成的科学问题最为常见,需要在原有知识背景和新的事实基础

    3、上进行新的分析综合,从而创造出新的理论。如电子的发现与原子不可分理论的矛盾、光的波动理论与粒子性的矛盾,大陆漂移的事实与传统地质学派的矛盾等。 科学问题从科学实践与科学理论的矛盾中产生 6自然辩证法绪论 张胜光制作任何科学理论都具有普遍性、真理的相对性和特定的适用范围,但理论本身不能存在逻辑矛盾,如果从一种理论或一个概念中可以推出逻辑矛盾,那就表明该理论本身存在着不能自圆其说的内在缺陷和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此类问题通常表现为 “ 悖论 ” 或 “ 佯谬 ” ,如数学中的伽利略悖论、无穷小悖论、康托尔悖论、罗素悖论等;物理学、天文学中的麦克斯韦妖佯谬、薛定谔猫佯谬、光度佯谬、引力佯谬等。通过悖

    4、论和佯谬的研究,可以完善原有理论并建立新的理论。 科学问题从科学理论内部的矛盾中产生 7自然辩证法绪论 张胜光制作鉴于研究者占有材料不同,所处客观条件不同,观察和实验能力不同,对材料的着眼点不同,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同等原因,在一个学科领域对同一事物往往有不同学派运用不同理论进行解释;或者在不同学科领域之间存在理论上的矛盾。前者如天文学中的日心说与地心说,地质学中的渐变论与灾变论;后者如物理学与生物学关于演化方向的矛盾。通过学术争鸣,可以澄清理论的是与非,推动理论的发展。 科学问题从不同学派理论之间的矛盾中产生 8自然辩证法绪论 张胜光制作生产实践是满足社会需要的第一的和基本的实践活动。生产离不开

    5、生产技术手段,日益增长的社会需要和生产技术手段的矛盾是永恒的,在物料、能源、信息、交通社会需要的支柱领域产生的科学和技术问题,是无穷尽的。如巴斯德的研究大都从此类问题中开始。 科学问题从社会需要和现有生产技术手段的局限的矛盾中产生 9自然辩证法绪论 张胜光制作网络信息检索* 10Click to edit Master subtitle style第二节科学研究始于问题科学研究始于问题在科学研究的起点问题上存在不同的看法。归纳主义的科学方法论主张 “ 科学始于观察 ” ,它与 “ 认识以实践为基础 ” 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原则相符合,但与现代科学发展的实际过程不完全相符。当代西方科学哲学家波普尔基

    6、于反归纳主义立场明确提出:科学始于问题而不是始于观察。这种说法有一定合理性。其根据主要有二:一是从科学理论发展的总体过程看,只有发现了原有理论也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时,人们才会去修正、补充它,或着手建立新理论,就此意义说,问题既是旧理论的终点,也是新理论的起点;二是从科学研究的具体过程看,人们总是以问题为框架和轴心,有选择地搜集事实材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11自然辩证法绪论 张胜光制作波普的一次实验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普曾经做过一次实验。他在一次演讲开始时,向所有听众发出命令:“ 女士们,先生们,现在请观察! ”听众们面面相觑:你让我们观察什么呢?可见,科学的观察一定是有目的的。所以就个人实践的角度来

    7、说,科学首先是来自于问题,带着问题去进行观察,才是科学的观察。12自然辩证法绪论 张胜光制作以已有背景知识和新事实为前提抽象出科学问题,为众多科学家所重视和倡导。如爱因斯坦指出: “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 。富有战略眼光的科学家应把自己的注意力和兴趣集中于重大问题的形成与重大课题的决策这两点上。13自然辩证法绪论 张胜光制作网络信息检索* 14Click to edit Master subtitle style第三节科

    8、研选题及其步骤科学问题不直接等于科研选题。只有有可能解决的科学问题,才能被选作具体的科研选题。科研选题:形成、选择和确定所要研究和解决的科学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确定研究方向即主攻方向;二是选择研究课题即突破口。选题步骤: 提出选题文献调研和实际考察制定科研方案进行方案论证确定课题15自然辩证法绪论 张胜光制作著名的物理学家贝尔纳把科研选题提到科研战略的地位上,他强调指出: “ 课题的形成和选择,无论是作为外部的经济技术要求,抑或是作为科学本身的要求,都是科研工作中最复杂的一个阶段。一般来说,提出课题比解决课题更困难。再加上人力和设备都有一定的局限,则产生的课题之多,是无法一下子全部解决的。

    9、所以评价和选择课题,便成了研究战略的起点,要从一大堆课题中挑出带实质性的课题来,而不能把它们同非实质性的课题混杂在一起。 ” 因此,在科学研究中,能否选好课题,是对科研工作者远见卓识的检验。16自然辩证法绪论 张胜光制作德国物理学家诲森堡曾经说过: “ 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 ” 。爱因斯坦强调 “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17自然辩证法绪论 张胜光制作网络信息检索* 18Click to edit Master

    10、 subtitle style第四节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 需要性原则 :满足社会需要和科学自身发展需要。 科学性原则 :选题必须以一定的科学理论和科学事实为根据。 创造性原则 :选题应是前人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疑难问题。 可行性原则 :选题应与自己的主、客观条件相适应 有兴趣的原则 :应当是自己最感兴趣的课题19自然辩证法绪论 张胜光制作选题的原则 1:需要性原则需要性原则是指课题选择应面向社会需要和科学理论发展需要。社会发展需要包括经济发展需要、国防建设需要、医疗卫生和文化教育需要等。科学理论发展需要则包括开拓科学领域、更新科学理论、改进科学方法等方面的需要。让飞机 “

    11、刹车 ” 15 20自然辩证法绪论 张胜光制作袁隆平的杂交稻选题开始袁隆平是新中国第一代大学生, 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被分配到偏远落后的湘西雪峰山麓安江农校教书。 1960年,罕见的人祸天灾降临中国。大饥荒夺去数千万人的生命。袁隆平新眼目睹了这场遍布神州大地、来势凶猛的灾难。严酷而沉痛的现实使他感到深深不安。他开始了他的水稻高产育种研究。 21自然辩证法绪论 张胜光制作选题的原则 2: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要求人们选择课题时,必须以一定的科学理论和科学事实作为依据,按客观规律办事。将选题置于时代和当时的科技背景下,使之成为在科学上可以成立和可以探讨的问题,即要持之有故,选之有理。科学性原

    12、则,也称为限制性原则。22自然辩证法绪论 张胜光制作一般来说,明显与已确证的科学理论相违背的题目不应作为科研选题。例如历史上的 “ 永动机 ” 和现实中的 “ 水变油 ” 闹剧,都与能量守恒原理相悖;历史上的 “ 降神术 ” 、 “ 神创说 ” 等都与唯物主义原理不容,都不能作为科研选题。如果毫无根据地把推翻或改变已确证的理论作为研究项目,那就失去了起码的科学性,只能落得个劳而无功、贻笑大方的后果。23自然辩证法绪论 张胜光制作同样,毫无事实根据的题目也不应作为科研选题,否则也将失去科学性,自寻烦恼。上述限制,不是为科学划定禁区,而是为科学性所要求,并与非科学、伪科学划清界限。为此,科学和哲学

    13、应该建立自觉的联盟,科学工作者不仅要熟悉和掌握自然科学已有的基本原理和科学发展的历史,而且应努力熟悉和掌握思维历史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精神,唯此才能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24自然辩证法绪论 张胜光制作当然,选题毕竟是科学研究的开端,依据的事实不仅有限,也可能存在错误;同时,理论的真理性也是相对的,它会随着科学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因此,科研选题既要尊重所依据的科学理论和科学事实,还要随着基础事实和背景理论的更新对选题进行适时调整。这也是坚持科学性原则的应有之意。25自然辩证法绪论 张胜光制作袁隆平的第一个科研项目最初他按照米丘林、李森科 “ 无性杂交” 学说进行教学和科学试验。按照他们经典

    14、的理论,以及当时国际上的普遍观点,水稻作为自花授粉的植物没有杂交优势,实验没有任何意义。 袁隆平 对这些学说产生了怀疑,而沿着当时被批判的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基因和染色休学说进行探索,这是需要很大勇气的。袁隆平的 第一个科研项目 26自然辩证法绪论 张胜光制作选题的原则 3:创造性原则科学研究是要解决前人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这便是创造。创造性是科学研究的灵魂。从选题开始就要十分注重创新。要注意以下几点:1、概念、观点上的创新;2、方法上的创新;3、应用上的创新。27自然辩证法绪论 张胜光制作新农大教授周著 “ 排沙漏斗 ” 在全国推广国际水利界瞩目的黄河首座 “ 排沙漏斗 ” 工程,2

    15、005年在陕西省泾县建成投运。该项目工程采用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周著研发的 “ 漏斗式全排沙 ” 技术,为国家节约投资 5600万元。目前,这项成果已在全国推广。由引水带来的沙害问题一直是世界水利界长期探索的难题。据了解,新疆 500条引水干渠,每年用于清除引水灌溉出现的淤泥就需要 5000万元; 600座引水式电站由于受不同程度的沙害,每年损失不低于 6000万元。28自然辩证法绪论 张胜光制作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沙害对新疆的灌溉与引水工程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 1亿元。从 1993年起,周著开始致力于引水治沙工作。 1996年,他研发的 “ 漏斗式全排沙 ” 技术简称 “ 排沙漏斗 ” 重大研究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 1998年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0年被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列为 “ 中国百项高新技术推广项目 ” ; 200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2年被列为国际重点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周著也被世界水利界称为 “ 吹响人类向泥沙宣战号角的英雄 ” 。29自然辩证法绪论 张胜光制作全国最大的漏斗排沙工程 2005年在陕西泾惠渠灌区落成30自然辩证法绪论 张胜光制作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7章+科学方法论—科研选题+4学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608284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