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讲 认识论,一、 两种真理观,符合论的真理观 反映论 融贯说 效用说 真理是事物与观念或理智相符合,或者是观念或理智符合于事物,去蔽说为符合说提供本体论的基础,海德格尔并不否定传统的符合说的真理观,他要追问符合是如何内在地可能的。 其根源在于主客关系的思维模式:作为认识者的主体与作为被认识对象的客体彼此外在,通过认识而得到统一。,符合何以可能,符合说所讲的符合中,一方面是客观的独立自在的物质对象,一方面是主体对于它的陈述、判断或认识,独立自在的物质对象与认识并不像两块银币一样是同类的东西,两者如何能符合呢 ?,海德格尔认为,从本体论( 存在论)上看,任何所谓客观的事物,都只是因其呈现于人面
2、前,才具有意义。人是“ 自然之光”。 此在与世界的融合关系这一存在论的基础是第一位的,认识论上的符合是第二位的 。,去蔽说真理的真实性,是人使事物去蔽而显示其本来的意义,是人使事物成其为它之所是。,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云: “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 ”,由于在人与物相关联的现实世界里,人已经参与了物( 存在者),所以,人对物的陈述一方面是人揭示着、显示着物,一方面也是人按照物之所是的那样陈述着物,即是说,人的陈述受物的制约。,二、真理的本质在
3、于超越和自由,真理在于从个别存在者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超越存在者以与世界整体合一 真理的本质在于自由,真理与实践,只有生活实践( 而不是理论认识)才让人领悟到人与世界融合为一的整体,这是第一位的,至于理论认识则是后起的、第二位的。,三、真理的层次,1、常识认识中的真理 2、科学认识中的真理 3、历史认识中的真理 4、艺术认识中的真理,四、艺术的真理,1、艺术的真理观不同于典型说的真理观 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诗的真实的意义,认为抽象的概念是最真实的,是唯一的真理,艺术家所创造的典型体现了概念、理念,因而具有艺术的真实性。,第一,典型所概括的内容只限于某一类型人物或事物的范围,它所提供给人们玩味的空间也
4、只限于这个范围之内,因而是有局限性的。 第二,典型所概括的内容都是某类人物或事物的现实的特性,是把感性直观中变化不定的在场的东西集中、总结、提升为定型的东西,这定型的东西仍然是在场的东西,只不过它是恒定的在场(constant presence)罢了。,第三,典型说所讲的典型是逻辑上的理性概念的体现,逻辑上不可能的东西都在被排斥之列。,2、想象范围的扩展与艺术真理的深化,李白秋浦歌之十五:“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杜甫的诗句“晨钟云外湿” 。 德里达说:“语言可称为在场与不在场这个游戏的中项。”,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到,比典型的真实更高的艺术真实,是一种从在场显现不在场的艺术作品,这种作品超越
5、了既定的概念、典型的范围和逻辑可能性的领域,而让我们的想像驰骋于无穷无尽的广阔天地和境界。,3、艺术的真理高于历史的真理,原因在于前者的想象空间和创造空间大于后者的想象空间和创造空间 历史事件的理解、解释、再解释仍有待于历史事实的回答,历史学需要对事实的严格调查和观察,这就使得历史的真实又具有科学的真实的成分。 艺术的真实是不需要现实的回答和证实的。,艺术作品形式的想象,梵高的农鞋,4、真理层次划分的标准,以上四个层次的真实(真理),所依据的标准显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符合说,也不是融贯说或实用说等,而是按它们对人生意义,人生真谛的揭示的深浅程度来划分的。这是划分真理层次高低的标准。 四个层次的真理观实际上也可以说是四种人生境界或四种人生观。,本讲思考题,1、什么是认识论?其核心问题是什么? 2、哲学史上符合论的真理观有哪些类型?试比较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3、试论存在论(去蔽说)的真理观与符合论真理观的关系。 4、真理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如何理解真理的真实性?,本讲思考题,5、真理有哪些层次?它们之间是何关系? 6、如何理解艺术的真理与典型说的真理间的关系? 7、如何理解艺术的真理与历史的真理间的关系? 8、联系实例如梵高的鞋等谈谈想象对艺术真理的作用。 9、如何理解划分真理层次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