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双鸭山市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2014届高考语文 考前复习训练 变论述类文本阅读2.doc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608249 上传时间:2018-04-1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8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鸭山市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2014届高考语文 考前复习训练 变论述类文本阅读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双鸭山市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2014届高考语文 考前复习训练 变论述类文本阅读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双鸭山市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2014届高考语文 考前复习训练 变论述类文本阅读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双鸭山市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2014届高考语文 考前复习训练 变论述类文本阅读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双鸭山市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2014届高考语文 考前复习训练 变论述类文本阅读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 2014 届高考语文 考前复习训练 变论述类文本阅读 2一、 (2013 黄冈模拟)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3 题。 (9 分)谈读书(节选)朱光潜学问不只是读书,而读书是获得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学问不仅是个人的事,而且是全人类的事。每门学问到了现在的阶段,是全人类分工努力日积月累所得到的成就,而这成就还没有被湮没,全靠书籍记载才流传下来。书籍是过去人类的精神遗产的宝库,也可以说是人类文化学术前进轨迹上的里程碑。我们就现阶段的文化学术求前进,必定以过去人类已得的成就为出发点。如果抹杀过去人类已取得的成就,我们说不定要把出发点移回到几

2、百年甚至几千年前,纵然能前进,也还是开倒车落伍。读书是要清算过去人类成就的总账,把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在短短的几十年内重温一遍,把过去无数人辛苦获来的知识教训,集中到读者一个人身上去受用。有了这种准备,一个人才能在学问途程上做万里长征,去发现新的世界。历史愈前进,人类的精神遗产愈丰富,书籍愈浩繁,而读书也就愈不易。书籍固然可贵,却也是一种拖累,可能变成研究学问的障碍。它至少有两大流弊。第一,书多易使读者不专精。我国古代学者因书籍难得,皓首穷经才能治一经,书虽读得少,读一部却就是一部,口诵心惟,咀嚼得烂熟,透入身心,变成一种精神的原动力,一生受用不尽。现在书籍易得,一个青年学者就可夸口曾过目万卷

3、, “过目”的虽多, “留心”的却少,譬如饮食,不消化的东西积得愈多,愈易酿成肠胃病,许多肤浅虚骄的习气都由耳食肤受所养成。其次,书多易使读者迷方向。任何一种学问的书籍现在都可装满一个图书馆,其中真正不可不读的基本著作往往不过数千部甚至于数部。许多初学者贪多而不务得,在无足轻重的书籍上浪费时间与精力,就不免把基本要籍耽搁了。比如学哲学的尽管看过无数种的哲学史和哲学概论,却没有看过柏拉图的对话集 ;学经济学的尽管读过无数种的教科书,却没有看过亚当斯密的原富 。做学问如作战,须攻坚挫锐,占住要塞。目标太多了,掩埋了坚锐所在,只东打一拳,西踢一脚,就成了“消耗战” 。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

4、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这两句诗可以作为每个读书人的座右铭。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而不求甚解,譬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空手而归。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如暴发户炫耀家私,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1.下列关于“书籍” 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 )A.书籍是记载全人类分工努力日

5、积月累所得到的成就,使其不被湮没的工具。B.书籍是过去人类的精神遗产的宝库,是人类文化学术前进轨迹上的里程碑。C.书籍使读者重温了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受用过去无数人辛苦获来的知识教训。D.书籍是一种可以帮助人的学习工具,但也可能变成我们研究学问的障碍。- 2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因书籍难得,所以我国古代学者一生只能研究一部经书,但由于读得专而精,因此取得了巨大成就。B.现在每种学问的书籍都非常多,但必须读的著作只有几部,初学者不能贪多求全而放弃了基本要籍。C.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因此我们必须选择经典作品仔细阅读并深入研究。

6、D.书既可以多读,也可以少读,不能以读的数量的多少来衡量读书的质量。少读如果彻底,对人的作用也很大。二、 (2013 成都模拟)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3 题。 (9 分)中华国学最突出的核心价值或理论价值是它独具特色的人文精神。其具体表现为始终彻底地从一种伦理化的人文世界观立场看待世界和人生,追求“人” “仁”同格的道德理想,并把这种理想推广到人伦之中,体现了一种强烈的普世关怀和人文实践精神。国学中的“人文”一词,早在周易中已出现。 易传在解释贲卦的卦义时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意思是说,阴阳二气交互作用,产生自然界的“天文”现

7、象;告别愚昧,居于文明,是人类特有的“人文”现象;根据天文,可以察知自然界阴阳寒暑、风霜雨雪等天时的变化:根据人文,可以改变人性气质、风俗环境等社会条件,从而使整个社会趋于良善。可见,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已有“人文”一词,用以指称人类社会赖以健康发展的文化精神特征,标示“天文”“地文” “物文”等与人类精神、文化活动之本质区别。天文、地文,乃至虎豹之文,在古人看来皆属自然界表现出来的文采,而“人文”乃专属人类社会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精神、文化、理念及其所具有的价值内涵。这些具有指导意义的人文精神和价值内涵,不同于天地,也不同于草木鸟兽。用荀子的话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

8、,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这里, “亦且有义”四字可以概括出国学对人文价值的追求。它不仅与天文、物文等自然之文不同,也与人类特有的文化产生出来的“神文” “鬼文” “权文” “钱文”等形形色色的社会之文不同。可以说,以儒家为主干的中国文化的人文关怀,主要体现为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体认普世性的实践理性和道德关怀。在论语中,有一段子路求教孔子的故事,子路问孔子如何才算完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这里的“文之以礼乐” ,即是强调礼乐道德是人文的主要内容。因此,我们不能把儒家的道德关怀仅仅限制在伦理或政治领域,其

9、更重要的意义乃是对“人”的发现,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对人的主体性的揭示,也是对人作为本体存在的价值体认。所谓“主体性”或“本体存在” ,皆指人的道德自觉。用孟子的话说便是人皆有“四心” (或“四德” ) ,因此儒家人文主义的核心内容,即是道德自觉;而构成道德自觉的必要条件,又是儒家的仁爱学说。 论语一书中, “仁”字出现了一百七十多次,即可说明孔子对“仁”的重视。孔子以“仁”界定“人” ,即是肯定人的价值核心在于“仁爱”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孔子又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把“爱人”作为人的基本品德不是凭空产生- 3 -的,它是从爱自己的父母出发,然后再通过推己及人的方法,达到“爱亲

10、则继其爱人” “孝之放爱天下之民”等社会效果。孟子发挥了孔子的仁爱思想,又提出“仁者爱人”的命题,认为孔子所谓“仁” ,乃是仁者对他人发自内心的尊重和关切,因此“仁”必须是自觉的而“非由外铄” ,这样才能由“不忍人之心” ,发展为“不忍人之政” ,以仁德之心施仁政于百姓,使天下之穷民(鳏寡孤独等无依无靠的人)而无告者皆有所养,从而实现仁治社会的愿望。(选自 2013 年第 5 期社会科学论坛 ,略有删改)1.下列对国学中的“人文” 一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已有我们国学中的“人文” 一词,这在周易中可以找到最有力的证据。B.“人文”一词在国学中可以用来

11、标示人类精神、文化活动与“天文”“地文”“物文”等的本质区别。C.“人文 ”既不属于自然之文,也不属于人类所特有的社会之文,而是以道德自觉为核心内容的儒家之文。D.“人文 ”专属人类社会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精神、文化、理念及其所具有的价值内涵,以礼乐道德为主要内容。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A.追求“人”“ 仁”同格的道德理想,并把这种理想推广到人伦之中,是中华国学独具特色的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B.告别愚昧,居于文明,是人类特有的“人文”现象。整个社会之所以不断趋于良善,就是这种人文精神在起作用。C.孟子认为孔子所说的“仁” 表现为对他人发自内心的尊重和关切,人皆

12、有“四德”,这是一种道德自觉。D.“仁” 字在 论语 一书中出现了一百七十多次,说明孔子对“ 仁”的重视,所以说明孔子肯定人的价值是“仁爱” 。B组一、 (2013 内江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9 分)生态美学(节选)蔡 毅生态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 “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和内容也越来越广,人们常爱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的、好的、和谐的、生机勃勃的事物均可冠以一“生态”来修饰。所谓- 4 -生态美学,其实就是生态学和美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学科。生态美学用审美的眼光审视人类与生活环境的关系,从审

13、美的情感出发来关怀现实人生,以人和自然环境关系的重构来扫荡西方自启蒙以来崇尚“人是机器”的观念所产生的荒诞感。在自然生命原本和谐统一的意义上,重新确立了人与自然相互一体的和谐关系,重新赋予自然万物以伦理的、美学的、宗教的、哲学的意义和价值。生态美学“是一种以扬弃与建设为基本品性的美学形态” ,它突破了长期在美学领域居于主导地位的“人类中心主义” ,转向“生态中心主义” 。在生态美学看来,大自然和自然美是造物主提供给人类的宝贵财富,人的职责就是爱护它,欣赏它,利用它,让自然之美自由自在地“绽放”出来。大自然是人类生存之本,它自身处于一种协调状态,其本身就是美的,只不过对于那些无审美能力、被世俗眼

14、光和狭隘功利目的遮蔽的人来说,他们往往只看得到利益、效用和金钱,却看不到美。只有具有生态审美能力的人,才能欣赏以形式的优美出现的春花秋月、苍松翠柏、风花雪月等自然美,才能欣赏以崇高美形式出现的大漠荒野、高山峻岭、狂风暴雨等壮美景象,还能欣赏包含理性精神、体现人性真谛、展现人类思维和智慧的精神之美。只有具备这类审美能力的人,才能主动自觉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理性而有节制地改造自然,通过劳动实践创造更高级的“人化的”自然美。生态美学是一种关怀万物生命存在的美学。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就提醒人类,在这个世界上,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事物都要按照自然的规律来发展,人类应当维护生命自然的和谐状态。庄子也认为,美

15、并不仅仅是人的专利,天下万物都有自己的美,这种美就是万物对自己生命本性的顺应或伸张,简称“适性为美” 。庄子主张人要站在不同物种生命本性的立场,追求和维护天下万物顺应各自本性之美的共生共在,达到天人和谐,万物共荣。生态美学研究的核心是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审美关系。生态美学不同于过去的传统美学,它拥有独特的价值观和价值立场。它认为,在生物圈大家庭中,所有生物和实体作为与整体不可分割的部分,它们的生命价值是均等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是相同的。人类作为众多生命形式中的一种,并没有凌驾于其他物种之上,可以对天地万物任意宰割剥夺的特权。生态美学注重各种生命的关联,并将生命视为人与自然万物共有的属性

16、,从生命间的普遍联系来强调对生命的肯定。它从自然与人共生共存的关系出发来探究美的内涵,提倡要顺应自然,尊重每一个生命,要像爱自己一样去爱天下万物。1.下列有关第二段和第三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适性为美”是指天下万物都有自己的美,美并不仅仅是人的专利,是万物对自己生命本性的顺应或伸张。B.老子和庄子都认为,人类应当站在不同物种生命本性的立场来维护生命的自然和谐状态,达到天人和谐,万物共荣。C.生态美学认为,生物和实体作为与整体不可分割的部分,它们的生命价值是均等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是相同的。D.生态美学就是生态学和美学相结合而成的一门新学科,它提倡要顺应自然,尊重每

17、一个生命。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A.生态美学用审美的眼光审视人类与生活环境的关系,注重各种生命的关联。B.生态美学突破了长期在美学领域居于主导地位的“人类中心主义 ”观念,建立了“生态中心主义”观念。C.人类应该保护、欣赏、利用大自然之美,大自然之美是人类生存之本,是造物主赐给人类的财富。D.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和庄子就提出了“ 适性为美”的主张,将生态学与美学结合起来,为生态美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5 -A.能欣赏春花秋月、苍松翠柏、风花雪月等自然美的人,就一定是具有生态审美能力的人。B.万

18、物都应顺应自己生命的本性,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一文中强调的 “顺天致性”的观点与“ 适性为美” 的观点一致。C.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词语陆续进入人们的生活中,这说明生态涉及的范畴和内容在扩大,生态是许多美好事物的总称。D.生态美学扬弃了传统美学的荒诞感,因而它重构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注重各种生命的关联,重新确立了人与自然相互一体的和谐关系。二、 (2013 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9 分)中国艺术追求的静寒境界,宁静而渊澄,有一种自然而平淡的美,这与中国人的文化追求有关。世界永远充满着龌龊与清洁的角逐,而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不仅是中国人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审美追求。静寒境界是

19、片宁静的天地。宁静驱除了尘世的喧嚣,将人们带入悠远清澄的世界中;宁静涤荡了人们的心灵污垢,使心如冰壶,从而归于浩然明澈的宇宙之中。宁静本身就是道,就是宇宙之本,中国艺术追求这种绝对的宁静。比如在中国画中,永恒的宁静是其主要面目。烟林寒树,雪夜归舟,深山萧寺,渔庄清夏等,这些习见的画题,都在幽冷中透出宁静。这里没有鼓荡和聒噪,没有激烈的冲突,即使像范宽溪山行旅图中的飞瀑,也在空寂的氛围中失去了如雷的喧嚣。寒江静横,孤舟闲泛,枯树萧森,将人们带入永恒的宁静中。如北宋画家王晋卿的传世名作渔村小雪图 ,画山间晴雪之状,意境清幽,气氛静寂,画中渔村山体均以薄雪轻施,寒林点缀于石间崖隙,江水荡漾,与远山相

20、应,一切都在清晖中浮动,真是宁静幽寒之极。中国画家酷爱静寒之境,是因为静反映了一种独特的心境。画之静是画家静观默照的结果,也是画家高旷怀抱的写照。画家在静寒之中陶冶心灵,以静寒来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同时通过静寒来表达对宇宙的独特理解。中国艺术的静寒之境,绝不是追求空虚和死寂,而是要在静寒氛围中展现生命的跃迁。以静观动,动静相宜,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通则,它一般是在静寒中表现生趣,静寒为盎然的生机跃动提供了一个背景。文嘉自题仿倪元镇山水:“高灵爽气澄,落日横烟冷,寂寞草玄亭,孤云乱山影。 ”在静寂冷寒的天地中,空亭孑立,似是令人窒息的死寂,然而,你看那孤云舒卷,轻烟缥缈,青山浮荡,孤亭影乱,这不

21、又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吗!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在这动静转换中全然荡去。静与空是相联系的。静作用于听觉,空作用于视觉,听觉的静能推荡视觉的空,而视觉的空也能加重静的气氛。在中国画中,空绝非别无一物,往往与静相融合,形成宁静空茫的境界。因此,静之寒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空之寒。中国艺术热衷于创造“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境界,拒斥俗世的欲望,不介入社会的复杂文化活动,尽量保持“自然的纯粹性” ,即以山水面貌的原样呈现,不去割裂自然的原有联系。空山无人,任物兴现,山水林泉都加入到自然的生命合唱中去。(节选自朱良志一丸冷月的韵味 ,有删改)1.下列对“静寒境界” 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

22、.它宁静而明澈,化解了龌龊与清洁的冲突,还我们清清世界、朗朗乾坤。B.它体现着自然而平淡的美,表明了永恒的宁静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全部内容。C.它可以帮助我们还原宇宙的本来面目,表达我们对于宇宙的独特理解。D.它追求一种绝对的宁静,但这种宁静却不是真正的空虚与死寂。2.关于中国画对“静寒之境” 的追求,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中国画的习见画题尽管内容指向不尽相同,但其基本特点是在幽冷中透出宁静。B.无论是动态之景还是静态之景,画家都力图营造空寂的氛围,驱除喧嚣,归于幽静。- 6 -C.画之静表达的是一种独特的心境,画家在静寒中涵养自己,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D.中国画以彻骨的冷

23、寒、逼人的死寂反衬现实世界的生机,从而体现出静寒之境的生趣。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中国画是中国艺术的重要门类,文章以之为例来谈论中国艺术所追求的静寒境界。B.第段中作者引用文嘉题画诗的目的是论证构建静寒之境是中国艺术的通则。C.视觉的空与听觉的静融合成静寒境界,因此,中国画既是视觉艺术,也是听觉艺术。D.静之寒就是空之寒,这使得中国艺术隔绝俗世而得以尽量保持其“自然的纯粹性” 。C 组一、 (2013 武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3 题。 (9 分)“某某市的人口已经超过了其承载力的极限”已经见诸媒体,常常被政府官员引用。当初对于人口增长的趋势

24、缺乏科学判断,从而造成了当前的拥挤局面。面对这种拥挤,是应该去增加城市的资源供给、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还是控制人口从而减少需求?先来说说承载力。讨论城市物理意义的人口极限,在经济学家看来意义不大。原因在于在城市规模的物理极限到来之前,价格机制已成为制约城市扩张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一个城市人口规模真正达到了物理极限。比如,上海仍有 2 000 平方千米的耕地,占上海市域面积的三分之一。接下来的问题是,资源供给、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的承载力,而决定承载力的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因素都是可以变化的。在诸多影响城市人口容量的因素中,首先可以改变的是技术与管理。以水资源为例, “水质型缺水”的上海在

25、长江河口建成的青草沙水库,受益人口超过 1 000 万人,其规模占全上海的 50%以上,一举解决了供水的难题。政协的一个调研组认为,如果加大新水源开发和治污节水的力度,上海淡水资源可支撑 2 800 万3 000 万人口。以交通和环境为例。依靠密集地铁网络解决出行难题,同时可以减少汽车废气排放。有学者提供数据,上海居民以轨道公共交通出行人数占总人口的 25%左右,而国际大都市伦敦轨道交通高达 65%。很多城市都有对使用汽车的限制,汽车的使用量明显下降,拥堵问题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再以产业结构为例。大城市的产业结构应以服务业为主,制造业和农业单位产值的水资源和土地使用量均大大高于服务业。通过调整产

26、业结构,将能够极大缓解城市的水和土地压力。再看土地的容量,以每平方千米 5 000 人计。只要将上海目前耕地的一半(近 150 万亩)转为建设用地,就可以容纳 500 万人口。如果这些被吸纳的人口来自农村。按 2007 年全国农村人均占用 200 平方米(0.3 亩)宅基地,他们进城后,宅基地复耕为农业用地,可增加耕地 150 万亩,相当于其在上海占用的 150 万亩耕地,可以实现跨地区的农业用地占补平衡。城市的产业升级是必需的,并不意味着在加大对高端人才引进的同时,减少对低端劳力的需求。恰恰相反,城市高端人才的集聚必然会带来对于低技能劳动力的更多需求。高端写字楼越多,需要保安和清洁工就越多。

27、高收入的人越集聚,越需要更多的消费性服务。低技能劳动力向大城市集聚是符合经济规律的,如果限制其流入,则必然提高相应岗位的劳动价格。反而不利于高端服务业的发展和城市生活质量的提升。公共服务的总量也是可以改变的。今天,在中国的大城市所感受到的公共服务压力与长期以来公共服务按户籍人口做规划有关,也与对常住人口的增长趋势估计不足有关。其实,公共服务的供给是一个投资问题,只要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公共服务的投资就可以相应增长,应根据人口流动的方向向人口流入地倾斜。如果制约城市人口增长的因素都可以随着经济发展以及技术和管理的进步而不断调整,那么,城市的人口承载力就可以继续增长。从世界上其他国际大都市的状态来看

28、,最终城市的人口规模增长速度会随着规模经济效应逐渐释放而放缓,但人口持续增长的趋势并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美国的几个最大城市,在经历过 20 世纪 70 年代前后的人口下降或增长放缓后,在- 7 -近 30 年里又迎来了人口的重新增长,其原因就在于现代服务业对于人口集聚的需要。(选自 2013.3 中国改革陆铭 大城市人口仍有增长空间 ,有删改)1.下列说法不能成为“大城市人口仍有增长空间”的理由的一项是(3 分)( )A.讨论城市物理意义的人口极限,在经济学家看来意义不大。B.改善技术与管理,水资源缺乏、交通和环境紧张状况可得到解决或缓解。C.调整产业结构既可解决农民入城问题,又可缓解城市的水

29、资源和土地的压力。D.城市产业升级会带来对于低技能劳动力的更多需求,吸引更多的人口流入城市,符合经济发展规律。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A.作者认同经济学家“ 在城市规模的物理极限到来之前,价格机制已成为制约城市扩张的力量”的观点。B.大城市资源供给、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的承载力取决于城市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可变化因素。C.上海交通出行难题和上海居民采用轨道公共交通出行人数比例过低大有关系。D.只要把进城农民的宅基地复耕为农业用地,就可以实现跨地区的农业用地占补平衡,解决土地紧缺困境。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A.既然价格机制可

30、成为制约城市扩张的力量,中国实行的市场经济自可解决大城市人口扩张的难题。B.城市对低技能劳动力的更多需求必然会带来高端人才的集聚,有利于高端服务业的发展和城市生活质量的提升。C.大城市的公共服务压力与长期实行的按户籍人口做规划有关,对常住人口的增长趋势估计不足有关,科学评估人口增长趋势、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可为大城市人口增长空间提供保障。D.世界上其他国际大都市人口持续增长的趋势并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证明城市的人口承载力可以继续增长,北京、上海的户籍管制应立即取消。二、 (2013 石家庄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9 分)蒙学即发蒙开窍之教育教学,蒙学典籍是用于蒙学的经典教材。开办

31、蒙学、编撰蒙学教材历史悠久。周谷城在为传统蒙学丛书所作的“序”中写道:汉书艺文志收有小学十家,所谓小学,也就是蒙学;秦代李斯的仓颉篇和西汉史游的急就章都是为了初学启蒙之用的,可谓最早的蒙学教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读书不再是达官显贵的专利,平民百姓也有了读书的需要与可能。当然,贵族或求仕途者与一般平民在读书的内容和目的上有区别,贵族和求仕途的人所读的主要是四书 五经 ,儒家经典是士大夫阶层的法定教科书。 “辟土殖谷” “作巧成器”“通财鬻货”的农工商小民读书是为了粗通文字,士大夫阶层佶屈聱牙的法定教科书并不适合他们诵读。为满足平民读书的需求,一些文人雅士为他们编写适合诵读需求的教材。于是,就

32、出现了兔园册 杂字 百家姓之类乡校俚儒教田夫牧子所诵的村书。汉代“独尊儒术” ,儒学虽然取得了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地位,但从义理层面阐释儒学的普及读物并不流行,在日常生活领域,远不如传播形式灵活、能够入民化俗的佛学和道家的影响大。考虑到维护其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现实需要,至宋明理学阶段,儒学已不再拘泥于正义、义疏之繁琐章句,而注重于义理层面的普及兴办书院,举行讲会;编写温公家范家礼等家庭教育读本;编写三字经 童蒙须知等童蒙读物,向普通民众宣讲和灌输儒学的基本义理。这些为普通民众甚至少儿所编写的儒学读本大多采取韵文体,便于口诵记忆,很快在民间得到广泛流传。- 8 -以儒学义理普及为主体内容的蒙学读物之所

33、以能够在历史上流传不衰,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社会制度的支持,能够利用学校教育这个得天独厚的传播渠道。 社学要略记载:“掌印官晓喻百姓,今后子弟,可读书之年,即送社学读书,纵使穷忙,也须十月以后再学三月以后回家乡间社学,以广教化。子弟读书,务在明理,非必令农民子弟人人考取科第也。 ”清朝为了让适龄儿童都有机会接受蒙学教育,甚至专门为民间孤寒子弟设立“义塾” 。至于所学内容,大致是“初入社学,八岁以下者,先读三字经以习见闻,读百家姓以便日用,读千字文以明义理” 。此外还讲授“近世教民俗语,及切于纲常伦理、道义身心者” ,诸如弟子规 增广贤文等。由此可见,蒙学教育主要是对适龄儿童进行儒学思想的熏

34、陶,让他们在粗通文字的同时,也接受“化民成俗”的道德教化。1.下列对“蒙学” 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蒙学历史悠久,按周谷城的说法,至少秦时就已出现。B.蒙学即发蒙开窍之学,负有“化民成俗”的道德使命。C.蒙学的对象是农工商小民,他们读书是为了粗通文字。D.蒙学与社学关系密切,适龄儿童可在社学中接受蒙学。2.下列关于蒙学读物在历史上流传不衰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与士大夫阶层的法定教科书佶屈聱牙不同,文人雅士为满足平民读书要求编写的教材适合诵读。B.以普及儒学义理为主体内容的蒙学读物,有着社会制度的支持,得以利用学校教育的传播渠道。C.宋明理学阶段,为

35、普通民众编写的儒学读本大多采用韵文体,这加速了蒙学读物在民间的流行。D.为了维护儒学核心价值观,儒家借鉴佛、道做法,以童蒙读物的方式宣传儒学的基本义理。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四书 五经 增广贤文是历史上著名的蒙学教材。B.汉代儒学尽管取得了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地位,但缺乏从义理层面阐释儒学的普及读物。C.清朝重视蒙学教育,适龄儿童通过社学、 “义塾”习见闻、便日用、明义理、懂道义。D.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灌输儒家基本义理,始终是蒙学产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和不竭动力。D 组一、 (2013 黄石模拟)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3 题。 (9 分

36、)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袁济喜中国传统美学的生生不息,是因为其中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它以人为中心,将人与自然,人与审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因此,研究传统美学,就不能不研究它与人文的内在关系。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首先体现在对于人性解放和人生意义的不懈追寻中。审美活动作为人的个体生命意义的体认,在特定年代往往获得直接的表现。汉魏以来,中国社会陷入空前的动乱分裂之中,在各种哲学思潮展开对于天道人事重新思考的同时,审美活动也成为人们重铸精神人格的创造活动,以人为本的文化观念融入美学思想之中。当时虽然佛教活动开始兴盛,然而在现实人生痛苦的解脱、精神人格重构方面,审美活动显然更具有人文意蕴,更能契合人生

37、需要。中国传统美学人文底蕴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能够代替宗教意义上的人文关怀,独立承载民族文化心理的安顿。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和奋斗中,形成了乐观向上的人生观, “生生之谓易” “乐天知命而不忧” ,便是这种心理的表征。钱钟书先生曾在诗可以怨一文中指出,- 9 -六朝人认为审美具有止痛安神的作用。 “长歌可以当哭,远望可以当归” ,是中国传统美学看待人生与审美关系时的基本价值观念。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渗透着中华民族对自然和人生的体验,这种体验融情感与认知于一体,它不同于宗教而又有宗教那样的超越意识,具备丰厚的审美蕴涵。中国古代美学主张将人的价值建构在人与自然的统一之上,这种统一又以审美体验为中介。这

38、就决定了中国文化不需要宗教也可以解决精神寄托问题,使人生获得审美超越。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还表现在它的自我教育意识。人文思想不仅表现为人格的自我完善上,同时表现在运用这种成果对社会进行教育,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文化素质方面。审美活动不仅是个体的经验,更主要的是一种社会性的文化创造与普及活动,是个体与群体、自由与功利的有机融合。中国传统的“人文”是指用人类的文明成果教化人民,由自然形态的人走向文明形态的人。先秦时儒家强调“六艺之教” ,道家重视“行不言之教” (老子语) ,后如淮南子与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则兼容儒道,将自然之教与人为之教调和,用以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生品位。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

39、蕴,通过这种教育思想与具体实施,体现出特有的对人的关怀。从中国传统美学的发展看,美学人物首先是充满人文忧患意识的思想家,他们往往站在时代的前列与人生的尖峰上考察审美现象,回应文化建设中出现的严峻问题,建构自己的美学理论。比如春秋以来,随着宗法制度向封建制度的嬗变,儒道法墨诸家围绕对礼乐文明的评价,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天道人性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鸣,对真善美问题做了不同的回答。儒家的中和为美与道家乘物游心的价值观念,既是伦理价值的判断,也是审美价值的尺度。人文意识与美学理论的高度统一,是中国古代美学的重要传统。中国传统美学由于具备深厚的人文底蕴,因而是中华民族精神世界与文化心理的突出表现。它在形态上

40、具有黑格尔在美学中所提出的暂时性与永恒性两方面的因素。所谓暂时性是指它的历史具体性,这些特定时代的观念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而一些永恒的人文底蕴,比如追求人生的审美化,人与自然的统一等等,这些精神性的东西不但不会消逝,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生生不息,融入到民族文化与精神世界之中。(有删节)1.下列关于“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A.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首先体现为不懈地追寻人性解放和人生意义,审美活动常在特定年代获得直接表现。B.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具体表现在以人为本,将人与自然、人与审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因而它赋予了中国传统美学无限的生命力

41、。C.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表现在它的自我教育意识,人格自我完善的成果在对社会进行教育,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文化素质方面有着积极意义。D.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还体现在能够代替宗教意义上的人文关怀,独立承载民族文化心理的安顿,这就决定了中国文化不需要宗教。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A.体现着中国古代美学的重要传统的儒家中和为美与道家乘物游心的价值观念,既是伦理价值的判断,也是审美价值的尺度。B.中国传统美学在形态上具有暂时性与永恒性两方面的因素,契合黑格尔的美学理论,具备深厚的人文底蕴,是中华民族精神世界与文化心理的突出表现。C.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和奋斗

42、中,形成了乐观向上的人生观, “生生之谓易” 便是这种心理的体现,它是中国传统美学看待人生与审美关系时的基本价值观念。D.淮南子与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兼容儒道,调和自然之教与人为之教陶冶情操,提升人生品位,体现出特有的对人的关怀。- 10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美学人物往往站在时代的前列考察审美现象,回应文化建设中出现的严峻问题,他们是充满人文忧患意识的思想家。B.特定时代的观念会随时代变迁而变迁,而永恒的人文底蕴不但不会消逝,而且会随时代发展融入到民族文化与精神世界中。C.虽然佛教活动在汉魏开始兴盛,然而审美活动在现实人生痛苦的解脱、精神人格的重构

43、方面,显然更能契合人生需要。D.中国古代美学主张以审美体验为中介,将人的价值建构在人与自然的统一之上,这就决定了中国文化不需要宗教也可以解决精神寄托问题。二、 (2013 绵阳模拟)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3 题。 (9 分)“最后通牒”博弈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如员工要求老板加薪,否则就会另谋高就;老师告诉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否则就会通知家长;顾客要求商家降价,否则就会另选商家。这些情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由双方参与,一方提出方案,另一方决定接受或拒绝。若方案被接受,则双方均获益或均不受损;若方案被拒绝,则一方或双方均不受益。研究最后通牒现象,能够揭示社会情境下人们的决策行为特点。最后通牒

44、博弈实验始于 1982 年的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在该校经济学系的古斯等三位教授的支持下,42 名学生每两人一组参加了一项名为“最后通牒 ”的博弈实验。实验中两个人分 4马克。其中一个人扮演提议者提出分钱方案,他可以提议把 0 至 4 之间任意钱数归另一人,其余归他自己。另一人则扮演回应者,他有两种选择:接受或拒绝。若是接受,实验者就按他们所提方案把钱发给两人。若是拒绝,钱就被实验者收回,两个人分文不得。为防止交情、一时冲动、事后的社会议论等因素起作用,实验采取双盲方式。提议者和回应者都不知道对方是谁。在实验规则宣布后,他们有一天的时间做慎重考虑,填表报数交给实验者。然后实验者将报来的方案交给回应

45、者,后者决定拒绝还是接受。按照利益最大化原则,这个博弈的均衡点是很明确的:对于回应者来说,分给自己的钱数,不管多少,只要不为零,则接受比起拒绝来,总有更大的利益,他应该选择接受;既然回应者能接受任何不为零的钱数,那么提议者为自己利益计,分给对方一点小钱就够了。这个实验重复了两次。第一次实验,参与实验的 21 组被试者均对该题目缺乏经验。有 7 组的提议者建议对半分;有 2 组的提议者要求独占 4 马克,其中一位提议者的提议被接受,另一位被拒绝;其余 12 组提议者提出的分给回应者的金额均大于 1 马克,其中有 1 个给予回应者 1.2 马克的分配提议被拒绝。在第一次实验中提议者提出给回应者的比

46、例平均为 37%,共有 2 个提议被拒绝。一周以后重新进行第二次实验,经过一周的思考以后,许多提议者不像第一次实验中那样慷慨了,但是提议的分配额还是比马克的最小货币单位大许多。这一次的结果是提议者提出给回应者的比例平均为 32%,只有 2 位提议者提出平均分配;只有 1 位提议者提出给回应者的金额小于 1 马克,该提议被回应者拒绝; 3 个给回应者 1 马克的提议被拒绝了;此外还有 1 个给回应者 3 马克的提议也被拒绝了。第二次实验共有 5 个提议被拒绝。此后的二十年间,不同专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以不同的奖金额度重复了这一实验。其可以确认的结果是:提议者平均将奖金的 32%分给回应者,而回应者中平均有 23%的人拒绝这一提议。(有删改)1.关于“最后通牒” 博弈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最后通牒”博弈实验由提议方和回应方组成,一方提出方案另一方选择接受或者拒绝,接受则双方获益,拒绝则双方受损。B.“最后通牒”博弈实验最早由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古斯等三位教授主持,42 名参与者被分成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