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13章+成本理论.ppt

上传人:hyngb9260 文档编号:6082449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2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3章+成本理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第13章+成本理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第13章+成本理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第13章+成本理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第13章+成本理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成本理论,Chapter 6,Slide 2,本章主要内容,成本及成本函数 短期成本 长期成本,Chapter 6,Slide 3,成本及成本理论,成本(cost):是指厂商为了得到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所付出的代价。 成本理论与生产理论 生产理论从实物量的角度讨论企业的生产问题,即投入一定数量的生产要素可获得相应的产出量。 成本理论从价值量的角度来讨论企业的成本问题,即生产一定数量的商品或提供一定数量的劳务所耗费的生产要素的价值。,Chapter 6,Slide 4,第一节 成本及成本函数,Chapter 6,Slide 5,机会成本,定义:当把一定经济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些产

2、品生产上最大的收益,就是这种产品生产上的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经济分析和经济决策中最常用的概念,故又称经济成本。 机会成本并不是实际发生的成本,而是一种相对成本。,Chapter 6,Slide 6,显性成本和隐含成本,显性成本(explicit cost):指企业从事一项经济活动时所花费的货币支出,包括雇员工资,购买原材料、燃料及添置或租用设备的费用,利息,保险费、广告费以及税金等。 显性成本会在企业的会计账册上反映出来,又称会计成本。,Chapter 6,Slide 7,显性成本和隐含成本,隐含成本(implicit cost):是指企业使用自有生产要素时所花费的成本。 隐含成本可以用要素

3、的机会成本来衡量。 实际上,不仅隐含成本要合计机会成本,显性成本也应考虑机会成本,以求资源优化配置。,Chapter 6,Slide 8,成本理论中的“生产成本”,成本理论中所讨论的生产成本,既包括显性成本,也包括隐含成本。,Chapter 6,Slide 9,收入,总机会成本,隐性成本,经济学家眼中的成本和利润,经济利润,显性成本,显性成本,会计利润,会计眼中的成本和利润,收入,经济利润和会计利润,Chapter 6,Slide 10,成本理论中所讨论的成本概念,固定成本 短期中,支付给固定要素的费用叫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可变成本) 短期中,支付给变动要素的费用叫变动成本沉没成本 已经投入并

4、无法收回的成本 增量成本 还需增加投入的成本,Chapter 6,Slide 11,成本理论中所讨论的成本概念,总成本 支付给全部要素的费用叫总成本 平均成本 每单位产品生产中耗费的成本叫平均成本 平均可变成本 每单位产品生产中耗费的可变成本叫平均可变成本 边际成本 每增加1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叫边际成本,Chapter 6,Slide 12,成本函数与成本方程,成本函数:表示产品数量和相应的成本之间的函数关系,是一个变量为产量的函数式。C = (Q) 成本方程:表示成本等于投入要素价值的总和,是一个恒等式。C = LPL + KPK,Chapter 6,Slide 13,从生产函数到成本函数

5、,成本函数和生产函数虽然是分别从价值量和实物量的角度讨论企业的生产问题,但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联系。,要素投入 (K,L),产量 (Q),成本 (C),Q=F(K,L),C = (Q),C = LPL + KPK,Chapter 6,Slide 14,从生产函数到成本函数,已知生产函数和要素价格就决定了成本函数,例如:已知生产函数:Q = KL2 K=100要素价格:PL=500 PK =1求成本函数,Chapter 6,Slide 15,第二节 短期成本,Chapter 6,Slide 16,短期成本由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构成,短期内,总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TC = VC + FCTC =

6、 (Q) + b 具体而言:TC = Q3 12Q2 + 60Q + 40VC = Q3 12Q2 + 60QFC = 40,一个假设的短期成本,0 40 0 40 - - - -1 40 49 89 49 40 49 892 40 80 120 31 20 40 603 40 99 139 19 13 33 464 40 112 152 13 10 28 385 40 125 165 13 8 25 336 40 144 184 19 7 24 317 40 175 215 31 6 25 318 40 224 264 49 5 28 339 40 297 337 73 4 33 37,Fi

7、xed Variable Total Marginal Average Average Average产量 Cost Cost Cost Cost Fixed Variable TotalQ (FC) (VC) (TC) (MC) Cost Cost Cost(AFC) (AVC) (AC),Chapter 6,Slide 18,短期成本曲线,Q,C,100,200,300,400,Chapter 6,Slide 19,平均固定成本(Average fixed cost),AFC,平均固定成本为每单位产品上分摊的固定成本,等于固定成本处于产量所得之商:AFC=FC/Q=b/Q,Q,C,Chap

8、ter 6,Slide 20,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TC,A,B,C,边际成本表示每增加1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MC= (Q),Q,C,Chapter 6,Slide 21,边际成本的特点,边际成本等于总成本曲线(可变成本曲线)上切线的斜率。 边际成本随要素的边际生产率上升而下降,随要素的边际生产率的下降而上升。 边际成本先下降,后上升。边际成本的最低点代表边际生产率的最大值。 边际成本的最低点也是总成本曲线的拐点。,Chapter 6,Slide 22,边际成本曲线的形状,MC,Q,C,Chapter 6,Slide 23,VC,平均可变成本(Average Variab

9、le Cost),AC,A,B,C,平均可变成本表示每单位产品上分摊的可变成本,等于可变成本除以产量所得之商:AVC=VC/Q= (Q) /Q,Q,C,Chapter 6,Slide 24,平均可变成本的特点,平均可变成本也有一个先下降后上升的过程,曲线呈U型,根本原因也是由要素的边际生产率先递增后递减所致。 但边际生产率对平均可变成本的影响是通过边际成本的作用体现出来。 考虑第一个产品 MC1=AVC1第二个 MC1 AVC1第二个 ,Chapter 6,Slide 25,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形状,MC,AVC,AVC的下降是由于MCAVC所致 AVC的最低点MC=AVC,Chapter 6,

10、Slide 26,对AVC最低点的数学证明,Chapter 6,Slide 27,平均成本(Average Cost),TC,A,B,C,平均成本表示每单位产品上分摊的总成本,等于平均固定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之和:AC=TC/Q=(Q)+b) /Q =AVC+AFC,Chapter 6,Slide 28,平均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的异同,受边际成本的影响,平均成本也呈一个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平均成本的最低点也是MC=AC 但平均成本的最低点与平均可变成本的最低点位置不同,因为影响平均成本的不仅有平均可变成本,还有平均固定成本。 当边际成本大于平均可变成本,带动平均可变成本上升时,还存在平均固定成

11、本使平均成本下降的因素,因此会有一个滞后。,Chapter 6,Slide 29,MC,AC,AVC,AFC,Output (units/yr.),Cost ($ per unit),MC,AC,AVC,AFC,Chapter 6,Slide 30,产量分配等边际成本原理,MCB,MCA,QB,QA,b,QA,QB,Chapter 6,Slide 31,第三节 长期成本,Chapter 6,Slide 32,短期与长期之分,短期:企业生产规模是既定的,存在固定成本(厂房、设备)。长期:所有生产要素都是可调整的,无所谓固定成本。,Chapter 6,Slide 33,短期决策与长期决策,短期决策

12、:厂商必须在既定的生产规模下,即资本要素的数量和质量不变的前提下作出决策。这种决策是确定可变要素的投入数量或要素的组合比例,以获得每单位产品的最低的平均成本。我们称之为寻求最优产出率的问题。 长期决策:在所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都是可变的条件下,所要作的决策是寻找一个最佳生产规模。一旦生产规模确定后,又转化为短期的决策。 短期决策是一种经营决策,长期决策是一种战略决策。,Chapter 6,Slide 34,长期成本,长期成本包括长期的总成本LTC,和依据长期总成本推出的长期平均成本LAC以及长期边际成本LMC。由于在长期厂商的生产规模可以任意选择,因而不存在固定的生产要素和固定的生产成本,也

13、没有长期固定成本曲线。,Chapter 6,Slide 35,长期总成本曲线与短期总成本曲线,Q,C,STC1,STC2,STC3,Q1,Q2,Q3,LTC,S,T,U,长期总成本曲线是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线(envelop curve),Chapter 6,Slide 36,长期总成本曲线的特点,因为长期内不存在固定成本,因此LTC从原点出发。LTC曲线的形状是由要素的规模报酬所决定的。 要素规模报酬递增,LTC曲线斜率逐步下降。 要素规模报酬递减,LTC曲线斜率逐步上升。,Chapter 6,Slide 37,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Q,C,SAC1,SAC2,SAC3,长期平

14、均成本曲线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envelop curve),E,最佳工厂规模,Chapter 6,Slide 38,长期平均成本和短期平均成本,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虽然都是U形,但决定因素截然不同。 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形状是由可变投入要素的边际收益先递增后递减决定的。 而长期成本曲线的形状是由规模报酬规定的。 此外,厂商长期平均成本会下降,除了规模报酬递增外,还存在“干中学习”的因素。,Chapter 6,Slide 39,长期平均成本和短期平均成本,短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称为最优产出率,意味着厂商通过确定可变投入要素的最佳数量来使单位产品成本降到最低,这是在生产规模既定条

15、件下厂商所能选择的最佳点。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称为最佳生产规模,意味着厂商通过选择最适宜的生产规模来使单位产品成本降到最低。 在E点,长期和短期的两种最佳状态重合在一起,使厂商既做到SAC最低,又做到LAC最低,这是一种理想状态。,Chapter 6,Slide 40,其它形状的LAC曲线:L形,Q,C,Q1,LAC,Chapter 6,Slide 41,马克西-西尔伯斯通曲线,英国经济学家马克西和西尔伯斯通两人对汽车工业的规模经济性进行了研究,并在1959年出版的汽车工业一书中发表了他们的成果。 当年产量由1千辆增加到5万辆时,单位成本将下降40% 当年产量由5万辆增加到10万辆时,单

16、位成本将下降15% 当年产量由10万辆增加到20万辆时,单位成本将下降10% 当年产量由20万辆增加到40万辆时,单位成本将下降5% 当年产量超过40万辆时,单位成本下降的幅度急剧降低,而当年产量达到100万辆之后,在扩大规模就不存在规模经济了,Chapter 6,Slide 42,最低有效规模,在存在规模经济的情况下,企业生产规模的选择还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如何充分利用规模经济以获得最大经济利益。与此相关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最低有效规模。 所谓最低有效规模,是指在存在规模经济的情况下,一个工厂应该达到的最低生产规模,这一规模能够把绝大部分规模经济的利益都加以利用。 从长期平均成曲线的形状来看

17、,如果这一曲线在开始阶段下降得很快,而到一定的产量水平之后即趋于水平,那么这一由快速下降转向水平的转折点就是最低有效规模。 例如,由马克西希尔伯斯通曲线,可以判断汽车生产的最低有效规模在年产30万辆到60万辆之间。,Chapter 6,Slide 43,其它形状的LAC曲线:锅底形,Q,C,Q1,LAC,Q2,Chapter 6,Slide 44,锅底型、L形与U形LAC曲线的区别,当LAC曲线为L型和锅底型时,最佳工厂规模都不是单一的,因此在该行业中,产量水平不同的大中小企业可以并存,大企业无法利用规模经济的优势来降低长期平均成本,从而无法达到八中小企业排挤出该行业的目的。 而在U形的LAC

18、曲线中,产量水平不同生产成本也不同,只有选择最佳工厂规模才能使长期平均成本最低。所以,对于具有U形LAC曲线的行业来说,竞争的最终结果必将导致垄断。,Chapter 6,Slide 45,长期边际成本与短期边际成本,Q,C,SMC1,SAC1,SAC2,SMC2,LMC,A,SAC3,SMC3,Chapter 6,Slide 46,LAC曲线与LMC曲线,LAC曲线与LMC曲线相交于LAC曲线的最低点E点。 在E点的左侧,是规模报酬递增的区域,在此区域中,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导致的长期总成本的增量(即LMC)小于每单位产品的长期成本(即LAC),因此LMC曲线位于LAC曲线的下方。 在E点的右侧,是规模报酬递减的区域,在此区域中,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导致的长期总成本的增量大于每单位产品的长期成本,因此LMC曲线位于LAC曲线的上方。 在E点,LAC、LMC、SAC2和SMC2四条曲线汇于一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职业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