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4 陕西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及答案解析(3.25)第一部分 常识判断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1. 下列有关我国少数民族的节日风俗,说法错误的是哪一项( )。A.“那达慕”大会,是满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B.开斋节,是伊斯兰教三大节日之一,是我国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柯尔克孜、撒拉、东乡、保安等少数民族共同欢度的节日。C.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火把节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D.泼水节
2、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2. 以下有关历史文化常识,说法正确的是( )。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反映了道教在南朝曾经得到大力推广。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司马光在史记陈涉世家中记载的陈胜起事时说的话。C.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纪传体通史。D.“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反映了唐明皇开元盛世时的发达状况。3. 下列朝代、人物、作品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东汉顾恺之洛神赋图 B.唐张萱步辇图C.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D.清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4. 下列关于能源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A.电力、煤气、汽油、酒精等资源属于二次能源B.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核能等属于可再生能源C.常规能源中的煤、石油、天然气等都属于非可再生能源D.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属于新能源5.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下列关于海啸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啸通常由海底地震引起,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发也可能引起海啸。B.海上船只听到海啸预警后,应该尽快返回港湾,避免遭受海啸的侵袭。C.目前人类只能通过观察、预测来预防或减少海啸所造成的损失,而不能控制其发生。D.海啸来袭之前,海潮会先突然退到离沙滩很远的地方,然后海水重新上涨。第二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
4、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6. 近两个交易日来金价走势充满着戏剧性,从连续刷新历史纪录至失守高地 ,一系列动作之间几乎没有间隙。瞬间大起大落的行情着实令金价进入临近年底的传统波动局面。而相对应的美元则在经历一波 之后开始止跌回升,再次夺回强势地位。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狼奔豕突 休整 B.落荒而逃 修葺C.一败涂地 反击 D.丢盔弃甲 回调7. 若干年来,鲁迅被谥为“骂人专家”,鲁迅的文集被谥为“骂人文选”,不能说毫无 。其“骂人”八大技巧:正对要害,一击致命;不留情面,常取类型;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以退为进;预设埋伏,小题大做;
5、嬉笑怒骂,冷嘲热讽;品题贴切,形象生动;揭穿假面,现其原形。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根据 针锋相对 B.准备 退而结网C.道理 旁敲侧击 D.微词 声东击西8. 家可以延伸到很远很远,包容大千世界;家可以缩得很小很小,仅两个人也可打得不可开交。家可以绿树成荫,繁华似锦,围起一个小鸟的天堂。家可以狼藉一片, ,筑成一对男女的死牢。关键须每位成员既是国王也是兵,建设它守卫它,和谐地调整家的内政外交,处理好家的边关防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兵不血刃 B.血流漂杵 C.不疼不痒 D.纵横捭阖9. 在全球化商业化的一种大潮里,新闻自由正在演变成为少数大企业集团对全球主
6、流媒体新闻流通的 ,作为民主保障的媒介手段正在 成为少数商业机构为了追寻商业利润而损害全球民主话的手段。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控制 演变 B.阻碍 退化C.利用 蜕化 D.掌控 演进10. 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幸福的人生,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幸福的 。从古到今,许多人曾经试图确定幸福的含义, 的文化酝酿出了各种各样的幸福观。但是,不管是顺应自然的知足常乐,还是勇于进取的永不满足;不论是明智通达的与民同乐,还是极端自私的独自行乐,说到 底,幸福就是物质与精神的两种满足。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意义 层出不穷 B.真谛 纷繁复杂C.道理 花样繁多 D.定义 日新月异第
7、一部分 常识判断1.A.【解析】本题考查人文常识。A 项说法错误: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B 选项说法正确:开斋节是伊斯兰 教三大节日之一(圣纪节/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开斋节/伊斯兰教历十月一日、宰牲节/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是我国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乌孜别 克、塔吉克、塔塔尔、柯尔克孜、撒拉、东乡、保安等少数民族共同欢度的节日。C 项说法正确: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火把节民族的古 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D 项说法正
8、确:泼水节,亦称宋干节,4 月 13 日4 月 16 日,已有 700 年的历史,是傣族的新年,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因此,本题选择 A 选项。2.D.【解析】本题考查人文常识。A 项说法错误:“南朝四百八十寺”反映的是佛教在南朝时得到大力推广,而非道教。B 项说法错误:史记是司马 迁所著,所以应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司马迁在史记陈涉世家中记载的陈胜起事时说的话。C 项说法错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司马迁的史 记;左传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D 项说法正确:忆昔是盛唐伟大诗人杜甫所作,内容: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
9、米流脂 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因此,本题选择 D 选项。3.C.【解析】本题考查人文常识。A 项对应错误:顾恺之是东晋著名画家,代表作为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洛神赋图是依据曹植洛神 赋所画,其中最感人的一段描绘是曹植与洛神相逢,但是洛神却无奈离去的情景。B 项对应错误:步辇图为唐代人物画,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所绘。C 项对 应正确:富春山居图是“元四家”之一黄公望的作品,其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后因 故分为两段,较长的后段称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前段称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D 项对应错误:清明上河图,为北宋风俗画作
10、 品,该画卷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因此,本题选择 C 选项。4.B.【解析】本题考查科技常识。A 项说法正确:一次能源,是指从自然界取得未经改变或转变而直接利用的能源,如原煤、原油、天然气、水能、风 能、太阳能、海洋能、潮汐能、地热能、天然铀矿等;二次能源是指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以后得到的能源,如电力、蒸汽、煤气、汽油、柴油、重油、液化石油 气、酒精、沼气、氢气和焦炭等。B 项说法错误: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永续利用的能源,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主要包括太阳能、 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核能属于非可再生能源。C 项说法正确:相对于可再生
11、能源而言,意指除矿物能源以外的都是可再生能源,如常规能源 中的煤、石油、天然气等都是不可再生能源。D 项说法正确: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即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 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因此,本题选择 B 选项。5.B.【解析】本题考查科技常识。B 项错误:海上船只听到海啸预警后应该避免返回港湾,海啸在海港中造成的落差和湍流非常危险。如果有足够时间, 船主应该在海啸到来前把船开到开阔海面;如果没有时间开出海港,所有人都要撤离停泊在海港里的船只。其他选项表述正确。因此,本题选择 B 选项。第二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12、6.D.【解析】这是一道实词成语混搭题。根据第一个空格后的语句信息“一系列动作”的提示,可知,第一空需要填入一个表示动作的成语,“一败涂 地”形容失败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状态,与文意不服,排除 C。“狼奔豕突”比喻敌人奔逃时 ,惊慌状态,搭配对象为“敌人”,不符合文意,所以排除A。“修葺”指修理,一般用于建筑物。所以第二空可以排除 B。因此正确答案为 D。7.C.【解析】 这是一道实词成语混搭题。根据文意可知,作者对鲁迅的“骂人”是持肯定态度的,据此排除 D。文段从第二句开始直到最后都是对鲁迅“骂人”的八大技巧进行解 释,说明其中的道理。文中并未涉及“根据”及“准备”,所以排除 A 和 B。“
13、旁敲侧击”比喻说话、写文章不从正面直接点明,而是从侧面曲折地加以讽刺或抨 击。与空格后的“以退为进”相照应,符合文意。因此正确答案为 C。8.B.【解析】 这是一道成语辨析题。“兵不血刃”形容作战时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血流漂杵”指血流成河,舂米的木棰都漂了起来,形容战死的人很多,也泛指流血很 多。“不疼不痒”比喻说话做事只是做样子,不解决实际问题。“纵横捭阖”指在政治或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分化或拉拢。根据空格前后语句中重点词汇“狼藉一 片”“死牢”可知,“血流漂杵”符合文意。因此正确答案为 B。9.A.【解析】 这是一道实词辨析题。根据文意可知,文段主要是在阐述“新闻自由”和“民主保障的
14、媒介手段”受到少数商业机构的控制或掌控,成为少数商业机构的牟取私利的 方式手段,而不是“阻碍”,据此第一空可首先排除B。根据尾句中重点提示词“正在”可知,目前“民主保障的媒介”还处于一个变化的过程,“退化”和“蜕 化”重在强调结果,而“演变”强调过程。因此正确答案为 A。10.B.【解析】 这是一道实词成语混搭题。本题切入点为第二空,“层出不穷”比喻事物变换之快并且多;“花样繁多”形容手段方式或种类很多;“日新月异”形容形容发展变化 快;“纷繁复杂”形容多且复杂。四个成语中只有“纷繁复杂”用于形容文化的多而且复杂最为贴切。且该文段文学性很强,“真谛”填入第一空符合语境。因此正 确答案为 B。文章来源:渭南人事考试网(htt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