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板式转换层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doc

上传人:j35w19 文档编号:6074832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板式转换层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板式转换层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板式转换层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板式转换层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板式转换层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板式转换层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摘 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商业建筑转换层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结构体系与施工难点进行分析,对施工过程中的主要技术措施进行阐述,旨在与同行探讨类似工程问题。 关键词:转换层;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施工 1 前言 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技术属重点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和建设部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它是一种无梁、无柱2帽、可实现大开间、灵活隔断的水平结构体系,为大垮度无梁水平结构体系建筑提供了技术支持。现浇砼空心无梁楼盖技术具有使用功能优良、抗震性能好、综合 经济 效益提高、节约装修费用、真正实现空间灵活间隔、施工经济、方便、隔音效果优良、隔热、

2、保温性能显著提高等多项优点,现已在全国30 个省市推广,应用工程面积达 8000 多万 m 2 。 2 工程概况 某商住楼为框剪结构,建筑面积 41828m 2 ,该工程裙楼一至四层楼板结构均采用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其中一至三层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厚 400mm,四层(转换层)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厚 1000mm,本文以四层(转换层)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结构为例介绍其施工技术措施。 3 转换层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结构施工方案分3析 3.1 结构体系 转换层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厚 1000mm,板内设直径 700mm 的 GBF 薄壁空心管,板翼 缘厚 200mm,下翼缘厚100m

3、m,空心管间肋厚 80mm,柱间楼盖暗梁截面 为800mm1000mm,跨度 8.70m,设计框支柱边 500mm 内为现浇实心板。转换层层高为 4.9m,混凝土强度等级 C35。空心管排布管方向随大梁长方向布排放。转换层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结构剖面见图 1。 3.2 施工难点 (1)本工程 转换层 空心无梁楼盖面标 高为 13.700m,厚度为 1000mm,面积 3692m 2 。经 计算 ,施工时楼盖内暗梁的最大垂直荷载为 28KN/ m 2 ,空心楼盖 (按 0.6%空心率系数折算) 的最大垂直荷载为 21 KN/ m 2 ,转换层以下的二、三层楼板承载力均为 10KN/ m 2 ,

4、地下室顶板承载力均为 30KN/ m 2 。转换层作为上部结构的承力空中基础,其自重大、层高大,下4部各层空心楼板设计荷载之和小于转换层施工产生的荷载,因此转换层模板及支撑体系成为施工中的难点。 (2)施工中要防止 GBF 薄壁空心管水平移 动和竖向浮移动,保证薄壁管的间距顺直和板内暗肋梁宽度。 (3)GBF 薄壁空心管在吊运安装 时往往易被楼 层钢筋等硬物损坏,安装排放较困难。 (4)GBF 薄壁空心管下的 预埋水电管盒交叉 处,楼盖断面厚度减小,安装过程中控制管线位置较困难。 (5)转换层 楼盖混凝土 浇筑施工是属于大体 积混凝土,其施工组织措施也是施工难点。 4 施工技术措施 4.1 施

5、工流程 5测量放线安装支撑体系及模板二、三层原有支撑体系加固钢管立杆在模板上位置线,薄壁管及预埋水电管盒定位安装板底层钢筋及肋间网片绑扎暗梁钢筋,预埋水电管盒及竖向穿板套管排放薄壁管绑扎面层钢筋及板面预埋水电管盒铺设架空马道陷蔽工程验收泵送第一次浇筑混凝土( 厚 600mm)养护混凝土(至抗压强度达到 70%)第二次浇筑混凝土(厚 400mm)养护混凝土。 4.2 模板支撑体系 为保证施工安全,转换层垂直荷载应有效传递到地下室顶板,故模板及支撑体系是关键。转换层模板采用 18mm 厚胶合板、?483.5mm 满堂钢管支架支撑,在钢管立杆上端加可调式顶托,顶托上用方木作为主龙骨,钢管立杆间距60

6、0mm600mm。立杆竖向每隔 1500mm 设置一道纵横向水平拉杆,上下两道水平拉杆距立杆端部不大于 250mm,在立杆上设可调式顶托的主龙骨为 2 根 50mm100mm 方木并排搁于顶托上,间距 600mm,次龙骨 为50mm100mm 方木,间距 200mm,单根竖放。在转换层支撑体系基础上,柱跨位根部加设 1 道钢管箍,沿框支暗梁底设两根斜撑杆,上端与支模横杆连接,下端与加设的钢管箍捉6扣接,斜撑中间与立杆交叉处扣接,进一肖加强支撑体系,将转换层暗梁施工时产生的部分荷载传递给柱根部。支撑体系见图 2。在二、三层原有支撑体系基础上,于梁底加设 1 排间距600mm 的竖向支撑立杆与原

7、顶架共同工作,并在立杆的上中下各加设一道水平拉杆。应尽可能使竖向支撑在一条垂线上,确保达到支撑体系的整体稳定性。 4.3 钢筋及空心管安装 (1)板钢 筋采用绑 扎接长,梁钢筋直径小于 25mm 时采用闪光对焊接长,大于或等于 25mm 时 采用套冷挤压连接方法接长。 (2)转换层 模板及支撑体系完成并 验 收后,放线定们暗梁、薄壁管、预埋管、孔等,经核对无误后方可转入下一工序施工。 (3)GBF 薄壁管间 肋内的钢筋宜先点 焊成网片,再进行现场安装。 (4)钢筋 绑扎室外成后 应调校空心管位置再固定空心管,防止其水平移动或竖向浮移动,为保证薄壁管的间距顺直7和肋梁宽度,固定空心管水平位置的办

8、法是在管间加设横向14 支凳筋管位固定,每根管不少于 2 根,置于距管端 1/4 管长处,以控制间隙,确认准确后方可铺设 GBF 薄壁管。 由于空心管自重很轻,混凝土一旦向空心管下部填充,就会顶起空心管(连同钢筋网)。对此可在楼盖模板上钻孔,用16 号铁丝住管两端并穿过模板与支撑体系扭紧(见图 1)。 (5)为保 证钢筋骨架在就位和后 续施工中不 变形,采用25 钢筋做成 Z 形支凳 ,以支撑上部钢 筋骨架,支凳间距为1500mm1500mm。 (6)薄壁管安装合格后即可绑扎上部 钢筋及安装预埋管线。预埋管线须位于上下钢筋之间,不影响薄壁管保护层厚度。 (7)薄壁管安装完成后须进行检查验 收,

9、对施工中破坏的薄壁管进行修补和调整,合格后方可转序施工。薄壁管若在安装现场受损,可采取临时应急补救措施;小面积破损可用湿水泥袋粘贴;大面积 破损应先用湿麻袋填充,再用编织袋包覆;管羰损坏可用编织袋包覆后用 12 号铁丝扭紧。 8(8)薄壁管装卸、搬运和叠堆时应小心 轻入,严禁抛掷。安装时用专用吊篮吊运,严禁用缆绳直接绑扎薄壁管。吊至安装楼层排入,不宜叠层堆放。 5 混凝土工程 5.1 转换层楼盖混凝土二次叠合法施工 转换层楼盖混凝土采取二次叠合法施工。第一次厚为 600mm,第二次为 400mm,第一次浇 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70%左右(钢筋骨架与混凝土产生粘结并能承担第二次浇筑混凝土的荷载)

10、时,再浇筑第二次混凝土。 5.2 混凝土配合比 转换层楼盖沸腾强度等级为 C35,应配制成细骨料大流淌性混凝土,石子最大粒径不大于 31.5mm,选用 42.5 矿渣硅酸盐水泥,掺入 MNF-3 型早强剂和 I 级粉煤灰掺合料,混凝9土坍落度为 160180mm。其配合比为水:水泥:砂: 石:早强剂:掺合料=170 300:828:1000:7.5:90 。 5.3 浇筑厚度控制 在楼盖的一定面积范围内,利用 12 直筋用 22 号铁丝与板筋绕绑做板厚和薄壁管标高控制的标识,以保证后续混凝土的浇筑符合要求。 5.4 混凝土泵送与浇筑 (1)采用 2 台地式混凝土 输送泵,泵管按 浇筑方向先远后

11、近布置。水平管、转向接头、布料口支座及运送手料小车的通道应架空设置。 (2)浇筑前先将柱、墙等竖向结构的混凝土 浇至板底,再按平面变形缝分两个流水施工段组织浇筑。每个流水施工段分两次浇筑。采用斜面分层分段法,按混凝土 自然 流淌形成斜坡面行进。采用高频插入振捣器振捣,考虑梁柱相交部位及楼盖小于工字形密肋梁间配筋较密,配备 30 型和 50 型两种振捣棒,50 型振捣棒的振捣直插控制在 3050cm。振捣时间和间距均符合规范要求,保证充分振捣,消除漏振和不密10实现象。为减少混凝土表面裂缝,选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在混凝土终凝前用滚筒碾压 2 遍并用硬刮尺按标高刮平,确保混凝土表面整体标高一致。 5

12、.5 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 12h 内,进行 24h 不间断湿水养护。表面覆盖 2 层麻袋同时浇水保温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5.6 水平施工缝预留及处理 转换层楼盖第一次施工厚度为 600mm 处,待混凝土初凝时用钢刷拉毛混凝土,表面形成粗糙毛面,对于柱头、梁位不易拉毛的部位用 14 钢筋划出粗糙毛面。 6 小结 11本工程项目部通过加强施工过程控制,采取技术措施,至上部结构全部封顶完成时,转换层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混凝土表面未发现任何裂纹,经检测强度达到设计要求,主体结构质量达到优良标准。 参考文献 : 1 孙澄潮,张京生.变厚板柱结构设计.建筑结构,2001,31(5). 2 陈贤荣,吴真一,樊春燕.宽扃梁-大跨度板柱体系在蛇口招商购物中心工程中的应用.建筑结构,2001,31(6). 3 李辉.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J. 中国 勘察 设计; 2004(09):33-34. 4 胡双喜.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的构造和特点 J.建筑技 术.2005(01): 6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