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篇 导论 一、单项选择题1、管理的二重性是指 CA 社会属性与科学性 B 社会属性与阶级性 C 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 D 都错2、认为管理的基本技术与方法可以适用于不同社会,这种管理的性质是 DA 社会属性 B 历史属性 C 科学属性 D 自然属性3、制定发展战略并解决组织中各种纠纷的管理者是 AA 决策扮演者 B 部门主管 C 领导者 D 决策者 4、作为中层管理者在各种职能上所付出的时间最多的是 CA 计划职能 B 组织职能 C 领导职能 D 控制职能5、公司财务总监按管理的领域划分属于 CA 职能管理者 B 中层管理者 C 综合管理者 D 技术管理者6、相对而言,基层管理者更有具备的技
2、能是 DA 概念化技能 B 专业技能 人际关系技能 D 技术技能 7、外部环境与组织内部管理两者的关系是 AA 环境影响内部管理 B 内部管理影响环境 C 两者相互影响 D 两者互不影响8、经济环境对非盈利性组织的影响下列表述更准确的是 DA 不存在 B 有影响但很小 C 有影响要注意 D 有重大影响 9、相对宏观环境对组织的影响,微观环境的影响 CA 更频繁但不直接 B 更直接但不频繁 C 更频繁又更直接 D 谈不上频繁与直接10、对顾客的责任也是一种社会责任 A A 是 B 不是 C 有时是。有时不是 D 对大型企业是 11、科学管理理论的人性假设是 AA 经济人 B 社会人 C 复杂人
3、D 自我实现人 12、古典管理理论的一个共同点是。它们的人性假设都是 AA 经济人 B 社会人 C 复杂人 D 自我实现人 13、组织绩效与工人满意度两者的关系应该是 BA 后者影响前者 B 前者影响后者 C 两者相互影响 D 两者互不影响14、巴纳德属于下面哪一管理学派的代表 CA 管理过程学派 B 管理决策学派 C 社会系统学派 D 经验主义学派 15、管理科学学派更加关注的是管理中的 AA 定量技术与方法 B 定量技术与定性分析方法 C 定性技术于方法 D 均不准确二、多项选择题1、管理适用于下面哪些组织 ABCDEA 盈利性组织 B 非盈利性组织 C 政治团体 D 宗教组织 E 学术机
4、构2、以下属于管理者的有 ABCDA 总经理 B 董事长 C 部门经理 D 董事长助理 E 总经理的司机3、管理者应该是在组织中 ABCDEA 有职位的人 B 承担责任的人 C 有权力的人 D 有听其指挥下属的人 E 都对4、经济环境具体包含有 ABCDEA 财政 B 物价 C 利率 D 需求 E 居民收入 5、构成对组织产生影响的微观环境的因素有 BCDEA 经济危机 B 顾客 C 竞争者 D 合作伙伴 E 管理机构 6、所谓社会责任包括企业要承担下列哪些责任 BCDEA 对上级主管部门 B 对利益相关者 C 对员工 D 对环境 E 一般社会福利 7、对顾客的责任包括 ABCDEA 提供安全
5、的产品 B 提供售后服务 C 提供相关信息 D 提供必要指导 E 提供自由选择的权利 8、科学管理包括 ABDA 作业管理 B 组织管理 C 时间管理 D 管理哲学 E 管理方法 9、下面由法约尔提出的管理职能是 ABCDA 计划 B 组织 C 指挥 D 协调 E 创新 10、韦伯提出的“官僚制”组织具有下列哪些特征 ABCDEA 劳动分工 B 职权等级 C 正式选拔 D 非人格化 E 职业定向11、古典管理理论是否能够成功基于两个条件是 ACA 员工的收入较高 B 员工收入低不足与满足自身需要 C 工作量是可以完成的 D 工作量是多数人能够完成的 E 工作量是难以完成的12、权变理论认为 B
6、CDA 一种管理方法适用多种情况 B 不同管理方法运用于不同情况 C 各种情况应该由不同管理方法去解决 D 一种情况有多种管理方法解决 E 均不准确三、判断题1、凡是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会有管理。对2、管理的对象是组织的各种资源 对3、任何组织的任何管理活动都是从计划开始的 对4、所谓有效的领导就实现组织目标 对5、基层管理者须准确理解上级的指示完成任务,所以更应该具有概念化技能 错6、只要是正式组织的成员都是管理者 错7、来自于组织之外对组织活动产生影响的因素都是“外部环境” 错8、组织适应环境这一观念包含:组织可以选择对自己有利的环境的含义 对9、企业国际化的最后阶段时跨国公司 错10、企业
7、对利益相关者承担的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之一 对11、统一指挥就是统一领导 错12、由于现在已经是 21 世纪,古典管理理论只能成为历史,而没有运用价值 错13、霍桑实验属于“行为科学理论”的一种 对14、经验主义是管理者凭经验管理企业,而当环境改变经验主义就将被摈弃 错四、名词解释题1、管理 管理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的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2、管理职能 管理系统所具有的功能和职能。管理可分为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五项基本职能。3 、技术技能 指能够运用特定的程序、方法、技巧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对某一特殊活
8、动,特别是包含方法、过程、程序或技术的技能的理解和熟练程度。4、宏观环境 是在任何时期对所有的组织均能产生影响的外部环境因素。5、微观环境指那些对组织的影响更频繁、更直接的外部环境因素,是与某一具体的决策活动和处理转换过程直接相关的各种特殊力量,是那些与组织目标的制定与实施直接相关的因素6、例外原则 即高级管理人员应把例行的一般日常事务授权下级管理人员去做,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的决定和监督权。7、等级链 从最高层管理到最底层管理形成的职权直线代表了一个等级链,沟通应当按这种等级链进行传递。8、统一指挥原则 每一位员工应当只接受来自一位上级的命令。五、简答题1、用实际例子说明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9、的关系。答:马赛诸塞车祸与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1841年10月5日,在美国马赛诸塞至纽约的西部铁路上的车祸导致20人伤亡,为此对铁路公司老板的管理工作进行了严厉的抨击,推动铁路公司进行管理改革,第一次实现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其意义在于:(1)管理的独立职能和专业的管理人员正式得到承认,管理不仅是一种活动,还成为一种职业;(2)随着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横向的管理分工开始出现,这不仅提高了管理效率,也为企业组织形式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3)具有管理才能的雇佣人员掌握了管理权,直接为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创造了条件。2、用实际例子说明计划职能与组织职能、领导职能和控制职能之间的关系。答:麦当劳公
10、司以经营快餐闻名遐迩。1995年,克洛克在美国创办了第一家麦当劳餐厅,其菜单上的品种不多,但食品质量高,价格廉,供应迅速,环境优美。连锁店迅速发展到每个州,至1983年,国内分店已超过6000家。1967年,麦当劳在加拿大开办了首家国外分店,以后国外业务发展很快。到1985年,国外销售额约占它的销售总额的1/5。在40多个国家里,每天都有1800多万人光顾麦当劳。麦当劳的各分店都由当地人所有和经营管理。鉴于在快餐饮食业中维持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是其经营成功的关键,因此,麦当劳公司在采取特许连锁经营这种战略开辟分店和实现地域扩张的同时,就特别注意对各连锁店的管理控制。如果管理控制不当,使顾客吃到不
11、对味的汉堡包或受到不友善的接待,其后果就不仅是这家分店将失去这批顾客及其周围顾客光顾的问题,还会波及影响到其他分店的生意,乃至损害整个公司的信誉。为此,麦当劳公司制定了一套全面、周密的控制办法。麦当劳公司还通过详细的程序、规则和条例规定,使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所有麦当劳分店的经营者和员工们都遵循一种标准化、规范化的作业。麦当劳公司对制作汉堡包、炸土豆条、招待顾客和清理餐桌等工作都事先进行详实的动作研究,确定各项工作开展的最好方式,然后再编成书面的规定,用以指导各分店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的行为。公司在芝加哥开办了专门的培训中心汉堡包大学,要求所有的特许经营者在开业之前都接受为期一个月的强化培训。回去之
12、后,他们还被要求对所有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公司的规章条例得到准确的理解和贯彻执行。3、简述管理者的技术技能、人际关系技能和概念化技能的不同分配的原因。答:高层的管理人员,需要制定全局性的决策,所做的决策范围影响更广、影响期限更长,因此,需要更多地掌握概念性技能,进而把全局意识、系统思想和创新精神渗透到决策过程中。基层管理人员,每天大量的工作是与从事具体作业活动的工作人员打交道,有责任检查工作人员的工作,及时解答并同工作人员一起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具体问题。因此,基层管理人员必须全面而系统地掌握与本单位工作内容相关的各种技术性技能,另外为了做好一些可能面临的例外的、复杂的问题,也需要掌握
13、一定的概念性技能。人际关系技能是组织各层管理人员都应具备的技能。因为不管哪个层次的管理者,都必须在上下左右进行有效沟通的基础上,相互合作地共同完成组织的目标。4、举例说明外部宏观环境对组织管理活动乃至对组织发展的影响 答:外部环境因素有很多种,有经济环境因素、技术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政治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等。例如社会环境,就要考虑到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教育程度、价值观念、道德伦理、商业习惯等等。5、从竞争的层次看,组织将会面对哪几种竞争者?答:1、欲望竞争者 ,是指对有限购买力的竞争。由于每人的所得有限,然而欲望无限,因此无限的欲望会彼此竞争有限的购买力。2、本质竞争者,是指消费
14、者能满足相同欲望的其他方式。3、形式竞争者,即消费者能满足其欲望之产品形式。4、品牌竞争者,即消费者能满足相同欲望的所有品牌之间的竞争。6、梅奥德研究提出了哪些至今仍被人们运用的结论答:一个机构内的工作人员的效率并非取决于个人生理的能力,而是经常由社会规范(群体的社会准则或标准)所限定的。 物质奖励并非是唯一使工作增加效率的刺激力,工作人员的效率受工作群体的内部和外部人际关系的影响甚大。职工不仅受金钱的影响,还受社会和心理影响,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积极性,取决于职工的家庭和社会生活以及企业中人与人的关系。工作人员并非以个人作为反应的基础,相反,他是一个工作群体中的一员,他的行为受到群体的一
15、切“习俗” (群体标准)的影响。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它通过不成文的规范左右着成员的感情倾向和行为。人的行为并非完全有理性,而是带有相当的感情或情绪成分在内;感情或情绪涉及至广,对行为常发生支配力量。感情或情绪的支配行为虽经常掩盖于外显的理由而不易捉摸,但文化的塑模仍可使之有脉络可寻。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企业中的主管人员要同时具有技术经济技能和人际关系的技能,要学会了解人们的逻辑行为和非逻辑行为,学会通过交谈来了解人们感情的技巧,要使正式组织的经济需要与非正式组织的社会需要取得平衡。7、简述 7S 管理理论的内涵答: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有 7 个:战略、结构、制度、人员、风格、技能、共有的价值观(即企业文化),其中前 3 项属于硬要素,后 4 项属软要素,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关联,而共有的价值观是核心。企业文化的驾驭力和凝聚力是卓越企业成功的主要特征。这些主要特征是:贵在行动、接近顾客、自主创业、以人促产、倡导价值观、不离本行、精兵简政、宽严并济。(尊敬的仇老师:不好意思,之前一直忙于工作,没有及时上传第一次作业,现今已补上,请您谅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