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练习.doc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6072391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后阅读迁移训练蔺相如完璧归赵论【明】王世贞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璧乎?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

2、芥也。大王弗与城,而绐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若其劲渑池,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1.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是时言取璧者情也 ( ) 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 )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 ) 而责璧与信 ( )2. 下列局势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A 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B 而十五城秦宝也C 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D

3、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_(2) 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_4.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的“蔺相如完璧归赵 ”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本文却别开生面,重新对事件和人物进行了评价,提出了作者个人的观点。请就世人对于蔺相如“完璧归赵”的砍伐和本文提出的砍伐做一个比较,说说两者的差别之处。补充 1:司马迁对其评价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补充 2:和氏璧楚人和氏得璞于楚山中,奉而献之于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 ”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诸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 ”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玉也,遂命名曰“和氏璧” 。一般人对蔺相如行为的看法 作者对蔺相如行为的看法一般人认为“完璧归赵”之所以会成功的原因作者认为“完璧归赵”之所以会成功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