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

类型论施耐庵、施伯雨与《水浒传自序》.doc

  • 上传人:tkhy51908
  • 文档编号:6072159
  • 上传时间:2019-03-26
  • 格式:DOC
  • 页数:2
  • 大小:13.64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论施耐庵、施伯雨与《水浒传自序》.doc
    资源描述:

    1、论文关键词水浒传自序 ;施耐庵;施伯雨 论文摘要明人贺复徵编文章辨体汇选录有一篇水浒传自序 ,文字与金圣叹评本水浒施耐庵“原序”相同,但多出“元施伯雨”的署名。按文章辨体汇选体例,这意味着施耐庵就是“元施伯雨”。笔者考证,这篇水浒传自序很可能源于金圣叹评本水浒 ,但相反的可能性也无法排除;施耐庵是否“元施伯雨”,则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而水浒传 “施耐庵的本”则有可能不是小说而是剧本。一、问题和价值 金圣叹评本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下称金批水浒)“序三 ”说:“ 施耐庵水浒 正传七十卷,及楔子一卷,原序一篇亦作一卷,共七十二卷。”“吾既喜读水浒 ,十二岁便得贯华堂所藏古本。吾日夜手钞,谬自

    2、评释,历四五六七八月而其事方竣,即今此本是已。 ”所谓贯华堂古本水浒 “原序”,见于金批水浒刊本,末署“东都施耐庵序” 。研究者普遍认为它是金圣叹托名伪撰。 明人贺复徵选编文章辨体汇选卷三百二十七之“序四十七 词曲类”录有一篇水浒传自序 ,文字与金批水浒 “原序”相同,文末也署“东都施耐庵序” ,所不同的是在水浒传自序题下又署名“元施伯雨”( 卷 327)。为简明起见,下文略称之“贺本序”,称金批水浒 “原序”为“ 金本序”。 文章辨体汇选 “序四十七词曲类”除“贺本序” 外,还有 曲序 ,题下署“ 徐渭”;序拜月西厢传 ,题下署“李贽”;批点玉茗堂牡丹亭词序 ,题下署“王思任”。这些署名都是

    3、作者的本名。 “贺本序”文末已有“东都施耐庵序” 字样,而题下又署“ 元施伯雨”,按文章辨体汇选体例,意味着“ 东都施耐庵”就是“元施伯雨” 。这是“贺本序”提供的新信息。 “贺本序”的价值自然首先取决于它是否源于“金本序” 。如果是这样,便意味着贺复徵认为施耐庵是“元施伯雨”;如果不是这样,则“贺本序”当另有来源,同时也意味着“ 金本序”当有来源。无论哪一种情况,都在水浒研究的现有视野之外,可能具有新的史料价值。 二、 “贺本序”有条件录自“金本序” 金批水浒是刊行本, “序三”署“ 崇祯十四年(1641) 二月十五日 ”。 文章辨体汇选是未刊本,被四库全书直接收录。因而,要判定“贺本序”是

    4、否源于“金本序”,在缺乏直接证据的前提下,需查明文章辨体汇选脱稿与金批水浒刊行的相对时间。关于文章辨体汇选的版本,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 “其书只存抄本”, “每册首有晋江黄氏父子藏书印记 ”,但千顷堂书目却未著录。全书七百八十卷,所选文章“上自三代,下逮明末”, “首无序、目”, “其中有一体而两出者,有一体而强分为二者,未免失于别裁。意其卷帙既繁,稿本初脱,未经刊定,不能尽削繁芜。然其别类分门,搜罗广博,殆积毕生心力抄撮而成,故坠典秘文亦往往有出人耳目之外者。 ”这是说,此书“未经刊定” ,尚需加工修改以 “尽削繁芜” ,属于尚未最终编定的初稿。上文提到,此书录有王思任批点玉茗堂牡丹亭词序

    5、 。王思任(15751646)卒于清顺治三年(1646),但批点玉茗堂牡丹亭词序作于 “天启癸亥” ,即明熹宗天启三年(1623),原是为清晖阔刊本牡丹亭所作。又如卷十九 “诰” 之一,探讨“诰”的观念演变,有按语“复微日:考文苑英华亦有中书制诰 、 翰林制诏之别。我明大夫曰 诰命,郎官曰敕命 ,则是唐、宋 制重而诰轻,明则 敕轻而 诰重,合而观之可以知唐、宋、明三代之损益矣。 ”(卷 19)这分明是明朝吻。通检全书,可知所录文章的确“下逮明末”。 关于文章辨体汇选的编者,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 “明贺复徵编。复微字仲来,丹阳人。 ”“书中有复徵自著道光和尚述云:先宪副昔宦夔门,时为天启甲子六

    6、月。越岁乙丑予入蜀,悉其事,先宪副为郎南都,嗣后入粤归吴,又云:先宫保中泠公请师演说金刚经 。又(吴吟题词云,辛未秋,家大人粤西命下,予以病侍行。考丹阳贺氏一家,登科名者,邦泰,嘉靖己未进士;邦泰孙世寿,万历庚戌进士,官总督仓场户部尚书;世寿子王盛,崇祯戊辰进士,按之复徵所序祖父官阶年月,俱不相合。 ”(卷 189)这里肯定了贺复徵是明朝人,但其家世不详。 以上提要虽然没有涉及此书“稿本初脱”的时间和贺复徵的生卒年,但有助于查考我们所关注的问题。 此书内含贺复徵自著文章六篇。在云社约中,他自我介绍道:“予不佞复徵,字仲来,行二”;“ 予不佞复徵,万历庚子年三月二十六日生。 ”(卷 51)可知他

    7、生于万历二十八年庚子(1600),比金圣叹(1608 1661)年长 8 岁。 其吴吟题词开头说:“辛未秋,家大人粤西命下。粤故多瘴疠,家人戒无往。然功令必往,予乃以病侍行,溯扬子江而上”。 ”(卷362)其时在崇祯四年(1631) 辛未。其 道光和尚述提到: 先宪副昔宦夔门,闻师戒行,延之云安之慧 日寺。讲法华经 ,天花乱飞,大者如掌,万目 恭睹,诧为希有,如是者三日。其时为天启甲子 六月也。越岁乙丑予入蜀,悉其事,寄以诗曰: 。未几,师南游,晤予于后湖别墅,云往星 源之花山修六度净社。予送以诗曰:。先 宪副为郎南都,师从白岳柱杖来相见道故,且为 欢喜。适蜀人王太史、徐玺卿皆欲留之常住,与

    8、先宪副相商,于鸟龙潭上规摹数武,结道光庵, 挂师锡焉。嗣后先宪副入粤、归吴,十年之间, 师岁一至丹阳为故事,不啻白香山之如满苏长 公之参寥也。不幸先宪副见背,四方多事,师依 杜将军,下吴门,过娄江,走云间、海上。不如 意,复至丹阳。余奉师于城西之六度庵。先宫 保中冷公为之倡,首请师演说金刚妙经,作诗 赠之。予和以诗曰:宫保公结静室于净香 池后,为师焚(引者按原文如此,当作梵)修。予 辈亦喜师有住足地,而师竞逝矣。( 卷 629) 将以上两文互参,可寻出一些史实。 “师” 指道光和尚。 “先宪副”是贺复徵的“家大人”即父亲。他在“天启甲子”(天启四年,1624)前后任职夔门,后 “为郎南都”,调

    9、任南京,曾为道光和尚在南京乌龙潭建道光庵。之后,他于崇祯四年(1631)辛未“入粤”,调任粤西,后又由粤“归吴”,回家乡丹阳。他从“入粤”到“归吴”,再到死去,前后“十年”,则他当卒于崇祯十四年(1641) 。恰巧,金批水浒也刊行于这一年。 贺父死后,道光和尚随杜将军辗转吴门(苏州) 、娄江、云间、海上(上海),后又回到丹阳。在丹阳, 贺复徵“奉师于城西之六度庵”。之后, “先宫保中冷( 引者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冷” 作“ 泠”)公”供养道光和尚,为他建造静室,直到他死去。 道光和尚述显然作于道光和尚死后。虽然道光和尚的卒年不得而知,但肯定在崇祯十四年(1641)贺父死后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道光和尚离开丹阳,辗转苏州、娄江、云间、上海,又回丹阳。在丹阳,他先住六度庵,又讲金刚经 ,后迁净香池后之静室,直到他死后贺复徵为作道光和尚述 ,并编入文章辨体汇选 。金圣叹是苏州人,金批水浒应刊行于苏州。而从丹阳到苏州,骑驴或乘马车,一天时间足矣。因而,贺复徵应有条件见到金批水浒 , “贺本序”自然有条件录自“金本序” 。虽然“ 贺本序”未必录自“金本序”,但录自“金本序”的可能性无法排除。 三、 “贺本序” 未必录自“ 金本序” 之所以说“ 贺本序”未必录自“金本序”,是因这种可能性也无法排除。 1本文来自: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论施耐庵、施伯雨与《水浒传自序》.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607215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