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夏桂成教授分七期论治月经病.doc

上传人:11xg27ws 文档编号:6071538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夏桂成教授分七期论治月经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夏桂成教授分七期论治月经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夏桂成教授分七期论治月经病.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夏桂成教授分七期论治月经病.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夏桂成教授分七期论治月经病.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夏桂成教授分七期论治月经病夏桂成教授分七期论治月经病本文来源:论文 http:/ ,因进修学习笔者有机会 2005年侍诊夏教授一年,亲聆其教诲、受益匪浅。对夏教授“调理月经周期法”及系列的调周方药的运用,体会颇深。该法不仅体现易经六十四卦阴爻阳爻的消长变化原理, 内经 “上工治未病”精神,更是“因势利导”在临床的具体运用范例。现将部分夏桂成教授分七期论治月经病临床验案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早期的补肾调周法将月经周期的分为 4期: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行经期,经夏教授多年摸索后的调周法按 7个时期论治:经后初期,经后中期,经后末期,经间排卵期、经前前半期、经前后半期,行经期。通过燮理阴阳达到修

2、复、重建月经周期。 经后初期:月经干净后 3-5天,亦有更长时间者,表现为无明显带下。治当滋阴养血,阴虚轻者,方用归芍地黄汤,常用药:当归、白芍、山药、山茱萸、熟地黄、牡丹皮、茯苓、泽泻、续断、桑寄生、怀牛膝等。阴虚重者,雌激素偏低,癸水衰少者,可用二甲地黄汤,常用药:龟板、鳖甲、白芍、山药、山茱萸、熟地黄、女贞子、牡丹皮、茯苓、紫河车、山茱萸、怀牛膝等峻补肾阴。 经后中期:月经干净 3-5天后的一段时间内,开始出现少量带下。治当滋阴养血,稍佐助阳,须加入少量助阳药,如:菟丝子、肉苁蓉等。常选滋肾生肝饮合菟蓉散,常用药:丹参、赤芍、白芍、山药、山茱萸、牡丹皮、茯苓、熟地黄、续断、菟丝子、肉苁蓉

3、、泽泻等,阳中求阴。 经后末期:时间较短,一般 2d3d,与经间期相连。表现带下量增多,或有少量锦丝带。治当滋阴助阳,阴阳并调。经后末期常与经间排卵期密切相关,接近重阴的较高水平,这时需要阴阳并调,并却促使其气血活动,方用补天五子种玉丹加减,常用药:丹参、赤芍、白芍、山茱萸、山药、熟地黄、牡丹皮、茯苓、续断、菟丝子、怀牛膝、杜仲、五灵脂、枸杞子、五味子、覆盆子、巴戟天等。 经间排卵期:一般在两次月经周期的中间,以出现较多透明锦丝样带下为标志,持续时间根据数律分别有 7、5、3 天不同。治当补肾活血。夏教授自拟补肾促排卵汤,药用:当归、赤芍、白芍、山药、山茱萸、熟地黄、牡丹皮、茯苓、续断、菟丝子

4、、紫石英(鹿角片)、五灵脂、红花、川芎等。 经前期前半期,又称黄体期。出现高温相 6-7天之内。为阳长运动的重要时期,此期患者常常表现为阳长的不足,所以此期的治疗是扶助阳长,保持重阳的持续。具体说来又有血中补阳,阴中求阳,气中补阳之分,代表方有毓麟珠、右归饮、健脾温肾汤等,此乃法中之法。常用药物:当归、赤芍、白芍、山药、山茱萸、熟地黄、牡丹皮、茯苓、续断、菟丝子、鹿角片、紫石英、杜仲、巴戟天、党参、炒白术、木香等。 经前后半期,即月经来潮前 6-7天,重阳维持期,也即前人所谓经前期,前人所谓“经血未动,理气为先”即指指此时,常采用理气之法,通过理气来为行经作准备。故经前期理气为主,稍佐助阳。常

5、用方有加减越鞠丸、丹栀逍遥丸、七制香附丸等。常用药物:丹参、赤芍、白芍、山药、熟地黄、牡丹皮、茯苓、续断、紫石英、苍术、香附、五灵脂、山楂、绿萼梅等品。 行经期:重阳转阴,彻底排出应泄之经血, “留得一分瘀,影响一分新生” 。常用五味调经汤,常用药:苍术、香附、牡丹皮、丹参、赤芍、山楂、泽兰、益母草、五灵脂、续断、茯苓、川牛膝、艾叶等。 痛经案例: 某女,20 岁。痛经 6年,患者自初潮后即有痛经,来潮时需服止痛片,月经史:14 岁 6-730 天,量中,有时有血块,夹腐肉样物,经行大便稀,行经第二天小腹痛甚。初诊:现经行第 1天,腰酸乳胀,大便偏稀,脉细弦,舌淡红,苔腻,辨证属肾虚偏阳,心肝

6、气郁,夹有血瘀。方选痛经汤。制钩藤 10、益母草 15、五灵脂 10、川牛膝 10、茯苓 10、制苍术 10、制香附 10、丹参 10、赤芍 10、木香 9、元胡 10、川断 10、肉桂5、泽兰叶 10 7 剂。二诊:月经周期第 8天,经净后 l天,劳累后腰酸腰痛,脉细弦,舌红苔腻。予以滋阴养血,疏肝理气,方选归芍地黄汤加越鞠二陈汤加减。丹参 10、赤白芍各 10、淮山药 10、山萸肉 9、丹皮 10、茯苓 10、川断 10、桑寄生10、怀牛膝 10、制苍术 10、广郁金 10、木香 9 7 剂。三诊:月经周期第 15d,出现拉丝样白带 2天,bbt 未升。脉细弦,舌红苔腻。按经间排卵期论治,

7、方选补肾促排卵汤加减。 方药:丹参 10、赤白芍各 10、淮山药 10、山萸肉 9、炒丹皮 10、茯苓 10、炒川断 10、菟丝子 10、紫石英(先煎)10、五灵脂 10、广木香 9、杜仲 10,12 剂服完后月经来潮,下腹痛明显减轻,血块少,无腐肉样物,大便稀亦好转。后按补肾调周法治疗两个月经周期,经来下腹痛未再发作,彻底治愈了痛经。按语:痛经的治疗需要掌握重要的时间,保证经间排卵期的顺利转化;保证经前期的阳长是治愈痛经的不二法门。痛经患者常常表现为阳长的不足,所以经前期的治疗是扶助阳长,保持重阳的持续。具体说来又有血中补阳,阴中求阳,气中补阳之分,代表方有毓麟珠、右归饮、健脾温肾汤等。 卵

8、巢早衰案例 李女,19 岁,近 2年来月经量少稀发,因症状不典型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近因停经 3月来就诊,月经史:14 岁 6-7/30,量中等,色暗红,无血块,痛经(-) ;未婚,否认有同居史。女性内分泌检测:fsh 80 iul、lh 35 iul、e222;西医诊断:卵巢早衰。因患者尚未生育拒绝激素治疗,听说中医药治疗该病疗效确切 ,副作用少,故慕名而来。现患者无白带,阴道干,大便干,脉细弦,舌红苔腻。从心肾论治,治当清心滋肾,燮理阴阳。方选清心滋肾汤。钩藤 10、炒丹皮 10、莲子心 5、黄连 3、青龙齿(先煎)10、紫贝齿(先煎)10、太子参 15、浮小麦 30、郁金 10、合欢皮 1

9、5、淮山药 10、山茱萸 10、熟地黄10、炒川断 10、菟丝子 10、炙龟板 10。二诊:7 剂后有少量白带,但大便拉稀,又投清心健脾汤,钩藤 10、炒丹皮 10、莲子心 5、紫贝齿 10、浮小麦 30、太子参 15、炒白术10、云茯苓 10、木香 9、陈皮 6、砂仁(后下)5、六曲10、郁金 10、合欢皮 15、淮山药 10、山茱萸 9、炒川断10、菟丝子 10,因患者路途遥远,要求多开一些,予 14剂,三诊:白带明显增多,但大便不干,投健固汤。太子参 15、炒白术 10、茯苓 10、淮山药 10、山茱萸 10、木香 9、陈皮6、炒川断 10、菟丝子 10、杜仲 10、巴戟天 6、五灵脂1

10、0、赤芍 10、白芍 10、荆芥炭 6,7 剂后出现 bbt高温相,成功诱发排卵,后按补肾调周法治疗三月,测量 bbt出现典型双相体温,每月出现排卵性月经。 按语:卵巢早衰常无明确病因可循,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女性面临着更大的生活、工作压力,精神紧张可能与本病发病有关。患者夜间长期在网吧当管理员,持续 2年晚上不睡觉,导致了神经内分泌功能的紊乱,出现肾阴亏虚,水亏则上不能既济心火,下不能涵养胞宫,造成胞宫闭塞,出现月经量少或停闭。治疗原则使心气心火下降,同时滋养肾水,心肾合治,水火既济,可诱发排卵,重建月经周期。 崩漏案例 王某,女,16 岁。初经来潮 2年,月经 2-3月一行,甚则闭经

11、。经行量多如注,色鲜红有血块,腹不痛,卧床休息出血稍减,伴头晕乏力,面色无华,心情烦躁,腰酸,夜寐亦差,脉细弦数,舌质偏红,边有紫气。辨证属阴虚火旺,夹有血瘀,治当滋阴清热,化瘀止血,方取固经丸加味。炙龟版(先煎)30 克,炒黄柏、炒川断、白芍、椿根白皮各 10克,大小蓟女贞予、大小蓟各 10克、墨旱莲各 20克,炒蒲黄 10克、炒五灵脂 10克、炒荆芥 6克,莲子芯 5克,服药 7剂,出血减少,烦躁睡眠有好转,再服二至地黄汤合加味失笑散 7剂, 经血始净,经净后从补肾调周治之,如此治疗 4月方逐渐建立周期。 按语:前人治疗崩漏有“塞流澄源复旧”之说,当务之急首先控制出血,该患者是学生,功课多

12、压力大,心肝经火旺,肝火下扰子宫血海,形成血热病机,肝火下耗肾水,又形成阴虚病机,同时夹有血瘀,所以治当滋阴清热,化瘀止血,先用固经汤控制出血,然后用二至地黄汤促使肝肾之阴的恢复,再用补肾调周法调治,帮助建立月经周期,达到彻底控制出血。 乳癖案例 某女,28 岁:经前乳房胀痛 1年,伴有乳头触痛,心情烦躁,易怒,腰酸。月经史:14 岁 5/28,量中等,色暗红,夹有血块,有痛经;生育史:2-0-2-2;b 超示:双乳腺增生。初诊:经周15天,锦丝带较多,按经间期论治,治当补肾活血促排卵。方选补肾促排卵汤加减。丹参 10g赤芍 10g白芍 10g山药 10g山茱萸 9g丹皮 10g茯苓 10g川

13、续断 10g菟丝子 10g鹿角片(先煎)10 五灵脂各10g马鞭草 15g炒荆芥 6g,予 7剂。二诊:经周第 25天,乳房胀痛伴乳 g头触痛,心情烦躁,腰酸,夜寐欠安,大便成形,脉细弦,舌红苔腻。按经前期论治,治当补肾助阳,疏肝理气。方选毓麟珠合越鞠丸加减。药用:丹参 10g赤芍 10g炒白芍 10g山药 10g炒丹皮 10g茯苓 10g川断 10g鹿角片(先煎)10g 五灵脂 10g制苍术 10g郁金 10g木香 9g玫瑰花 6g 钩藤 10g莲子芯 5g5剂。三诊:患者乳房胀痛缓解,月经昨来潮,治当疏肝调经。方选越鞠丸合五味调经散加减。制苍术 10g制香附 10g炒丹皮 10g丹参 10

14、g生山楂 10g赤芍 10g泽兰叶 10g五灵脂 10g益母草 10g川断 10g茯苓 10g川牛膝10g艾叶 6g,5 剂。如此调治 3个月后,经前经前乳房胀痛大大缓解。 按语:中医“乳癖”西医称为“乳腺囊性增生” ,以往均将此病归入外科学范畴,但由于的本病起因与女性内分泌功能失调有关,一般认为此病与卵巢功能失调,体内雌孕激素失调,激素的不足造成雌激素相对过剩,乳腺的上皮组织和纤维组织在雌激素的刺激下,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增生,有的形成乳腺纤维瘤。常与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症等伴见,所以放在这里一并介绍。中医认为属肾(阳)虚肝郁,脾运失健,痰瘀凝聚所致。治疗重点在经前期,顺应经前期这一时期阳长的特点,予以补肾助阳疏肝、严重者结合软坚散结,可以达到治愈目的。 参 考 文 献 1夏桂成.实用中医妇科学 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 2夏桂成.中医妇科理论与实践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3夏桂成.实用妇科方剂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4夏桂成.妇科方药临证心得十五讲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中国论文网 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