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环评爱好者论坛_应用.doc

上传人:kpmy5893 文档编号:6071048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评爱好者论坛_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环评爱好者论坛_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环评爱好者论坛_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环评爱好者论坛_应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环评爱好者论坛_应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283 期应用题 25 分某工厂排气筒高度 100m,燃煤量 100t/d(假设),含硫率为 1%,硫进煤渣 20%,年生产 300 天,S0 2的总量控制标准为 96t/a。S0 2的 pi 为 68%,D%为 4km,NO 2的 PI 为(忘记) ,D%为 6km。烟囱距离厂界最近距离 500m。评价范围内有在建水泥厂和陶瓷厂。(1) 若使 SO2达标排放,上效率为多少的脱硫设施未上脱硫设施时 SO2的排放量:100t/d*1%*(1-20%)*300*2=480要使 SO2达标:(480-96)/480*100%=80%(2) 该工厂的大气评价等级及范围SO2 pi 为 68%,D%

2、为 4km5km 待定最后取评价等级高的(3) 若对排气筒进行调查要调查哪些内容 P 104(点源调查统计内容)排气筒底部中心坐标,以及排气筒底部的海拔高度(m) ;排气筒几何高度(m)及排气筒出口内径(m) ;烟气出口速度(m/s) ;排气筒出口烟气温度(K) ;各主要污染物的正常排放量(g/s) ,排放工况,年排放小时数(h) ;毒性较大的物质的非常排放量(g/s) ,排放工况,年排放小时数(h) 。一、 某建设项目工程组成有*这个区,那个区(生产区) ,其中一个区涉及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有珍稀鸟类 17 种) 。 (主要题干)(1) 本项目生态评价等级,原因评价等级为一级,因为涉及省

3、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为特殊生态敏感区,故为生态评价等级为一级。(2) 如果对鸟类进行调查,需要调查的内容本项目的鸟类为珍稀鸟类,应调查鸟的类型、分布、保护级别以及保护状况等内容。(3) 对自然保护区调查的内容对自然保护区调查其地理位置、级别、类型,主要保护对象,面积、建筑时间、主管部门级保护区管理机构情况、存在的环境问题等。第 284 期应用题 25 分第一题 已知距离高速公路 20 米处的声压级为 70 分贝,40 米处有一居民楼平房,执行声功能 2 类。求:1 该居民楼执行的标准并说明理由2 把公路看成无限长线声源且忽略公路宽度,预测居民影响与否3 针对该项目提出防治措施。答:1、居民

4、楼执行 2 类标准,因为依据 GB/T15190-94 道路交通干线两侧的房子为平房,低于三层,公路周边的居民楼处在 2 类声环境功能区,距离范围为 30m5m,本项目距离 40 米,所以执行 2 类标准。2、无限长声源,在居民楼的预测值为: ,2 类标准规定的昼间为 60dB,夜间为 50dB,67dBdB6704lg17超过了标准值,对居民楼造成影响。3、针对该项目提出以下措施:a、对公路列车进行限速、禁止列车鸣笛调整列车运行方式b、在公路与居民楼中间设置绿化带,降低噪声c、居民楼设置隔声窗隔声门,或进行搬迁 d、执行噪声监测计划。第二题 已知一矿产开发项目,边境 25 平方公里,项目占地

5、 30 公顷。同时交待附属工程。项目周边情况如下,次生树林,60 人的居民区,河流,15 公里处有集中饮用水源地。求:1 项目的环境保护目标2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关心重点3 该项目生态影响评价的生态图件答:1、环境保护目标:a 次生树林;b 居民区;c 集中饮用水源;d 河口及河道;e 居民区的耕地;2、工程分析关心的重点:a、矿产项目的组成: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储运工程 b、矿产项目从施工建设、营运、营运后期、矿山闭矿后的各个过程分析 c、分析矿产项目对生态景观的影响 d、分析项目采矿后造成的塌陷及地面沉降、地下水疏干对水源地及居民区的影响e、分析项目对次生林生态系统的影响3、项目

6、占地为 30 公顷,也就是 0.3km2,对应的是生态影响评价为三级,因为本项目是矿山开采类,评价等级上调一级故为二级评价。需要的基本生态图件为:项目区域地理位置图 工程平面图 土地利用现状图 地表水系图 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空间分布图 主要评价因子的评价成果和预测图 典型生态保护措施平面布置示意图第 285 期应用题:1、矿区生态(工程分析要点、评价等级判断、图件)同 284 一样 2、危废填埋场(填埋废物要求、选址要求、环评技术要点) 填埋废物入场要求 P405 (1) 可以直接入场填埋的废物:根据固废浸出毒性浸出方法和固废浸出毒性测定方法测得的废物浸出液中有一种或一种以上有害成

7、分浓度超过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中的标准值并低于危废填埋污染控制标准中允许进去填埋区控制限制的废物;根据固废 浸出毒性浸出方法和固废浸出毒性测定方法测得的废物浸出液 pH 在 7.012.0 的废物。(2) 需经预处理后方能进入场填埋的废物:根据固废浸出毒性浸出方法和固废浸出毒性测定方法测得的废物浸出液中有一种有害成分浓度超过危废填埋污染控制标准中允许进入填埋区的控制限值的废物。根据固废 浸出毒性浸出方法和固废浸出毒性测定方法测得的废物浸出液 pH12.0 的废物。本身具有反应性、易燃性的废物含水率高于 85%的废物液体废物填埋场选址要求 P404 A 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应符合国家及地方

8、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场址应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区域,不会因自然或人为的因素受到破坏。B 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C 填埋场场址不应选在城市工农业发展规划区、农业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考古)保护区、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供水远景规划区、矿产资源储备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D 填埋场距飞机场、军事基地的距离应在 3000m 以上。E 填埋场场界应位于居民区 800m 以外,并保证当地气象条件下对附近居民区大气环境不产生影响;F 填埋场场址必须位于百年一遇的洪水标高线以上,并在长远规划中的水库等人工蓄水设施淹没区和保护区之外。G 填埋场场

9、址距离地表水域的距离不应小于 150m。L 填埋场场址应选在交通便利,运输距离较短,建造和运行费用低,能保证填埋场正常运行的地区。环评技术要点:P411 厂址的选择要合理 2 全时段的环境影响评价 3 全过程的环境影响评价 4 必须有环境风险评价 5 充分重视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 第 286 期四案例分析(2 大题,各 3 小问)1. 有关生态评价的项目,考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等级划分及调级的条件,还有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内容,注意级别划分的依据以及特殊情况。2. 生活垃圾填埋场项目,大气污染控制项目及边界排放限值执行标准 p390,双层人工衬层的天然黏土衬层要达到的技术要求 p407 389

10、, (最近考生活垃圾焚烧、危险废物焚烧、危险废物填埋,包括入场条件,选址要求,评价技术要点等)大气污染控制项目主要是:TSP、甲烷、氨、硫化氢、甲硫醇及臭气执行标准: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中规定填埋工作面上 2m 以下高度范围内甲烷的体积百分比应不大于0.1%,同时生活垃圾填埋场应采取甲烷减排措施,当通过导气管道直接排放填埋气体时,导气管排放口的甲烷的体积百分比不大于 5%,生活垃圾填埋场周围环境敏感点方位的厂界,氨、硫化氢、甲硫醇、臭气浓度等恶臭污染物浓度,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所在区域、应符合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相应规定。对于颗粒物可执行相应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双层人工衬层的天然黏土衬层要

11、达到的技术要求:下层人工合成材料防渗衬层下应具有厚度不小于 0.75m,且被压实后的饱和渗透系数小于 1.010-7cm/s 的天然粘土衬层或具有同等以上隔水效力的其他材料衬层,两层人工合成材料衬层之间应布设导水层及渗漏检验检测层。安全填埋:p407 根据危险废物填埋污染物控制标准GB18598-2001 规定,若天然基础层饱和渗透系数大于1.010-6cm/s,则必须选用双人工衬层,满足如下条件:天然材料衬层经机械压实后,渗透系数不大于 1.010-7cm/s,厚度不小于 0.5m;上层人工合成衬层可以采用 HDPE 材料,厚度不小于 2.0mm;下层人工合成衬层可以采用 HDPE 材料,厚

12、度不小于 1.0mm。287 期应用题1.(井口采矿生态)其中涉及到评价范围确定原则及方法技术要点分析 珍贵的物种调查内容2 垃圾填埋场的选址评价 选择题:工程分析类比(字眼就是设计测量,设计资料)大气区域值和浓度点叠加区别 生态预测评价方法 (没现场勘查)地表水调查内容:环境水文条件、水污染源、水环境质量地表水评价范围:p126,包括建设项目对周围地表水环境影响较显著的区域,安全填埋场距离地下水为 3 米湖泊的监测布点:网格、放射线大气评价内容第一条 P117焚烧站同医院的距离 800 米(行业排放标准优先综合标准 质量标准优先区域质量标准)第 288 期应用题一、噪声,高速公路,20m 处

13、 70dB,平房面向公路侧距离 40m,该村庄 2 类功能区平房应该执行的声功能标准?公路 对面向公路侧平房的噪声影响?对面向公路侧平房可以采取的噪声控制措施?4a 类功能区判断,公路项目对边上村庄的影响(无线长线声源距离距离衰减) ,村庄采取的噪声防治措施。 防治措施:(1)可以通过不同选线方案的声环境影响越策结果分析敏感目标受影响的程度,提出优化的选线方案建议;(2)根据工程与环境特征,给出具备线路调整、敏感目标搬迁、临路建筑物使用功能变更、改善道路结构个路面材料、设置声屏障和对敏感建筑物进行噪声防护等具体的措施方案及降噪效果,并进行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证;(3)在符合城乡规划法中规定的可对

14、城乡规划进行修改前提下,提出城镇规划区段线路与敏感建筑物之间的规划调整建议;(4)给出车辆行驶规定及噪声监测计划等对策建议。应用题二、危废焚烧。危废焚烧选址(判断题目中给出的项目选址周边情况,来判断哪些地方不合理) ,危废预处理,大气评价因子 答:选址条件符合要求:A 不允许建设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规定的地表水环境质量 I 类、II 类功能区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中规定的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功能区,即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人口密集的居住区、商业区、文化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B 各类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居民区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地区。焚烧厂内危

15、险废物处理设施距离主要居民区以及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的距离应不小于 800m (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原则(试行)要求是 1000m,且由厂界计) 。C 应具备满足工程建设要求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不应建在受洪水、潮水或内涝威胁的地区,受条件限制,必须建在上述地区时,应具备抵御百年一遇洪水的防洪、排涝设施。D 厂址选择时,应充分考虑焚烧产生的炉渣及飞灰的处理与处置,其宜靠近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E 应有可靠的电力供应F 应有可靠的供水水源和污水处理及排放系统。第 289 期论述:1.常见真题的那个噪声题,给你条件,判别执行几类标准,还有一个小计算,很简单的,再

16、就是防噪措施,跟送分差不多。2.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条件已知,环境保护目标,防渗层的要求A 如果天然基础层饱和渗透系数小于 1.010-7cm/s,且厚度不小于 2m,可采用天然黏土防渗衬层,采用天然黏土防渗衬层应满足以下基本条件:压实后的粘土防渗衬层饱和渗透系数应小于 1.010-7cm/s;粘土防渗衬层的厚度应不小于 2m。B 如果天然基础层饱和渗透系数小于 1.010-5cm/s,且厚度不小于 2m,可采用单层人工合成材料防渗衬层,人工合成材料衬层应具有厚度不小于 0.75m,且其被压实后的饱和渗透系数小于 1.010-7cm/s 的天然粘土防渗衬层,或具有同等以上隔水效力的其他材料防渗衬

17、层。 (人工合成材料防渗衬层应采用满足规定技术要求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或其他具有同等效力的人工合成材料)C 如果天然基础层饱和渗透系数不小于 1.010-5cm/s,或者天然基础层厚度小于 2m,应采用双层人工合成材料防渗衬层。下层人工合成材料防渗衬层下应具有厚度不小于 0.75m,且被压实后的饱和渗透系数小于 1.010-7cm/s 的天然粘土衬层或具有同等以上隔水效力的其他材料衬层,两层人工合成材料衬层之间应布设导水层及渗漏检验检测层。第 290- 291 期案例分析题1.这一题主要有两个考点,一个是改扩建项目锅炉替代,计算他的燃煤量,就是第三章工程分析与污染源调查最后的计算考点内容

18、。具体的数据不记得了。第二个是判定大气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这里给了两个污染物二氧化硫与二氧化氮的最大地面浓度,以及它们的三个标准,二氧化硫给的是最大地面浓度点的距离,二氧化氮给的是两个 D10%的距离。2.是个生态题:煤炭开采类,是井工开采。题干中提到涉及自然保护区,有天然林,湿地等,还有珍稀鸟类等等问答:(1)简答如何确定该项目的评价范围二、三级项目应综合考虑煤炭井工或露天开采地表沉陷及地下水的影响范围,一般以矿区及矿区边界外5002000m 作为评价范围。一级项目要从生态完整性的角度出发,凡事由于矿产开采直接和间接引发生态影响问题的区域均应进行评价。(2)简答对珍稀鸟类的调查内容种类、分布

19、、种群数量(种群密度、栖息地面积等) 、栖居生境类型及质量、不同生境的指示物种、主要经济种类及其用途与利用现状、受威胁现状及因素、保护现状等。(3)简答生态影响评价现状调查内容A 生态背景调查根据生态系统的空间和时间尺度特点,调查影响区域内涉及的生态系统类型、结构功能和过程。以及相关的非生物因子特征(如气候、土壤、地形地貌、水文及水文地质等) ,重点调查受保护的珍稀濒危物种、关键种、土著种、建群种和特有种,天然的重要经济物种。如涉及国家级和省级保护物种、珍稀濒危物种和地方特有物种时,应逐个或逐类说明其类型、分布、保护级别、保护状况等;如涉及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时,应逐个说明其类型、等

20、级、分布、保护对象、功能区划、保护要求等。即:a 基本生态因子调查;b 生态系统调查。B 重要敏感生态保护目标调查;主要生态敏感保护目标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天然林、珍惜濒危野生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资源性缺水地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沙化土地禁封保护区、封闭和半封闭海域、富营养化水域。(4)简答井工开采的主要环境影响:对土地及植被的破坏;地下水资源受破坏问题;地下水资源受破坏问题;景观生态影响问题;第 293 期案例:c、 已知距

21、离高速公路 20 米处的声压级为 70 分贝,40 米处有一居民楼平房,执行声功能 2 类。求:1 该居民楼执行的标准并说明理由2 把公路看成无限长线声源且忽略公路宽度,预测居民影响与否3 针对该项目提出防治措施。答:1、居民楼执行 2 类标准,因为依据 GB/T15190-94 道路交通干线两侧的房子为平房,低于三层,公路周边的居民楼处在 2 类声环境功能区,距离范围为 30m5m,本项目距离 40 米,所以执行 2 类标准。2、无限长声源,在居民楼的预测值为: ,2 类标准规定的昼间为 60dB,夜间为 50dB,67dBdB6704lg17超过了标准值,对居民楼造成影响。3、针对该项目提

22、出以下措施:a、对公路列车进行限速、禁止列车鸣笛调整列车运行方式b、在公路与居民楼中间设置绿化带,降低噪声c、居民楼设置隔声窗隔声门,或进行搬迁 d、执行噪声监测计划。2、生活垃圾填埋场关于生态的的问题。问:A、涉及的保护目标。B、垃圾填埋场大气污染控制项目及厂界排放标准(跟简答重复了)C、双层人工防渗衬层,天然粘土层满足条件。如果天然基础层饱和渗透系数不小于 1.010-5cm/s,或者天然基础层厚度小于 2m,应采用双层人工合成材料防渗衬层。下层人工合成材料防渗衬层下应具有厚度不小于 0.75m,且被压实后的饱和渗透系数小于 1.010-7cm/s 的天然粘土衬层或具有同等以上隔水效力的其

23、他材料衬层,两层人工合成材料衬层之间应布设导水层及渗漏检验检测层。第 294-295 期论述题第一题:已知距离高速公路 20 米处的声压级为 70 分贝,40 米处有一居民楼平房,执行声功能 2 类。求:1 该居民楼执行的标准并说明理由2 把公路看成无限长线声源且忽略公路宽度,预测居民影响与否3 针对该项目提出防治措施。答:1、居民楼执行 2 类标准,因为依据 GB/T15190-94 道路交通干线两侧的房子为平房,低于三层,公路周边的居民楼处在 2 类声环境功能区,距离范围为 30m5m,本项目距离 40 米,所以执行 2 类标准。2、无限长声源,在居民楼的预测值为: ,2 类标准规定的昼间

24、为 60dB,夜间为 50dB,67dBdB6704lg17超过了标准值,对居民楼造成影响。3、针对该项目提出以下措施:a、对公路列车进行限速、禁止列车鸣笛调整列车运行方式b、在公路与居民楼中间设置绿化带,降低噪声c、居民楼设置隔声窗隔声门,或进行搬迁 d、执行噪声监测计划。第二题:危险废物焚烧厂,西侧河流 2 类功能区,西南 1100m 村庄 ,东北 700m 医院,东铁路,东南自行车制造公司1、厂址选择的问题?A 不允许建设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规定的地表水环境质量 I 类、II 类功能区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中规定的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功能

25、区,即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人口密集的居住区、商业区、文化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B 各类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居民区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地区。焚烧厂内危险废物处理设施距离主要居民区以及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的距离应不小于 800m (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原则 (试行)要求是 1000m,且由厂界计) 。C 应具备满足工程建设要求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不应建在受洪水、潮水或内涝威胁的地区,受条件限制,必须建在上述地区时,应具备抵御百年一遇洪水的防洪、排涝设施。D 厂址选择时,应充分考虑焚烧产生的炉渣及飞灰的处理与处置,其宜靠近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E 应有可靠的

26、电力供应F 应有可靠的供水水源和污水处理及排放系统。2、焚烧预处理的步骤及作用?a 对于固体废物在进入焚烧炉前按需要进行粉碎,以便在形态上适应进料系统的尺寸,同时也增大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达到焚烧完全的目的;b 对于要处置的废物,在焚烧前要进行热值分析,要将热值高的废物和热值低的废物加以混合,达到所需要的热值,以保证焚烧工艺的稳定进行;c 防治不相容的废物混合。相容性即某种废物与其他危险废物接触不会产生气体、热量、有害物质,不会燃烧或爆炸,不发生其他可能对处置设施产生不利影响的反应和变化。相反,不相容的废物的混合将会对处置过程构成威胁。灭活是处理工艺首要的技术要求,其次是减量化和无害化。3、空

27、气污染因子?粒状污染物,酸性气体,重金属,一氧化碳,有机氯化合物第 296-297 期应用题 25 分第一题 已知距离高速公路 20 米处的声压级为 70 分贝,40 米处有一居民楼平房,执行声功能 2 类。求:1 该居民楼执行的标准并说明理由2 把公路看成无限长线声源且忽略公路宽度,预测居民影响与否3 针对该项目提出防治措施。答:1、居民楼执行 2 类标准,因为依据 GB/T15190-94 道路交通干线两侧的房子为平房,低于三层,公路周边的居民楼处在 2 类声环境功能区,距离范围为 30m5m,本项目距离 40 米,所以执行 2 类标准。2、无限长声源,在居民楼的预测值为: ,2 类标准规

28、定的昼间为 60dB,夜间为 50dB,67dBdB6704lg17超过了标准值,对居民楼造成影响。3、针对该项目提出以下措施:a、对公路列车进行限速、禁止列车鸣笛调整列车运行方式b、在公路与居民楼中间设置绿化带,降低噪声c、居民楼设置隔声窗隔声门,或进行搬迁 d、执行噪声监测计划。第二题:危险废物焚烧厂(含医疗废物) ,西侧有一条河流,位于 2 类功能区,距离项目距离约 300 米,西南1100m 村庄 ,东北 700m 医院,东有一条高铁距离 600 米,东南自行车制造公司(距离好像是 400 米) 。1、厂址选择的问题?答案大家可以去参照危险废物焚烧厂和医疗焚烧厂对照。必须熟悉两个焚烧厂

29、的厂址选择以及距离问题。2、焚烧预处理的步骤及作用?a 对于固体废物在进入焚烧炉前按需要进行粉碎,以便在形态上适应进料系统的尺寸,同时也增大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达到焚烧完全的目的;b 对于要处置的废物,在焚烧前要进行热值分析,要将热值高的废物和热值低的废物加以混合,达到所需要的热值,以保证焚烧工艺的稳定进行;c 防治不相容的废物混合。相容性即某种废物与其他危险废物接触不会产生气体、热量、有害物质,不会燃烧或爆炸,不发生其他可能对处置设施产生不利影响的反应和变化。相反,不相容的废物的混合将会对处置过程构成威胁。灭活是处理工艺首要的技术要求,其次是减量化和无害化。3、空气污染因子?粒状污染物,酸性

30、气体,重金属,一氧化碳,有机氯化合物4、对危险废物,具备以下(ACD)资质 P382A 收集 B 运输 C 贮存 D 处置应用题 25 分1、已知距离高速公路 20 米处的声压级为 70 分贝,40 米处有一居民楼平房,执行声功能 2 类。求:1 该居民楼执行的标准,并说明理由。P2312 把公路看成无限长线声源且忽略公路宽度,预测居民影响与否。P242、P2263 针对该项目提出防治措施。P2631、居民楼执行 2 类标准,因为依据 GB/T15190-94 道路交通干线两侧的房子为平房,低于三层,公路周边的居民楼处在 2 类声环境功能区,距离范围为 30m5m,本项目距离 40 米,所以执

31、行 2 类标准。2、无限长声源,在居民楼的预测值为: ,2 类标准规定的昼间为 60dB,夜dB6704lg17间为 50dB, 67dB 超过了标准值,对居民楼造成影响。3、针对该项目提出以下措施:a、对公路列车进行限速、禁止列车鸣笛调整列车运行方式。b、在公路与居民楼中间设置绿化带,降低噪声。c、居民楼设置隔声窗隔声门,或进行搬迁。 d、执行噪声监测计划。2、危险废物焚烧厂(含医疗废物) ,西侧有一条河流,位于 2 类功能区,距离项目距离约 300 米,西南 1100m 村庄 ,东北 700m 医院,东有一条高铁距离 600 米,东南自行车制造公司 200 米,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向。1、厂址

32、选择的问题?(把选址原则说清楚,再说不合理)厂址条件应符合下列要求:不允许建设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中规定的地表水环境质量 I 类、II 类功能区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中规定的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功能区,即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人口密集的居住区、商业区、文化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各类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居民区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地区。焚烧厂内危险废物处理设施距离主要居民区以及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的距离应不小于 800m(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原则 (试行)要求是 1000m,且有厂界计) 。应具备满足工程建设要求的

33、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不应建在受洪水、潮水或内涝威胁的地区;受条件限制,必须建在上述地区时,应具备抵御百年一遇洪水的防洪、排涝措施。厂址选择时,应充分考虑焚烧产生的炉渣及飞灰的处理与处置,并宜靠近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应有可靠的电力供应。应有可靠的供水水源和污水处理及排放系统。由上述厂址条件可知:a 主导风向下风向有村庄,不合理b 公共卫生院距离太近,小于 800mc 与企业距离过近d 远离交通干道2、焚烧预处理的步骤及作用?P402 P408对于固体废物在进入焚烧炉前按需要进行粉碎,以便在形态上适应进料系统的尺寸,同时也增大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达到焚烧完全的目的;对于要处置的废物,在焚烧前要进行热值分析,要将热值高的废物和热值低的废物加以混合,达到所需要的热值,以保证焚烧工艺的稳定进行;防治不相容的废物混合。相容性即某种废物与其他危险废物接触不会产生气体、热量、有害物质,不会燃烧或爆炸,不发生其他可能对处置设施产生不利影响的反应和变化。相反,不相容的废物的混合将会对处置过程构成威胁。灭活是处理工艺首要的技术要求,其次是减量化和无害化。3、空气污染因子?P385粒状污染物、酸性气体、氮氧化物、重金属、一氧化碳与有机氯化物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