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通胀理论一、名词解释:失业 失业率 充分就业 摩擦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自然失业率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率 消费者价格指数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胀 结构型通胀 菲力普斯曲线 滞胀二 选择题1失业率是指( A )A、失业人口占劳动力的百分比 B、失业人数占人口总数的百分比C、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的百分比 D、以上均正确2、充分就业的含义是( B )A、人人都有工作,没有失业者 B、消灭了周期性失业的就业状态;C、消灭了自然失业时的就业状态 D、消灭了自愿失业时的就业状态3引起周期性失业的原因是( B )A、工资刚性 B、总需求不足 C、经济中劳动力的正常流动 D、经济结构的调整4
2、一般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的物价指数是( D )A、消费者物价指数 B、生产物价指数 C、GDP 平均指数 D、以上均正确5可以成为温和的通货膨胀的情况是指( B )A、通货膨胀率以每年 5%的速度增长 B、通货膨胀率在 10%以下C、通货膨胀率一直保持在 2%3%的水平 D、通货膨胀率处于 5%10%之间6通货膨胀的主要类型有( D )A、需求拉上型 B、成本推进型 C、结构型 D、以上均正确7通货膨胀不能完全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将有利于( A )A、债务人 B、债权人 C、在职职工 D、离退休人员8关于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菲力普斯曲线反映了( C )A、20 世纪 30 年代的大萧条时期
3、的情况 B、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情况C、20 世纪 5060 年代的情况 D、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情况9根据菲力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是( C )A、减少货币供给量 B、降低失业率 C、提高失业率 D、增加财政赤字10货币注意者认为菲力普斯曲线所表示的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交替关系( A )A、存在于短期 B、只存在于长期 C、在短期与长期之间存在 D、在长、短期均不存在11、抑制通货膨胀的收入政策是指( C )A、收入初次分配 B、收入再分配 C、收入价格管制 D、以上均正确12通货膨胀是( A )A、货币发行量过多而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普遍持续的上涨B、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的黄金
4、量C、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商品的价值量D、以上都不是13假定消费者只购买三种商品,且已知:第一年 第二年 消费者第 权数价格指数 价格指数 一年支出 权数商品 A 100 150 100 1/6商品 B 100 90 300 1/2商品 C 100 120 200 1/3那么在第一年和第二年间,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率为( D )A 20% B。16.6%C 11% D。10%14某一经济在 5 年中,货币增长速度为 10%,而实际国民收入增长速度为 12%,货币流通速度不变。这 5 年期间价格水平将(B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上下波动15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下列哪一因素最可能导致
5、通货膨胀?( D )A、进口增加 B、工资不变但劳动生产率提高C、出口减少 D、政府支出不变但税收减少16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B ) 。A、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B、通常用于描述某种总需求的增长所引起的价格波动C、表示经济制度已经调整过的预期的通货膨胀率D、以上均不是17从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看,上题中哪个答案是正确的?( A )18已知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是 10000 亿美元,实际国民收入是 9800 亿美元,边际消费倾向是 80%,在增加 100 亿美元的投资以后,经济将发生( A )A、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B、 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C、 结构性通货膨胀D、需求不足的失业19
6、在下列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中,哪一个最可能是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的原因?( C )A、银行贷款的扩张B、预算赤字C、世界性商品价格的上涨D、投资增加20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均衡时, (C )A、降低政府支出会使经济的通货膨胀率一直降下去B、在短期内降低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会降低通货膨胀率但不会影响产量C、在短期内降低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会降低通货膨胀率和产量水平D、在短期内降低政府支出会降低通货膨胀率但不影响产量21当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时,政府支出的增加会使(A )A、总需求曲线右移一段时间B、总需求曲线永久右移C、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永久性右移D、总需求曲线右移,在连续几个时期后,新的均衡位于更高的
7、通货膨胀率水平上22通货膨胀会( B )A、使国民收入提高到超过其正常水平B、使国民收入提高或者下降,只要看产生这种通货膨胀的原因C、是国民收入下降到超过其正常水平D、只有在经济处于潜在的产出水平时,才会促进国民收入的增长23在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均衡时,名义货币供给增长率的上升会( D )A、使总需求曲线右移,使均衡水平位于更高的通货膨胀率和产量水平上B、使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右移,使均衡水平位于更高的通货膨胀率和产量水平上C、使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左移,使均衡水平位于更高的通货膨胀率和产量水平上D、使总需求曲线右移和总供给曲线左移,均衡水平位于更高的通货膨胀率水平上而产量不变24通货膨胀的
8、收入分配效应指( A )A、收入结构变化 B、收入普遍上升 C、收入普遍下降 D、债权人收入上升25紧缩通货的需求管理政策( D )A、实现较低通货膨胀率而不会引起产量下降B、降低产量,但开始时对通货膨胀没影响C、要求政府支出增加D、要求降低名义货币增长率26抑制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应该( A )A、控制货币供应量 B、降低工资 C、解除托拉斯组织 D、减税27应付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的方法是(C )A、人力政策 B、收入政策 C、财政政策 D、三种政策都可以28收入政策主要是用来对付( B )A、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B、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C、需求结构性通货膨胀 D、成本结构性通货膨胀 29某
9、人正等待着某项工作,这种情况可归类于( B )A、就业 B、失业 C、非劳动力 D、就业不足30由于经济萧条而形成的失业属于( C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永久性失业31如果某人由于钢铁行业不景气而失去工作,这种失业属于(B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永久性失业32如果某人刚刚进入劳动力队伍尚未找到工作,这是属于( A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永久性失业33由于劳动者自身素质叫差而导致的失业是( B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需求不足型失业 D、自愿失业34下列人员那类不属于失业人员?( B )
10、A、调动工作的间歇在家修养者 B、半日工 C、季节工D、对薪水不满意而待业在家的大学毕业生35当经济中只存在(B )时,该经济被认为实现了充分就业。A、摩擦性失业和季节性失业 B、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C、结构性失业和季节性失业 D、需求不足型失业36自然失业率( C )A、恒为零 B、依赖于价格水平 C、是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时的失业率D、是没有摩擦性失业时的失业率37下列关于自然失业率的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 D )A、自然失业率是历史上的最低限度水平的失业率B、自然失业率与一国的经济效率之间关系密切C、自然失业率恒定不变D、自然失业率包含摩擦性失业38以下哪两种情况不可能同时发生?( B
11、 )A、结构性失业和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B、需求不足的失业和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C、摩擦性失业和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D、失业和通货膨胀39为减少经济中存在的失业,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A )A、增加政府支出 B、提高个人所得税 C、增加失业保险金 D、增加货币供给量40菲力普斯曲线说明(C )A、通货膨胀导致失业 B、通货膨胀是由行业工会引起的C、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负相关 D、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正相关41长期菲力普斯曲线说明( A )A、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不存在相互替代关系B、传统菲力普斯曲线仍然有效C、在价格很高的情况下通货膨胀与事业之间仍有替代关系D、离原点越来越远42 “滞胀”
12、理论用菲力普斯曲线表示即( A )A、一条垂直与横轴的菲力普斯曲线 B、一条长期存在的斜率为正的直线C、短期菲力普斯曲线的不段外移 D、一条不规则曲线三简答题:1工资上涨会导致消费增加,试问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可否也看作是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答:不可。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属于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因为工资是产品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工资上涨虽然会引起消费增加,并引起总需求增加,但总需求的增加并不会在任何情况下都引起通货膨胀。按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定义,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是由于需求增长过度,超过了产量增长速度而引起的通货膨胀。在工资上升从而消费预期上升并进而推动总需求水平年上升时,如果经济中有大量过剩生产
13、能力存在,并不一定引起通货膨胀,而可能主要是刺激生产,增加就业。2通货膨胀对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影响在短期和长期有何区别?名义利率是指因贷款所产生的以货币支付来衡量的利率,实际利率是指以商品和劳务来衡量的贷款的报酬或成本。预期的通货膨胀与名义利率之间存在一种正向关系,它们一起上升,这种关系称为费希尔关系。它是以著名的经济学家欧文费希尔的名字命名的。通货膨胀率与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水平之间大致存在这样的关系: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预期的通货膨胀率费希尔认为在经济的长期均衡中实际利率大致维持一个固定的水平,它取决于经济中的一些实物因素,主要是资本生产率。这样,在长期,实际利率近似一个恒定水平,人民按照
14、实际的通货膨胀率的调整而变化。例如,在长期,费希尔估计大约 30 年的水平,名义利率可以对通货膨胀作完全的调整,名义利率将等于没有通货膨胀时的利率加上通货膨胀率。在短期,名义利率不能对通货膨胀作完全调整,且国家很可能在制度上不允许银行对银行存款支付高利息,例如美国 1960 年后通货膨胀上升的情况。这样实际利率水平就不再恒定。我们把上式重新安排可得到:实际利率=名义利率- 预期的通货膨胀率有时实际利率可能会非常之高,如 1980 年以来的美国的情况;也可能为负值,如一些发生剧烈通货膨胀的国家。3什么是菲力普斯曲线?答:菲力普斯曲线是西方经济学家用来描述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的变动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15、1958 年,当时在伦敦经济学院工作的新西兰经济学家菲力普斯通过整理英国18611957 年近一个世纪的统计资料,发现货币工资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一种负相关关系,这种关系可用曲线形式表示出来。在一个坐标图形上,如横轴表示失业率,纵轴表示货币工资变动率,则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大体上可呈现为一条负向倾斜的曲线,它表示:货币工资上涨率越高,失业率越低,反之亦然。对于这种负相关的关系,英国经济学家利普赛的解释是:货币工资变动率是劳动市场超额需求程度的函数,劳动市场上失业率越低,即劳动市场上有超额的需求,雇主间竞争会驱使货币工资率上升,反之,失业率越高,劳动市场上越是供过于求,货币工资率上升
16、就越少。菲力普斯曲线本来只描述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变动之间的关系,但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工资是产品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从而对产品价格有决定性影响,因此,他们把菲力普斯曲线描述的那种关系延伸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替代关系:失业率高,通胀率就低;失业率低,通胀率就高,并认为二者间这种替代关系可为政府进行总需求管理提供一 份可供选择的菜单,即通胀率或失业率太高时,可用提高失业率的紧缩政策或提高通胀率的扩张政策来降低通胀率或降低失业率,以免经济过分波动。4什么是自然失业率?哪些因素影响自然失业率的高低?答:对于什么是自然失业率,经济学家有着不同的看法,现在我们可简单的认为,自然失业率就是当经济只存在摩擦性
17、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时的失业率,当实际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时,就算实现了充分就业,因此自然失业率又称充分就业的失业率。失业持续的时间和失业频率是自然失业率大小的两个主要因素,失业持续时间和失业频率“失业持续的时间取决于经济周期即劳动力市场结构,从劳动力市场结构看,劳动力市场组织、劳动力人口构成、失业者就业意愿和能力以及失业救济金制度等因素,都影响着失业持续时间。失业频率是工人们在一定时期内变为失业者的平均次数,一般来说,企业对劳动力需求变化越大,失业频率越高,新工人增长速度越快,失业频率也会越高。失业持续时间越长,失业频率越高,自然失业率也越高。5通货膨胀的类型有哪几种?答:按照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
18、,可将其划分为爬行的通货膨胀、温和的通货膨胀、奔腾的通货膨胀和恶性的通货膨胀四类。当物价上涨小于 2%3%时属于爬行型通货膨胀,在 3%10%之间属于温和型通货膨胀,达两位数时即为奔腾型通货膨胀,超过 100%就属超级通货膨胀。按照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可将通货膨胀划分为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和结构型通货膨胀三类。按通货膨胀能否预期,又可把通货膨胀划分为可预期的通货膨胀和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6什么是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是指在商品市场上,在现有的价格水平下,如果经济的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水平,就会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引起通货膨胀。引起总需求过大的因素有两大类:一类
19、被称为实际因素,如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扩大,政府支出增加、减税以及一国净出口增加,都会使产品市场上 IS 曲线向右移动,从而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使经济在现有的价格水平下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另一类被称为是货币因素,即货币供给量的增加或实际货币需求的减少。这会使 LM 曲线向右移动,也会导致总需求水平在现有价格水平下扩大。在经济的总供给没有达到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之前,总需求的增加使价格水平上升的同时,总产出还会增加。随着经济接近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总需求再增加,产出也不会再增加,而只会导致价格水平的上升。7什么是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是指由于生产成本的提高而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
20、。供给就是生产,根据生产函数,生产取决于成本。因此,从总供给角度看,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成本的增加。成本的增加意味着只有在高于原有价格水平时,才能达到原有的产出水平,即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总需求曲线向左上方移动使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上升。根据引起成本增加到原因的不同,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又可分为工资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和进口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三种。8失业类型有哪些?答:在现代经济学中,按不同的标准,失业可有不同的分类。最常见的分类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是指劳动力的正常流动所引起的失业。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
21、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周期性失业是指劳动力总需求不足引起的失业,又称为需求不足型失业 。四计算题:1假定某经济社会的菲力普斯曲线为P/P=36/U10,其中P/P,U 均为百分数值表示。求:(1)失业率为 2%时的价格上涨率?将 U 代入菲力普斯曲线方程 P/P 可得P/P=36/U10=36/2 10=8(2)价格水平不变时的失业率?当价格不变时,即P/P=0 时,代入菲力普斯曲线方程可得36/U10=0,所以 U =3.6(3)使失业率下降 20%时的价格上涨率的表达式。若失业率下降 20%,则 U1=U(120%)=0.8U,将其代入方程
22、式可得P/P=36/ U 1 0=36/0.8U10=45/U102已知劳动力供给方程为 Ns=100+2W/P;劳动力需求方程为 Nd=200-8W/P。求:(1)均衡状态下的实际工资和就业水平;当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需求等于劳动力供给时,市场达到均衡,由此决定了均衡工资和就业水平。由100+2W/P=2008W/P可得实际工资 W/P=10。将 W/P=10 代入劳动力需求方程,可得均衡就业量为2008(W/P )=200810=120(2)假定劳动力需求有所下降,其方程变为:N d=1908W/P。那么均衡工资下降多少?就业减少多少?解释为什么工资下降的百分数要比就业下降的百分数大?当劳动
23、力需求下降时,实际工资及就业水平随之下降。在新的劳动力需求方程下,由 100+2W/P=1908W/P 得实际工资 W/P=9,均衡就业量为1908W/P=190 89=118。这样实际工资下降了 10%,均衡就业量下降了 1.67%。工资下降的百分数大于就业下降的百分数,是因为劳动的供给曲线的斜率较大,从而导致劳动供给对实际工资变动不敏感,也就是实际工资下降或上升很多时,就业减少或增加的不多。因此,当实际工资变动时,就业变动幅度就较小。3 某国价格水平在 1994 年为 107.9,1995 年为 111.5,1996 年为 114.5。求:(1) 1995 年和 1996 年的通货膨胀率各
24、是多少? 1995 1996 分别为 1995 年、1996 年的通货膨胀率,则有 1995=(P 1995P 1994)/P 1994100%=(111.5107.9)/107.9100%=3.34%同理可求得 1996=2.69%(2) 若以前两年通货膨胀的平均值作为第三年通货膨胀的预期值,计算 1997 年的预期通货膨胀率?设 1997 为 1997 年的预期通货膨胀率,则依照题意有 1997=( 1995 + 1996)/2=3.015%(3) 若 1997 年利率为 6%,计算该年的实际利率?按照名义利率、实际利率与预期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有实际利率 1997=名义利率 1997
25、1997=6%3.015%=2.985%4 若年价格水平 1950 年为 54,1960 年为 69,1970 年为 92,1980 年为 178,试问 50 年代,60 年代和 70 年代的通货膨胀率各是多少?解:50 年代的通货膨胀率为 50 50=(P 1960P 1950)/P 1950100%=(6954 )/54100=27.8%同理类推: 60=(9269)/69 100%=33.3% 70=(17892)/92 100%=93.5%5 若价格水平在 1984 年为 107.9,1985 年为 111.5,1986 年为 114.5。试问 1985 年和1986 年的通货膨胀率各
26、是多少?如果人们以前两年通货膨胀率的平均值作为第三年的通货膨胀率的预期值,计算 1987 年的预期通货膨胀率。如果 1987 年的利率为 6%,计算该年的实际利率。解:1985 年的通货膨胀率为 1985 : 1985=(P 1985 P 1984 )/P 1984 100%=(111.5107.9)/107.9 100%=3.34%同样: 1986=(114.5111.5)/111.5 100%=2.69%如果预期通货膨胀率 e1987=( t-1 + t-2)/2= ( 86 + 85)/2=(3.34%+2.69%)/2=3.015%按照名义利率、实际利率与预期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我们
27、有:实际利率 1987 =名义利率 1987 - e1987=6%-3.015%=2.985%6 若 19911994 年的消费价格指数 CPI 分别为 400、440、462、462,求:(1)计算 1992、1993、1994 年的通货膨胀率。若以 CPI 来衡量 ,则: t=(CPItCPI t-1)/ CPIt-1100%那么: 1992=(440400)/400 100%=10% 1993=(462440)/440 100%=5% 1994=(462462)/462 100%=0(2)假定一组工人签了从 1993 年开始为期 2 年的合同,其工资增长率为W/W=0.1。在现有的 CP
28、I 水平下,其实际工资如何变化?如果,W/W=0.1,即名义工资以每年 10%的速度增加,那么, 1992 年,名义工资的增长完全为通货膨胀( 1992=10%)所抵消,实际工资不变;1993 年,由于W/W 1993=5%,实际工资可上升 5%;1994 年,W/W 1994=0,实际工资与名义工资同比例增长。(3)假定工资率根据下面公式计算:W/W=0.05+0.5CPI/CPI其实际工资又如何变化?按照所给条件计算 1992、1993、1994 各年的名义工资增长率:(W/W) 19920.050.5(440400)4000.110(W/W) 1993=0.05+0.5(462440)/
29、440=0.075=7.5%(W/W) 1994=0.05+0.5(462-462)/462=0.05=5%比较对应年的通货膨胀率: 1992=10%, 1993=5%, 1994=0,可知,实际工资在1992 年没有增加,1993 年增加了 2.5%,1994 年增加了 5%。(4)如果W/W=CPI/CPI ,其实际工资又如何变化?如果W/W=CPI/CPI ,即名义工资与通货膨胀同步增长,那么实际工资就维持 原水平。7 假设经济社会的总需求曲线为:Y=667+1.11G+1.11M/P价格调整曲线为:=(Y -11500)/1500+ e政府支出 G=200,货币供给 M=550。若预期
30、的通货膨胀率 e 始终等于 0,求出经济从P0=1.4 开始的运行路径;GDP 达到与潜在 GDP 相差 2%还要多少年?解:依据题中假设,这是没有通货膨胀预期( e=0)的价格调整方程。在 P0=1.4 的水平下,我们通过总需求方程可求得一个基础的产出水平 Y0:Y0=667+1.11200+1.11550/1.4=1325再由价格调整方程可获得下一年的通货膨胀率水平 1: 1=(Y 0-1500)/1500+ e=(1325-1500)/1500+0 0.117这样,第一年的价格水平 P1= P0+P0 1=1.4+1.4(-0.117)=1.24把它代入总需求方程又可获得 Y1,再从价格调整方程中求解 2 之后,又可获得 P2,如此类推下去,我们有:Y1=1382; 2=-0.079; P2=1.14Y2=1423; 3=-0.051; P3=1.08Y3=1453; 4=-0.031; P4=1.05Y4=1472按照价格调整方程,我们知道 GDP 水平为 1500,这样,当实际产出正好与潜在 GDP 相差28 时,可达到缺口幅度为 2%,这大约需要四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