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及其基本价值取向(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发布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由来2001 年 6 月 7 日,教育部颁布了经国务院同意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于 2001 年 7 月 27 日在中国教育报全文发表。纲要包括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材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课程管理、教师的培养和培训、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九个部分共二十条。纲要历经 4 年多的反复酝酿、讨论,集中了众多专家、学者及一线教师的理论思考与实践经验。其贯彻了 199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 2001 年国务院关于基础
2、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差不多是在同一个时间,依据纲要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也于 2001年 6 月公开发表出版。事实上,早在 1999 年初,国家就已经启动了研制语文课程标准的准备工作:回顾我国语文教育发展的历程,分析语文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各方面的意见,调查各地语文教改中的经验,搜集国外有关母语教育的文件和教材,探讨国外同类课程发展的动向及原因。在此基础上,梳理出关于语文教改的一些基本意见。由于课程标准的研制和实验需要较长的时间,教育部决定,在研究课程标准的同时,组织力量修订教学大纲,针对语文教育中的突出问题先推行局部性的
3、改革。由此,于 2000 年公布了小学、初中和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也陆续进行了修订。有一点应该注意:即此次先行出台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尽管只是一个过度性的文件,但已在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方面较前有了一定的突破。这一点应该是现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前驱因子。这个“试验大纲”于 2000 年 3 月正式颁布施行。其是在贯彻素质教育精神的需要、语文教育改革的要求、语文教育讨论的推动下修订的,其指导思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正确处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其力图更全面深入地揭示语文素养的内涵,充分考虑到语文作为人文学科的特点,注重语文的文
4、化内涵,增加了语感和与语文相关的知识素养的内容。2、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强调语文学科对于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创造能力和提高人文素质方面所承担的任务。其强调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良好习惯,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基础。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注重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的培养。3、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学习汉语文的规律。改变按语言学知识体系构建语文教学系统的构架,改变过分强调语言学知识教学与训练的倾向,淡化过多的分析和重复无效的繁琐机械的操作性技术性训练,增加了对文学作品诵读的要求,注重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感悟和熏陶。4、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中
5、的主动性、实践性,弱化对学生带有强制性的训练。强调学生在主动实践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鼓励专题性、探究性学习。由上可以看出这个“试验大纲”已经在若干程度上反映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基本精神。为了证明这一点,我们不妨简述一下纲要中反映出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
6、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化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6、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7、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满足不同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要。
7、总之,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以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这是面向 21 世纪的一次重大课程改革行动。根据此次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调整后的课程结构来制定新的国家课程标准,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语文课程标准就诞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其力求体现国家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语文教材编写、语文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
8、家管理和评价语文课程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学生在语文知识和技能、语文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阐明了语文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了语文教学和评价的建议。语文课程标准的诞生,宣告了“语文教学大纲”至此退出历史舞台。(二)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语文课程标准从起草到正式出版,按照程序,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多次向教师学者征求意见,前后修改六七十稿,从原来的八九万字压缩为一本薄薄的小册子。从 2001 年 9 月始,语文课程标准和按这个标准编写的实验教材已经进入三十多个实验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实验步入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这个标准包括“前言”
9、、“课程目标”、“实施建议”三个部分,课程的内容结合在“目标”中作了阐述。“前言”即是这个标准的基本理念部分。而基本理念又渗透于“课程目标”、“实施建议”之中。这个标准突破了学科中心,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融注于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切实体现了以育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观。因此学习新课标,实施新课标,首要的是要明晰那些支撑整个课程标准的新的理念。1、语文课程性质观的创新这一理念创新主要体现在对语文课程特征的准确界定上。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揭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界定融入了语文教育界经过长期探索而达成的一种共识,为语文课程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施作出了富有理性的定位。关于语文课程的认
10、识,人们长期争论不休。多年来人们提出过基础性、实践性、思想性、科学性、民族性、综合性等等。换成另外的说法,又可以作如下概括:工具性说、工具性与思想性说、人文性说、工具性与人文性说。由这些提法和说法,可见语文课程的性质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的。只是大家谈及的各种性质不是在同一个平面上,是有偏重的,也是有层次的。通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大家获得了比较接近的认识:语文课程性质的核心应该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标准就是在这一讨论的基础上,将人们的共识以较为理性的语言作了概括和揭示。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交际”,一个“人类文化”,两个“重要”,表
11、明了在课程性质上的倾向性语文课程具有工具和人文的性质。这里的“工具”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它具有“实用”和“中介”的含义。“工具性”的基本内涵和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兴起的科学主义思潮相通,这一思潮是以追求实用的唯功利主义科学观为基础的。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当年提出“工具性”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在今天来看,仍然有它的现实意义。但是片面强调“工具性”,的确产生了相当程度的消极影响,于是语文教育界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提出了“人文性”的口号。放眼世界范围的教育领域,20世纪的大半个世纪里,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思潮的论争始终没有停止过。国外教育领域的两大思潮之争和我国语文教育界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12、之争,是社会及教育发展到一定时期必然产生的现象。“工具性”主要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主要着眼于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语文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特点。语文课程标准指明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目的在于凸显这两个方面的功能。我们应该能够认识到,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可以成为人们的共识,也反映了社会各界对语文教育的共同期望。“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提法符合当前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也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展开和实施。在语文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应该始终牢牢把握这两个方面的任务。这里需要提及的还有另一个新概念,即“
13、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在阐述语文课程的功能时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正是由于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全方位的、内蕴丰富的揭示和定位,进而才形成了囊括工具性知识、技能和人文精神、道德情操及个性风采的课程新概念“语文素养”。这个新概念,标志着语文课程的一种新的理想境界。正是作为素质教育时代之象征的“语文素养”,才构成了学生个体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坚实基础,同时也可以夯实他们学好其他课程的大文化根基。如此,新课程标准因其注重学生个体可持续和谐发展使语文课程的地位得到了提升,突出了它在个体从自然存在向社会存在的转化过程中所具有的奠基作用。2、语文课程目标
14、观的创新这一理论创新集中体现了语文课程在价值取向上的现代意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义务教育课程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由此,语文课程标准所设计的课程目标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力争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这一目标,获得现代公民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还应该包含这样的目标:使学生热爱学习、学会学习,打下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我们在上述的阐述中已经提及“语文素养”。这里基本的语文素养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设计
15、来展开。这其中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思想,包含了扎实的基本功的培养和潜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开发。什么是语文素养?为什么要提出“语文素养”这一概念?多年来大家已经习惯于“语文能力”的说法,这里屏弃“语文能力”,而提“语文素养”,意在什么?我们看一看相关的工具书关于“能力”和“素养”的区别:“能力”,指人能胜任、完成某项工作的自身条件(包括心理和生理条件),其重在“功用性”;“素养”,指人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包括修习培养)而在某一方面所达到的知识、技能、品德、思想的高度,其包括功用性和非功用性。由上述的解释和区别看:“素养”高于“能力”,“素养”丰富于“能力”。长期以来,就语文教学来说,我们
16、都习惯于解释“语文能力”为读写听说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所提的“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等。“语文能力”已包含其中。这里提及的种种目标内容在以前的语文教育中也必然涉及到,但不能都归在“语文能力”的范围之内,语文课程需要有一个名称能够涵盖这样一些教育教学目标。正是基于这样的出发点,只有用“语文素养”这一名称,才能把上述内容都纳入语文课程的目标体系。如此改动,不仅仅是在名称和使用概念上做文章,其目的在于进一步开发语文教育在实用之外的功能,重视在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增强底蕴
17、、提高修养的功夫。语文课程标准正是基于以“培养”与“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样的对语文课程的功能、地位、总目标的认识,基于对语文课程特点(人文性、实践性、汉字与汉语的自身规律)的深刻反思,首次正式提出了“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甚至明确要求“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这种提法措辞委婉而观点鲜明,其标志着语文课程目标由知识中心向以学生能力发展为中心的转变,也表明在素质教育深入人心的时代背景下,语文课程功能的显著升华。语文课程标准从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和不同侧面提出了语文课程的目标体系,即尽可能充分地发展学生个体的能力体系。其中包括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潜
18、能。语言能力是指以语言积累为基础、语感培养为指向的实践性能力,分别表现为注重情感体验、丰富精神世界、独立自主的阅读能力,耐心专注地倾听、文明得体的表达和沟通、富有感染性和说服力的口语交际能力,感情真挚、条理明确、追求独特感受、有创意的写作能力,以及全球化时代所必备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思维能力则是与语言能力互为表里、同步发展的,由于课程评价趋向注重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和发展性,故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型语言能力之发展,必然内在地刺激着个体思维能力之成长,并进而开发出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因此能够说,从偏重各种语言知识的灌输和贮存,到注重发展个体的各项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充分体现出以学生发展为本
19、的语文教育新理念。3、语文课程内容观的创新很长时期以来,语文课程内容一方面克服主观随意性而追求着科学化与序列化,这是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的;但另一方面,又存在着“繁难偏旧”的弊病,这是以知识为中心的片面追求升学率所导致的必然结果。由此,语文课程标准着眼于课程内容与学生主体经验世界、情感世界的内在联系,关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生的需求差异而对课程内容予以不断调节和更新发展。这样,就打破了课程内容的过于封闭的弊端。语文课程标准对作为课程内容具体体现的语文教材提出了一系列建议,这些建议主要体现了新、实、活、宽的特点。新。一是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要新,要体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课程新理念,体现时代
20、特点和现代意识,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注重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植学生的爱国情感。一是在教材内容上,要改变教材陈旧的面貌,不断更新教材内容,使其具有时代特点,体现现代社会的思想、观念;使其具有全球意识,体现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反映人类关注的重大问题,如自然、环境、和平等。实。一是教材应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密切联系学生的情感世界和想象世界,从而扎根于学生的心灵深处,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情感体验,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一是教材内容的安排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优化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树立学习语言的自信心,在识字、写字、
21、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方面打好学习语文的基础;还要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逐渐学会学习。活。一是教材内容要活,富于开放性和弹性。利于鼓励教师活用教材,允许教师对教材进行调整或重新组织,既合理安排作为共性要求的基本课程内容,又要给地方、学校、教师留有个性化开发和选择的空间,特别是为学生主体留下自主取舍和拓展的空间。一是教材的体例和呈现方式也应灵活多样,从有利于学生的“学”出发,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灵活、开放的呈现方式,并注意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宽。一是课程的内容要宽。教科书是课程的重要内容,但不是课程的所有内容。语文课程内容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天
22、下万物皆为教材。教材的编写中应体现对选择、利用其他语文课程资源的引导。一是语文教育、教学的渠道要宽。语文教学的场所不仅仅在课堂,语文教学的形式不仅仅是读书、答问。在课堂上应当充盈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还要开辟除了教室以外的语文教学、语文教育的渠道。教材内容应体现对丰富教学形式、拓宽教学途径的指导;还要特别重视并加强对综合性学习的课题开发和实施指导。总之,语文课程内容丰富多样,充满个性活力,以学生主体生机勃勃的发展为逻辑始点和最后归宿,从而体现了语文课程建设上浓郁的人本意识。4、语文课程资源观的创新语文课程标准专辟一节来阐述语文课程资源这个问题,这在以往的教学大纲中是从来没有过的。增强课程的资
23、源意识,是实行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之一。早这 20 世纪 80 年代,就有不少名教师提出“大语文”的概念,在语文教学界,也逐渐形成一种共识: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但是正式从“课程资源”的角度提出“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要“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语文课程资源,这次尚属首次。如果语文课程资源的内涵,还是停留在教科书及其围绕它的直接的教学辅助材料上,语文素质教育就难以落实,语文课程的改革就仍然是悲哀的。有鉴于此,语文课程标准引导教师和学生走出“课堂为中心”、“教科书为中心”的误区,用多种分类来呈现语文课程资源的新概念,如根据课程来源列举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根据课程性质列举自然、人文和社会课程
24、资源等等。语文课程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各地、各学校的教学设备方面的条件可能不一样,但是所具有的课程资源可能都是丰富的,只是特点不同罢了。大力开发课程资源,促进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使学生扩大语文学习的视野,提高学习运用的积极性,从而在课内外的学习与运用中拓展语文课程的内涵。5、语文学习方式或学习观的创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依据纲要的指导精神,明
25、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学习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改变学生学习过程与方式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要切实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是基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是“教学之本”。倡导自主学习,就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让他们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保护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地保持,做到乐学,主动地学。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
26、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动性学习”。未来社会越来越需要加强合作:人与人的合作,人与自然的合作,群体与群体的合作等。对于今天的学生,从小就应该开始培养他们具有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我们应该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探究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这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新型的学习方式,就是让学生在已习惯了的接受性学习之外,学会探究性学习。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探究性学习的主要特征是“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我们要鼓励和帮助学生自己探索问题,探索解
27、决问题的方法,寻找答案;要鼓励和帮助学生在探究之中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摸索适合于自己的获取新知和能力的途径。合作、探索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要倡导在自学、自悟的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研究,不仅有所发现、学有所得,而且可以培养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6、语文课程评价观的创新关于语文课程的评价,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最富建设性进展的方面之一。“评价”是课程实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其对教学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长期以来,在语文课程评价方面存在着评价目的片面、评价范围狭窄、评价手段单一、评价主体局限等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如下:过分强调学生的学业成绩在评价中的作用,把学生的学业成绩
28、作为衡量学习的结果,评价具体的课程方案优劣的唯一指标,把考试与评价等同起来;过多地强调量化的评价手段,而忽视对定性评价的研究;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被排斥在评价过程之外,他们只能充当被评价的对象,而无法参与评价过程。有鉴于此,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部分列举了若干评价原则,使其在评价的目的、评价的价值取向、评价的具体方式及评价的主体等方面与传统的评价方式有了明显的区别:从评价的目的说,评价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改进师生的教与学,改善课程设计,这就从根本上由过度偏重甄别和选拔转向有效地促进学生个体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使课程评价的关注点集中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优化,转向课程设
29、计和教学过程的整体改善,体现了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评价的取向和维度上说,屏弃了片面的评价观念,从单纯的知识体系和能力训练点转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的结合,最终指向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这就尽可能全面真实地反映了课程的全貌;从课程评价的方法和手段说,注重了多样化和灵活性。“评价建议”强调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意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其中,“加强形成性评价”和“更应重视定性评价”被置于非常突出的地位。这就从单一的终端评价转向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兼顾,从烦琐化的定量评价转向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的结合。此外,“评价建议”还
30、明确指出据于语文学习体验和感悟的特征而不能以量化和客观化作为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从评价主体说,从单向的教师评价转向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以及家长的评价相结合,并逐步强化学生的互评和自评。这使课程评价的角色重心发生了横向位移,突出和确立了学生个体在课程评价过程中所必须赋予的所必须珍视的主体性地位。这种评价的实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生是学习主体的现代教学观。(三)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价值取向就语文课程标准的实质和意义而言,其标志着作为计划经济时代产物的语文指令性课程范式的即将终结和语文新课程的诞生。它给我们中学语文教学界带来的意义无疑是具有历史性的。此后,一个语文教育的新时代将由此开启
31、而走向更加丰富繁荣的未来。从以上关于其所传达的崭新的教育理念看,其对于我们此后的教学行为至少有着以下基本价值指向。1、由语文课程的统一和求同指向尊重多元和个性差异形成于以往的计划经济时代的指令性课程范式,将语文教师和学生两者都束缚在狭窄的固定的教学流水线上,目标统一、教材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考试和评价标准也都统一。但是,作为人文学科的语文,本来就是一个以生动鲜活为基本特点的学科,它本来应该有的、而且也应该允许的分歧和争鸣一概都被排斥在课程的视野之外;这就难怪语文教学一直遭遇着许多人的责难和非议。语文课程标准以极大的热情关注到这个问题。其在基本理念部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
32、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其在课程目标中更是直言“发展个性”,视之为语文课程本应有的价值取向。在这样一个认识基础之上,其在实施建议部分顺理成章地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深刻反省意义的具体要求。如“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在写作方面,强调强化自主性,“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而对关键性的课程实施与终端评价,更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等等。这些要求必然促进语文课程由统一、求同走向多元化和个性化,使语文课程真正成为教师和学生“自己的课程”。2、由语
33、文课程的预定性和封闭性指向生成性和开放性指令性课程范式因为是按照一定的思想模式和思维模式去完成一整套教学任务,这就必然将语文课程视为教学周期之前和教学情景之外的预先设定好的一套凝固的目标和计划,甚至连课程终端的评价结果也是精确划一地预期好了的。在这种情形下,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接受知识的方式都被这种预定性和封闭性限制约束:教师则只能从课程目标到课程材料均需依赖事先的规定而无任何修正的可能和必要;学生则只能按照教师的灌输被动地接受而无选择的自由。语文课程标准在其基本理念部分则非常鲜明地声称:“语文课程应该是开发而富有创新活力的”,需要各方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在具体实施建议中,强调“语
34、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样就赋予了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的权利;在阅读教学中,更是确认了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教学的“合法性”。在这种新型课程中,语文教师摆脱了既定课程计划和课程目标的执行人角色;学生则赢得对语言、文学知识等有意义、有价值的深度建构。由此,语文课程进展中的不确定性和非预期性必然突破其预定目标和既定计划的限制而走向生成、开放的创造天地,语文课程的创造性品格将趋向充分表现的极致。3、由语文课程的知识本位指向学生发展本位此点之所以放在最后说,正是因为它是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所在。在以往的指令性课程范式中,知识的传授和接受居于教学的主宰地位,语文课程因此被视
35、作知识系列的机械叠加,重认知而轻育人,致使课程的运作与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尤其是学生情感要素和谐健康的发展相疏离。一句话,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物,而没把学生看作是感受知识、感受人文关怀的具体的人。而语文课程标准则确立了这样的崭新理念:“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在实施建议部分则更是具体要求:“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由此看来,新的课程标准正是着眼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去设计课程目标,培养和优化学生综合性的语文素养。我们在上文已经提到过,“语文素养”是一个内涵深厚、外延宽广的语文课程新概念,其既包含以语感为中心的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能力,更囊括学生的品德修养、审美情趣、良好的个性和人生态度。这样,就广度而言,“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就长度而言,“促进学生持续发展”。这样,就会实现语文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使学生摆脱因把知识本身视作目的而成为“知识奴隶”的厄运而回归人之本体、回归生命和心灵,从而能够实现完全意义上的人的全面发展。以上关于语文课程标准基本价值取向的几点阐述,还只是从我们最切近最深刻的感受而作出的部分揭示。以后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它的许多方面的价值我们还会深切地感受和体会到,它将成为我们教学生命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