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环境地质灾害论文.doc

上传人:kpmy5893 文档编号:6066404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地质灾害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环境地质灾害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环境地质灾害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环境地质灾害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环境地质灾害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常见环境-地质灾害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类型1. 摘 要:环境与灾害已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 保护环境、减轻灾害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和科学支撑。环境与灾害的形成主要受两大因素控制: 一是自然变异 , 二是人类社会活动。地球在不停地运动着、变化着, 致使人类、地球、环境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 当这些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破坏了他赖以生存的环境,危及生命财产的时候,便形成了自然灾害。地质灾害防治与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环境地质学研究领域内的重点问题。认识我国存在的主要环境地学问题,提高地质科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与地位, 提高公众对环境地质学的认知与认同, 才能采取共同行动, 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据统计

2、,我国环境-地质灾害共有 30 种,常见的环境-地质灾害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洪水、土地荒漠化。2. 关键词:环境地质灾害 定义 形成机制 危害 识别方法 防治措施 3. 前言环境-地质灾害属于环境地质学的范畴。环境地质学是研究人类活动和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 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 , 也是环境地学的组成部分 , 研究内容包括自然和人为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环境地质学是地质学与环境科学结合的产物。国内外各家对环境地质学涵义有如下几点共同的认识:( 1) 环境地质学是地质科学中的一门新兴应用学科, 是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环境地质学是应用地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 研究地质环境的基本特

3、征、功能和自身演变规律的学科;( 3) 环境地质学侧重研究人类工程技术经济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4) 环境地质学着力为人类合理开发利用地质矿产资源和保护人类生存的地质环境提供地学方面的科学依据,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做出贡献。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越来越频繁, 导致与人类生存休戚相关的一系列环境问题不断发生。诸如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沙漠化、石漠化、诱发地震、地下水污染、瘟疫流行以及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裂缝、海水倒灌等等已经给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威胁。我国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泛、发生频繁,是世界上地质灾害严重的国家之

4、一。今后随着全球环境的变化和我国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发展, 大部分地区受地质灾害的影响程度将不断增强。因此, 地质灾害的勘查、研究以及防治工作, 对于我国经济建设及环境保护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目前大量的工程技术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越来越显著。由于人为的工程技术活动多集中于人口聚集、经济建设活跃的地区, 对这些地区带来的环境影响, 特别是诱发的地质环境问题将更为严重。1972 年联合国召开了首次“人类环境会议”, 是人类共同关注环境问题的标志。1992 年召开的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有 183 个国家和 70 个国际组织参加, 其中有 102 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大会发表了关于环境与发

5、展的里约2热内卢宣言 , 制定了21 世纪议程, 号召各国政府和人民开辟多种合作, 寻求人与自然协调的途径和方式。其中包括各种社会改革、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逐步对地球环境加以治理和改善, 以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及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极大地推动了国际环境科学的发展。4. 崩坍4.1 崩塌的定义:崩塌是指陡坡(大于 50)上岩块、土体在重力作用下 ,发生突然的急剧的向下崩落、滚落、和翻转运动的过程。崩塌的物质,称为崩塌体。大规模的岩崩,称为山崩;在岸坡称为崩岸;岩溶洞穴崩塌称为塌陷;在土石体中称塌方;在冰雪中则称为冰崩和雪崩。崩塌体碎块在运动过程中滚动或跳跃,最后

6、在坡脚处形成堆积地貌崩塌倒石锥。崩塌倒石锥结构松散、杂乱、无层理、多孔隙;由于崩塌所产生的气浪作用,使细小颗粒的运动距离更远一些,因而在水平方向上有一定的分选性。崩塌借助近地压缩空气滑行,速度很快,一般为 5200m/s,有时达到自由落体的速度。崩塌规模因地而异,其体积从小于 1 立方米到几亿立方米。崩塌是一种局部的但为严重的地质灾害。4.2 崩塌形成的条件:岩土类型,岩土是产生崩塌的物质条件。不同类型、所形成崩塌的规模大小不同,通常岩性坚硬的各类岩浆岩(又称为火成岩) 、变质岩及沉积岩(又称为水成岩)的碳酸盐岩(如石灰岩、白云岩等) 、石英砂岩、砂砾岩、初具成岩性的石质黄土、结构密实的黄土等

7、形成规模较大的岩崩,页岩、泥灰岩等互层岩石及松散土层等,往往以坠落和剥落为主。地质构造,各种构造面,如节理、裂隙、层面、断层等,对坡体的切割、分离,为崩塌的形成提供脱离体(山体)的边界条件。坡体中的裂隙越发育、越易产生崩塌,与坡体延伸方向近乎平行的陡倾角构造面,最有利于崩塌的形成。地形地貌,江、河、湖(岸) 、沟的岸坡及各种山坡、铁路、公路边坡,工程建筑物的边坡及各类人工边坡都是有利于崩塌产生的地貌部位,坡度大于 45度的高陡边坡,孤立山嘴或凹形陡坡均为崩塌形成的有利地形。地震,地震引起坡体晃动,破坏坡体平衡,从而诱发坡体崩塌,一般烈度大于 7 度以上的地震都会诱发大量崩塌。融雪、降雨 特别是

8、大暴雨,暴雨和长时间的连续降雨,使地表水渗入坡体,软化岩土及其中软弱面,产生孔隙水压力等从而诱发崩塌。地表冲刷、浸泡 河流等地表水体不断地冲刷边脚,也能诱发崩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开挖坡脚,地下采空、水库蓄水、泄水等改变坡体原始平衡状态的人类活动,都会诱发崩塌活动。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如冻胀、昼夜温度变化等也会诱发崩塌。此外大量的降雨形成洪水可能诱发崩塌灾害。4.3 崩塌的危害崩塌会使建筑物,有时甚至使整个居民点遭到毁坏,使公路、森林和铁路线被掩埋。由崩塌带来的损失,不单是建筑物毁坏的直接损失,并且常因此而使交通中断,给运输带来重大损失。中国兴建夭兰铁路时,为了防止崩塌掩埋铁路耗费大量工程量。崩

9、塌有时还会使河流堵塞形成堰塞湖,这样就会将上游3建筑物及农田淹没,在宽河谷中,由于崩塌能使河流改道及改变河流性质,而造成急湍地段。如 1980 年 6 月 3 日、湖北省远安县盐池河磷矿突然发生了一场巨大的岩石崩塌。山崩时、标高 830 米的鹰嘴崖部分山体从 700 米标高处俯冲到 500 米标高的谷地,在山谷中乱石块挟盖面积,南北长 560 米,东西宽 400米,石块加泥土厚度 20 米,崩塌堆积的体积共 100 万立方米。最大的岩块有2700 吨重。顷刻之间盐池河上筑起一座高达 38 米的堤坝。构成一座天然湖泊。乱石块把磷矿区的五层大楼掀倒、掩埋。死亡 307 人。还毁坏了该矿的设备和财产

10、,损失十分惨重。4.4 崩坍的识别方法对于可能发生的崩塌体,主要根据坡体的地形、地貌和地质结构的特征进行识别。通常可能发生的坡体在宏观上有如下特征:坡体大于 50 度、且高差较大,或坡体成孤立山嘴,或凹形陡坡;坡体内部裂隙发育,尤其垂直和平行斜坡延伸方向的陡裂隙发育或顺坡裂隙或软弱带发育,坡体上部已有拉张裂隙发育,并且切割坡体的裂隙、裂缝即将可能贯通,使之与母体(山体)形成了分离之势。坡体前部存在临空空间,或有崩塌物发育,这说明曾发生过崩塌,今后还可能再次发生。具备了上述特征的坡体,即是可能发生的崩塌体,尤其当上部拉张裂隙不断扩展、加宽,速度突增,小型坠落不断发生时,预示着崩塌很快就会发生,处

11、于一触即发状态之中。如位于长江兵书宝剑峡出口右岸的链子崖危岩体即是有名的还在崩塌的崩塌体。组成坡体的灰岩形成高达 100 多米的陡壁,陡崖被众多的宽大裂缝深深切割,致使临江绝壁大有摇摇欲坠之势。对长江航运构成了很大的威胁。据史书记载,该处历史上几千年来曾多次发生崩塌堵江断航事件,这说明崩塌作用具有多发性的特点,在预测崩塌的可能性时,应考虑这个特点。4.5 崩塌的防治主要措施有:(1)掌握崩塌活动分布规律,居民点和重要工程设施要尽可能避开崩塌危险区及可能的危害区;(2)加强对危岩体监测、预测、预报工作,临崩前及时疏散人员和重要财产;(3)实施必要的工程措施,加固斜坡或防护受威胁的工程设施。如护墙

12、、护坡、排水、支挡等工程措施。5. 滑坡5.1 滑坡定义斜坡上或土体在重力作用及水的参与下,沿着一定的滑动面或滑动带作整体下滑的现象称滑坡,又称地滑,是一种中重要的工程灾害。5.2 滑坡的形成机理滑坡现象主要为山体滑坡,斜坡上岩土在重力作用为主下,由于种种原因改变坡体内一定部位的软弱带(或面)应力状态,或因水和其他物理、化学作用降低其强度,以及因震动或其他作用破坏其结构,该带在应力大于强度下产生剪切破坏,带以上的岩土失稳而作整体、或几大块沿之向下和向前滑动。滑动一般长期而缓慢, 有时滑、时停阶段 ,亦有瞬间急剧大滑动者。确定滑坡变形现象的最主要依据之一是坡体沿坡内一定部位的“带(或面)”作整体

13、滑动。带中自身应力大于强度而变形、破坏、沿之滑动者为主滑带。受其影响而破坏者,在其后部为牵引段滑带,在其前部系抗滑段滑带。主滑带的生成与发展为反映滑坡特点的关4键。其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主要为岩性条件、地质构造条件、地貌条件、气候和水分条件、地震以及人类工程活动。此外大量的降雨形成洪水可能诱发滑坡灾害。5.3 滑坡的危害滑坡不仅造成一定范围内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还会对附近的农田、水利水电设施、居民建筑、矿区设施以及道路交通等造成严重威胁。如 2001 年 1 月 17 日凌晨 1 时 20 分,重庆市云阳老县城背靠的五峰山发生大面积滑坡,整个滑坡持续约 5 个小时,至 17 日凌晨 6 时许才

14、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滑坡总体方量约为 5 万立方米,直接经济损失达到 300 多万元以上。2001 年 5 月 1 日 20 时 30 分左右,重庆市武隆县县城仙女路西段发生山体滑坡,一幢 9 层居民楼被垮塌的岩石掩埋,造成 79 人死亡。5.4 滑坡的识别方法在野外,从宏观角度观察滑坡体,可以根据一些外表迹象和特征,可粗略的判断它的稳定性。(1)滑坡体表面总体坡度较陡,而且延伸很长,坡面高低不平;(2)有滑坡平台、面积不大,且有向下缓倾和未夷平现象;(3)滑坡表面有泉水、湿地,且有新生冲沟;(4)滑坡表面有不均匀沉陷的局部平台,参差不齐;(5)滑坡前缘土石松散,小型坍塌时有发生,并面临河水冲刷

15、的危险:(6)滑坡体上无巨大直立树木,有时看到数目东倒西歪,呈“醉汉林”现象。5.5 滑坡的防治滑坡的防治要贯彻“及早发现,预防为主;查明情况,综合治理;力求根治,不留后患”的原则结合边坡失稳的因素和滑坡形成的内外部条件,治理滑坡可以从以下两个大的方面着手:消除和减轻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危害;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我国防治滑坡的工程措施很多,归纳起来可分为三类:一是消除或减轻水的危害;二是改变滑坡体的外形,设置抗滑建筑物;三是改善滑动带的土石性质。如建立截水沟、排水沟、支撑盲沟和水平钻孔等工程措施。6. 泥石流6.1 泥石流的定义泥石流是高粘度、高密度和高速运动的重力流具有浮托力,运动介质为粘

16、性泥石浆,被搬运物为石块。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的泥砂、石块的特殊洪流。6.2 泥石流形成的条件泥石流的形成须具备三个条件:(1)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2)有丰富的松散物质;(3)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此外,人为的不合理开挖使山体遭受破坏也是诱发泥石流的因素。此外大量的降雨形成洪水可能诱发泥石流灾害。泥石流常常具有暴发突然、来势凶猛、迅速的特点,并兼有崩塌、滑坡和洪水破坏的双重作用,其危害程度比单一的崩塌、滑坡和洪水的危害更为广泛和严重。6.3 泥石流的危害泥石流往往突然暴发,浑浊的流体沿着陡峻的山沟前推后拥,奔腾咆哮而下, 在很短时间内将大量泥沙、

17、石块冲出沟外, 在宽阔的堆积区横冲直撞、漫流堆积,常常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危害,并造成附近农田、耕地、森林、5道路、桥梁和建筑物的毁坏。近年来,我国泥石流灾害不断发生,特别是西南山地地区,导致了重大损失。如 2008 年 11 月 4 日云南泥石流致 35 人死亡,107 万多人受灾。2010 年 8 月 7 日 22 时许,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突降强降雨,县城北面的罗家峪、三眼峪泥石流下泄,由北向南冲向县城,造成沿河房屋被冲毁,泥石流阻断白龙江、形成堰塞湖,并致 1254 人遇难,490 人失踪;舟曲5 公里长、500 米宽区域被夷为平地。 。2010 年 8 月 11 日 18 时至 1

18、2 日 22 时,陇南市境内突发暴雨,引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致使多处交通路段堵塞,电力通讯设施中断,机关单位、厂矿企业和居民住房进水或倒塌。6.4 泥石流的预防泥石流的预测预报工作很重要,这是防灾和减灾的重要步骤和措施。目前我国对泥石流的预测预报研究常采取以下方法:(1)在典型的泥石流沟进行定点观测研究,力求解决泥石流的形成与运动参数问题。如对云南省东川市小江流域蒋家沟、大桥沟等泥石流的观测试验研究;对四川省汉源县沙河泥石流的观测研究等。(2)调查潜在泥石流沟的有关参数和特征。(3)加强水文、气象的预报工作,特别是对小范围的局部暴雨的预报。因为暴雨是形成泥石流的激发因素。比如、当月降

19、雨量超过 350 毫米时,日降雨量超过 150 毫米时,就应发出泥石流警报。(4)建立泥石流技术档案,特别是大型泥石流沟的流域要素、形成条件、灾害情况及整治措施等资料应逐个详细记录。并解决信息接收和传递等问题。(5)划分泥石流的危险区、潜在危险区或进行泥石流灾害敏感度分区。(6)开展泥石流防灾警报器的研究及室内泥石流模型试验研究。此外,应加强对城镇、村庄、厂矿上游的水库和尾矿库经常进行巡查,发现坝体不稳时,要及时采取避灾措施,防止坝体溃决引发泥石流灾害。7. 洪水灾害中国地域辽阔, 洪水灾害频繁发生, 大约 2/ 3 的国土面积有着不同类型和不同危害程度的洪水灾害。洪涝灾害在各种灾害中占有很大

20、的比重, 仅长江流域 2004 年汛期就有 782 个县市和 7 630 万人受灾, 洪涝灾害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约 300 亿元。因此 , 进行系统的洪水灾害风险管理 , 将洪水灾害的风险成本降到最低程度, 对于社会的和谐以及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7.1 洪水的定义洪水是暴雨、急剧融冰化雪、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泊水量迅速增加,或者水位迅猛上涨的一种自然现象,大多数都产生严重的自然灾害。7.2 洪水形成机制一般而言,形成洪涝灾害必须有两方面的条件:存在诱发灾害的因素(致灾因素)及其形成灾害的环境(孕灾环境);洪水影响区有人类居住或分布有社会财产(承灾体)。洪水灾情的形成是由于致灾因子在一

21、定的孕灾环境下作用于承灾体后而形成的。和有关历史资料对比,洪水的频率和严重程度与人口增长趋势相当一致。不得不承认,我国迅猛的人口增长,扩大耕地,围湖造田,乱砍滥伐等人为破坏不断地改变着地表状态,改变了汇流条件,加剧了洪灾程度。洪水灾害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区域性和可重复性。世界上多数国家的洪水灾害易发生在下半年,我国的洪水灾害主要发生在 49 月。如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水几乎全部都发生在夏季。洪水灾害与降水时空分布及地形有关。世界上6洪水灾害较重的地区多在大河两岸及沿海地区。对于我国来说,洪涝一般是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地区多,内陆地区少;平原地区多,高原和山地少。洪水灾害同气候变化一样,有其自身

22、的变化规律,这种变化由各种长短周期组成,使洪水灾害循环往复发生。7.3 洪水的危害洪水涉及范围广,具有区域性、季节性、周期性等特点,常常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危害,并造成附近农田、耕地、森林、道路、桥梁和建筑物的毁坏。有时还可能诱发山体崩塌和泥石流,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如 1998 年夏季,中国南方罕见地多雨,持续不断的大雨以逼人的气势铺天盖地地压向长江,使长江无须臾喘息之机地暴发了自 1954 年以来最大的洪水。由于洪水量级大、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洪涝灾害非常严重。洪水一泻千里,几乎全流域泛滥。加上东北的松花江、嫩江泛滥,全国包括受灾最重的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四省,共有 29 个省、

23、市、自治区遭受了这场无妄之灾,受灾人数上亿,近 500 万所房屋倒塌,2000 多万公顷土地被淹,经济损失达1600 多亿元人民币。7.4 洪水的防范洪水发生时,要按照预定路线转移、避难,注意扶老携幼、相互帮助。如果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无法步行转移,要使用事先备好的船只或门板、木床等漂浮物,做水上转移工具。当洪水来得太快,大水已经进屋时,要迅速爬上屋项、墙头或就近的大树上,暂时避难,等待救护人员转移。不能单身游水转移。洪水过后为预防疾病流行,首先要清除积水、秽物,通风晾晒,喷洒消毒药剂,预防传染及蚊蝇滋生。服用预防药物,避免发生传染疾病。如果发生传染病例,必须进行隔离治疗。家用生活器具要清洗、消

24、毒,湿、霉的物件要通风、晾晒。此外,人类活动诸如扩大耕地,围湖造田,乱砍滥伐等都是洪涝灾害形成的重要因素。加强退耕还林、退耕还湖等国家政策的宣传,提高人们对洪水灾害意识的防范,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造福子孙万代。8. 土地荒漠化荒漠化是当前全球最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达 3 600 万 km2 ,占到整个地球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全世界受到沙漠和荒漠化影响的国家有 100 多个,约有 10 亿人受到沙漠和荒漠化的困扰。更为严重的是荒漠化的扩展速度异常惊人, 全世界大约每年要扩大 5 7 万 km2 。防治荒漠化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责任。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25、,从西北、华北北部到东北平原西部分布着沙漠、戈壁和荒漠化土地近 300 万 km2 ,共有 12 块沙漠和沙地。沙漠主要有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柴达木沙漠及面积较小的内蒙恩格贝沙漠、库姆塔格沙漠和库布齐沙漠,宁夏的腾格尔沙漠、以及毛乌素沙地、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乌兰布和沙地等,它们绵延成北方万里风沙线,土地沙漠化面积还在逐年扩大,沙漠已经逼近北京, 离北京最近的沙漠距天安门仅 70km。8.1 土地荒漠化的定义土地荒漠化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和部分半湿润地带在干旱多风和疏松沙质地表条件下, 由于人为强度利用土地等因素 , 破坏了脆弱的生态平衡 , 使原非

26、7沙质荒漠的地区出现了以风沙活动( 风蚀、粗化、沙丘形成与发育等) 为主要标志的土地退化过程。8.2 土地荒漠化形成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指异常的气候条件( 尤其是严重、长期的干旱条件) 造成植被退化, 风蚀加快 , 引起荒漠化。在我国 , 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多分布在内陆腹地, 是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蒸发量最大、最为干旱和生态及其脆弱的环境地带。气候干燥时, 加快了荒漠化的进程 , 气候湿润时, 荒漠化就逆转。无序垦殖和过于粗放的农业运作模式。从古至今, 我国的人口增速惊人。由于半干旱地区旱作农业受水肥等自然条件制约, 呈现“广种薄收”的农业运作模式, 加之这些地方年降雨量变化大 , 产

27、量不稳定 , 原有的大片林、草地变为成片的低产田, 在干旱和大风的作用下逐渐荒秃沙化。沙化土地产量低, 满足不了人口迅速增长对粮食的需求, 严酷的现实条件迫使人们不得不通过扩大垦殖面积来追求总产量, 于是再度毁林草开荒地 , 从而陷入垦荒- 土地沙化- 荒漠化- 再度垦荒的恶性循环而不能自拔。超载过牧。导致我国沙化土地继续扩展的诸多因素中, 过度放牧引起土地沙化的比例最大。据统计, 我国草地退化速率在以每年 2.6 %的速度加大, 10 年来全国退化草地由 8 667 万 hm2 增加到 1.3 亿 hm2, 以每年 433.3 万 hm2的速度加速退化, 内蒙古中部浑善达克沙地就是由于过度放

28、牧而导致土地荒漠化的典型例子。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总量主要来源于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但长期以来,各地区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缺乏科学性与紧迫感,浪费现象十分普遍, 这些地区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导致了大面积土地荒漠化。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植被因缺水而死亡, 失去植被屏障的地表在风蚀活动的作用下逐渐产生荒漠化。滥采滥伐。生态恶化与贫困相互半生、互为因果, 长期束缚着当地的发展步伐。由于生活所迫, 加上生态保护意识淡薄, 使得人们对林地与草场的破坏更加严重, 致使良好的林、草地逐渐减少、退化和沙化。其他因素。我国在沙漠化治理方面的相

29、关法律制度还相当粗放, 缺乏对生态、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立法进行统筹考虑, 有时出现相互脱节、重复或交叉的现象, 一方面造成资源、资金和人力的浪费, 同时也使治沙的责、权和利得不到有效落实, 甚至出现“治不治与我无关、治好治坏无关紧要”的现象。8.3 土地荒漠化的危害我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危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共有荒漠化土地 262.2 万 km2, 占整个国土面积的 27.3 %, 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的 13 个省区市16。有近 4 亿人口生活在受荒漠化影响的区域内, 60 %的贫困县集中在沙区。据动态观测1, 20 世纪 70 年代, 我国土地荒漠化扩展速度为

30、 1 560 km2/a, 80 年代为 2 100 km2/a,90 年代为 2 460 km2/a, 21 世纪初达到 3 436 km2/a, 相当于每年有一个中等县的土地面积荒漠化。而且, 我国北方有 400 万 hm2 的农田、4 935 hm2 的草原、2 000 km 以上的铁路线和 5 000 多万人口正遭受荒漠化的威胁。8.4 土地荒漠化的防治(1)合理利用水资源(2)利用生物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3)调节农林牧副渔的关系8(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当地能源问题(5)控制人口增长(6)推广作物的轮休制度(7)推进土壤保护制度(8)多种植树木(9)退耕还林还草(10)对

31、沙漠化加强教育。9. 结语环境地质学及环境地质问题已成为当代全世界关注的问题。在国家各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环境地质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当今世界环境地质学发展迅猛, 并已经在地球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指导下,深入探索环境地质学的科学基础。显然, 环境地质工作应该紧密结合国家目标和经济发展紧迫需要,瞄准国际前沿, 探索我国环境地质学的发展方向,以对我国环境地质调查、研究的战略决策与规划的制订提供依据。为此, 必须对世界环境地质科学领域内的研究与应用前沿进行跟踪研究。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我国将进入一个新的开发建设高潮时期。因此在取得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 需更加注意自然环境与

32、自然灾害问题, 以及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可能导致的社会环境与人为灾害问题。加强对环境地质灾害的认识,提高对环境地质灾害的防范意识,增强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促进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0. 参考文献1 刘锡清.环境地质学概论A.海洋地质动态.2005,21(5):19.ISSN 1009-2722.2 哈承祐.环境地质研究进展与展望A.地质通报.2006 年 11 月,第 25 卷第11 期.3 张宗祜.地质环境与环境地质A.环境地质研究C.北京:地震出版社,1991, 1-4.4 胡海涛,哈承佑,钟立勋.中国的环境地质问题A.张炳熹,等.中国地质工作发展战略C ,北京:地质出版社,1999,150-

33、163.5 高庆华,马宗晋,苏桂武.环境灾害与地学A.地学前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1 年 3 月,第 8 卷第 1 期.6 尚志海,刘希林.试论环境灾害的基本概念与主要类型A.灾害学.2009 年9 月,第 24 卷第 3 期.7 冯翠娥,周建伟,周爱国.当前世界环境地质学发展特点趋向及我国主要环境地质学问题分析A.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4 年 6 月,第 15 卷第 2 期.8 曾维华, 程声通.环境灾害学引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13-55.9 胡厚田.崩塌分类的初步探讨A.铁道学报.1985 年 6 月,第七卷.10 工继光.崩塌现象及其形成的地质条

34、件的初步探讨.防治路基病害经验.人民铁道出版社,1 9 6 1 年.11 骆银辉,胡斌,朱荣华,普兴如.崩塌的形成机理与防治方法A.西部探矿工程,岩土工程.2008 年第 12 期.912 郑韶鹏,张永固,付萍.山体滑坡的形成及影响因素分析A.科技资讯,资源与环境.2007 年第 32 期.13 殷坤龙.滑坡灾害预测预报M.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14 王建国,蒋莉.浅谈山体滑坡的危害及应对措施.工程技术.15 晓明.山洪和滑坡、泥石流灾害常识.中国减灾,专题.2008 年第 11 期.16 熊安禄.山丘区山洪泥石流灾害的防御治理措施浅谈.湖南水利水电,防汛抗旱减灾专辑,山洪灾害治理.2

35、003 年第 4 期.17 田国珍,刘新立,王平,赵霞,李向荣.中国洪水灾害风险区划及其成因分析A.灾害学.2006 年 6 月,第 21 卷第 2 期.18 闻珺.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价研究.河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年 4月.19 王东.浅谈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及治理B.内蒙古草业.2010 年 6 月,第 22卷第 2 期.20 马军,朱庆文.我国土地荒漠化危害成因及其防治对策A.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445-10447.21 朱震达.中国土地荒漠化的概念、成因与防治.第四纪研究.1998 年 5 月,第 2 期.22 王双怀.中国西部土地荒漠化问题探索A.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西部经济发展.2005 年 7 月,第 35 卷第 4 期.23 吴彤,倪绍祥.土地荒漠化监测方法研究进展.技术方法研究,第 22 卷.1009-4210(2005)05-73-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