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环 境 系 统 分 析课 程 设 计环工 0822资料查找、处理,报告撰写:0830103209 钱雨辰系统计算:0830103208 刘亚洲0830103210 顾建民0830103211 李德祥苏州科技学院天平学院 2010 年 12 月1开发区环境保护规划初步设计苏 州 科 技 学 院(国环评证甲字第 XXX 号)二一 年十二月2目 录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由来1.2 编制依据1.3 评价目的1.4 评价标准1.5 评价重点1.6 保护目标1.7 工程污染因子分析第二章 区域环境概况2.1 地理位置2.2 自然环境2.3 社会环境第三章 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3.1 废水3.1.1 废水
2、排放量预测与分析3.1.2 对策措施3.2 废气3.2.1 废气排放预测与分析3.2.2 对策措施4.5 建设期环境影响分析4.5.2 扬尘4.5.3 废水第四章 总结4.1 清洁生产4.2 废水4.3 废气4.4 噪声4.5 固体废弃物4.6 绿化4.7 污染防治措施清单4.8 总量控制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由来由于 XX 市决定于 XX 区域进行经济开发,现行开发项目有污水处理厂和热电厂。为保证开发区的大气环境质量和水环境质量达标,必须对该二厂排放3的大气污染物与水污染物进行控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253 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建设项目须履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3、为此,xx 省商业集团公司委托苏州科技学院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室承担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苏州科技学院环境影响评价室接受任务后,在收集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按照环评导则要求编制了本环境影响报告。1.2 编制依据1、国务院令第 253 号,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1998.11.29)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3.9.1)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12.26)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正) (1996.5.15)5、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正) (1995.8.29)6、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 (1996.10.29)7、x
4、x 省环境保护局,x 环开1999第 165 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实施意见 ;8、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HJ/T2.12.3-93、HJ/T2.4-1995)1.3 评价目的1、通过对建设项目所在地周围环境的调查及现状监测,了解建设项目周围的环境质量现状。2、针对项目的性质,通过对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以及同类型项目的类比调研,搞清项目的污染因子,确定项目的污染源强。3、在上述基础上进行项目的环境影响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避免污染、减少污染和环境保护的污染防治措施。4、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论证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为环保管理部门决策和建设单位建设提供依据。41.4 评价标准根据浙江省地
5、面水环境保护功能区划方案要求执行,具体为:1、水环境。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的类水质标准,具体指标见表 1-1。表 1-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单位:mg/L,除 pH 外)参数 pH CODCr CODMn BOD5 DO NH3-N TP 石油类类标准69 20 6 4 5 1.0 0.2 0.052、环境空气。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 1996)中的二级标准,具体指标见表 1-3。表 1-3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单位:mg/m 3)标准限值污染因子 1 小时平均日平均 年平均SO2 0.50 0.15 0.06NO2 0.24 0
6、.12 0.08TSP / 0.30 0.203、工业园区设有燃煤锅炉,热电厂锅炉废气排放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3271- 2001)有关规定,具体指标见表 1-6。表 1-6 锅炉大气污染物二类区排放标准(单位:mg/Nm 3)污染因子 烟尘 SO2 烟气黑度(林格曼黑度,级)时段 250 1200 1时段 200 900 14、环境噪声。根据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93)执行,具体5指标见表 1-7。表 1-7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单位;dB(A))参数 适用区域 昼间 夜间2 类 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60 503 类 工业区 65 554 类 道路交通干线
7、两侧 70 555、厂界噪声。工业园区厂界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12348-90)标准,具体指标见表 1-8。表 1-8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单位;dB(A))参数 适用区域 昼间 夜间类 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60 50类 工业区 65 55类 道路交通干线两侧 70 556、施工期噪声执行建设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GB12523-90)标准,具体指标见表 1-9。表 1-9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单位:LeqdB(A))施工阶段 主 要 噪 声 源 昼间 夜间土石方 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 75 55打 桩 各种打桩机 85 禁止施工结 构 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机、电锯 70 55
8、装 修 吊车、升降机 65 551.5 评价重点1、废水:职工日常工作时产生的办公生活废水;2、废气:少量的氨气,兼顾食堂厨房油烟废气及汽车废气;3、噪声:冷藏设备噪声。61.6 保护目标一学校位于距电厂正南方 2000m 处,六层楼高处(20m)也有教室。1.7 工程污染因子分析本建设项目主要污染因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1、废气,从生产工艺来看,本项目无生产废气,但在氨压缩机检修时将产生少量的氨气;项目内设有一食堂,以供职工就餐,故在厨房炒作时将产生油烟废气。2、废水,从生产工艺来看,无生产废水产生,但冷凝器在循环工作时需要增补给水,将增加用水量,可没有废水排放。故本项目废水排放主要来
9、自食堂、职工日常上班、办公等用水产生的普通生活废水。3、固体废弃物,主要为生活垃圾及包装废弃物,无生产性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主要为职工办公、就餐等生活活动产生的生活垃圾。4、噪声,拟建项目的噪声源主要为氨压缩机、冷却风机、厨房油烟排风机噪声,以及运输车辆进出和装卸噪声。5、建设期内的主要环境问题,在施工期内主要环境问题为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平整土地、基坑开挖、建筑材料的运输及施工作业等,将产生扬尘、废水、施工噪声及建筑垃圾等固体废弃物等。第 2 章 区域环境概况2.1 地理位置7XX 位于 XX 流域,界于北纬 XXXXXXXX,东经 XXXXXXXX,东接 XX,东北接 XX,北部、西北部与 X
10、X 隔水相望,西接 XX,南与 XX相邻。该地处长江下游河口冲击平原,为江南水乡河网地区。地势平坦,自然坡度较小,由西南微向东北倾斜。地面高程为 2.86.0(吴淞高程) 。该区域位于新华夏二巨型隆起带与秦岭东西向复杂构造带东延的复合部位,属元古代形成的华南地台,地表为新生代第四纪的松散沉积层堆积,表层耕土在 1m 左右,至 8m 深度处为亚粘土,往下为厚度 7m 的粉砂、10m 厚的亚粘土和10m 多厚的粉砂。该区域属于“太湖稳定小区” ,地质构造比较完整,基底岩系刚性程度低,第四纪以来,特别是近一万年(全新系)以来,无活动性断裂,地震活动少且强度少,周边无强地震带通过。2.2 自然环境项目
11、所在地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海洋性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无霜期较长;但气候多变,冬有寒潮,春季多雨,盛夏高温干旱,夏秋受台风、暴雨袭击,旱涝、低温、暴雨、冰雹等都有发生。全年平均气温 15.7,年降雨量 1100mm 左右。项目地区河网纵横,大小池塘、河道遍布整个区域。水生植被是该地区的一种重要的植被类型,在全区的植被中举足轻重。主要水生植被类型有芦苇芦竹菰水烛群落。芦苇群落主要分布在较深的池塘周围,浅的池塘全部布满,河流两岸也均有分布,伴生有白茅,束尾草等。在芦苇分布区更深处则有菰(野茭白)群落分布。人工种植的芦竹群落,为单优势种群落,在池塘四周、河流两侧堤岸离水较远处常有
12、分布,具有良好的固岸作用。夏季,在芦竹群落常常有大量草伴生。此外,许多水体,尤其是池塘较深处常见有水烛分布,形成单优势种群落,有时也与芦苇或菰混生,和背景的区分度较大。大型沉水植物主要有马来眼子菜,苦草、菹草、金鱼草、黑藻等。在村落附近和池塘周围的荒地、田间、路边等分布着较大面积的杂草植被,生长着数十种草本植物,以禾本科、菊科植物为主,其中很多种类为杂草,在太湖流域的其它流域都有分布,中生性杂草的出现及其形成群落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群落组成和结构亦不稳定,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地区中生植物群落演替的先锋阶段的植被特点。参照相关文献资料,该区域有野生植物 106 种,分属于 33 个科。其中陆生植物
13、以菊科、禾本科为优势,分别为 22 种和 9 种;湿生植物以蓼科为优势,共7 种。 该地区有 130 种绿化植被,分属 77 科,种数最多的为蔷薇科,共 7 种,菊科、豆科、百合科分别为 4 种,种数最少的为苏铁科、银杏科、罗汉松科、胡桃科、蓼科、紫牡莉科、马齿苋科、腊梅科、金鱼藻科、金粟兰科、山茶科、藤黄科、木犀科、悬铃木科、景天科、海桐花科、酢浆草料、牛儿苗科、苦木科、凤仙花科、黄杨科、梧桐科、瑞香科、胡颓子科、千屈菜科、石榴科、杜鹃花科、夹竹桃科、萝科、茜草科、旋花科、龙舌兰科、雨久花科、鸭跖草科、8香蒲科、芭蕉科、美人蕉科等 37 科,每科 1 种。调查区域的土地主要是农业用地,随着该
14、区域招商引资的深入,不同类型的工厂开始在该地分布,占用了大量的农田,使该地逐渐由农业型为主向工业用地,道路交通以及绿化用地转变。该地区主要栽培由谷类作物、豆类作物、瓜类作物、叶菜类作物等构成的农业植被。水源地内建有 3000 多亩规模的森林公园,这对水源地的生态环境和水源水质起到了含氧林带的保护作用。项目所在区域河网交错,港河密布,主要出入河流有娄江、皇仓江、汉浦塘、越河、张家港河、团结河、新塘河等,河道主要流向为由西向东或由北向南,水流缓慢。昆山市属太湖河网地区,区域内的湖泊有阳澄湖、澄湖和淀山湖等。一般湖区水位高于长江水位,通过河道流入长江,在汛期长江水位受潮位顶托影响,江水倒灌流入河道。
15、为了防洪排涝,城区河道均设有控制闸,其内河水受人为控制;内河河道的流量、流向亦受人为抽排的影响。该地区旁主要有一河流通道,河流断面面积为 50 m2。常年上游来水流量为 100m3/s,纵向弥散系数 Dx = 1.5 m2 /s,水温 150C。河流之耗氧、复氧速度常数为 kd = 0.20 /d,k a =0.30 /d,COD 浓度为 1.2mg/l,溶解氧饱和。清洁断面下游 15000m 处有一单位的取水口,取水水质除要求达到三类水标准外,还需溶解氧浓度8.0mg/l) 。2.3 社会环境XX 目前已形成 XX 镇区、XX 经济技术开发区、北部高科技工业园和南部高新技术出口加工园所组成的
16、城市格局。优越的地理位置,便捷的水陆交通,给昆山市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特别是自 19XX 年以来,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XX 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有利条件,敞开城乡大门,积极外引内联,并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广泛开展横向经济技术协作,兴办了一批骨干企业,逐步形成了纺织、轻工、机械、冶金、电子、化工、医药、食品、建材等门类较为齐全,具有一定规模和工业体系。XX 现已业企业 5000 多家,其中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企业有 2089 多家。与此同时,民营企业异军突起,发展更为迅速。41 污水处理厂工程概况随着该地区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而原有的排水设施非常简陋,城市生活污水及
17、部分工业废水未经处理或未经排放就经下水道或直接排入河道,导致了该地区境内河流的严重污染,境内环境质量状况明显恶化,而下游的受纳水体也造成污染,因此原有的污水处理厂改造、新建势在必行。拟建污水处理厂厂址位于经济开发区的西面,服务人口 20 万,区内有 3 个主要有组织排污口,自上游到下游,排污口分别排放一般工业废水,含重金属的工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而拟建污水处理厂处理的主要是一般工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要求经处理后达到执行 GB3838 地表水类功能水域标准,然后直接排入河流。422 设计依据9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污水综合排放
18、标准GB897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423 设计原则1、 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的各项规定,确保经处理后污水的排放水质达到相关标准。2、 采用技术先进、运行可靠,操作管理简单的工艺,使先进性和可靠性有机地结合起来。3、 采用目前国内成熟先进技术,尽量降低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4、 平面布置和工程设计时,布局力求合理通畅,尽量节约占地。5、 污水处理厂应尽量操作运行与维护管理简单方便。424 设计水质水量及排放标准1、污水处理厂相关参数由于受城市排水体系和实际进水量变化的影响,其处理污水量基本保持在 10 万吨/天。进水水质中生活污水水质比较稳定,而工业废水水质波动比较大,我们只考察 BOD
19、 和 DO两个环境因子,他们相关参数如表所示:日处理总量(万 m3) 10允许接受污水 BOD(mg/L ) 200排放流量 q(m 3/s) 1.2BOD 排放标准( mg/L) 20在各企业排放前需做减量处理,BOD 的值必须达到污水厂的接管标准,工艺在下面将做详细介绍;2、排放标准(1) 、 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中出水排入GB3838 地表水类功能水域(划定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GB3097 海水二类功能水域和湖、库等封闭或半封闭水域时,10执行一级标准的B标准。(2) 、参照标准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426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处理程度划分,可分为一级、二
20、级和三级处理。 序号分类标准值项目类 类 类 类 类1 水温()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应限制在: 周平均最大温升1周平均最大温降22 溶解氧饱和率90%(或7.5)6 5 3 23 高锰酸盐指数 2 4 6 10 154 化学需氧量(COD) 15 15 20 30 405五日生化需氧量(BOD 5)3 3 4 6 1011一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物理处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级处理的要求。经过一级处理的污水,BOD 一般可去除 30%左右,达不到排放标准。一级处理属于二级处理的预处理。 二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BOD ,COD 物质),去
21、除率可达 90%以上,使有机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 三级处理,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氮和磷等能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可溶性无机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率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分析法等。 整个过程为通过粗格删的原污水经过污水提升泵提升后,经过格删或者筛率器,之后进入沉砂池,经过砂水分离的污水进入初次沉淀池,以上为一级处理(即物理处理) ,初沉池的出水进入生物处理设备,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其中活性污泥法的反应器有曝气池,氧化沟等,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生物处理设备的出水进入二次沉淀池,二沉池的出水经过消毒排放或者进入三
22、级处理,一级处理结束到此为二级处理,三级处理包括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二沉池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初次沉淀池或者生物处理设备,一部分进入污泥浓缩池,之后进入污泥消化池,经过脱水和干燥设备后,污泥被最后利用并产生沼气供发电。 以上是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的基本流程,流程图见下页图一。除臭措施 污水处理厂在污水处理的同时,会产生的具有异味的副产品。故设计应用了大量的环保措施和手段,使污水厂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采用潜水射流曝气机代替常用的鼓风曝气方式,最大限度的降低噪声;全部处理构筑物加混凝土盖板或设上部建筑,将构筑物内的臭气进行统一收集(根据不
23、同构筑物采用不同换气次数) ,进行土壤生物除臭。527 污水处理厂计算部分1、 预测模型用的是多河段污染物混合扩散模型;多河段模式有二种解法:(A)一种是自上游起始断面起,一个一个断面(二相邻断面构成一单一河段)逐段求解;0 号 1 号 q1* i-1 号 qi-1* i 号 qi* n 号 qn* 12断面 断面 L1*, O1* 断面 Li-1*,Oi-1* 断面 Li* ,Oi* 断面 Ln*,On*outQ0outoutiQ1outi outQ tt,tt1,titiO,titi,tntO,Kd,0 Ka,0 t0 Kd,1 Ka,1 t1 Kd,i-1 Ka,i-1 ti-1 Kd,
24、i Ka,i ti Kd,n Ka,n tn0 号段 1 号段 i-1 号段 i 号段 n 号段*i *i *求解过程:1、先把起始端面之溶解氧值( O),转换为氧亏值( D=OS-O),再根据河段起始断面之 BOD 值(L0)、氧亏值( D0)与河段中的耗氧、复氧过程参数( Kd,Ka),求河段末端段面之 BOD 值( L)、氧亏值( D):描述 BOD 裒减,用:,uxKtKddeLetL/00)(注意:大气复氧过程=氧亏裒减过程,故用氧亏值( D=OS-O)变化来描述河段中的大气复氧,用: tKtKtda aad eDeKLtD00)(河段末端断面的水量平衡:输入清水量为 Q1=Q0-Q
25、1*,输入污水量 Q2=q*,输出混合水水量为Q1+Q2=Q0-Q1*+q*。 ( t = x / u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作为河段末端断面的水质、水量输入资料,但需把氧亏转换回溶解氧,然后才能与污水中的溶解氧混合(氧亏只是一个概念,不能混合),混合根据加权平均原则进行,公式用:,21QCC1、 C2分别为清水、污水的 BOD(或 DO)的浓度, Q1、 Q2为清水、污水流量。2、求出之混合浓度即为河段末端的水质输出参数,水量输出则为 Q1+Q2=Q0-Q1*+q* 。可作为下一河段继续计算时的初始条件。此时又需把溶解氧转换为氧亏。13如此重复以上四步工作步骤,即可得到各个断面混合后的水质和水量
26、,各个断面的污水量、取用的清水量可以中不相同,甚至可缺少某些项目。3、工程设计:生活污水可以直接送至污水厂,按比例计算,进入污水处理厂的 BOD 量为:CBOD 总 =(200 6+1804)/10=192mg/L上游水和排污口处污水混合后 BOD 浓度:(1)QCqqQL/)(1 排 水排河 流取 代入数据L1=(12-0.6)10+0.660/12=12.5mg/L污水处理厂排放口处河流中 BOD 值:(2)12tkdeL代入数据L2=12.5exp(-1.82.1)=10.44mg/L在与污水处理厂出水充分混合后的 BOD 值:(公式同(1) )L3=(1.220+10.8 10.44)
27、/12=11.4mg/L在控制断面的 BOD 浓度为:L4=11.4exp(-1.80.1)=9.52mg/L5 mg/L以上的结果已经符合标准,所以污水处理厂的出水 DO 根据地表水质量标准的三类水标准的 5 mg/L 执行排放,在下游控制断面的水质就可以达标。3.2 废气 3.2.1 废气排放预测与分析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有以下数据:热电厂,烟囱初步设计高度为 50m,烟气温度为 1000C,烟气排放量为20m3/s(烟囱出口处截面积为 10m2),设计燃煤量为 100 吨/天,燃煤含硫量3,含尘量 20%。该地常年主导风向为 NNW 风,常年平均气温为 150C,平均气压为1000hP
28、a,平均风速为 2.1m/s,绝大部分时间大气稳定度为 D 级。环境重点保护点有:一学校位于距电厂正南方 2000m 处,六层楼高处(20m)也有教室。大气环境质标准分类一级标准:为保护自然生态和人群健康,在长期接触情况下,不发生任何危害影响的空气质量要求。二级标准:为保护人群健康和城市,乡村的动,植物,在长期和短期接触下,不发生伤害的空气质量要求。三级标准:为保护人群不发生急,慢性中毒和城市一般动,植物正常的空气质量要求根据不同模型来预测:1,高架连续排放点源模型公式 eeu2Q)H;z,yx(C 2ze2ze2y )H()H(zye 1a1x162,高斯模型: C(x,y,z,He)= e
29、xp- ( + )+exp- ( + )=r1 , =r2 ,3,最大落地点浓度,距离 Xmax=2 X/ , =2 X/ ,Xmax=当 X=Xmax 时,C(x,0,0,He)max=烟囱有效源高计算由公式 =1.6WAB(1-) 2SOQ则 SO2的排放源强 =1.6WS(1-)=1.61503%(1-0)/24=0.5(t/h)2排放口浓度 =2200(mg/m3)400(mg/m 3)10364.92排cSO所以不符合排放标准,需要脱硫脱硫效率 =(2200-400)/2200=66.2%脱硫后 SO2排放源强 =3.12107(mg/s)2SOQ烟气温度差 T=T t-Ta=100
30、-15=85(K)烟气热释放率 (kJ/s)206851035.TQP35.0tvah 因为 1700kJ/sQ h2100kJ/s,所以代入抬升公式 2azx407(HHh修 正小大修 正小17最终算得H=3.4+(43.9-3.4)(2216-1600)/400=60(m)烟囱的有效源高 H e=H1+H=50+60=110(m)3.2.1 对策措施(1)采取除硫除尘设备:由于:C(x,0,0,He)max= = =0.314mg/s ( )0.15mg/s (超标)为使其达标,应使:Q 10455.20mg/sQ =2WSX(1-)=2x x1.5%x80%x(1-)10455.20mg
31、/s求得:(1-)=0.65推出除硫效率:=73%同理:C(x,0,0,He)max= = =1.99mg/s (尘)0.3mg/s (超标)为使其达标,应使:Q smg/40.291尘Q 尘= x30%x18%x(1-)20910.40mg/s求得:(1-)=0.21推出除尘效率:=76%(2)减少燃煤量,采用高质量的煤的方法:18若每日燃煤 100t;应使:C(x,0,0,He)max= = 0.15mg/s( )得:Q 122355.20mg/sQ =2WSX=2x xSx90%122355.20mg/s得硫份含量:S0.5%同理:C(x,0,0,He)max= = 0.5mg/s (尘
32、)得:Q 尘20910.40mg/sQ 尘= x30%xB20910.40mg/s得煤中含尘量 :B5.0%3.3.2 对策措施建设单位应合理布设垃圾收集点,保持整洁,并对固体废弃物实行分类管理,包装废弃物应进行回收利用,对那些无回收利用价值的垃圾、生活垃圾(含餐饮垃圾)应及时运往天子岭垃圾场作填埋处理,不得任意堆放。3.5 建设期环境影响分析3.5.2 扬尘在整个施工阶段,整理场地、打桩、挖土、材料运输、装卸等过程都会发19生扬尘污染,特别是冬季干燥无雨时尤为严重。施工工地的扬尘主要有施工作业扬尘,混凝土搅拌、水泥装卸、加料等扬尘,地面料场的风吹扬尘、汽车行驶扬尘等。因此建设单位在施工时应采
33、取相应的措施,尽量减少和防止扬尘的产生和扩散。3.5.3 废水本工程在建设工期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故对建设施工人员的粪便污水必须进行妥善处理。建议在施工人员驻地设简易化粪池,生活污水中粪便经化粪池处理后排放,不得随地排放。只要加强管理,生活污水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很大影响。第 3 章 总 结4.1 清洁生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所谓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34、。工业园区内企业的生产运行应实行清洁生产,从源头上消灭污染。1、禁止引进国家和省有关部门明令淘汰的落后工艺和落后设备项目,进入工业园区的企业所采用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应该是同类企业中较先进的、污染程度较轻的、技术含量较高的。2、对于化工类企业尽量采用无毒、低毒的原料取代毒性大、危害严重的原料;加强节约用水管理,教育员工树立节约用水观念,同时对工业企业冷却水应循环使用,提高重复利用率;加强管理,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凡用热、用汽设备及管道,全部采用新型保温材料。3、对于木业企业,积极开发并选用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的木板胶,以减小甲醛废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4、工业园区内企业应加强设备维护,加强
35、管理,积极改进生产技术,以减小废弃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5、工业园区内的服务性企业,应当采用节能、节水和其他有利于环境保护20的技术和设备,减少使用或者不使用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消费品。4.2 废水1、工业园区首先必须要建好区内的污水收集管网,实行雨污分流制,雨水就近排入河道。污水收集后接入洪溪污水处理厂。2、工业园区入园企业的污水排放执行 GB8978-96 中的三级排放标准,即pH 69、COD Cr 500mg/L、石油类 20mg/L。由工程分析可知,化工类和服装辅料类企业产生的污水将超过三级排放标准,必须采取适当的预处理后才能接管,建议优先采用物化处理工艺。具体的工艺应根据具体的项目而
36、定,本评价不再深入讨论。4.3 废气1、园区所需热能均由热电厂提供,不准新设任何锅炉。2、加强车间通风,尤其是在化工企业,使这些企业无组织散发的特殊大气污染物能及时外排,保护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3、设立隔离带。在工业园区和园区配套居住小区之间设置 150m 的绿化隔离带,工业园区与敏感点之间要结合绿化建设,设置 500m 的卫生防护距离,减少工业园区对园区周围敏感点的影响。4、对化工类入园企业产生的废气应采取集气措施,以有组织方式排放,既有利于改善工作环境空气质量,又有利于减少废气污染物的排放,原则上要求集气率80%。4.4 噪声1、各工业企业总图应合理布局,使其厂界环境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噪
37、声标准 (GB12348-90) ,如将噪声污染源应设置在厂区中心。2、尽量选择低噪声设备及工艺。如选择低噪声风机等。3、加强设备的日常维修、更新和操作人员的管理,使所有设备、尤其是噪声污染设备,能在正常状况下运行。4.5 固体废弃物1、开展清洁生产工艺,选用精料,少排废物。212、由工程分析可知,工业园区日产生垃圾约 35t,建议在工业园区建一个垃圾中转站,收集后的生活垃圾送至嘉善垃圾卫生填埋场进行填埋,做到日产日清。3、工业固废送至嘉善垃圾卫生填埋场进行填埋。4、危险固废送专业机构(如杭州大地工业废物处理有限公司)处理。4.6 绿化根据规划,园区绿化系统由四部分组成,即公园绿地、沿河绿化、
38、沿路绿化和专用绿地。公园绿地。利用天洪路与窑洪路交叉口东北侧的苗木培育基地,结合周围的河网,营造成河水围绕、绿树成荫的中心公园。沿河绿化。沿河港设置 10m 左右宽的绿化带。沿路绿化。沿一级道路布置 5m 绿化带,其它道路布置 3m 绿化带。专用绿地。园区各公共设备用地、工业用地以及仓储用地内均应搞好普遍绿化,企业用地内绿地率应达到 30%以上。4.7 污染防治措施清单污染防治措施清单见表 12-1。表 12-1 污染防治措施清单分类 污 染 防 治 措 施废水园区必须建设好污水收集管,实行雨污分流制。入园企业的污水排放执行 GB8978-96 中的三级排放标准,不能达到三级排放标准的化工类和
39、服装辅料类企业,则必须进行预处理,尽可能采用物化处理工艺。废气工业园区采用由洪峰热电厂集中供汽供热。加强车间通风,使无组织散发的特殊大气污染物能及时外排。在工业园区和园区配套居住小区之间设置 150m 的绿化隔离带,工业园区与各敏感点之间设置 100m 的卫生防护带。化工企业废气集气后有组织排放,要求集气率80%。有组织排放甲醛废气,在热压工序设置集气罩,集气后采用水喷淋吸收,由排气筒集中排放。固废 开展清洁生产工艺,选用精料,少排废物。生活垃圾、工业固废等送垃圾卫生填埋场填埋。22危险废物送专业单位(如杭州大地工业废物处理有限公司)处理。噪声 企业合理布局,选择低噪声设备,加强日常维修保养。
40、绿化 公园绿地、沿河绿化、沿路绿化和专用绿地。4.8 总量控制12.8.1 总量控制原则与控制方法根据浙江省环境保护“十五”规划 (浙计规划2002265 号文) , “十五”期间浙江省将对 SO2、烟尘、工业粉尘、COD Cr、NH 3-N、工业固体废物等 6 项指标进行总量控制,工业园区纳入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有 CODCr、SO 2、烟尘、和工业固体废弃物四项。实施污染物排放应立足于清洁生产、污染物治理达标排放和排污方案优化选择等为基本控制原则。杭嘉湖地区的水污染防治要认真贯彻“截、减、控、清和生态保护”的治污总方针。12.8.2 总量控制分析1、COD Cr由工程分析可知,工业园区建成实
41、施后,废水经预处理达标后接入洪溪污水处理厂,污水排放执行(GB8978-1996)级标准,废水排放量为 628.5 万m3/a(2.095 万 m3/d),排放 CODCr 3036.6t/a(10122 kg/d),因此建议 CODCr总量控制值为 3036.6t/a。2、SO 2、烟尘工业园区建成实施后,SO 2排放量为 73.44t/a,烟尘 25.875t/a。建议SO2和 TSP 排放总量控制在 SO273.44t/a(816mg/m 3)、烟尘25.875t/a(143.75mg/m 3)。3、工业固体废物根据工程分析,工业园区建成后共产生工业固废 1.161 万 t/a,其中一般工业固废 1.125 万 t/a,运至嘉善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理;危险固废 0.036 万t/a,交专业单位(如杭州大地工业废物处理有限公司)处理,均落实了处理措施,排放量为 0,故总量控制指标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