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LED节能灯的工作原理及原理图.doc

上传人:fcgy86390 文档编号:6061392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LED节能灯的工作原理及原理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LED节能灯的工作原理及原理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LED节能灯的工作原理及原理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LED节能灯的工作原理节能灯主要是通过镇流器给灯管灯丝加热,大约在 1160K温度时,灯丝就开始发射电子(因为在灯丝上涂了一些电子粉),电子碰撞氩原子产生非弹性碰撞,氩原子碰撞后获得了能量又撞击汞原子,汞原子在吸收能量后跃迁产生电离图 1是一款 贴片 LED照明灯具的实用电路图,该灯使用 220V电源供电,220V 交流电经 C1降压电容降压后经全桥整流再通过 C2滤波后经限流电阻 R3给串联的 10颗贴片 LED提供恒流电源.贴片 LED的额定电流为 20mA,但是我们在制作节能灯的时候要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对 贴片 LED的影响,包括光衰和发热的问题,LED 的温度对光衰和寿命影响很大,如果

2、散热不好很容易产生光衰,因为 LED的特性是温度升高电流就会增大,所以一般在做大功率照明时散热的问题是最重要的,将影响到 LED的稳定性,小功率一般都采取自散热方式,所以在电路设计时电流不宜过大.图中 R1是保护电阻,R2 是电容 C1的卸放电阻,R3是限流电阻防止电压升高和温度升高 LED的电流增大,C2 是滤波电容,实际在 LED电路中可以不用滤波电路,C2 是用来防止开灯时的冲击电流对 LED的损害,开灯的瞬间因为 C1的存在会有一个很大的充电电流,该电流流过 LED将会对 LED产生损伤,有了 C2的介入,开灯的充电电流完全被 C2吸收起到了开灯防冲击保护.该电路是小功率灯杯最实用的电

3、路,占用体积小可以方便的装在空间较小的灯杯里,现在被灯杯产品广泛的采用.优点:恒流源,电源功耗小,体积小,经济实用.但是在设计时降压电容要采用耐压在 400V以上的涤纶电容或 CBB电容,滤波电容要用耐压 250v以上.此电路适合驱动 7-12只20mA的 贴片 LED1、LED 发光机理:PN 结的端电压构成一定势垒,当加正向偏置电压时势垒下降,P 区和 N区的多数载流子向对方扩散。由于电子迁移率比空穴迁移率大得多,所以会出现大量电子向 P区扩散,构成对 P区少数载流子的注入。这些电子与价带上的空穴复合,复合时得到的能量以光能的形式释放出去。这就是 PN结发光的原理。2、LED 发光效率:一

4、般称为组件的外部量子效率,其为组件的内部量子效率与组件的取出效率的乘积。所谓组件的内部量子效率,其实就是组件本身的电光转换效率,主要与组件本身的特性(如组件材料的能带、缺陷、杂质)、组件的垒晶组成及结构等相关。而组件的取出效率则指的是组件内部产生的光子,在经过组件本身的吸收、折射、反射后,实际在组件外部可测量到的光子数目。因此,关于取出效率的因素包括了组件材料本身的吸收、组件的几何结构、组件及封装材料的折射率差及组件结构的散射特性等。而组件的内部量子效率与组件的取出效率的乘积,就是整个组件的发光效果,也就是组件的外部量子效率。早期组件发展集中在提高其内部量子效率,主要方法是通过提高垒晶的质量及

5、改变垒晶的结构,使电能不易转换成热能,进而间接提高 LED的发光效率,从而可获得 70%左右的理论内部量子效率,但是这样的内部量子效率几乎已经接近理论上的极限。在这样的状况下,光靠提高组件的内部量子效率是不可能提高组件的总光量的,因此提高组件的取出效率便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的方法主要是:晶粒外型的改变TIP 结构,表面粗化技术。3、LED 电气特性:电流控制型器件,负载特性类似 PN结的 UI曲线,正向导通电压的极小变化会引起正向电流的很大变化(指数级别),反向漏电流很小,有反向击穿电压。在实际使用中,应选择 。LED 正向电压随温度升高而变小,具有负温度系数。LED 消耗功率 ,一部分转

6、化为光能,这是我们需要的。剩下的就转化为热能,使结温升高。散发的热量(功率)可表示为 。4、LED 光学特性:LED 提供的是半宽度很大的单色光,由于半导体的能隙随温度的上升而减小,因此它所发射的峰值波长随温度的上升而增长,即光谱红移,温度系数为+23A/ 。LED 发光亮度 L与正向电流 近似成比例: ,K 为比例系数。电流增大,发光亮度也近似增大。另外发光亮度也与环境温度有关,环境温度高时,复合效率下降,发光强度减小。5、LED 热学特性:小电流下,LED 温升不明显。若环境温度较高,LED 的主波长就会红移,亮度会下降,发光均匀性、一致性变差。尤其点阵、大显示屏的温升对 LED的可靠性、

7、稳定性影响更为显著。所以散热设计很关键。6、LED 寿命:LED 的长时间工作会光衰引起老化,尤其对大功率 LED来说,光衰问题更加严重。在衡量 LED的寿命时,仅仅以灯的损坏来作为 LED寿命的终点是远远不够的,应该以 LED的光衰减百分比来规定 LED的寿命,比如 35%,这样更有意义。7、大功率 LED封装:主要考虑散热和出光。散热方面,用铜基热衬,再连接到铝基散热器上,晶粒与热衬之间以锡片焊作为连接,这种散热方式效果较好,性价比较高。出光方面,采用芯片倒装技术,并在底面和侧面增加反射面反射出浪费的光能,这样可以获得更多的有消出光。8、白光 LED:类自然光谱白光 LED主要有三种:第一

8、种是比较成熟且已商业化的蓝光芯片+黄色荧光粉来获得白光,这种白光成本最低,但是蓝光晶粒发光波长的偏移、强度的变化及荧光粉涂布厚度的改变均会影响白光的均匀度,而且光谱呈带状较窄,色彩不全,色温偏高,显色性偏低,灯光对眼睛不柔和不协调。人眼经过进化最适应的是太阳光,白炽灯的连续光谱是最好的,色温为2500K,显色指数为 100。所以这种白光还需要改进,比如加多发光过程来改善光谱,使之连续且足够宽。第二种是紫外光或紫光芯片+红、蓝、绿三基色荧光粉来获得白光,发光原理类似于日光灯,该方法显色性更好,而且 UV-LED不参与白光的配色,所以 UV-LED波长与强度的波动对于配出的白光而言不会特别地敏感,

9、并可由各色荧光粉的选择和配比,调制出可接受色温及演色性的白光。但同样存在所用荧光粉有效转化效率低,尤其是红色荧光粉的效率需要大幅度提高的问题。这类荧光粉发光稳定性差、光衰较大、配合荧光粉紫外光波长的选择、UV-LED 制作的难度及抗 UV封装材料的开发也是需要克服的困难。第三种是利用三基色原理将 RGB三种超高亮度 LED混合成白光,该方法的优点是不需经过荧光粉的转换而直接配出白光,除了可避免荧光粉转换的损失而得到较佳的发光效率外,更可以分开控制红、绿、蓝光 LED的发光强度,达成全彩的变色效果(可变色温),并可由 LED波长及强度的选择得到较佳的演色性。但这种办法的问题是绿光的转换效率低,混光困难,驱动电路设计复杂。另外,由于这三种光色都是热源,散热问题更是其它封装形式的 3倍,增加了使用上的困难。 偏振 LED和三波长全彩化的白光 LED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节能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