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宿迁泽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必备项) 课程类别:必修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管理 学 时:64所需先修课: 学 分: 一、编写说明(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教学目标建筑工程测量是建筑工程技术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课,它的前修学习领域是建筑工程识图与构造,它的后续学习领域是建筑结构、建筑构造、建筑施工,在整个专业培养目标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建筑工程测量是建筑工程专业实践性很强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在工程测量方面的基础理论,包括测量方面的一般概念、基本知识、常规测量仪器和工具的使用及在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放线、定位等基本操作方法,
2、进一步了解测量新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测量中的应用。学习小地区的控制测量、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地形图的识读和应用等。并加强对学生测、算、绘等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基本具备承担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能力。1、知识目标:(1)了解测量的基础知识。(2)掌握仪器基本构造及操作方法。(3)熟练掌握高程测量方法、水平角度测量方法、距离测量的方法。(4)熟练掌握高程测设方法、水平角度测设方法、距离测设的方法。(5)掌握民用建筑施工测量内容,熟悉工程施工测量实施步骤及方法。(6)掌握工业建筑施工测量内容,熟悉工程施工测量实施步骤及方法。(7)熟悉测量工作原则、施工测量规范。(8)了解地形图测绘的方法。2、职业技能目
3、标:(1)能够正确使用水准仪。(2)能够运用水准仪等实训设备测量一闭合四边形的点的高程(等外水准测量) 。(3)能够正确使用经纬仪。(4)能够运用经纬仪等实训设备测量一闭合三角形的内角。(5)能够运用经纬仪等设备观测竖直角。(6)能够运用经纬仪和水准仪等仪器联合完成一小区域平面与高程控制测量。(7)能够完成某一区域的地形图测量。(8)能够运用测量仪器及工具测设已知水平角度和水平距离。(9)能够完成建筑方格网的测设。(10)能够完成建筑物定位与放样。3、职业素养目标:(1)具有较好的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2)具有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和制定工作计划的能力。(3)具有综合运用知识与技术从事程度较复
4、杂的技术工作的能力。(4)具有自学能力、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5)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6)具有团队意识及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7)具有沟通与交流能力。(8)具有计划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二)课程内容简介建筑工程测量是工程测量的一个分支,是建筑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专业课。本课程共分为 8 章,主要内容包括:测量的基本知识;高程、角度和距离测量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常用测量仪器的构造、使用、检校等;控制测量,地形图的测绘与应用;工业和民用建筑的施工测量方法;变形观测。二、各部分教学纲要和学时分配(一)绪论 学时:2 (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1、目的与要求1)理解:建筑工程测量的
5、基本任务与作用。2)了解:了解地面点位的确定方法及基本测量工作方法,了解测量工作的原则和程序。3)熟悉:熟悉测量工作中的平面坐标系及高程系。2、教学内容1)工程测量的基本任务与作用2)地面点位的确定方法3)测量工作的原则和程序3、教学活动建议及其它教学环节(可选项,如有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二)水准测量 学时:15(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1、目的与要求1)理解:水准测量原理,高差的方向与正负。2)了解:了解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方法,了解自动安平水准仪、精密水准仪及电子水准仪的相关知识。3)熟悉(或掌握):熟悉水准仪的构造及各部件名称和作用,掌握水准仪的基本操作及水准线路测量
6、的外业、内业工作方法,熟悉水准仪各轴线之间应满足的几何条件。2、教学内容1)水准测量原理;2)微倾式 S3 水准仪的构造;3)水准测量方法;4)水准测量成果计算;5)微倾式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6) 自动安平水准仪、精密水准仪与电子水准仪简介。3、教学活动建议及其它教学环节:本章安排 5 个课时的实验与实训,使学生初步掌握水准仪的基本操作、水准路线测量及成果计算。(三)角度测量 学时:15(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1、目的与要求1)理解:理解水平角测量与竖直角测量原理,竖直角的计算方法、竖盘指标差计算。2)了解:了解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的方法。3)熟悉(或掌握):熟悉经纬仪的构造及各部件的名称
7、和作用,掌握(电子)经纬仪的基本操作和测量水平角、竖直角的方法,熟悉经纬仪各轴线之间应满足的几何条件。2、教学内容1) 水平角测量原理2) DJ6 级光学经纬仪3) 水平角测量4) 竖直角测量5) 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6) DJ2 级光学经纬仪、电子经纬仪简介3、教学活动建议及其它教学环节:通过 6 个学时的实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电子经纬仪测量水平角与竖直角的操作方法。(四)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学时:4(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1、目的与要求1)理解:理解三种标准方向的含义,理解方位角与象限角的概念。2)了解:了解光电测距仪的原理、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3)熟悉(或掌握):熟悉直线定线的方法,掌
8、握钢尺量距的基本工作方法,会进行作业观测数据的简单处理及精度评定;掌握直线定向的方法、方位角与象限角的计算。2、教学内容1) 钢尺量距2) 视距测量3) 直线定向与罗盘仪的使用4) 光电测距仪简介3、教学活动建议及其它教学环节:课堂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现场示范直线定线与钢尺量距的方法。(五)小地区控制测量 学时:8(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1、目的与要求1)理解:控制测量的概念与内容。2)了解:3)熟悉(或掌握):熟悉小地区控制测量的概况,掌握经纬仪导线的外业观测及内业计算方法。熟悉高程控制测量的方法,熟悉图根水准测量、四等水准测量及三角高程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2、教学内容1) 控制测量概述
9、。2)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3) 导线测量的内业工作及计算4) 高程控制测量3、教学活动建议及其它教学环节:通过习题课熟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方法与步骤。(六)大比例尺地形图与测绘 学时:2(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1、目的与要求1)理解:2)了解:了解地形图的分幅、编号和图廓.等相关知识。3)熟悉(或掌握):熟悉比例尺、比例尺精度、地物符号、地貌符号和地形图的要素内容,熟悉在一个测站上测绘地形图的基本方法。2、教学内容1)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2)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3、教学活动建议及其它教学环节:通过多媒体演示大比例尺测图的方法与步骤。(七)地形图的应用 学时:2(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
10、学时)1、目的与要求1)理解:2)了解:了解场地平整中土方量的估算。3)熟悉(或掌握):熟悉地形图图示符号,学会地形图的识读,掌握在地形图上确定点的坐标、高程、直线距离、直线的坐标方位角、直线坡度及面积量算。2、教学内容1) 地形图的识读2) 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3) 地形图在场地平整中的应用3、教学活动建议及其它教学环节(八)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学时:6(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1、目的与要求1)理解:2)了解:3)熟悉(或掌握):熟悉施工测量的任务、特点、原则和精度,掌握施工测量的三项基本工作、已知坡度直线的测设与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2、教学内容1) 施工测量概述2) 测设的基本工
11、作。3) 已知坡度直线的测设。4) 点的平面位置测设。3、教学活动建议及其它教学环节:通过 4 个课时的实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测设坡度直线与平面点位的方法。(九)建筑施工控制测量 学时:2(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1、目的与要求1)理解:2)了解:3)熟悉(或掌握):掌握建筑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平面与高程施工控制网测量方法。2、教学内容1) 施工控制网概述2) 平面施工控制网。3) 高程施工控制网。3、教学活动建议及其它教学环节(十)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学时:8(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1、目的与要求1)理解:2)了解:了解测设前准备工作;了解复杂建筑物施工测量。3)熟悉(或掌握):掌握民用
12、建筑放样数据的确定,掌握利用基本测量仪器进行建筑的平面位置与高程位置放样的方法(包括民用建筑物的定位与放线、基础施工测量、墙体施工测量等) ,掌握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方法。2、教学内容1) 概述2) 测设前准备工作;3) 民用建筑的定位与放线;4) 建筑基础施工测量;5) 墙体施工测量;6)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7) 复杂建筑物施工测量。3、教学活动建议及其它教学环节:(十一)工业建筑施工测量 学时:4(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1、目的与要求1)理解:2)了解:了解烟囱施工测量。3)熟悉(或掌握):掌握工业厂房矩形控制网与柱列轴线的测设、基础施工测量、厂房构件安装测量、钢结构施工测量。2、教学内容
13、1) 工业厂房矩形控制网与柱列轴线的测设;2) 基础施工测量;3) 厂房构件安装测量;4) 钢结构工程中的施工测量;5) 烟囱施工测量。3、教学活动建议及其它教学环节:(十二)建筑物变形观测和竣工总平面图的编绘 学时:41、目的与要求1)理解:变形观测的意义与内容。2)了解:3)熟悉(或掌握):掌握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掌握基坑的垂直位移及水平位移的观测方法,掌握建筑物的倾斜、裂缝、位移、挠度及滑坡观测,能够进行竣工测量并绘制竣工总平面图。2、教学内容1) 建筑物变形观测概述;2) 建筑物沉降观测;3) 建筑物倾斜观测;4) 建筑物裂缝、位移与挠度观测;5) 建筑物滑坡观测;6) 竣工总平面图的编
14、绘。3、教学活动建议及其它教学环节:三、教学总时数分配表教学环节时数课程内容讲课 实验 习题 总复习 小计绪论 2 2水准测量 5 5 5 15角度测量 4 6 5 15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4 4小地区控制测量 3 5 8大比例尺地形图与测绘 2 2地形图的应用 2 2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2 4 6建筑施工控制测量 2 2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8 8工业建筑施工测量 4 4建筑物变形观测和竣工总平面图的编绘 4 4总 计 42 15 15 72四、课程考核与评价建议本课程采用考试的方式。平时成绩占 40%(出勤占 20%,作业占 10%,课堂提问 10%)五、教材与参考资料教材:建筑工程测量 ,魏静、李明庚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参考资料:1、 测量基础 , 国家测绘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编制,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 工程测量 , 国家测绘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编制,哈尔滨地图出版社3、 工程测量学 ,李清岳、陈永奇主编,测绘出版社4、 工程测量学 ,张正禄主编,测绘出版社执笔人部门: 建筑工程系 执笔人:审核人部门: 审核人:系(部)签章:制订日期: 2012 年 09 月 1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