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0

类型医务人员对梅毒、HIV、HBV职业暴露防护.ppt

  • 上传人:HR专家
  • 文档编号:6058437
  • 上传时间:2019-03-25
  • 格式:PPT
  • 页数:40
  • 大小:325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医务人员对梅毒、HIV、HBV职业暴露防护.ppt
    资源描述:

    1、医务人员对梅毒、HIV、HBV职业暴露防护 金秀县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 梁喜音,目的:通过学习了解医务人员对梅毒、艾滋病、乙肝职业暴露防护,保护好自己,保护好病人。 内容:梅毒、HIV、HBV及职业暴露定义,紧急情况下处理,预防用药。,自1984年世界上报到了首例由职业暴露后被感染的血液而引起的艾滋病感染以来,医务人员与具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接触而被感染的危险已成为医疗领域中一个引人关注的职业性问题。由于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螺旋体(TP)等经血液传播疾病出现蔓延趋势,医务人员职业风险日益增加。,如:某医院一次意外急诊抢救中,6名医护人员均因无保护

    2、措施参加抢救,在抢救中直接接触血液频率最多的那位重伤员,后经检测证实是艾滋病人,致使6名医务人员全部遭受艾滋病职业暴露,半年后有2名血液检测出艾滋病毒抗体阳性,造成一起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的悲剧。因此,医务人员不管在任何时候都应严格执行标准预防。 职业暴露定义:职业暴露是指医疗卫生工作人员、在从事临床诊疗,护理及科学实验等职业活动过程中被物理、化学或生物(HIV、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梅毒)等有害因素影响,直接或间接地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甚至危及生命情况。,梅毒,概念: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本病危害极大,可侵犯全身各组织器官或通过胎盘传播引起

    3、流产、早产、死胎和胎传梅毒。,梅毒的临床分期,以2年为界分早期梅毒和晚期梅毒 早期梅毒分为:一期梅毒 24周二期梅毒 6周6月早期先天(胎传)梅毒早期潜伏梅毒 晩期梅毒分为:三期梅毒晚期先天(胎传)梅毒晚期潜伏梅毒,梅毒的系统损害,广泛的皮肤损害 骨组织:如骨膜炎.骨炎.骨髓炎等。 心血管系统:主动脉瓣病变.冠脉病变等。 神经系统:脑膜炎.脊髓痨.痴呆等 呼吸道 消化道 五官及生殖系统等,梅毒的治疗,首选苄星青霉素G(心血管梅毒除外),240万单位/次,肌注,分两侧臀部各120万单位,每周1次,共34次。现在许多资料报道第三代或四代头孢冶疗梅毒效果好,如头孢曲松钠等。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四环素

    4、类或大环类抗菌药物。 心血管梅毒:用小剂量水剂青霉素G。 神经梅毒:用大剂量水剂青霉素G。,HIV、HBV职业暴露及其防护,一、概述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后导致免疫缺陷,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凡经血液传播性疾病,血液和体液暴露后的紧急处理措施:一挤二冲三消毒四上报 1、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因为:肥皂液属于碱性液,能中和毒素)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2、冲洗后用75%乙醇,碘伏消毒; 3、被暴露的黏膜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因为短时间内采取

    5、适当的补救措施可以减少职业感染的几率)。 4、及时上报相关部门,(二)暴露的途径 1、皮肤损伤:针刺损伤期间注入了HIV感染的血液,是医疗卫生机构中发生HIV感染的主要途径,皮肤的切割伤也较为常见。完整的皮肤接触HIV,感染HIV的危险性相当低。 2、粘膜暴露:粘膜接触HIV或含有HIV的血液、羊水等溅入眼、鼻等部位。 二、容易发生职业暴露的环节和职业分布 (一)医务人员容易发生职业暴露的环节 1、注射、穿刺或静脉切开。 2、侵入性操作:通过外科方法进入组织、体腔、器官,或进行心导管术或剖宫产以及其他可以引起病人出血的操作。,3、产科:执行协助阴道分娩、刮宫、处理胎盘和新生儿体表的血液和羊水。

    6、 4、口腔科操作。 5、眼科和验光。 6、内窥镜检查。 7、透析。 8、急救操作。 9、实验室。 10、病理解剖。 11、遗体处理。,(二)国外职业暴露的监测结果 1、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对19811997年因职业暴露感染HIV的52名医务人员的情况进行了统计:主要是护士(22名)、实验室技术人员(19名)和医生(6名);绝大多数污染源为血液或血性体液,仅3名实验人员是暴露于HIV病毒培养液;暴露情况最常见的是针刺或割伤:针刺伤感染46例,经粘膜感染5例,两个途径均有者1例,不清1例; 2、另一项有关医务人员经皮肤或粘膜接触感染的跟踪调查研究表明,在1300名被调查者中,4人HIV抗体阳性。

    7、 3、目前还没有外科医生和暴露于缝合针刺伤的人员出现HIV血清阳转。,三、职业暴露的预防 (一)预防 1、医务人员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医务人员接触病源物质时,应当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1)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

    8、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3)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4)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二)常用物品、环境的消毒 1、医疗器材:无论一次性或可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使用后消毒才做进一步处理,最好的是高压蒸气灭菌,适宜的消毒液浸泡:如2%的戊二醛,75%的酒精。 2、织物:床单

    9、、被物装入防水口袋,外面罩上另一个布袋,先行高压蒸气灭菌或者煮佛消毒后再在700热水中加洗剂清洗25分钟。 3、排泄物和分泌物:以20%的漂白粉混合后放置12小时。对接触污染废水应先行消毒再排放至下水道。,4、餐具:加热法或微波消毒。 5、环境及居室用品:环境物体表面及居室用品有明显血液、体液污染时用新配置的含氯消毒剂擦试。 6、污染物品、废物:病人使用过的一次性污染物品或可燃废物(如敷料、纱布)装入塑料袋中焚烧处理。如没有条件焚烧时,应先行灭菌或消毒处理后再废弃。 7、病理检查物:病理检查的组织要浸泡在10%的甲醛液中,容器放入另一个不透水的容器内。,8、交通工具:先用20%的漂白粉澄清液或

    10、其他含氯的消毒剂喷洒,待干燥后再行擦净。 9、如工作台等器具上血液、体液溢出物较多,用卫生纸将溢出物吸收,用清水清洁擦拭后用含氯消毒剂消毒后再清洁。四、发生职业暴露的处理,发生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图,(二)危险性评估 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毒职业暴露后,医疗机构应当对其暴露的级别和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 1、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级别分为三级。 (1)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一级暴露: 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2)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二级暴露: 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

    11、器械、物品; 暴露类型为暴露源粘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或者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 (3)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三级暴露: 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一,2、根据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 (1)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HIV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者,为轻度类型。 (2)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

    12、症状、CD4计数低者,为重度类型。 (3)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毒HIV阳性者,为暴露源不明型。,(三)预防性服药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尽早开始,最好在2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 ,预防性治疗应持续4周(28天)。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对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对感染可能性很高的医护人员应建议使用预防性治疗药物。对于感染危险性较低,但仍有危险的人,也可提供预防性治疗,但应权衡较低的感染危险性与药物效力及毒性二者的利弊。对可以忽略其造成感染的危险的暴露,不宜使用预防性治疗。,1、选择是

    13、否服药的标准 (1)不使用预防性用药:发生一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时。 (2)使用基本用药程序:发生一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或者发生二级暴露且暴露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时。 (3)使用强化用药程序:发生二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或者发生三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或者重度时。 (4)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不明时,可以使用基本用药程序。,(四)报告 1、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登记,填写“艾滋病职业暴露人员个案登记表”,内容主要包括: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暴露方式;暴露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暴露源种类和含有艾滋病病

    14、毒的情况;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是否实施预防性用药、药物毒副作用及用药的依从性情况;定期检测及随访情况。,2、各医疗卫生机构每半年应当将本单位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情况进行汇总,逐级上报至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汇总后上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五)预防用药毒副作用监测 1、常见的预防性治疗药物不良反应: (1)齐多夫定(AZT):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恶心、头痛、失眠、肌痛等。 (2)拉米夫定(3TC):腹痛、恶心、腹泻、皮疹、及胰腺炎等。 (3)司坦夫定(d4T、赛瑞特):外周神经疾病、头痛、腹泻、恶心、失眠、厌食、胰腺炎、LFT升高。,(4)去羟基苷(ddI、惠妥滋)

    15、胰腺炎、乳酸中毒、神经疾患、腹泻、腹痛、恶心。 2、使用预防性治疗,应监测药物的毒副作用,包括使用预防性治疗时和服药两周后的全血检测、肾功能和肝功检测。 (六)发生职业暴露后的监测与咨询 1、监测暴露源:如果暴露源没有阳性或阴性的血清学化验结果,最好做快速试验。如果暴露源有急性HIV综合证的症状,应同时检测病毒载量。 2、检测职业暴露者的HIV1/2抗体(包括做快速试验),该血清(0时)留样备用。如果职业暴露者以前已有HIV抗体的化验结果,则应加以记录。分别在暴露后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时监测HIV抗体。结果填写在登记表内。,3、提供健康咨询和心理咨询。 (七)暴露后用药失败原因 1

    16、、HIV有多种亚型,如果暴露于一个耐药的HIV病毒株,预防用药可能失败。 2、在暴露严重的情况下预防可能失败。动物实验已经证实,大量病毒接种预防的有效性会减低。 3、根据HIV感染的机制,如果用药开始时间延迟,病毒已经在靶细胞内大量繁殖或病毒已经在外周血中出现,药物的预防作用会减低。 4、因不能承受药物副作用或其他原因而导致没有坚持全程28天服药或服药剂量不足,预防用药的效果也会减低。,(八)暴露者是孕妇的处理要点 1、如果职业暴露者正在怀孕期间,应该慎重考虑孕妇和胎儿的情况。 2、有些药物应避免在孕妇中使用,在动物实验中已经被观察到AZT、ABC、施多宁有致畸作用,EFV在人体发现有致畸作用

    17、。 3、ddI和d4T有致命性乳酸酸中毒的报道,佳息患有引起高胆红素的可能,因此需仔细评估暴露后的危险性是否需要选择预防用药。 (九)被暴露者在生活工作中注意事项,暴露者在窗口期(13个月),视为可能的HIV传染源加以预防。具体措施主要包括: 1、生活中,被暴露者应在每次性交时使用安全套。 2、育龄妇女暂缓怀孕。 3、孕妇要根据危险性评估的结果权衡利弊,决定是否终止妊娠。 4、哺乳期女性应中断母乳喂养改用人工喂养。 5、在生活中避免与他人有血液或感染性体液的接触或交换等。,乙型肝炎的职业暴,定义: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机体后所引起的疾病。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嗜肝病毒,主要存在于

    18、肝细胞内并损害肝细胞,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纤维化。 危险性 HBV在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液中大量存在,每毫升血液中有近1亿个病毒颗粒,如果注射过乙型肝炎疫苗并已经产生了免疫力,基本上不会被感染,而普通人群对HBV易感。只需极少量(10-4ml)污染的血液进入人体即可导致乙型病毒性肝炎, (10-7ml)血液可致隐性感染。,乙型肝炎的职业暴露,危险性: 没有经过乙型肝炎疫苗注射者,若被有乙型肝炎病毒的针头刺伤或割伤一次,其感染的几率是6%30%,若该患者HBeAg阳性(乙肝二对半的第三项),则感染的机会增加至27%43%。 医务人员被HCV污染的锐器刺伤而感染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几率是1.2%10%。,HBV暴露后预防,预防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方法是注射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通过主动免疫使身体产生抗体。医务人员在进行常规体检的同时检测HBsAg、抗-HBs和抗-HBc,若以上三项指标均阴性。一般经过3次疫苗注射后,大部分人(90%95%)都可以产生免疫力因此,我院为了减轻职业暴露对医务人员的危害2012年10月对全院职工进行健康体检,并对未产生乙肝抗体及抗体弱阳性的医务人员进行乙肝疫苗全程预防注射。,“没有员工的自身健康, 何来患者的健康维护”,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医务人员对梅毒、HIV、HBV职业暴露防护.ppt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605843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