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公路纵断面的极限指标及应用,1.关于纵坡极限值的运用,2.关于最小坡长,3.关于各种地形条件下的纵坡应用 (包括平原区、丘陵、山岭、老路),4.关于竖曲线半径选用,5.关于相邻竖曲线的衔接,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二)变坡点位置选择,变坡点是两条相邻设计纵坡线的交点。 变坡点的位置直接影响着纵坡度的大小、坡长、平纵组合、土石方填挖平衡以及公路的使用质量。 变坡点位置的确定尽量满足填挖工程量最小和线形最理想外,还应使最大纵坡、最小纵坡、坡长限制、缓和坡段满足有关规定的要求,同时还要处理好平、纵面线形的相互配合和协调。此外,为方便设计和计算,变坡点的位置一般应设在整10m桩号
2、处。,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三)平、纵线形的组合设计,公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是指在满足汽车运动学和力学要求的前提下,结合地形、地物、景观、视觉和经济性等,研究如何满足驾驶员在视觉和心理方面的连续性、舒适性以及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以保证汽车行驶的安全性、舒适性与经济性。,好,不好,?,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1.平、纵面线形组合原则,1)应在视觉上能自然地诱导驾驶员的视线,并保持视觉的连续性。 2)平面与纵断面线形的技术指标应大小均衡,避免出现平面高标准,纵断面低标准,或与此相反的情况,使线形在视觉上、心理上保持协调。 3)选择组合得当的合成坡度,以利于路面排水和行车安全。 4)平、纵面线形组合应
3、注意与周围环境相配合,充分利用公路周围的地貌、地形、天然树林、建筑物等,尽量保持自然景观的连续,以消除景观单调感,使公路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平、纵线形组合方式,平面直线与纵断面组合,在平面的长直线中应避免反复变坡,否则会形成锯齿、驼峰,使线形不连贯,直线上一次变坡是较好的组合,即包含一次凸形竖曲线为好,凹形次之 .,好!,不好,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平、纵线形组合方式,平曲线与竖曲线组合,(1)平曲线与竖曲线相互重合,且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平、纵线形组合方式,(2)平曲线与竖曲线的大小应保持均衡,?,OK,分析,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4、平、纵线形组合方式的注意!,当V40km/h的公路,凸形竖曲线的顶部和凹形竖曲线的底部,应避免插入小半径平曲线。 误解:急转 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竖曲线的底部不得与反向平曲线的拐点重合。 两者外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扭曲,前者易使驾驶员操作失误,引发交通事故;后者会使汽车加速而急转弯,且易使路面排水困难。,用心不足!,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4)平纵线形组合与景观的协调配合,理念是灵魂 设计是核心,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平纵线形组合与景观的协调配合,公路设计新理念动感创造美,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1.各种地形条件下的标高控制 1)平原区:保证路基稳定的最小填土高度, 2)丘陵地区:土石方平衡和降低
5、工程造价来控制。 3)山岭地区:主要由纵坡度和坡长所控制。 4)沿溪(河)路段:洪水位高度控制。 其它场合:公路的起终点、交叉口、垭口、隧道、桥梁、涵洞以及地质不良地段等方面的要求。,路线纵断面设计,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纵断面设计方法与步骤,A,B,C,D,资料、图纸、控制点,初步构思,形成粗略设计线,现场核对与优化,完成设计成果 (包括竖曲线、标高计算),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3.纵坡设计应注意的问题,1)在回头曲线地段设计纵坡时,应先确定回头曲线上的纵坡,然后从两端接坡,以满足回头曲线处的纵坡要求。在回头曲线地段不宜设竖曲线。 2)大、中桥上不宜设竖曲线。桥头两端竖曲线的起、终点应设在桥头l0m以外。,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3.纵坡设计应注意的问题,3)小桥涵允许设在斜坡地段和竖曲线上。尽量避免小桥涵处出现 “驼峰式”纵坡。 4)平面交叉口一般不宜设在水平坡段处。两端接线纵坡应不大于3%,山区工程艰巨地段不大于5%。,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