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祛痰食物有哪些呼吸道疾病引起的疾病,如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如果得了上述疾病应该少吃生冷,甜食,辛辣的食物,应多喝白开水,因为水可以将痰液的粘稠度降低,轻易从口咳出,从而达到化痰的目的。枇杷,橘子,雪梨等也是很好的化痰止咳的功效。正常人痰量很少。在吸烟者或呼吸道有病变时,痰量就增多。1、慢性支气管炎遇寒凉后易犯咳、喘、痰多,经久不愈,可形成肺气肿及肺心病。在合并细菌感染时,痰黄黏且发热。 2、肺炎大叶性肺炎时有铁锈痰,并伴发冷发热。 3、肺结核发热、盗汗,形成肺空洞时痰量多,化验能找到结核菌,可伴有血痰。 4、支气管扩张 痰量很多,可分成稀、黏稠、特黏稠三层,也可伴咳血。 5、肺脓疡痰量特
2、多而臭,伴发热。 6、绿脓杆菌感染痰呈绿色或黄绿色,较黏,伴发热。 7、肺癌 咳痰稀或稠,有时带血,晚期痰也臭。 为了查清痰多的病因,应到医院详细检查,针对病因积极的治疗中医认为引起痰多的原因第一,体质虚弱,中气不足,由于脾虚不运,可以使水湿停留,凝聚为痰。第二,脾胃薄弱,宿滞逗留,损伤脾胃;或恣食生食、瓜果,中阳被伤;或因热病饮水过多,脾运不及等等都可以使水湿停留,聚集为痰。还有恣食肥甘,胃中浊气郁蒸,酿湿生热也可以化为痰浊。第三,外感失治,或体弱屡患外感,肺气被伤,不能输津四布,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使水液停留,也可成痰,痰贮于肺,肺气不利,痰涌气道而发,必致咳嗽痰多。中医认为,痰的产生主要与
3、肺、脾两脏有关。肺主呼吸,调节宗气(元气) 的出入和升降。如肺失肃降,就可出现咳喘、卧不平等症。在风邪或寒邪侵肺时,使肺内的津液凝聚成痰。脾主运化,即消化和运送营养物质至各脏器。如果湿邪侵犯人体,或思虑过度、劳倦及饮食不节,都能伤脾而使其失去运化功能,造成水湿内停凝结成痰。中医辨证治痰多,中医将痰分为寒痰、风痰、热痰、湿痰及燥痰等。1、寒痰 由寒邪犯肺,使肺内津液凝聚成痰。痰呈白色,病人怕冷,喜热饮,舌苔薄白或腻,小青龙汤加减:桂枝6 克,制半夏 10 克,干姜 6 克,细辛 3 克,杏仁 10 克,白芥子 6 克。有气喘加炙麻黄 69 克。2、风痰 由风邪侵肺即伤风引起,开始痰白稀,以后可转
4、黄黏痰,病人怕风,舌苔初起白,后转薄黄,杏苏饮加减:杏仁 10 克,苏叶 6 克,荆芥 6 克,前胡 10 克,桔梗 lo 克,白前 10 克。 。痰色转黄,加胆星 6 克,连翘 1 o 克,银花 1 2 克。3、热痰 由热邪侵肺或先受风或寒邪而发高热数天后,使津液烧灼而转化为黄黏痰,病人怕热喜凉饮,舌红苔黄腻,泻白散化裁:桑白皮 10 克,地骨皮 1 0 克,甘草 5 克,生石膏 30 克,黄芩 1 o 克,杏仁 10 克,胆星 6 克。4、湿痰 湿邪侵人人体(如居潮湿环境),使肺、脾功能失调或饮食不节而运化失调引起。痰为白色稀水样,病人有身重、倦乏或便溏等症,舌苔薄白或白腻,二陈汤加味:制
5、半夏 10 克,橘红 10 克,茯苓 lo 克,炙甘草 5 克,杏仁 10 克,苡仁 1 5 克,苍白术各 10 克。5、燥痰 由久旱气候干燥、燥邪侵肺,痰黏稠不易咳出或有咳血,病人觉口鼻咽燥等症,舌苔薄黄,清燥救肺汤出入:北沙参 15 克,天麦冬各 lo 克,生石膏 30 克,炙杷叶 10 克,杏仁 10 克,生地 15 克,浙贝 10 克,玉竹 15 克。化痰的中成药:1、鲜竹沥水:每日 34 次,每次 1015 毫升。 2、复方竹沥水(祛痰灵):每日 3 次,每次 2 支。 3、痰咳净:每日 3 次,每次 1 匙。常见化痰的食物:1、梨: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主治热病伤津,热咳烦躁等症。
6、2、蒜:有化痰止咳之功效。3、萝卜:能化痰消胀气。4、茼蒿:功效暖胃、养肠、利肠胃、化痰浊。5、葫芦:性味甘、淡、平;功效利水通淋。润肺止咳。6、竹笋:有消渴、益气、消痰、防止咳嗽等功效。7、柿子:有清热、止咳、润肠、化痰止泄等功能。8、杏仁:有治疗气喘、咳嗽、气逆、痰聚、气短等症。9、百合:有温肺止痰、清热安神、养阴清心等功效。10、苹果:有补心益气、生津止咳、降压等功效。11、甘蔗:有滋阴润燥,调中和胃,润肺止咳之功效。12、生姜:有散寒、止呕、祛之功效。13、无花果:健脾清肠、消肿解毒、利咽抗癌的作用,主治消化不良、肠炎、痢疾、便秘、痔疮、喉痛、痈疮疥癣。14、海蜇:痰饮咳嗽,肝阳上亢:
7、海蜇皮(漂净)30g,鲜荸荠 120g,煮服,兼治淋巴结核。15、罗汉果:清肺止咳,肺热咳嗽和风热咳嗽者宜服。可用罗汉果 1 个,柿饼 15 克,水煎服食。16、荸荠能化痰、清热,对热性咳嗽吐脓痰者尤宜。每次可用鲜荸荠 250 克,洗净削去皮,用沸水烫一下,生吃,早晚各 1 次,连吃 35 天。17、胖大海:有清热、润肺、止咳作用。因于外感者:胖大海五枚,甘草一钱(3 克) ,炖茶饮服,老幼者可加入冰糖少许。 ”18、鸭蛋:性凉味甘,能清肺热。19、紫菜性味甘咸而寒,能化痰软坚清热。 “咳嗽咯吐臭痰(包括肺脓疡、支气管扩张等):紫菜研细末,炼蜜为丸,每服 6 克,1 日 23 次,饭后服。 ”
8、凡属肺热咳嗽或风热咳嗽吐痰黄稠腥臭者,食之皆宜。20、豆腐:有清热润燥作用,清热,止咳,消痰。凡咳嗽属于风热或肺热者尤宜。亦可选用豆腐皮 1 张,冰糖适量,加水煮熟后食用,对肺热咳嗽也有治疗效果。银贝雪梨汤:主料:白木耳 20 克, 川贝母 5 克,梨 200 克 辅料:川贝母 5 克 调料:冰糖 30 克1. 将水发银耳拣去根蒂及杂质,洗净,撕成小片。2. 将雪梨洗净削去皮,除去核与籽,切成小丁块。3. 川贝母洗净,泡好。4. 将处理好的银耳、雪梨、川贝母一起放入炖盅内,加入糖和水 1 杯,上笼蒸约 1 小时,取出即成。健康提示:1. 银耳功能滋阴补肺,润燥生津;雪梨功能清热生津,润肺化痰;
9、川贝母功能补肺清肺,化痰止咳。2. 三品共用具有良好的清热补肺,止咳化痰之功;3. 尤其适用于老年人肺虚,肺气肿,肺功能不佳所致胸闷气短,干咳无痰或咳痰咯血等症。食物相克:川贝母:川贝母反乌头、矾石、莽草,恶桃花。干贝萝卜球汤功效:咳喘食谱 利尿食谱 理气调理食谱 滋阴食谱 祛痰食谱 主料:白萝卜 500 克 辅料:干贝 25 克 调料:料酒 10 克,大葱 5 克,姜 5 克,盐 3 克,味精 2 克1. 干贝洗净,蒸好,备用;2. 姜葱洗净,姜切片,葱切段;3. 将白萝卜冲洗净,刮去皮,用小刀削成 12 个均匀的小球;4. 将萝卜球入开水锅中略烫一下,捞在凉水中冲凉;5. 取小碗一个,把蒸
10、好的干贝码在碗底,萝卜球在上面,加料酒、精盐、味精、鸡清汤和蒸干贝的原汤,上放葱段、姜片,上笼蒸半小时;6. 将蒸烂的萝卜球、干贝取出,拣去葱、姜,滗汤于锅内;7. 将干贝萝卜球翻扣在大汤盆内;8. 原汤锅上火,倒入鸡清汤煮;9. 待煮沸,撇净浮沫,加精盐、味精,调好口味,徐徐地倒在大汤盆内即成。健康提示:1. 干贝萝卜球汤以顺气消食、止咳化痰、除烦生津、散瘀解毒、清凉止渴、利二便的萝卜为主料,配以养阴滋补的美味海鲜之品干贝而成。2. 无论是从营养和保健角度来看,还是从中医食疗的食性理论分析,萝卜都可作为蔬菜中对人体十分有益之品。3. 二物配合,共具养阴滋补、化痰止咳、顺气消食之效。小帖士-食
11、物相克:白萝卜:白萝卜忌人参、西洋参同食。北杏炖雪梨:主料:苦杏仁 20 克,梨 500 克 辅料:白砂糖 50 克将北杏、雪梨、白砂糖同放炖盅内,加清水半碗,急火隔水炖 1 小时。用法:每日 2 次,食雪梨、饮汤。健康提示:效用:化痰止咳,清热生津,润肺平喘。适用于咳嗽、慢性支气管炎及肠燥便秘等症。按语:北杏含多种皂甙和微量氰酸,有镇静呼吸中枢、止咳平喘的作用。与雪梨同炖能除其寒性,增润肺平喘之功效,且能生津化痰。清热祛燥,为四季镇咳之佳品。小帖士-食物相克:苦杏仁:本品与黄芩、黄芪、葛根相克;川贝冰糖炖梨简单安全,润燥化痰效果佳,而 且不热不寒,副作用少,可常食用,一般以五天为一疗程 ,方
12、法详述如下:川贝冰糖炖梨,选黄皮较粗之梨子,洗净后,不用削皮, 中间梗挖空,塞入冰糖约 10 至 30 克,放入碗内,隔水蒸煮 30 至 60 分钟后,梨子会自然出水,用金属汤匙,挖果肉, 连同汤汁一起吃下。痰黏严重者可加用 2 至 6 克之“川贝母 粉 ”,先用 100 至 200c.c 沸腾之水,煮约 5 至 10 分钟后,再 与上述冰糖水梨共同蒸煮后,连同汤汁一起吃下。以上为成人 50 公斤之剂量,小孩则依体重,按比例服用 ,例如小孩体重 25 公斤,25/50=1/2 份), (小儿可弄成梨泥喂食,婴儿可用汤汁喂服即可。注:为节省时间,依个人需求,可一次炖煮 2 至 3 份,要 吃时再
13、隔水蒸煮温热吃即可,(不建议用微波炉加热) ,若食物有化痰作用,但属性温者,就疏导疗法而言,还 是不宜服用;除非病人的痰已化很久,而成水水的泡沫 状时,才能用这类食物,稍微收敛减少一些痰,但如杏 仁或白果等都有微毒,则不宜久服,化痰食物:属性,功用 1.水梨:性寒,润肺、消痰、止咳、降火、 2.白萝卜:性寒,顺气、化痰、止咳、清热解毒、 3.百合:性微寒,润肺、止咳、 4.荸荠:性寒滑,清热、化痰、益气、开胃、消食、 5.白木耳:性平,化痰、止咳、 6.杏仁:性温,润肺、止咳、化痰、(杏仁有微毒,不宜久服 ) 7.白果(银杏) :性温,温肺、益气、镇咳、袪痰、 (白果有一定毒性,要小心,儿童不
14、宜吃) 8.橘皮(陈皮) :性温,理气、燥湿、化痰、止咳、健胃、 9.海哲皮(去盐):性温,软坚、化痰、 10.麦芽糖:性甘温,润肺、止咳、 选用鲜竹沥、止咳糖浆、氯化氨合剂等常见化痰药,其中的鲜竹沥每次一定要服用 1015 毫升,每日 3 次。素问经脉别论篇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告诉我们水液的运行与脾肺肾三藏有关。若三藏功能失调,水液积聚成痰,由痰作崇,即生百病。可从痰论治,收标治本。化痰的方法:1、温化寒痰:如半夏、白芥子、陈皮、干姜、苦杏仁等2、清化痰热:如川贝、栝楼、冬瓜仁、竹茹、枇杷叶等3、润燥化痰:如川贝
15、、桔梗、麦冬、橘红、干地黄等4、治风化痰:如天麻、白附子、胆南星、法半夏等5、开窍除痰:如菖蒲、郁金、远志、胆南星、白矾、竹沥等6、化痰消坚:用于瘰疬、甲状腺肿块、肿瘤等。药物有夏枯草、浙贝、昆布、海藻、山慈姑、天南星等。此法治疗时若选用 1、2 味虫类药,如炮山甲、地鳖虫、全蝎、蜈蚣等,能收到令人惊喜的效果。健脾利湿、化淤祛痰的食物赤小豆根据历代医家地经验,赤小豆有利水消肿、解毒排脓、清热去湿、健脾止泻地功用,皮肤湿疹多因脾虚失运,湿毒为患,借助赤豆健脾利湿、清热利水地作用,皮肤湿疹患者食后有利于康复痊愈,故无论急慢性皮肤湿疹之人均宜多食常吃圆满。若将赤小豆研为极细粉末,撒患处或用鸡蛋清调跟
16、涂患处,亦颇适宜圆满。薏苡仁性凉,味甘淡,有健脾、利湿、清热地作用,皮肤湿疹,湿热为患,食之颇宜圆满。 本草新编云:凡湿盛在下身者,最宜用之,阴阳不伤,湿病易去圆满。用薏仁为君,而佐之健脾去湿之味,未有不速于奏效者也圆满。薏苡仁甘淡利湿而健脾,利湿而不伤正,补脾而兼能利湿,药食兼用,最为有益圆满。白扁豆性平,味甘,亦药亦食,能补脾胃、化湿热圆满。皮肤湿疹者食用,有药疗食疗之效,有药补食补之功圆满。药品化义载:扁豆,味甘平而不甜,气清香而不串,性温跟而色微黄,与脾性最合圆满。皮肤湿疹患者,常食白扁豆,脾健运而湿热去,有利于治愈湿疹顽症圆满。绿豆性凉,味甘,有清热、祛暑、利水、解毒地作用圆满。古代
17、医家认为它行的意思可以主丹毒烦热,风疹,治痘毒,疗痈肿痘烂等皮肤疾患,均借其清热利水解毒之力,急性皮肤湿疹者食之,有助于祛湿清热圆满。冬瓜性凉,味甘淡,有利水跟清热作用圆满。丝瓜性凉,味甘,皮肤湿疹者宜常食之,行的意思可以起到清热、凉血、解毒地效果圆满。 医学入门中曾说:治男妇一切恶疮,小儿痘疹余毒,并乳痈、疔疮圆满。这类病症,多因湿热为患,同皮肤湿疹一样,食用丝瓜,均能达到去湿热、解湿毒地目地圆满。西瓜性寒,味甘,有清热、解暑、利小便地作用,皮肤湿疹者宜食,可使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去圆满。亦宜用西瓜皮煎水代茶饮,同样行的意思可以收到清利湿热地效果圆满。山药性平,味甘,功在补脾胃、健脾运圆满。中医
18、认为,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湿,皮肤湿疹患者缘于脾失健运,湿热内生圆满。常吃山药健脾胃而水湿渐化圆满。一年四季,均宜食用,炒食煮食或煎汤皆可圆满。白茯苓性平,味甘淡,既能健脾胃,又能利水渗湿,故皮肤湿疹者宜食圆满。 用药法象中说茯苓淡能利窍,益脾逐水,除湿之圣药圆满。 药品化义中说它:治下部湿热,淋沥水肿,便溺黄赤圆满。这些都与下肢皮肤湿疹一样,同为湿热为患,故皮肤湿疹者宜常食之圆满。枸杞子性凉,味甘苦圆满。 日华子本草说它能消热毒,散疮肿圆满。皮肤湿疹患者就像如感到皮肤瘙痒或发出红疹,小便不利,尿色赤黄,口鼻火热地现象(有时是表面的) ,可能是血热所致,枸杞头有清理血热作用,用枸杞头煮汤饮服
19、,可见疗效圆满。黄瓜性凉,味甘,可除热、利水、解毒圆满。 滇南本草载:解疮癣热毒圆满。 本草求真说,黄瓜气味甘寒,服此能清热利水圆满。故湿热为患地皮肤湿疹病人,宜常吃黄瓜,生吃、凉拌、烧食皆可圆满。金针菜俗称黄花菜圆满。有清热利湿地作用,凡急性或亚急性皮肤湿疹还有合并感染者,均宜常食圆满。 日华子本草云:金针菜治小便赤涩圆满。 本草纲目说它消食,利湿热圆满。实质皆取金针菜凉降之性,湿去热清,湿疹自愈圆满。近代有学者认为,常吃金针菜,能增强皮肤韧性跟弹力,保护表皮与真皮组织细胞,加速皮肤毛细血管血液循环,抵御内外各种不良因素对皮肤地刺激侵蚀,对皮肤起到一点保护作用圆满。 荸荠性寒,味甘,能清热、
20、化痰、消积圆满。唐孟诜说它消风毒圆满。 本草再新记载:清心降火,补肺凉肝,消食化痰,破积滞,利脓血圆满。前人还有用治黄疸湿热,小便不利圆满。这些都说明荸荠有消风、清热、利湿地功效,故皮肤湿疹患者宜食之圆满。中医认为,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养血生肌,润肺去燥等功能. 呼吸道感染宜吃梨,枇杷,橙子,杏子,罗汉果等水果,可化痰,止咳. 像梨,柑橘,柚子等水果,具有止咳,化痰,润肺,助消化的作用. 罗汉果又称“长寿果”,为我国名贵特产,因其具有特殊的清肺止咳,防癌抗衰。荸荠味甘,性微寒,能清热生津,凉血解毒,化痰消积等作用. 萝卜味辛,甘,性凉,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等作用. 款冬花辛温,有润肺下气,止咳化痰作用. 贝母为化痰止咳良药,与雪梨,冰糖并用,则起化痰止咳,润肺养阴功效. 丝瓜味甘性凉,能清热此痰,凉血,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