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类型峨眉七星横练.doc

  • 上传人:HR专家
  • 文档编号:6053713
  • 上传时间:2019-03-25
  • 格式:DOC
  • 页数:9
  • 大小:35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峨眉七星横练.doc
    资源描述:

    1、峨眉七星横练峨嵋七星横练气功原系峨嵋道家毕路兰所传的一种修身健体、克敌制胜的内外双修的功法。一些侠义小说中常常提到的“此人一身横练功夫”,即指此功。第一节、七星横练采气法 七星横练是采用人体先天鼻吸和后天口吸相结合的浑天补气法。1、先天鼻吸(又名腹式胎呼吸)為人体之本,即以小腹(丹田)呼吸,呼气时小腹内收,吸气时小腹鼓起。后天口吸(又名吐纳功)即用口吞吐气。口吸时嘴微微张开,手放下(手心向上) ,用嘴轻轻呵气(吐气) ,身体随之微前倾。气呵尽后,把嘴并小,用嘴吸气,吸气时两臂分开自然膨起直上头顶端(百会穴),两手相合。气吸足后似喝茶一样把气(以及嘴里的唾液)一起下咽,然后再舌抵口腔上齶,同时两

    2、手由头顶辅助意念由胸前下沉至小腹,随著气沉丹田小腹鼓起,此為后天补气。要领 用气时一定要吐尽吸足,后天补气一定要口吸咽气。第二节、预备法预备式两脚平行分开(不可呈内、外八字)与肩齐宽,身体直立,自然放鬆,舌抵上顎,提肛,含胸拔背,眼楮微闭,开始意守丹田,做先天式鼻吸,一呼一吸為一次做十二次。此為本功预备式八静养神。要求 思想集中,无杂念,鬆静自然。预备功浑天一气。经预备式达到思想稳定、头脑平静后,开始后天补气三次,气沉下腹意守丹田,两手空心握拳,自然放在小腹上,不可用力,再配合先天胎式鼻吸二十四次(此鼻吸要求细、慢、匀、长、呼尽、吸足),此為预备功。此式功理以先天胎气(即人体元气或者真气)容纳

    3、后天补气(有益人体之气) ,浑同一体形成人体正气,对人体有祛邪扶正、升阳健脾作用,通称大补功。对体弱者功效显著,可以治疗胃病、气管炎等病癥。功法要领提肛、顶舌、鬆体。第三节、峨嵋七星第一式 气海求真又名铁肚功 。 由预备式后,口吸补气一次,意念集于丹田,小腹用力挺起,两手紧握成拳,用力紧压在小腹上,然后从小腹上部向下压至小腹下部后,两拳左右分开,再沿左右向小腹两侧上方用力按擦,回至小腹上部,再两拳会拢向小腹下部压去。按此圆形路线,用意、力在小腹上做两拳相对的按擦六圈。然后再做两拳相分,方向相反,按擦六圈。按擦后,小腹放鬆,两拳鬆开变掌(男左、女右)手心(劳宫穴)自然贴在丹田上,意念丹田发动真气

    4、,以丹田為圆心作螺旋形(男顺时针,女逆时针)转动,从小圈逐渐转到大圈共十二圈至小腹下端处,然后,做回归运转,由大圈逐渐转向小圈至丹田,共十二圈。口吸补气一次,意在丹田小腹用力挺起,随之左右两手握拳交替力击小腹(下力要力所能及),但每击一下要在小腹上按摩一下。然后,再握拳接著击打,这样交替击打十二下。击腹结束后,小腹尽量放鬆,两手掌心贴在小腹左右两侧,分别做两侧放鬆按摩三次,以示第一式结束。此功功理為引动先、后天之正气,壮阳补肾,清肠胃,增长人体之正气,此為练气之本。对身弱、体亏、肠胃病患者及肠粘连疗效甚佳。此功成就后為铁肚功,可具有不惧腹压千斤,铁尺击打及枪头挑人等硬功夫。功法要领紧鬆分明,紧

    5、如板石,鬆似棉里藏珠。第二式 旱地插针又名七星桩功或千钧坠底功 。 接上式,口吸补气一次,气沉丹田,再用意把丹田之气沉坠至两脚脚心,此时意守下丹田,上身放鬆,两腿微曲,两脚扒地,身体微微后仰,配合先天鼻吸二十四次,鼻吸时身体后仰,意念气至两脚,鼻呼气时,身体前倾,两脚往地下插,意念脚入地,一次比一次地加深。然后,意念两脚心的气往上提动,由两脚跟、两腿后部到两股部、腰部、背部至两肩部,同时两脚由于意念上提而向上抬起,同时配合鼻吸气,这时意念气在两肩,全身意欲飘起,脚下失重无根,此為旱地拔葱。当两肩意念气提足后,意念气迅速下坠(如自然落体运动沉至脚心),这时鼻配合呼气,身体下蹲(此為千钧坠底)。这

    6、样反復将意念之气提起、坠落共十二次。而后,身体自然站立,意念人体重心开始转移(身体实际不动) 。用意念导引,眼观左脚,眼光沿左腿往上至丹田(配合鼻吸气) ,从丹田经右腿下行看到右脚(配合鼻呼气)。接著是右脚支撑,鼻吸气提左脚离地向外转体至最大限度,然后缓缓恢復原状,这时配鼻呼气。反方向重復上述动作。如此左右重心意念转移,提脚转动各十二次。身体还原直立,两脚开始左、右交叉蹬腿,蹬时足跟蹬地,鼻呼气為主。两脚各蹬十二次,然后两腿放鬆,微曲,两手按两膝关节向内转动六次,向外转动六次,然后身体直立,自然放鬆。此功功理舒通经络,清内热,降心火,对高血压、关节炎疗效為佳。此功做到立地生根,以人体之正意,意

    7、合地气以育身,钢劲有力,发力可足断石碑。功法要领入地生根,起如升月,落如千钧坠底。 第三式 玉带转腰又名横练功 接上式,口吸补气一次,意念气沉丹田,两手按住腰部左右肾俞穴,身体前俯,意念丹田之气顶向身后腰部命门穴。接著开始左右拉腰。即意念左腰肾俞穴用力挺起,然后把身体向右旋转用力拉拔左腰部三下。再意念右腰部肾俞穴用力挺起,把身体向左旋转用力拉拔右腰部三下。如此左右交替各三次,而后两手用力在左右腰部上下搓擦 24 次。再两手空心握拳,拳眼自然放在腰部命门穴两侧,腰部放鬆后,两拳并拢,意念随两拳由腰部上端向下端运动,再由上端左右分开经腰部两侧向上运转至腰部上端,两拳并拢。如此运转 6 圈,然后再作

    8、相反方向运转 6 圈。接著两拳在腰部上下拍击(力所能及),而后左拳由腰部命门穴向左沿腰带(带脉)部位顺序拍击到肚脐前,再交换右拳由肚脐前顺腰带部位拍击到腰后部命门穴一圈。如此拍击 3 圈,每圈要求拍 24下。然后交换方向从右到左拍击三圈。腰部放鬆,两手撑腰,意念气从腰部命门穴腰带部位向左转 6 圈。再向右运转 6 圈,再身体直立,自然放鬆。此功功理人体正气深入肾经输通带脉,有补肾壮腰强脾作用,对腰痛、肾脏病有较好的医疗效果。 此功要领气行带脉,鬆紧相济。第四式、蛤蟆状气功 ( 又名铁布衫功 ) 接上式,口吸补气一次气沉丹田,两手握拳,紧按丹田穴。再用意念力把两拳向小腹下压至小腹下端,接著两拳左

    9、右分开,经小腹左右两侧上提胸肋部直至左右两腋下,同时配合鼻吸气。再接著从两腋下压经胸肋原路线归至小腹下部,同时配合鼻呼气。然后向上提气,两拳并拢从小腹下部上行,经胃部,前胸部至颈部上端,同时配合鼻吸气。再顺原路线下行至小腹下部,同时配合鼻吸气。再顺原路线下行至小腹下部,同时配合鼻呼气。这样在两肋、前胸反復做三次。口吸补气一次,两手相合在左手心劳宫穴自然按在丹田穴上,右手心劳宫穴合在左手手背外劳宫穴上(男左手心贴丹田,女右手心贴丹田),意念气随左手上行(沿任脉)由丹田经前胸上提至左手劳宫穴,左臂向上方伸直,左掌心托天(上提吸气,托天掌呼气)。接著配合鼻吸气,右手心贴丹田随意念向左肋上提,转至颈下

    10、左胸前,配合鼻呼气。再经右胸向右肋下端下降转至丹田,以此右手沿左右肋周围用意气力运转三圈,再用右手握拳自左肋上部向下拍击至丹田共十二下,然后拳变掌按在丹田上。再接著左托天掌向里翻转,掌心朝内沿任脉下行按在右拳上。这时右拳变掌,掌心劳宫穴自然贴丹田上,沿任脉上行变右掌托天式(呼吸意念均同左手一样)。接著左手由丹田右肋上提,提到颈下右胸前,再经左胸向左肋下端下降至丹田,以此左手沿左肋部周围运转三圈(呼吸意念均同左手一样)。再左手握拳自右肋上部向下拍击至丹田共十二下,左拳变掌贴在丹田上。右托天掌向里翻转,按原先上行的方向沿任脉下降至丹田放在左掌上。然后身体前俯,两手下垂交叉,同时配合鼻呼气,气呼尽為

    11、度。再以鼻深吸气,随吸气两臂上提,抬上体,两肘内曲提至平胸,身体微微后仰,两手随著上身膨起,自然左右分开在头部两侧成蛤蟆状,此為蛤蟆状气,如此三次以示此式结束。此功功理人体正气疏补胸膛,通任脉,功能宽心、利肝、润肺。对心、肺、肝部的慢性病均有较好的疗效。此功练就后,身体内脏有如身著铁衣,故名铁布衫功。功法要领此功要求练通任脉,鬆紧相宜,鬆能祛病,紧则上功。 第五式、魁星望斗(又名铁头铁背功)接上式,口吸补气一次,意沉丹田,然后把丹田之气沉至襠下会阴穴,再由会阴穴向身后尾宫运去,经尾閭、腰椎、胸椎、颈椎(即督脉)把意念之气上提至头顶百会穴,再由百会穴至印堂穴,意守眉心作先天鼻呼吸,吸气时眉心鼓起

    12、发胀,呼气时眉心感到下降,一呼一吸為一次,共做 24 次然后意归头顶百会穴,这时意守百会穴,人体有顶天立地之感,再头部微微向上顶转,意如钻天,左右各转六圈。再用意念拉拔颈项、前、后、左、右為一次,拉三次。再接著摆头旋转颈项,左右各 12 次。口吸补气一次,把丹田气下沉襠下会阴穴,由会阴穴向身后经尾閭,左右分开向两背部上提至两肩。这时上体前俯 90,两手臂下垂在胸前。接著再从尾閭意念上提拉拔左背,向左背上提经左肩、臂至左掌心,拉拔至最大极限。再强拉三次,意念回归尾閭,左背放鬆。再从尾閭意念上提拉拔右背,向右背上提经右肩、臂至右掌心,拉至最大极限后,再强拉三次。意念回归尾閭。这样左、右交替拉拔背部

    13、各三次。口吸补气一次,把丹田之气沉襠下会阴穴,再从会阴向身后尾閭运去经尾閭、腰椎、胸椎、颈椎(即督脉)、脑后上提至头顶百会穴。以头顶百会顶墙,身体倾斜,两手自然下垂胸前,然后随著鼻气扩胸,两手自然下垂胸前,然后随著鼻气扩胸,两手自然向上膨起,膨至胸前,随著鼻呼气两手慢慢下落待气快呼尽时,两手快速向下撑,这样一吸一呼為一次,共做 24 次。口吸补气一次,意守百会穴,然后左右手交替拍击百会穴 24 次,再口吸补气一次,把头顶意念之气降沉至丹田,以示此式结束。此式功理气通督脉,强肺、醒脑,眉心炼丹大补神经,对神经衰弱、脑血管硬化及人体筋骨所引起的病态疗效尤佳。此式合三、四两式為小周天功夫,此功练就后

    14、可头开砖石,油锤贯顶,身如铁板金鐘。功法要领气入椎间,意念节节鬆开。第六节、通臂移山 ( 又名推山掌 ) 接上式,口吸补气一次,气沉丹田,身体微微前俯,两手自然下垂,然后把丹田气沉至襠下会阴穴,再由会阴穴向身后尾閭穴运去,经尾閭穴左右分开沿两背到两肩,再由两肩至两手心劳宫穴。意守劳宫穴(手心),两手屈肘平肩作先天自然鼻呼吸,一吸一呼為一次,做 24 次。然后掌心下压,手指上提,身体由微前俯挺起直立,这时意守掌心,左、右手用意、力下压 24 次。再把丹田之气经会阴、尾閭左右分开,沿两背上提至两肩,尽量用力提足。这时配合先天鼻吸气,然后快速向两手心劳宫穴猛力用意力压去,这是配合鼻呼气,这样反復提压

    15、运气 12 次。随后两手翻掌,掌心向上,两掌随两臂向上平托与肩齐平,力贯双臂。再行翻掌,掌心向下,意至手指向下扒,扒至两脚旁。如此两手上托下扒各 6 次。再两臂由平肩位置合掌内收至胸前,左、右分开,掌心向外,用意力左右同时撑出,如此做 3 次。再两手手心相对,两臂伸直,两手心随两臂向内挤合至似合非合后,两手随即向外篷开至最大范围抱圆,这样一合一篷為一次,做三次,再收回成预备式。此功功理意通双臂、通经络、舒筋解困,可治疗肩周炎、网肘炎、关节疼痛等疾病。此式和第五式贯通周身经络為大周天功。功成后双掌可断碑碎石,故名推山掌。 第七式、万全归宗 ( 又名大力功、玄功 ) 接上式,口吸补气一次,随之气沉

    16、丹田下行至襠下会阴穴,然后经尾閭左右分开,沿两背上行至两肩、两臂直到两手心劳宫穴。随著先天鼻吸,两臂贯气自然膨起至与肩平行,手心向下。然后向左、右侧移重心,左、右舒张,意念直达手指梢部。接著两手扣指紧握成拳,再意力紧收两拳默念 24 次,一次比一次收的更紧。拧臂转动拳眼,两臂相对平合至胸前,两手以拳向内扣腕,用意用力,默念 24 次,一次比一次扣之更紧。再两臂屈肘向上紧夹大臂,用意用力,默念 24 次,一次比一次夹之更紧。然后两肘向下移动,以两大臂夹身,用意用力,默念 24 次,一次比一次夹之更甚。再接著身体前倾意力扣两脚腕,一次紧似一次,默念 24 次。两大腿下蹲,以大腿紧压小腿,意力一次紧

    17、似一次,默念 24 次。再以身压大腿。意力一次紧似一次,默念 24 次。全身缓缓鬆开,口吸补气一次,等全身放鬆毕,浴头面 24 次。再口吸补气一次,全身意、气、力尽归丹田,全功至此结束。大力功类似少林易筋经,功成后感到周身力大无穷。此功功理力敛入骨,意到气到,力到功到,回归丹田,集气强身,功到火候,力克邪魔。注意事项初练该功法应节制性生活百日。练功期间应加强营养和足够的睡眠(需睡足 8 小时)。练功应早、晚各练一遍。选择空气洁净的山林或公园湖边、草地,循序渐进。与人处事应豁达大度,虚怀若谷。本功练至百日周身畅快,有病者即可祛病,无病者头可开薄砖。经教学实践证明此功治病疗效在以上,对于癌癥患者亦有一定的疗效。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峨眉七星横练.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605371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