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评价方案1、评价目的道德与法制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通过对道德与法治的评价,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水平、行为转变的情况做出确认,以促进学生的道德认识和行为的形成。二、评价目标:1让学生认识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性;2学会正确评判事物,培养良好的是非观;3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4检查学生遇到问题会想办法,懂得用科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热爱家乡,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三、评价原则:(一)全面性原则:评价必须全面考虑学生素质的构成,结合学生年龄特点,体现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不仅关注结果,更要关注学生成长
2、发展的过程。(二)差异性原则:学生的个性差异决定着每个学生发展上的差异,不同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不同场合运用不同的评价方式,让人人体会到只要努力就能获得成功,特别是对部分智力滞后学生更应采取特殊评价方式。(三)可行性原则:学生评价指标体系应是经过师生共同努力达到的,每项指标应明确具体,易为学生理解,便于教师掌握,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四)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评价不仅要关注形成性评价,还要关注终结性评价,也就是把考试评价和其他评价方法(如平时的观察等)有机结合起来。四、 评价的形式:重点考核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分为认知能力和行为评价能力,具体内容为“教材和日常
3、行为表现” 。综合评定等级:优秀(90100 分)、良好(80 90 分)、合格(7080 分)、需努力(60)五、 评价活动安排表:项目 时间 地点 考评人员讲连环画故事 抽取书本中任意一个 教室 老师整理书包比赛 三分钟 教室 老师纸笔测试 统一 教室 老师一、我会讲连环画故事。从拖拉鸟小鹿和小猴子中选择一个故事连贯的说出内容,再说说故事的道理。二、整理书包比赛。学习一天,书包都乱了,我来试着自己整理一下,比一比谁做得更好更快。三、选择大乐园。1、新的学期,见到老师和新伙伴要( )A.主动问好 B 看一眼,不理睬 C.假装没看见2、背着新书包上学去,我的心情是( )A.高兴 B.没感觉,无
4、所谓 C.不想去,不开心3、操场的作用是( )A.做游戏 B.借书看书 C.学习4、放学了,一位阿姨说是妈妈的朋友接你回家,你该怎么办?( )A.跟着她走 B.不理她,自己回家 C.找班主任或者给爸妈打电话5、升国旗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A.和同学讲话 B.深情庄重,保持安静 C.自由坐下,原地休息6、今天是妈妈的生日,你会怎样做?( )A.送妈妈一张卡片 B.让妈妈自己去买礼物 C.去同学家里玩7、家里来客人了,我会这样做( )A.见人不打招呼 B.在大人间插嘴说话 C.主动问好8、我们要怎样和小伙伴相处呢?( )A.上课聊天 B.追逐打闹 C.互相帮助9、我知道爸爸的姐姐叫什么( )A.舅妈 B.姑姑 C.姨妈10、同学间在学校可以分享( )A.课外书 B.作业答案 C.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