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庸之道与处事之方(提纲)引言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提出“轴心时代”( Axial Period)的说法,认为大约在公元前 800 至前 200 年之间,特别是公元前 500 年前后,中国、印度、波斯、犹太和希腊的先哲们几乎不约而同地涌现出来,创言立说,奠定了各自文明的基本框架。处于这一时期的先秦诸子们便创发了引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达上千年之久的道德理念。孔子首倡并被儒家不断诠释的“中庸”观念,就是其中一种具有现代性的积极的思想元素。一、中庸的价值何在?儒家传统的中庸之道蕴涵了为人处事的大智慧与真精神,它小可以使个人进退有度,左右逢源,把处理大事小情的分寸感拿捏到极至,大则有助于社会共同体的方针
2、大略免于畸重畸轻,忽左忽右,永远立于不败之地。1、高明之举中庸之道是人类较早领悟到的一种思想方法与为人处事的原则,中西方的先哲多把中庸作为人类崇高的美德和境界而孜孜以求。“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中庸)“在一切事情,中庸是最好的。 ”(毕达哥拉斯金言)“美德乃是一种中庸之道。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2、难以获得中庸这种道德境界与做事原则,常常可望而不可即,可求而难得。“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论语雍也)“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中庸)3、君子所为能否真正做到中庸,是君子与小人、社会精英与普通民众的区别所在。任何社会
3、,可称为君子或精英者总不在多数,故尔,中庸之德也必然少见。二、何谓中庸? 1、“中”与“中心崇拜”“中”与“中央”概念、 “中国”称谓以及“中心崇拜”之关系。2、中庸=中用 =用中哲学意义的“中”有中正、中和、中庸、不偏不倚诸义。 “庸”字最普通的意思为“用”。 “中庸”一词首见于论语雍也,多见于礼记的中庸篇,以及其他儒家典籍。 “中庸”即“中用”, “中用”即“用中”,意即执两用中,中道而行。刘宝楠论语正义:“用中即中庸之义是也。 ”3、中庸即适度,无过不及中庸作为行为准则讲的是,做事要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与恰当适度。例如,在胆量方面,勇敢是中庸,系美德,过分的勇敢是鲁莽而缺乏勇气则是怯懦,均
4、为恶行;在金钱方面,取与舍的中庸是慷慨,挥霍与吝啬则是过度与不及。三、中庸的操作模式南宋大儒朱熹将伪古文尚书里“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的十六字,破解为古代圣人秘不示人的“传授心法”,即所谓“十六字心传”。 “允执厥中”即是中庸之道。至于中庸的实际运演模式,古圣先贤语焉不详,没有完整的交代。这里,积多年研究所得,再参之时贤的研究成果,将中庸的主要操作模式归纳为如下九种:A C B1 3 2左 中 右过度 恰当 不及(1)不 A 不 B(排除)排除过度与不及的两种极端而达于适度,否定二恶而得一善,如不卑不亢。论语为政:“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2)亦 A 亦 B(兼容)参
5、合折中两种品质,兼容并蓄,优势互补,如刚柔相济,恩威并用,文质彬彬。 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A 而 B(偏正)以积极面为主,在主辅偏正之间形成张力。 论语述而:“威而不猛,恭而安。 ”(4)B 而 A(偏正)以消极面为主,在主辅偏正之间形成张力。 论语述而:“温而厉。 ”(5)宁 B 毋 A(择取)退而求其次,选择不及。 论语述而:“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宁固。 ”论语八佾:“林放问礼之本。子曰: 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也,宁戚。 ”(6)宁 A 毋 B(择取)为了更高目标,打破平衡,选择过激,如舍生取义,杀身成仁。(7)C
6、而不 A (防左)预防过度。 论语八佾:“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8)C 而不 B(反右)预防不及。 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9)无 A 无 B(超越)超越两端,在矛盾之外、对待之先,自然守中。在此,儒家的“中”已接近于道家的“无”。儒道本是同源异流。四、中庸的原则与精神1、“叩其两端”的折中取向人的本性好偏颇。过度与不及是人性的弱点,如贪得无厌、好逸恶劳。中庸讲的是在过度与不及而造成的两恶之中取其中道,告诉人们如何调配与平衡各种欲望、情感和行为,找到双赢或多赢的最佳的平衡点、临界点,最终达于人格的自我完善、事业的巨大成功与“利益的最大化”
7、。2、“义以为上”的道德底线中庸之道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并不是事事都可以执两用中,中道而行,极恶或至善的事情无中庸可言。中庸的运用有其合理边界,如果被泛化理解与随便滥用,便会造成善恶不分、是非混淆。如不讲度量分界,中庸就不再中用;辩证法若玩过了头,则无异于变戏法。正义感是为人之本,属于价值理性;中庸之道旨在寻找为人处事的“度”,属于技术理性。社会精英首先要有道义的认同与担负,然后才谈得上中庸之术的运用。孔子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 (潮州韩文公庙 碑) ,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8、以及李大钊“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都昭示出那种对“道” 即普遍正义的诉求、担负与传承的殉道精神,那种对社会良心、价值守护人和现实批判者的角色认同与身份自觉。3、“择善固执”的诚实态度中庸:“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叶适水心别集卷七:“诚者何也?曰:此其所以为中庸也。 ”50 多年来, “实事求是”与“反左反右”成了我们政治生活的流行语汇,但却每每蹈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和忽左忽右、时冷时热的覆辙,总是找不找北、踩不对点,原因之一就是缺少一个“诚”字。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4、“君子时中”的权变观念中
9、庸的“中”是就主客、人我的特定关系与个人的具体境遇而言,一切皆因个人、时间和地点而异,时过境迁,“中”的标准也会改变。中庸:“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5、“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和而不同的意义,就是多元并存。 “和为贵,忍为高”, “大道通天,各走半边”, “退一步,海阔天高”,优势互补,互通有无,双赢共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作为伦理核心的金律( Golden Rule)的否定形式的表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是肯定性的表述。胡适:“容忍比自由更重要”。6、“一分为三”的世界观中庸之道昭示了“一分为三”的方法论与世界观,
10、在当今世界必将重放异彩。(1)“中”是“两端”之外的“三”“中”是两端之外的第三方,中庸就是走中间路线、第三条道路。在叙述方式上,中庸之道的落实仿佛是先有了两端,然后再定出一个中来。其实,就人的运思方式而言,是先有对中间的认知,而后方有两端的概念。(2)二分法与斗争哲学二元对立思维的绝对化,将万事万物都划分为是非、善恶、美丑、敌我、鲜花与毒草、真理与谬误、好人与坏人两大阵营,彼此截然对立,不共戴天。这是“斗争哲学”的思维定式,贻害无穷。(3)三分法的意义“一分为三”凸显了事物的多样性、居间性和中间色彩,与“中和”观念、包容精神及和谐理念相通。*数字“三”庞朴一分为三论:“中国文化体系有个密码,
11、就是三。 ” 三位一体、三点一面, “三”意味着和谐稳定。*三权分立人类思想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所谓“殊途而同归,百虑而一致”。 历史上我国苗族就具有三权分立的观念与制度。权力的分割与制衡,对预防公共权力被滥用与滋生腐败,维护社会的公正与族群的整体利益,从而最终实现社会的普遍和谐,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三分天下哲学家波普有关“世界 3”或“第三世界”的说法,对原来那种将世界划分为精神与物质的二分法提出挑战。*“第三条道路”“第三条道路” 是国际政治舞台上盛行的革新路线,它与横加干预的旧左翼政治和不干涉主义的新右翼政治有所不同。*人是第三者人立于天地之间,是神与兽的混合物、灵与肉的并存体。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人的一切秘密都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