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8

类型丙环唑介绍.ppt

  • 上传人:HR专家
  • 文档编号:6042983
  • 上传时间:2019-03-25
  • 格式:PPT
  • 页数:38
  • 大小:1.18M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丙环唑介绍.ppt
    资源描述:

    1、一种高效杀菌剂丙环唑,目录,丙环唑的简介 丙环唑的发展过程 丙环唑的作用机理及生物活性 丙环唑的使用技术 丙环唑的药害情况、发生特点及原因,简介,丙环唑(propiconazole)保护、治疗三唑类杀菌剂,根、茎、叶部吸收,在植株体内向上传导。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 作用对象:子囊菌属、担子菌属、半知菌属真菌(小麦根腐病、白粉病、水稻恶苗病、各种锈病、叶斑病、颖枯病、网黑穗病等)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对卵菌病害无效(腐霉菌、疫霉菌、霜霉菌、白绣菌引发的猝倒病、瓜果腐烂病,马铃薯、番茄晚疫病,谷子白发病,葡萄、大豆、瓜类霜霉病及十字花科白锈病)。 有效期:3-5周。,1.丙环唑的发展过程,上世

    2、纪70年代末由比利时Janssen药物公司筛选合成,20世纪80年代由当时的瑞士Ciba-Geigy公司全球第一个商品化生产的。 国际上:美、英、德、日、澳和中国等国家和地区获得登记。当前国际上销售量大的品种之一,原药生产规模约2000t/年。欧洲自1990-1999使用量最大的杀菌剂之一,1999年全球销售额达1.15 亿美元,近几年丙环唑及其混配产品在西欧的销售量翻了一番,年销售额突破2亿美元,与戊唑醇、氟硅唑等成为三唑类杀菌剂代表品种。,外企:Ciba-Geigy公司1987年正式登记商品敌力脱5%乳油,用于防治小麦锈病、白粉病、根腐病和香蕉树叶斑病,1999年正式登记敌力脱原药,200

    3、0年临时登记爱苗30%乳油(敌力脱+世高复配),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以色列马克西姆公司于1995年临时登记商品必扑尔25%乳油,防治香焦树叶斑病。,1.丙环唑的发展过程(国内),国企: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近几年才开始生产,目前登记25%丙环唑乳油的厂家超过25个。诺普信:40%丙环唑ME(天秀)、海南正业:50%丙环唑ME(正欣);5个复配登记证(含一个分装证),其中有3个是30%丙环唑。苯醚甲环唑EC,另两个是25%丙环.多悬乳剂(香蕉 叶斑病),36%丙环.多(油菜菌核病)。我公司现有(佳冠)25%丙环唑EC 、?%丙环唑EC(清点)。,1.丙环唑的发展过程(国内),2.丙环唑的作

    4、用机理及生物活性,作用机理:,甾醇甲基化抑制剂,主要干扰真菌类固醇生物合成、抑制麦角甾醇的形成。麦角甾醇在真菌细胞膜的构成中起重要作用,大多数真菌如果缺乏组成细胞膜的麦角甾醇,将会导致细胞膜不可修复的损伤,最终导致细胞死亡。,杀菌谱:子囊菌、担子菌及半知菌等,能有效防治多种作物上由高等真菌引起的多种病害,如香蕉叶斑病、小麦纹枯病、叶枯病、白粉病、锈病、根腐病、颖枯病、花生叶斑病、葡萄白粉病、炭疽病、瓜类白粉病、蔬菜白粉病、辣椒褐斑病等。,2.2 生物活性,2.3 内吸传导效果和稳定性,根、茎、叶吸收(绿色部位吸收最多)并通过木质部向上传导,有内吸传导快、在植物体内稳定的特点。 香蕉:30min

    5、即可吸收30%-70%(是否有雨及雨量大小而定),大田试验:雨前34h喷药和雨后约2h喷药(降雨量为34mm)后的病情指数分别是7.8和8.5而空白对比的病情指数43.7。 水稻:内吸过程十分稳定,施药14d后,标记的活性部分有71%被水稻吸收。 葡萄:3d内有63%的标记物存在植株中。 丙环唑在植物上有效期长达20-35d。其中果树较蔬菜长。,(1)香蕉叶斑病:发病初期用10001500倍液或每100L水加66.7100ml(有效浓度166250mg/L)喷雾效果最好,间隔2128天。根据病情的发展,可考虑连续喷施第二次。,南方种植区510月份为盛发期,其中 又以雨季和每次台风暴雨过后为暴发

    6、流行期。 闽南一带,一般要到6月中、下旬才开始发病,(2)小麦纹枯病:每亩用2030ml(有效成分5.07.5g),初发病时用20ml,发病中期用30ml进行喷雾。每亩喷水量人工不少于60L,拖拉机10L,飞机12L。在小麦茎基节间喷药。,我国麦区常发病害 生长温限530, 适温为2025,(3)防治小麦白粉病、锈病、根腐病、叶枯病在发病初期每亩用3035ml(有效成分7.58.75g),兑水6075L喷雾。,(3)防治小麦白粉病、锈病、根腐病、叶枯病在发病初期每亩用3035ml(有效成分7.58.75g),兑水6075L喷雾。,(3)防治小麦白粉病、锈病、根腐病、叶枯病在发病初期每亩用303

    7、5ml(有效成分7.58.75g),兑水6075L喷雾。,(4)防治小麦颖枯病在小麦孕穗期,每亩用33.2ml(有效成分8.3g),兑水6075L喷雾。,侵染10-25,22-24最适, 适温潜育期为7-14天。高温多雨条件 有利于发生和蔓延。连作田发病重。春麦 播种晚,偏施氮肥,生育期延迟加重 病害发生。使用带病种子及 施腐熟有机肥,发病重。,(5)小麦全蚀病用1020ml/10Kg拌种或用10ml/10Kg 闷种比较经济有效(可能降低出苗率),防病效果优于浸种、茎叶喷雾;在返青期,用3366ml/亩,兑水50100Kg去掉喷头,对准基部喷射,重病区于抽穗期再喷一次。,该病与小麦其他根腐型病

    8、害区别在于种子根和次 生根变黑腐败,茎基部生有黑膏药状的菌丝体。,该病菌较好气,发育温限3-35,适宜 温度19-24,致死温度为52-54(温热) 10 分钟。土壤性状和耕作管理条件对其影响较大。 疏松、肥力低,碱性土壤发病较重。土壤潮湿 有利于病害发生和扩展,水浇地较旱地发病重。 轮作,发病较轻。根系发达品种抗病较强,增 施腐熟有机肥可减轻发病。冬小麦播种过早 发病重。,(6)防治小麦网斑病、燕麦冠锈病等每亩用33.2ml(有效成分8.3g),在发病初期喷雾。,(7)水稻恶苗病将稀释成1000倍药液浸水稻种子,23天后直接催芽播种。,土温30-50时易发病,伤口有 利于病菌侵入;旱育秧较水

    9、育秧发 病重;增施氮肥刺激病害发展。施用 未腐熟有机肥发病重。一般籼稻 较粳稻发病重。糯稻发病轻。 晚播发病重于早稻。,河北、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时有发生。24-32病菌发育良好, 26-28最适,低于12或高于36不能生长,侵染的时期有的学 者认为在孕穗至开花期为主,有的认为厚垣孢子萌发侵入幼芽, 随植株生长侵入花器为害。抽穗扬花期遇雨及低温则发病重。抽 穗早的品种发病较轻。施氮过量或穗肥过重加重病害发生。连作 地块发病重。,(8)稻曲病,在水稻破口前5-7天,每亩用苯醚甲丙环唑30%EC15ml防治。,(9)水稻纹枯病,在分蘖盛期,纹枯病蔸发病率达到10%,亩用井冈霉素20%WP25g,隔7

    10、天再用井冈霉素或苯醚甲丙环唑30%EC15ml,对准稻株中、下部喷雾。,水稻拔节期病情开始激增,病害向横向、 纵向扩展,抽穗前以叶鞘为害为主,抽 穗后向叶片、穗颈部扩展。菌核数量是 引起发病的主要原因。高温高湿是发病 的另一主要因素。气温18-34都可发生, 以22-28最适。发病相对湿度70%-96%, 90%以上最适。,(10)水稻霜霉病和稻瘟病等防治,拜耳公司已推出肟菌酯与丙环唑的复配品种(商品名Stratego)。,稻瘟病:播种 带菌种子可引 起苗瘟。适温 高湿,有雨、 雾、露存在条 件下有利于发 病。菌丝生长 温限8-37, 最适温度26 -28。孢子 形成温限10 -35,以25

    11、-28最适, 相对湿度90% 以上。,(11)葡萄白粉病、炭疽病的防治用于保护性防治,可用10ml加水100L(有效浓度25毫g/L),喷雾,间隔期1418天。若用于治疗性防治(发病中期),可用14ml加水100L(有效浓度35mg/L),喷雾,间隔期30天。,(12)防治瓜类白粉病、蔬菜白粉病发现病斑立即施药,每亩用30ml(有效成分7.5g),两次施药效果好,间隔20天左右。,黄瓜,茄子,(13)防治辣椒褐斑病、叶枯病田间初见病斑立即施药,每亩用40ml(有效成分10g),1520天后再喷一次。,(14)防治花生叶斑病每亩用2640ml(有效成分6.510g),发病初期进行喷雾,间隔14天

    12、连续喷药23次,4.丙环唑的药害情况、发生特点及原因,丙环唑在国外获得登记的作物有40多种,在推荐使用的作物及剂量下进行叶面喷雾未发现药害,但对个别作物的个别品种会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如双子叶作物、葡萄和苹果的个别品种等。,4.1 丙环唑的药害情况,药害症状: 叶面喷施,幼嫩组织硬化、发脆、易折。叶片变厚,叶色变深。植株生长滞缓(一般不会造成生长停止)、矮化、组织坏死、褪绿、穿孔等。种子处理会引起延缓种子萌芽。,药害情况:近年来频频发生。2002年海南东方县防治西瓜炭疽病,生长点上翘、叶片叶柄、瓜蔓变硬,生长滞缓、瓜蔓比未用药的短80-120cm。2003年,福建漳州市某毛豆出口基地出现严重药害

    13、,毛豆叶片硬化、植株生长停滞、结荚率下降,产量受到影响。广东汕头市部分蕉农直接喷施正处于花蕾期的香蕉幼果造成药害,果皮坏死变黑,果形轻微畸形。2004年,福建福安农民在葡萄幼果期防治炭疽病和白粉病,出现嫩梢硬化、幼果停止膨大等药害。,4.1 丙环唑的药害情况,4.2 丙环唑的药害特点,不同作物、不同的生长时期、不同厂家的产品的有较大的差异。近年对丙环唑在多种作物的苗期或幼果期使用进行药害观察,发现不同的作物对丙环唑药害的忍受能力有较大的区别。如敌力脱(有效成分含量为25%丙环唑乳油)对小麦、水稻的可忍受浓度为800-1000倍液,香蕉1000-1500倍液、番茄、辣椒3000倍液、葡萄4000

    14、-5000倍液,草莓5000倍液,西瓜6000-8000倍液。,丙环唑一般在作物的种子萌芽期、嫩梢抽发期、苗蔓伸长期、花期和幼果期极容易发生药害,其他时期较少发生。不同时期药害造成的损失也不同。苗期影响较小,花期和幼果期影响最大,大多数会造成减产和品质下降。,作物不同的生长时期药害发生的程度不一样:,2002年,广东新会县的香蕉区用8个厂家生产的25%丙环唑乳油进行药效和安全性试验。其中国外厂家3个、国内厂家5个。每个品种设3种浓度,分别是500倍液、1000倍液、1500倍液,2次重复,连同清水对照(不设重复)总共49个处理小区。每个小区8株香蕉,香蕉处于旺长期17-20片叶。施药3d后观察

    15、,试验结果显示不同厂家药害程度有较大差异(表1)。,不同厂家的产品,其药害程度有很大差异:,丙环唑的药害大多数是暂时的。一般情况下,抑制作用持续7d左右。,4.3 丙环唑药害的发生原因,具有一定的植物生长调节活性。通过抑制植物体内赤霉素的合成,降低赤霉素和吲哚乙酸的含量,消除植物顶端优势,使茎秆变粗,植株矮化紧凑,叶绿素、蛋白质和核酸的含量增加。同时,由于在植物体内只向上传导,而且稳定,容易导致顶端位置如植物体的幼嫩组织或生长点累积。高浓度累积会抑制这些植物组织的呼吸作用,导致作物生长异常。,物理生化作用:,使用者不了解丙环唑在各种作物上的使用浓度,随意套用标签在其他作物上、习惯性加大使用浓度

    16、以及未掌握使用适期,都是导致丙环唑药害事故频频发生的原因。科研单位及农技推广部门对丙环唑的应用技术研究不够。,不合理使用农药:,(1)补救措施: 作物生长前期,如果药害未造成大面积的坏死,仅造成生长滞缓,可通过叶面喷施促进细胞分裂的生长素进行解毒,并适当喷施叶面肥,这样对产量影响不大。,控制对策:,(2)丙环唑在作物幼嫩组织上易产生药害,但其在作物生长的中后期则比较安全,这个时期也是容易发生如炭疽病等难防治病害的时期,利用丙环唑强传导作用和良好的杀菌效果,是减灾、增收的有力措施。,控制对策:,(3) 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提高使用者的认知度,生产、销售企业在拟推销地区进行大量的试验、示范,指导农民掌握安全有效的使用方法。各级农技部门通过培训,指导农民正确掌握用药技术,提高用药水平,这是从根本上防止药害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控制对策:,请大家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丙环唑介绍.ppt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604298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