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1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译文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注释:凌寒:冒着严寒。遥:远远地。知:知道。为(wi):因为。暗香:指梅花的幽香。71 四时田园杂兴【年代】南宋 【作者】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译文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天长了,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门2前没有人走动;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注释 2。 麦花:荞麦花。荞麦是一种粮食作物,春秋都
2、可以播种,生长期很短。AS FG?p 花为白色或淡红色,果实磨成粉供食用。 篱落:篱笆。用竹子或树枝编成的遮拦的东西。 蛱(ji)蝶:蝴蝶。 简析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73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译文郁孤台下这赣(gan)
3、江的流水,水中有多少逃难人的眼泪。“我”抬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见到无数的青山。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浩浩江水终于向东流去。3江边夜晚“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传来声声鹧鸪的叫声。注释1 造口:即皂口,镇名。在今江西省万安县西南 60 里处。2 郁孤台:古台名,在今江西赣州市西南的贺兰山上,因“隆阜郁然,孤起平地数丈”而得名。3 清江:赣江与袁江合流处旧称清江。4 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为汉唐故都。这里指沦于敌手的宋国都城汴梁。5 可怜:可惜。6 无数山:这里指投降派(也可理解为北方沦陷国土) 。7 毕竟东流去:暗指力主抗金的潮流不可阻挡。8 愁余:使我感到忧愁。 (“余”也有写作“予” )
4、9 鹧鸪(zh g):鸟名,传说它的叫声是“行不得也哥哥” ,啼声异常凄苦。10 行人:指流离失所的人民。游园不值朝代:宋代 作者:叶绍翁原文: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译文扣了好久的门,也没有人来应门,大概是主人怕我的木屐踩坏他院子4里的青苔吧。一枝红杏从院墙上伸出来,想必是满园的春色管也关不住吧。注释1 游园不值想观赏园内的风景却没有人在。值,遇到;不值,没有遇见。2 应怜应该爱惜。应,应该;怜,可惜。3 屐齿屐是木底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儿,叫屐齿。4 小扣轻轻地敲门。5 柴扉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6 由“一枝红杏”联想到“满园的春色” ,展现了春天的
5、生机勃勃。石灰吟朝代:明代 作者: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译文(石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注释(1)石灰吟:赞颂石灰。吟:吟颂。指古代 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 (2)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千、万:5指撞击次数多,不是实指一千一万。锤,锤打。凿,开凿。(3)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若:好像、好似;等闲:平常,轻松。(4)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人间:人世间。 竹石朝代:清代 作者:郑燮(xi)
6、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译文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注释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诗人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一样。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译文6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
7、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注释1、望湖楼:古建筑名,又叫看经楼。位于杭州西湖畔,五代时吴越王钱弘俶所建。2、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3、醉书:饮酒醉时写下的作品。4、遮:遮盖,遮挡。5、白雨: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6、忽:突然。7、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开阔而且平静。8、跳珠:跳动的珍珠,形容雨大势急。9、卷地风来:指狂风席地卷来。又如,韩退之双鸟 :“春风卷地起,百鸟皆飘浮。 ”10、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惠崇春江晓景 作者:宋代 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
8、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7解说 这是苏轼为惠崇画的春江晓景图所做的题画诗。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这些可都是烹调河豚的好佐料,而 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将要回游的河豚是画家画不出的,诗人用他的想象,把江南初春特有的气氛表现得多么真切啊!注释1惠崇:宋初僧人,擅长诗歌和绘画。这是苏轼为惠崇画的春江晓景图所做的题画诗。晓:早晨。2蒌蒿:生长在河滩上的一种草本植物,可以食用。芦芽:芦笋。烹调河豚时,用蒌蒿和芦笋做佐料,味道十分鲜美。3河豚:一种有毒的鱼,经过加工后可以食用。河豚欲上时:河豚春天要从海
9、里回游到江河,初春正是河豚将要逆流而上的时候。夏日绝句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译文活着就应该作人中豪杰,死了也应作鬼中的英雄。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8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注释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亦:也。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项羽(前 232-前 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得大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 ,因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而死。江东:项羽当初随叔父项梁起兵的地方,即会稽郡“吴中起义”
10、,秦会稽郡治所在吴县(今苏州)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译文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注释91 将晓:天将要亮了。2 篱门:篱笆的门。3 迎凉:出门感到一阵凉风。4 三万里:长度,形容它的长,是虚指。河:指黄河。5“ 五千仞”形容它的高。仞(rn):古代计算长度的一种单位,周尺八尺或七尺,周尺一尺约合二十三厘米。6 岳:指五岳之一西岳华山。岳:指北方泰、恒、嵩、华诸山,一说指东岳泰山和西岳华山。7 摩天:迫近
11、高天,形容极高。摩:摩擦、接触或触摸。8 遗民:指在金占领区生活的汉族人民,却认同南宋王朝统治的人民。9 泪尽:眼泪流干了,形容十分悲惨、痛苦。10 胡尘:指金的统治,也指胡人骑兵的铁蹄践踏扬起的尘土和金朝的暴政。胡: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的泛称。11 南望:远眺南方。12 王师:指宋朝的军队。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朝代:宋代 作者:杨万里原文: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译文10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确实不同。荷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注释晓出:太阳刚刚升起。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 ,与灵隐寺为杭州西湖南北
12、山两大著名佛寺。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毕竟: 到底。六月中:六月的时候。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同:相同。接天:像与天空相接。无穷:无边无际。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映日:太阳映照。别样:宋代俗语,特别,不一样。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题临安邸朝代:宋代 作者:林升原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11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译文美丽的西湖大部分环山,重重叠叠的青山把西湖拥在怀里,一座座楼阁雕梁画栋,不计其数地呈现在我眼前。西湖游船上轻歌曼舞日夜不歇。游客在西湖游山玩水,饮酒作乐,和煦的春风吹得这些游人昏昏欲睡,怎
13、么还会记得丢失的北方领土,沦落的旧都!他们简直把暂时脱身的杭州,当成了如梦般繁华的汴州!注释1、题:写。2、临安:南宋的京城,即今浙江省杭州市。3、邸(d):府邸,官邸(d) ,旅店,客栈。这里指旅店。4、休:暂停、停止、罢休。5、暖风:这里不仅指自然界和煦的春风,还指由歌舞所带来的令人痴迷的“暖风”暗指南宋朝廷的靡靡之风。6、熏:(烟、气等)接触物体,使变颜色或沾上气味。7、游人:既指一般游客,更是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贵族。8、直:简直。9、汴(bin)州:即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 ,北宋京城。墨梅 作者:元代 王冕 min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
14、,只留清气满乾坤。12古诗今译 长在我家洗砚池边的梅花树,花儿朵朵都染上淡淡的墨痕。不需要别人夸奖它颜色美好,只求得让清香之气充满乾坤。名句赏析“朵朵花开淡墨痕。” 这是一首语言质朴,不同一般的题画诗。梅花本是彩色的,她不会因为墨池水的浇灌而变成黑色。显然,这墨梅不是现实中所有,而是出自于诗人的画笔之下;同时,这也不是对梅花外表之美的描摹,而是诗人对梅花品格的赞美。试想,那傲霜斗雪的梅花,即便没有那娇艳颜色,她那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凌寒独开的高洁品格不照样值得我们去歌唱、去赞美吗?这同诗人自己不畏权贵、蔑视功名利禄的高洁情怀是多么一致。所以诗人看来,他画笔之下的梅花不需要有美丽的颜色,只要能长
15、久保留住她的清香之气就足够了。这是诗人对梅花精神的独特体会,也是这首诗的高妙之处。注词释义 墨梅:用水墨画成的梅花。洗砚池:传说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池边练习书法,在池水里洗刷毛笔,池水都变成了黑色。淡墨痕:用洗砚的池水浇灌梅花,花朵上显出淡淡的墨痕。清气:清香之气。乾坤:天地。诗中指人间。13朝天子咏喇叭 明代 王磐 pn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往来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今译喇叭和唢呐,曲儿虽然小,腔调却很大。官船来往乱糟糟,全靠你来抬身价。军人听了军人愁,百姓听了百姓怕。哪里能辨别出真和假?眼
16、看着吹翻了这一家,又吹伤了那一家,又吹得水流干枯鹅也飞跑啦!14解说明朝正德年间,宦官当权,欺压百姓,行船时常吹起号来壮大声势,这支散曲就是为了讽刺宦官而作。 中表面上写的是喇叭和唢呐,实则处处写的都是宦官。 “曲小”比喻宦官的地位低下, “腔大”比喻他们的仗势欺人。 “军愁” “民怕”说明他们走到哪里,就给哪里带来灾难。 “水尽鹅飞”则形容他们把百姓们欺压得倾家荡产。整首曲子虽然没有正面提到一个宦官的字样,但是却活画出了他们的丑态,在轻俏诙谐中充满了对宦官的鄙视和愤慨。注释1. 朝天子:曲牌名。2. 唢呐:与喇叭相似的一种乐器。这里喇叭和唢呐都隐指宦官。3. 水尽鹅飞罢:形容把百姓的财产搜刮
17、干净。己亥杂诗 清代 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译文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言终究是一种悲哀。我奉劝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15解说“万马齐喑究可哀”一句,深刻地表现了龚自珍对清朝末年死气沉沉的社会局面的不满,因此他热情地呼唤社会变革,而且认为这种变革越大越好,大得该像惊天动地的春雷一样。他又认为实行社会变革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才,所以他热情地呼唤:天公啊!请你抖擞精神,把各式各样的人才都赐给我们吧。注释1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传诵的名句。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
18、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 、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它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未来2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3恃(sh):依靠。4喑(yn):哑。5.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6. 究: 终究,毕竟。7天公:造物主,这里指天帝。8. 重:重新。9. 抖擞: 振作精神。10降:降生。11.九州:中国。12.风雷:风、雷一般的样子16春日朝代:宋代 作者:朱熹x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译文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
19、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注释1、春日:春天。2、 胜日:指春光明媚的好日子。3、 寻芳:春游赏花。4、 泗水:河流名,在山东省中部,源于泗水县,流入淮河。5、 滨:水边;河边。6、 光景:风光景物7、 等闲:平常;轻易。 “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8、 东风:春风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原文: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蒙 通:濛)17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淡妆浓抹 一作:浓妆淡抹)译文一西湖水光在阳光的照耀下闪动着,波光粼粼,看起来美丽极了。山色在云雾的笼罩下。半明半暗,隐隐约约,雨中的西湖也显得非常奇
20、妙。想把西湖比作古代美女西施。空蒙的山色是她淡雅的装饰水光是她浓艳的粉脂,不管怎样装扮都那么美丽。译文二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注释湖:即杭州西湖。潋滟(lin yn) :水面波光闪动的样子。方好:正是显得很美。空濛:细雨迷茫的样子。西子:西施,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的美女,原名施夷光,或称 先施 ,居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之首。家住浣纱溪村(在今浙江诸暨市)西,所以称为西施。相宜:也显得十分美丽。题西林壁 作者:北宋 苏
21、轼18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直译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人不清楚庐山本来的面目,只因为自己在庐山中. 注释西林:即庐山西林寺.缘:因为.此山:指的是庐山.示儿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元知 一作:原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译文死去元知万事空:我快死了才知道人死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但悲不见九州同:只是为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王师北定中原日:当宋朝的军队收复祖国领土的那一天,家祭无忘告乃翁:在祭祀祖先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
22、把这件事情告诉我在天之灵。注释191 示儿:告诉儿子。2 元:通原,本来。3 万事空:什么也没有了。4 但:只是。5 九州:古代中国分为九个州:冀州、兖(yn)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幽州、雍州,这里代指的是中国。6 同:统一。7 王师:指南宋的军队。8 北定:将北方平定。9 中原:这里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领的地区。10 家祭:家中祭祀祖先的仪式。11 无:通“勿” ,意思是不要。12 乃:你 ;你的。13 无忘:不要忘记。14 翁:父亲,爸爸。小池朝代:宋代 作者:杨万里原文: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译文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20的轻柔。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注释1 泉眼:泉水的出口。惜:吝惜。2 照水:映在水里。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3 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4 上头:上面,顶端。为了押韵, “头”不读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