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博物馆学相关知识点.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039082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博物馆学相关知识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博物馆学相关知识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博物馆学相关知识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博物馆学相关知识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博物馆学相关知识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博物馆学:国际博物馆协会(Internation Council of Museume)对博物馆的定义:“博物馆学是一种对博物馆的历史和背景、博物馆在社会中的作业,博物馆的研究、保护、教育和组织,博物馆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对不同博物馆进行分类的研究。 ”中国大百科全书.博物馆卷提出, “博物馆学是研究博物馆的性质、特征、社会功能、实现方法、组织管理和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律的科学。 ”这也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博物馆学研究的共识。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大百科全书认为是“保存、研究和利用自然标本与人类遗存,以进行社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包括博物馆的事业发生、发展的历史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也包括博物馆社会功能

2、的演进、内部机制的运营和相互作用的规律。 ”博物馆的研究内容:一般是由其研究对象决定的,只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研究博物馆藏品、陈列、观众以及各项工作及相互关系,博物馆事业建设各个方面以及各级各类博物馆之间的关系等;二是研究博物馆与社会公众,以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只有从博物馆的内部联系,又从博物馆的外部联系;即从博物馆的历史演进,又从其未来的发展趋向,全面地历史地探讨其客观规律,才能形成比较完整的博物馆学体系。博物馆学研究的新趋向:一是“以人为本”为宗旨, “人与物相结合” ,以“有助于人的发展和愉悦”为重要任务,参与社会,服务社会。二是博物馆信息化的发展和信息博物馆学

3、形成问世。三是“生态博物馆和新博物馆学运动继续在探索中前进” 。四是“关于博物馆学的学科建设” 。 新博物馆学(Ecomuseum):扩大博物馆功能;强调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博物馆应和社区结合起来,社区居民是博物馆的主人;博物馆应把历史与未来结合起来;弘扬民族文化。 新博物馆学思想内容:1 、扩大博物馆功能,协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生态关系;2、深入社会,为社区和特定的群体服务,社区居民是博物馆的主人;3、把历史与未来衔接起来,使博物馆能够反映社会的演变。博物馆学的研究方法:博物馆学的研究方法是多层次的,一是哲学方法,二是一般科学研究方法;三是学科的具体研究方法。这三个层次的研究方法是相互联系、

4、相互依存的,不是分割的。 1.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博物馆学的最高严责系统,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这是与西方的根本区别) ;2.运用一般科学研究法(分析与综合法、历史法、调查法、比较法) ;3.注意跨学科研究(所谓跨学科研究,是指运用其他学科的原理,分析博物馆学研究课题的一种综合研究方法) ;4.注意新的科学方法论的运用。博物馆:美国:博物馆是非营利的常设性机构,其存在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组织临时展览,该机构应享有免交联邦和州所得税的待遇,向社会开放,由代表社会利益的机构进行管理,为社会利益而保存、保护、研究、阐释、收集、陈列具有教育和欣赏作用的物品

5、及具有教育和文化价值的标本,包括艺术品、科学标本、历史遗物和工业技术制成品,符合前述定义的还包括具备上述特点的植物园、动物园、水族馆、天象厅、历史文化学会、历史建筑遗址等。 中国:博物馆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是我国社会主义科学事业的重要组织部分。国际博物馆协会:博物馆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的常设机构,并向大众开放。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见证物。 定义的变化:非营利性; 公益性、公共性; 人与物的结合。 世界上最早的博物馆:始建于公元前 290 年左右的埃及亚历山大博学园中的缪斯神庙和山东孔子庙堂。 中国第一

6、个博物馆南通博物苑,1905 年,张謇) 。中国第一个国立博物馆1912 年,蔡元培建立国立历史博物馆;1925 年 10 月 10 号(也是中华民国国庆日) ,故宫博物院成立。1982 年 3 月 30 日,中国博物馆学会成立。1935 年 4 月,中国博物馆协会成立,马衡人会长。1936 年在上海出版了陈端志主编的博物馆学通论 ,这是我国第一部较为系统的论述博物馆工作的专著。中国最大的大学博物馆华西协和大学博物馆四川大学的前身成都 国际博物馆协会于 1946 年 11 月成立。 国际博物馆日(International Museum Day),1977 年有国际博协设立,在每年的 5 月

7、18日。 博物馆特征:实物性(博物馆藏品的收集、保存、研究、利用) 、直观性(以展品为主的展览效果,生动具体) 、广博性(门类众多,藏品广泛) 。 博物馆功能:中国收藏、研究、教育。欧美“三 E 功能” , “三 I 功能”教育国民、提供娱乐、充实人生(Educate Entertain Enrich) ;调查研究,教育,激励(Investigation Instruction Inspiration) 博物馆的性质:“三性两务”:博物馆的基本 性质 是科学研究机构、文化教育机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遗存以及自然标本的收藏所;博物馆的基本任务 为科学研究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博物馆的作用:

8、1、基本作用:对社会文化的继承与传播。政治作用:反映一个国家对历史与现实的态度。为科研提供资料。促进经济发展。休闲娱乐。文化作用。 博物馆类型,是指一定数量的博物馆依据某种共同标准相互联系所形成的类别。 博物馆类型研究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博物馆群体,且这些特征对博物馆有重要影响。 藏品(collection):博物馆为了社会教育和科学研究的目的,根据各馆性质,搜集保藏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见证物。 (分为自然类矿物、化石、动植物;人类文明的见证物) 。 自然标本(specimen)藏品的重要性:藏品是博物馆存在的基础 藏品是决定博物馆性质的依据 藏品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博物馆规

9、模和地位。 藏品的特点:实物性(硬证据) ;典型性(反映群体的共性特点,具有重要的科学历史价值) ;珍稀性(量少质高) ;不可再生,不可替代(时空唯一性、信息唯一性、情感唯一性) 藏品价值:固有价值(历史、科学、艺术等) ;现实的有用性(科研等) ;现实的附加价值(经济等) 。 藏品管理的一般程序是:搜集、接收、鉴选、登记、编目、入库、保管、提用、注销、核对、统计等 藏品征集博物馆根据其性质、特点的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有目的地不断补充文物或标本的基本业务工作。 (1)目的:实现博物馆的作用. (2)原则:明确的目的性:第一,要从博物馆的性质出发,不同性质的博物馆应收藏不同的藏品,因而也就有不同

10、的征集对象和范围。第二,从保护国家科学文化财富出发,不在征集范围内的文物标本,在可能的条件下先征集入馆,然后再妥善处理。第三,从陈列和研究的需要出发。逐步建立完整的藏品范围科学的计划性:调查可能的征集来源,馆藏品现状的调查。加强预见性为未来而收藏 (3)藏品的主要途径途径 考古发掘:适应对象为人文科学博物馆和综合性博物馆。优点为保存了地层、时代、出土地点等信息,有助于科学地探索和恢复历史面貌,可以为博物馆陈列、研究和社会利用提供依据。 田野采集:适应对象为自然博物馆和综合性博物馆自然部。征集对象为自然标本。注意事项为应充分调查分布区域,保护珍稀标本,采集标本应一式五份(标本损坏时可以得到替补,

11、也可以满足陈列、研究、交换、观赏等多方面需要) 。 民族学调查:征集对象为近现代各少数民族文物。社会调查征集:私人收藏、近现代文物、为未来而收藏 收购博物馆付出一定的经济代价换取私人收藏或文物商店的文物、标本。渠道为直接的收购、文物商店、废品店、有色金属冶炼厂 原则: a.属于国家所有的文物和受国家保护的动植物标本都不准买卖或作价收购(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文物、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国家机关、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组织收藏的文物) ;b.收购对象只限于个人和文物商店收藏的符合博物馆入藏标准的传世文物(历史文物、现代文物、革命文物、民族文物等) ;c.个人收藏的文物、标本的所有权受国家法

12、律的保护,所以收购必须坚持持有者自愿出售和公平的原则。 接受捐赠、遗赠、捐款无偿无名、无任何附加条件、确定捐赠标准(珍品、不耗费博物馆资源) 、手续齐全、与捐赠者保持良好关系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 交换和调拨 交换博物馆之间在自愿互利的原则下,双方的藏品以有易无。一般是以本馆藏品中的复制品或与本馆性质不相适合者,去换取本馆所需要的藏品。 调拨上级主管部门按各馆的性质和需要,有计划地拨给有关文物(标本) ,或是馆际之间一方支援另一方,拨给对方所需藏品。 接受移交博物馆接受公安、海关、法院、工商管理等部门依法没收的在一定条件下移交的文物标本。借展短期使用展品。注意:双方应签订借展协议(接站的期限

13、,展出地点、用途,文物安全责任,发生意外损失后如何处理 藏品鉴定 主要任务:辨明真伪,考证内涵,评定价值,定名定级。其目的是保证藏品的科学性,为国家保护真是的科学文化价值。鉴定是藏品研究的首要内容。原理:对文物或标本的质地、纹饰、工艺、风格等一系列特征分析以确定其时空位置。鉴定记录:包括历次鉴定意见及重要的分歧意见(关于真伪、定名、断代、价值、产地、级别等) 。定名:自然标本双名法;历史文物时代、款识、作者;特征、纹饰、颜色;类别、器形、用途。定级:珍贵文物(分为一、二、三级) 、一般文物、参考品。 藏品管理对藏品及其信息的搜集、整理、保护和传播。 类型 实物管理:全过程管理及严密的监督、监管

14、。 信息管理:科研管理及相关业务管理。事务性工作:人员、业务的工作组织与协调、资源 工作要求:制度健全、账目清楚、鉴定确切、编目详明、保管妥善、差用方便 主要工作细节 藏品登记 1意义:妥善保管及全部科学管理的关键,检查藏品数量和质量的根据,国家文化财产保管的法律依据。 2种类:藏品总登记簿、藏品分类登记簿、参考品总登记簿、借出品登记簿、复制品登记簿。 藏品总登记簿 原则每一件藏品都入账;专人负责管理;改正用红墨水笔划双线,由经办人在订正处盖章;字迹工整、清晰;账、物、卡三者统一;属机密文件,不能当做藏品随意翻阅;不得与其他登记簿混同。 内容藏品登记号 (一件一号,从 1 开始顺序积累至无穷,

15、不能重号、空号) ;时代、名称 (建国前:具体纪年并加注公元纪年,年代不明者写历史朝代或时期。建国后:公元纪年) ;藏品数量 (一般一物一号,按一件计。成套藏品,组成部分可以独立存在的,按个体编号计件;组成部分不可以单独存在的,按整体编号并计一件。确难计数者,应注明重量) ;藏品现状 (文物玩残情况) ;藏品来源 (发掘、采集、收购、拨交、捐赠。自然标本应写明时代和产地;出土文物应写明出土时间、地点和发掘单位;近现代历史文物应写明使用者和保存者及其关系) ;入馆凭证号 原始号码,总登记号也应写在凭证上) ;藏品登记卡 藏品分类登记簿:按藏品的种类分类登记的登记簿,各类登记账的数量总和应与藏品总

16、登记簿的总数完全相符。分类登记账的栏目内容与藏品总登记帐基本一致。增加分类号,并回注在总登记簿中该藏品备注项内,以相互印证。 登记凭证:入馆凭证、出馆凭证、入库凭证、出库凭证。藏品流动状况的重要依据。 分类(质地、用途、时代、工艺、族别、国别)排架编目 藏品目录的功用:按一定方法分为若干类,按一定次序排号,再说明其特点,鉴别其内涵价值,并考证其源流,使人们可以按类目查找所需文物。 方法:自然标本藏品的编目基本上是以自然学科的知识体系为依据的。藏品保护 文物保护对藏品的方方面面进行政治、法律、教育等手段的保护以及所有权保护 文物保存对藏品的科技保护,利用现代科技支持及提供的手段。文物保养用物理手

17、段呵护文物。 文物原状历史地形成的变化后的状态,博物馆因工作需要将文物附着其特定时空、特定阶段时的状况及状态,包括材质、纹饰、音响、色彩、结构、造型、重量、尺寸、制作工艺、使用痕迹、历史痕迹等。 始状最初时所具有的状态。 现状此时此刻的状态。 工作原理:延缓其质变,是对自然状态的干涉;与制作目的相反;工作人员的文化背景、价值标准会对其保护造成影响。 藏品保护内容 分析藏品的成分结构;探索藏品的质变机理;查明藏品在地下的埋葬环境;研究藏品在博物馆的保存环境;藏品的保养方法;藏品的修复技术;藏品的年代测定技术;藏品的复制技术;自然标本的制作技术 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 保护健康的原状,消除隐患(保护文

18、物不是使文物返老还童,而是对文物经常保健、消除隐患、维护病体、延年益寿) ;预防性保护为主;适当的应用新技术、新材料;继承弘扬传统的文物修复保养工艺。 博物馆陈列 在一定空间内,以文物标本为基础,配合适当的辅助展品,按照一定主题、序列和艺术形式组合而成的,进行直观教育、传播文化科学信息和提供审美欣赏的展品群体。 要素:展品(素材) 、主题(内容) 、设计、环境、观众 博物馆陈列的基本形式:基本陈列(长期展出,比较固定的) 、临时展览 陈列类型:社会历史类陈列、自然主题类陈列、艺术类陈列、科技类陈列。 陈列设计的工作流程第一步,确定陈列的的主题和基本内容。第二步,征集必要的标本和辅助展品。第三步

19、,制订陈列大纲(主题概述)和计划(陈列方案)第四步,陈列艺术形式的研究和设计。第五步,辅助展品和设备的设计和制作。第六步,现场的评估和开发准备。第七步,进行必要的评估依据管内外专家进行调整。 陈列大纲(展览主题结构):表明从哪些方面展开对主题的陈述及该框架中每一部分的地位、意义、层次及相互关系。不仅影响展览意图的实现,还影响展品的选择。 陈列方案(从藏品到展品):真实性(藏品必须反映科学性,可以使用复制品,但必须说明) ;适应性;典型性(要有关键产品) 文字说明(“展览中的步兵” “必不可少的不幸” ) 类型:概述性的单元和组的说明(明确该单元在陈列中的主题、地位和作用,给出展出的主要内容,并

20、提示重要展品) ;关于展品本身的文字说明。 注意事项:准确、精炼、简洁、通俗易懂、富有趣味性,为保持风格统一,撰写人不宜过多且应有统筹安排。 辅助材料:更好地认识展品,加深对陈列主题的理解而单独制作的。 力求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实现先进的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的高度和谐统一。是内容设计的基本原则,也是艺术形式设计的基本原则,而这种统一只能在陈列效果中体现和检验。为了实现以上原则,艺术形式设计应该首先达到以下几点要求:1、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展出与参观环境;2、正确地理解展出主题与展出内容;3、组织好展品,给它们以恰如其分的陈列地位。4、陈列艺术要具有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5、要有自己的艺术风格;6

21、、整体完整统一下的多样变化;7、要富有艺术感染力8、善于借鉴,勇于创新; 通常使用的陈列方法:1. 系统分类陈列法;2.复原陈列法; 3.景观陈列法;4.对比陈列法;5.集中陈列法;6.中心陈列法 陈列形式艺术设计的实现,包括三个方面:1、 艺术问题,2、技术问题 3、是艺术和技术如何正确体现内容的问题。 陈列的艺术规律:形体与空间、阴暗和色彩、质感与量感、具象与抽象、对称与 均衡、静止与运动。 质感:是指物体的质地给人们造成的感觉。量感:指人们对于物体的大小、体积、重量等的感觉。红、橙一类为暖色,青、蓝一类为冷色,冷暖直接为中性色,黑与白、金玉银也属中性色。陈列语言:依靠三维物品排置的序列、

22、情态及其他必要辅助材料配合而成的视觉形象为媒介的传播手段或交流方式。包括展品组合、空间背景等。 根据单项标准划分的博物馆类型: 1.按照藏品种类:农业博物馆、工业博物馆、军事博物馆、丝绸博物馆 2.按照隶属关系或资助关系(上层主管、出资单位) (1)国立博物馆:由中央政府资金资助;数量少;体现国家形象;工作范围遍布全国,藏品必须代表一国历史、自然发展;代表国家对外交流;着眼于全国历史发展、国家民族的发展、现政府建立过程及其对历史的态度;馆长由社会显达人士担任(学者、官员) 。 (2)大学博物馆:学术色彩突出;工作人员为本校科研人员;展览代表某一门类或系列(3)私立博物馆: 个人出资;目的或公益

23、或经济利益。 3.按规模:大型博物馆、中型博物馆、小型博物馆 小型博物馆:规模小、人员少、资金少、数量多;经济压力大,经营活动受影响;工作人员一专多能;与社区关系密切,政治色彩少,侧重于为社会居民服务,对地方政府要求少。 7.国家文物局的分类:综合性博物馆、纪念性博物馆、专门性(或专题性)博物馆 8.国际通常划分:历史博物馆、艺术博物馆、科学博物馆、综合博物馆、其他类型。几种重要的博物馆类型 1.历史博物馆 (1)目的:从历史角度收藏、研究、展示和组织教育,通过历史文物阐述历史发展过程,使观众了解历史。 (2)藏品:强调历史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 (3)研究: 注重揭示藏品内涵,用历史遗物研究历史

24、发展;鉴定藏品真伪 (4)陈列:根据不同史观、史学体系准确表现和解释历史现象,重视历史发展的延续性、逻辑性和历史事件的系统性,陈列氛围符合历史基调。多使用仿制品、复制品、沙盘、模型、油画等。 (5)观众: 参观有目的性;把自己置身于历史的旁观者,少与历史关联,感情低卷入;一次性参观者居多。 (6)教育:展示历史观或史学研究成果,借鉴历史经验教训,宣传爱国主义、革命斗志、文化认同。 2.艺术博物馆 (1)目的:展示艺术中的人类创造力、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和自我完善能力。 (2)藏品:艺术品 (3)研究: 艺术创作的材料、技法;艺术家的成长过程及不同阶段的创作风格及形成原因;艺术史;艺术批评。 (4)陈列: 展现艺术品的艺术表现力、艺术家的艺术创造力;强调人与展品之间的交流,强调艺术表现力对参与者鉴赏力的提高,强调对观赏者内心的激发和审美能力的调动;强调艺术品的环境背景的衬托;多用散点式、分布式陈列。 (5)观众: 情感高卷入;参观中调动知识、感官的投入;参观后拥有成就感;多次性、重复性。 (6)教育:对审美能力的培养和对艺术史的了解 (7)分类:静态性、表演性。3.科技类博物馆(自然史、科技馆) (1)目的:传播科技观念、方法、知识,了解人与自然、科学的知识 (2)藏品:科学史料、科技成品、自然标本 (3)研究:科学史、分类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往来文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