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_重视家教家风建设的思考.pdf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038873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91.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_重视家教家风建设的思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_重视家教家风建设的思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_重视家教家风建设的思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_重视家教家风建设的思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_重视家教家风建设的思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哲 学岭 南学刊 2016 年第 2 期重视家教家风建设的思考黄 铁苗1徐 常建2( 1.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教授 ; 2. 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 摘 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5 年春节团拜会上详细阐述了家教家风的重要性 , 家教家风的培养应该引起每一个家庭的高度重视 。我们应该培养具有远大的理想志向 、感恩 、勤俭节约 、艰苦奋斗精神 、较强学习能力等良好家教家风 。良好的家教家风建设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 家教家风要始终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党政干部要带头建立良好的家教家风 ; 各级党政干部学校要开设家教家风课程 ; 党政机关要将家教家风作为干部教育的重要内容

2、 ; 国民教育系统要将家教家风的内容贯穿于各级各类学校 ; 研究部门要加强对家教家风问题的研究 ; 旅游部门要将家教家风作为旅游的重要内容等 。 关键词 家教家风 ; 传统文化 ; 思考 中图分类号 B8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 7462 ( 2016) 02 0126 06DOI: 1013977/j cnki lnxk201602021一 、家教家风的相关研究文献综述我国学者对家教家风一直 比较关注 , 发表了大量的文章 , 分别从以下角度对家教家风教育进行了研究 :1. 家教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的研究 。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家教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进行了

3、研究 。孙兰英 、卢婉婷认为 , 百姓的日常生活 、行为与社会主义价值观有着密切的关系 。要从家教家风的基础教育抓起 , 优化家教家风的知识培训 , 不断拓宽家教家风的传播渠道 , 建立家教家风长效教育机制 , 做好家教家风的传承和创新 。 1郭 玉琼 、王方根认为 ,当前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期 , 此时重提家风 , 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要发挥家风辐射民风和国风的作用 , 使家教家风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 2陆 树程 、郁蓓蓓认为 , 家风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文化同根性 , 家风传承对其的认知具有内化意义 、强化意义 ,

4、 对其践行有深化的意义 。良好家风的传承能够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 对当代中国社会有效治理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 3张 红认为 , 在现代社会 , 家教家风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 其社会功能和作用亦表现出新的特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家教家风的培育和传承提供导向和引领 , 而家教家风则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试验场 。 4总 之 , 他们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家教家风的建立 , 良好的家教家风是基础 。2. 对古今名人 、名家的家教家风的研究 。很多学者研究了古代和近代许多名人的家教家风 ,通过研究他们的家教家风对我们今天培养良好家教

5、家风的提供借鉴 。吴建章分析了李鸿章家教思想的主要特色 : 坚守传统 , 继承家教精华 ; 提倡西学 , 吸纳西方经验 ; 教子放眼世界 , 学习 “世界文明 ”。他 认为 , 抹去历史的灰尘后 , 对近代名人 、名家家教思想进行探索 , 使其良好家教思想的价值被确认 。在当今我们处于社会转型 、社会大发展的时期 , 对家庭培养子女成长成才有很好121哲 学岭 南学刊 2016 年第 2 期的借鉴作用 。 5刘 绪义认为 , 曾国藩家风的独特内涵 , 为现代社会提供了重要启示 , 那就是爱才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 家风是家长之风 , 非身体力行不足以成风气 。 6彭 大成 、杨浩详细分析了左宗棠

6、的 “子孙刻苦读书明理 , 贵在力行致用 ; 要永保寒素家风 , 力戒各种恶习 ; 坚持廉洁奉公 , 慷慨行善济困 ”的家教思想 , 他认为此家教家风不仅对今天普通的家庭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 而且对各级领导干部 、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培养良好家教家风有着更直接额现实意义与教育作用 。 7还 有对毛泽东 、陈毅等这些伟人的家教家风的研究 , 对颜氏等这些名门望族家教家风的研究 , 提出对我们当代家教家风建设的启示 。3. 家教家风与廉洁的关系的研究 。干部的廉洁性是家教家风的直接体现 , 在当今反腐倡廉的关键时期 , 对家教家风的研究显得更加重要 。骆风认为 , 侵蚀干部及其家人的花招翻新

7、, 有些还十分隐蔽 , 要想拒腐而不沾 , 必须要求广大干部及其家人心明眼亮 、严于律己 、坚守正义 。因此 ,广大干部要认识到提升家庭道德的重要性 , 引导他们把自己的家庭打造成反腐倡廉的坚固堡垒 。 8王 杰认为 , 今天出问题的官员 , 大多家风不正 , 家教不严 , 不胜枚举 。所以 , 良好家教门风的树立 , 在现代社会依然是培养官员官德的重要方面 。闫华认为 , 许多贪腐官员的腐败之路上 , 往往是一家子腐败 。领导干部作为 “国之栋梁 ”“家 之主人 ”, 作为涵养家风的关键少数 , 当自觉摆正党性与亲情 、家风与党风的关系 , 严格管好 、管住子女和亲属 , 不以权谋私 、不以

8、权谋利 , 涵养好家风 、滋养好作风 、培育好党风 , 带头营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 。 94. 妇女在家教家风中的作用研究 。俗 话说的好 , “染于苍则苍 , 染于黄则黄 ”。家 教家风是塑造孩子的无形力量 , 而母亲对于形成好的家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一个优秀的女性可以造福三代人 。石潇纯认为 , 曾国藩家族中的女性用自己的方式传承了家族的勤俭持家 、心忧天下 、经世致用的精神 , 并通过教育子孙后代把曾氏家族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并且 , 他们还身体力行 , 捐资办学 , 使曾家文化发扬光大 。 10刘 增芝 、周颖认为 , 女性是构建和谐家庭的基础力量 , 带头弘扬传统家庭美德 ,

9、在家庭教育中居主导地位 。因此 , 培养良好家教家风的过程中 , 广大的女性首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 不断学习 , 不断完善自己 。 11二 、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家教家风讲话的重要性习 近平总书记在 2015 年春节团拜会上就指出 ,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 、重视亲情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 , 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 , 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 , 注重家庭 、注重家教 、注重家风 , 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 , 促进家庭和睦 , 促进亲人相亲相爱 , 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 , 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 , 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

10、 、民族进步 、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 12习总书记的讲话在社会 上引起强烈反响 ,中央纪委网站专门开辟了 “中国传统中的家规 ”专栏 , 介绍了包括 “江南第一家 ”的郑义门 、浙江金华兰溪诸葛村等 , 不少媒体都在关注家教家风话题 。建国以来 , 党和国家领导人身体力行 , 非常注意家教家风 , 但是都没有像习总书记那样全面 、系统地论述家教家风问题 。习总书记的讲话很有针对性 , 现在家教家风存在很多问题 , 包括父母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的片面教育 , 放任自流的无人教育 , 普遍缺乏道德教育以及有的父母负面的言传身教等问题 。尤其是一些党政干部 , 由于青少年时机没有受过良好的家教 ,

11、 学习成长过程中没有较好接受党和进步文化的教育 , 身负重任后 , 也不重视家教家风 , 不仅自己走上犯罪道路 ,还将妻子 、儿女及其他亲友带入犯罪深渊的不乏其例 。如薄熙来 、周永康 、刘铁男 、谷俊山 、苏荣 、蒋尊玉等人的家族式腐败都是如此 。家教家风问题绝不只是个人 、家庭或家族的问题 , 而是关系到党风 、政风 、民风的重大问题 。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 是最基本的社会单位 , 无论党政干部或其他社会成员都是来自家庭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 , 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老师 。家教是从一个人幼年 , 甚至是从胚胎开始 , 由221哲 学岭 南学刊 2016 年第 2 期亲情 、最主要的是

12、由母亲带着人间大爱给家庭生命的传承者 自己的后代传递的最无私的希冀 ;有远见的父母亲还会将如何应 对人生可能遇到的挑战都包括在家教中 , 这种教育是人最容易接受的 ; 同时 , 人在幼年时期头脑单纯 , 好像一张白纸 , 画下的痕迹是最深刻的 。因此 , 家教家风会影响一个人的终生 , 对不少人来说 , 还可能影响社会 。一个人如果没有受过良好家教 , 没有受过良好家风熏陶是他 ( 她 ) 的一个重大缺陷 。这种缺陷在其一生的不同时期会或多或少暴露出来 。我国大量的腐败官员查其出身 , 不少人都出自寒门 ,大多生长在农村 , 这些人基本没有受过良好的家教 。因为他们的父母大都出生在 20 世纪

13、 20 到 40年代 , 这些人是在战乱 、饥荒 、混乱的年代成长的 。他们本身没有受过好的教育 , 养育子女的主要任务就是将孩子带大 ; 加之我国从 20 世纪初开始否定传统文化 , 到 20 世纪 60 年代的 “文革期间 ”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 以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家教家风文化更无人关注 。而 20 世纪50 和 60 年代出生于农村的不少人却磨练了吃苦精神 , 当他们进入社会 , 正是这种吃苦精神使他们能干成一些事情 , 逐步赢得领导的信任和群众的好评 , 从而掌握权力 。他们中的一些人虽然没有受过良好的家教 , 但热爱学习 , 听党的话 , 跟党走 , 所以一直十分优秀 ;

14、 而另一些人一旦掌权就暴露出青少年时期没有受过家教的缺陷 , 连做个好人 、不给祖宗抹黑的人生基本要求都没有了 。他们利令智昏 , 忘乎所以 , 为所欲为 , 最终身败名裂 。今天及未来的我国社会只有让从小受过良好教育 , 具有为公共谋福利 , 为国家兴旺 、民族富强而奋斗不息的人成为党员 , 成为各级党的领导人 , 党风才能优良 。当这些人管理社会事务时 ,才能秉公办事 , 作风正派 , 才能政治清明 , 风气良好 。同时 , 党风 、政风好了 , 民风也才能更好 。因此 , 要使党风 、政风 、民风都得到根本好转 , 必须从重视家教家风做起 。就像治病一样 , 对于任何一个有病生命体的最大

15、拯救是细胞 , 只有细胞健康了 , 该生命体才能真正健康 。可见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重视家教家风是经过深思熟虑 、并具有深谋远虑的战略内涵 。所以 , 今天重视家教家风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三 、培养什么样的家教家风1. 培养理想志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 “少年儿童从小就要立志向 、有梦想 , 爱学习 、爱劳动 、爱祖国 ,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 长大后做对祖国建设有用的人才 。” 13总书记讲话的核心就是要加强少年儿童的理想志向 教育 。一个人 , 尤其是青少年 , 只要有了正确的理想志向 , 就会远离低俗 , 昂扬向上 , 具有前进的不竭动力 。古人十分重视志向 , 强调有志者事竟成

16、 ; 古之成大事者 ,不惟有超世之才 , 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古往今来 , 凡有大成就者 , 必有宏伟志向 。周恩来青少年时期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 毛泽东青少年时期说 “吾人之大志 , 欲改造中国与世界 ”, 所以能成为一代伟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功 , 千万个家庭的生活也在不断改善和提高 , 在这一大背景下 , 一定要让青少年怀更大的理想 , 树更大的志向 , 为国家 、民族更加富强而奋斗 。2. 加强感恩教育 。感恩既是一种普遍的行为规范 , 也是任何文化都公认的基本道德准则 。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 、以德报德的情感和道德教育 , 用人性唤起人性 、善良回报善良的人性

17、和思想教育 。一个人每时每刻都在接受来自家庭 、社会 、自然等的恩情 , 对其体验最为深刻 , 因此 ,无论在何种情况下 , 感恩意识都是道德体系中最容易被唤醒的 、启发人的道德良知 。善是感恩的核心 , 无善感恩就无从谈起 。贝多芬曾说过 : “没有一个善良的灵魂 , 就没有美德可言 。”心 中有善 , 才会记人恩德 , 才会见弱小而扶助 , 见穷困而怜悯 , 见饥寒而雪中送炭 。 14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心中种下善良的种子 , 不仅有利于他个人 , 也会有利于家庭和社会 。3. 加强勤俭节约教育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 族的传统美德 , 同时也是使人成才的必经之道 。勤劳不仅可获取财富 , 而且

18、也是获取知识 , 提高才干的重要途径 。资料显示 , 曾国藩家族至今八代中何以代代都有才俊 , 共出有 240 多位优秀人才 , 就在于曾国藩倡导了勤俭的良好家风 。影响深321哲 学岭 南学刊 2016 年第 2 期远 、历久弥新的 曾国藩家书 , 其中谈的最多的就是勤俭二字 。他在家书中反复苦口婆心地陈述自己这种勤俭的缘由 , 天下官宦之家 , 多只一代享用便尽 , 其子孙始而骄佚 , 继而流荡 , 终而沟壑 , 能庆延一二代者鲜矣 。李嘉诚要求儿子生活上克勤克俭 , 不求奢华 。在给孩子零花钱时 , 要先从中扣除 10%, 名曰所得税 , 以此让孩子懂得钱不是你想要多少就有多少的道理 ,

19、 要懂得用钱时要节俭 。4. 培养艰苦奋斗精神 。“自古雄才多磨难 , 从来纨绔不英雄 ”。任何一个人想成就一番大事业 , 必须要经历艰难困苦 , 在 困难和挫折中学习经验 , 这样才能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创造属于自己的事业 。在困难中要磨练成昂扬向上 、不畏艰难的精神 ; 同时 , 培养一种所向披靡 、坚定自信的状态 。艰苦奋斗还有利于强筋壮骨 。俗话说 : “娇子不如杀子 ”。娇养只会使后一代弱 不禁风 ,我国学校每年军训时 , 总有不少人倒下就是例证 。人们常说 , 温室里的花朵经不了日晒雨淋 。“猪圈 岂生千里马 , 花盆难养万年松 ”。这些都是经验之谈 。 15要多给子孙后代留精神财富

20、 , 世 界许多政要人物相约不给子孙留金钱财富 。林则徐曾说 , 儿孙胜于我 , 要钱做什么 , 贤而多财 , 则损其志 ; 儿孙不如我 , 要钱做什么 , 愚而多财 , 益增其过 。这些都是极有远见的 , 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断培养孩子的艰苦奋斗的精神 。5. 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 。父母不能包办孩子一生的事情 。父母对后代最大的爱是其精神的塑造和能力的培养 。在动物世界中 , 小动物在父母身边嬉戏玩耍都是训练生存能力 ; 到了一定时期 ,老动物都会将小动物赶出窝巢 , 让它们自己去生存 。在生物性上 , 人与动物在某些方面是相同的 。因此 , 父母对孩子终生有用的东西不是物质财富 , 而是

21、正确的人生观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 只有善于学习的人 , 才能应对人生的各种挑战 。父母对孩子不要包办太多 , 要放开一只手 , 让孩子自己动手 , 而我国的现实是父母包办太多 。同时 , 切合实际 , 注重方法 , 促使孩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 , 什么是教育 , 简单一句话 , 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现在许多青年人缺乏良好的习惯 , 与没有受过良好的家教不无关系 。四 、如何培养良好的家教家风1. 始终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自古以来 , 中华民族不同的家庭或家族有不同的家规 、传统或家风 , 彼此间却能形成交集 。这个交集的基础或核心就是中华优

22、秀道德观念 , 就是社会的最大共识 、最大需求 , 今天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众所周知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4 个字分为国家 、社会 、个人三个不同层面 。国家层面的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和社会层面的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都是建立在个人层面的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基础上的 。一个社会 , 如果没有社会成员个人的这些美德 , 社会层面和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就无法支撑 。而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主要是通过家庭培养的 。这与儒家伦理是相一致的 。按儒家伦理 , 先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 。家庭教养 , 使人获得进入公共社会的基本品质 , 然后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和为国家富强作

23、贡献 。可见 , 家风是引导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 , 是人们的价值观形成和精神成长的重要起点 。家风向民风辐射 , 民风向社风延伸 , 社风集中反映于政风和党风 。亿万家庭的良好家风的汇聚 , 体现的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党政干部要带头建立良好的家教家风 。中国有以吏为师的传统 。自古以来 , 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士大夫家族都有良好的家教家风 , 其后代大都十分杰出 , 成为后人的楷模 。如中纪委网站推出的浙江金华兰溪诸葛村 , 居住的都是三国蜀相诸葛亮的后代 , 资料记载历朝历代的诸葛亮后裔中没有出过一个贪官 。能如此 , 就在于诸葛亮留下了著名的 诫子书 , 告诫后

24、代要淡泊明志 , 宁静致远 。非志无以成学 , 非学无以广才 。中纪委推荐的位于浙江金华浦江县的 “郑义门 ”也是这样 , 百年不出一个贪官 。还有如宋朝的司马光家族 、岳飞家族等 。这些官宦家族严于律己 , 精忠报国 , 对中华民族的繁衍起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今天 , 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党政干部 , 不仅自421哲 学岭 南学刊 2016 年第 2 期己要作为表率 , 还要建立良好的家教家风 , 并向社会宣传自己的家教家风 , 为邻里 、亲友 、同事及社会起好表率作用 。党政干部的家教家风不是个人私事 , 关系党风政风 , 影响民风 , 因此 , 要成为其去留升迁的重要参考 。党政干部要从

25、 “严以修身 、严以用权 、严以律己 ”入手 , 搞好家教家风 , 践行 “三严三实 ”。让 “权 为民所用 、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 ”, 成为处理公与私 、小家与大家 、个人与群众关系的基本准则 , 成为治家的根本遵循 。3. 各级党政干部学校要开设家教家风课程 。一是要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教家风重要讲话及意义 。二是要理论结合实际 , 深刻分析党政干部家教家风存在的问题 , 对正反方面的典型案例进行剖析 。如刘铁男在他的儿子小的时候就教育他做人要学会走捷径 , 结果父子一起锒铛入狱 , 这是不良家教家风导致的必然恶果 。三是探索家教家风与党风 、政风 、民风的内在联系

26、。使广大党政干部认识到 , 凡出问题的党政干部 , 大都与缺乏良好的家教家风有关 ; 而优秀干部 , 如习近平总书记等都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家教家风的教育 。四是结合中国传统家教家风 ,对党政干部进行家教家风教育 , 包括中国的孝文化 、勤俭节约 、吃苦耐劳 、精忠报国等家教家风教育 。五是组织学员参观家教家风点 , 如中纪委推荐的浙江郑义村 , 诸葛村等 。六是党政干部学校不仅要将加强党政干部自身教育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 , 同时 , 如何管好自己的身边人 , 建立自己良好的家教家风也要成为党政干部学校教学和学习的重要内容 。4. 党政机关要将家教家风作为干部教育的重要内容 。党政干部的家教家风很

27、大程度上会在党政机关的形象 、风气上反映出来 。如家庭和谐 , 更有利于党政干部投入工作 , 那么整个党政机关的风气才会良好 。不和谐的家庭 , 不仅会影响党政干部的工作 , 严重时还会使单位不得安宁 。因此 , 党政机关要重视本单位员工的家教家风教育 。一是机关定期召开生活会 , 把家教家风作为重要内容 。要求党政干部严于律己 , 塑造自己的贤配偶 , 严管妻儿及 “身边人 ”。防 止这些人利用领导的权力和影响为其个人谋利 。二是请对家教家风有研究的老师到机关举办关于家教家风讲座 ,请家教家风好的典型到单位介绍经验 , 组织本单位员工就近到以传承良好家教家风的点参观 。三是在机关内部开展家教

28、家风评比活动 , 对那些家庭和谐 、教育子女等方面做得好的如 “五好 ”家庭 , 给予表扬和物质奖励 , 树立典范 , 在机关内大力宣传这些家庭 , 号召全机关向其学习 。5. 国民教育系统要将家教家风的内容贯穿于各级各类学校 。家教家风的内容实质是国民教育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因此 , 国民教育系统要将家教家风内容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差别化教育 。对于学前的幼儿要进行尊敬长辈 、礼貌文明等传统的家教家风教育 , 要以儿歌 、动画片 、视频 、漫画等形式 , 把如 “忠 ”“孝 ”“礼 ”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 。小 学阶段 , 主要应通过生动活泼的例子与故事 , 如伟人 、名人的故事等教育

29、小学生 。在实践上 , 应要求学生热爱劳动 , 经常帮助父母做家务等 。在中学阶段 , 除家教家风故事外 , 还应选取 孝经 朱 子家训 等的部分内容及相关文章学习 。中学阶段是学生逆反心理很强的阶段 , 学校要组织学生参观伟人名人故居 ,使他们懂得成功人士与家教家风的关系 , 帮助学生克服逆反心理 。在大学阶段 , 要普遍开设家教家风课程和讲座 , 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同时 , 使他们重视亲情 , 感恩家人 、老师和社会 。各类各级学校都要有讲授家教家风课的老师 , 并定期进行交流和培训 。各级各类学校的相关考试都要有一定与家教家风相关的内容 。6. 各级宣传部门要重视家教家风的

30、宣传 。建立良好的家教家风离不开对家教家风的宣传 , 要利用各种渠道 、力量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一是要充分发挥各种传播渠道的舆论导向作用 。电视 、广播 、报刊等传播渠道要积极宣传孝敬父母 、尊敬师长等家教家风 。二是加大家教家风公益广告宣传力度 。在电视 、广播 、网络等渠道展示和进一步提高家教家风宣传效果 。三是街道 、社区 、农村村镇要充分利用墙报 、宣传栏介绍家教家风做得好的家庭 , 张贴关于家训语录和标语 ,使家教家风成为广大民众学习的重要内容 。四是利用各种媒体举办家教家风讲座 , 介绍和宣传家教家风 , 宣传家教家风好的家庭 , 树立典范 。五是利用报刊 、杂志开辟家教家风

31、专栏 , 进行家教521哲 学岭 南学刊 2016 年第 2 期家风征文 , 出版发行这方面的专门杂志 、优惠出版专门著作 。六是开展文明家庭 、和谐家庭 、学习型家庭 、良好家教家风等创建活动 , 结合城乡文明建设带动家风培育 。 14总 之 , 要建立家教家风宣传的长效机制 , 使全社会都重视家教家风的培养 。7. 研究部门要加强对家教家风问题的研究 。培养良好的家教家风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思想文化资源的发掘和转化 。中国历史上的良好家教家风是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 , 要加以保护 、发掘和发展 ; 要在全国逐步建立起家教家风的文化研究体系 , 发挥优秀进步家庭的引领示范作用 。首先各级社科规划部

32、门要设置家教家风问题研究课题 , 使对于家教家风问题有兴趣有积累的人员进行专门研究 。其次要深入研究我国党风政风民风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家教家风的关系 , 探索各种社会问题后面的家教家风原因 。再其次 , 对古今中外存续时间长久的家族或家庭进行深入研究 , 探讨这些家族能持续兴旺发达 , 优秀后代层出不穷的特点和规律 。同时 , 研究那些曾经显赫一时的名门望族 , 但存续时间短 , 家教家风存在的问题 。最后 , 研究今天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家教家风和如何建立良好的家教家风 。这些研究成果都可用于党政干部学校和国民教育系统的家教家风教育 ,有的还可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8. 旅游部门要将家

33、教家风作为旅游的重要内容 。旅游既可以使人们愉悦心情 , 还可以在旅游中学到知识 。为了使家教家风在全社会受到重视 , 不少优秀的家教家风得到传承 , 旅游部门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一是旅游部门要引导游客到著名的人文景观点参观旅游 , 特别是到一些名村 、名居 , 如山西常家 、乔家大院 , 浙江金华的 “郑义门 ”、诸 葛村等 , 使游客在旅游中学习这些家族良好的家训 、家风 , 思考自己如何建立良好的家教家风 。二是导游要引导游客在旅游中展现自己良好的家教家风 。如互相谦让 , 文明旅游 ; 及时提醒那些带孩子旅游的父母等长辈 , 教育小孩不要在文物景观上刻字 、攀爬雕像 、乱扔垃圾等 。三

34、是对导游进行家教家风培训 , 使导游能够生动地讲解旅游景点家教家风的内容 , 激发游客的兴趣 。四是旅行社还可以专门为中老年人开辟家教家风教育旅游专线 , 因为他们是教育孩子的主导者 , 他们的思想意识对一个家庭或家族的家教家风起着关键作用 。参 考文献 : 1 孙兰英 , 卢婉婷 家风家教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 J 思想教育研究 , 2014, ( 12) 2 郭 玉琼 , 王方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家风建设 J 梧州学院学报 , 2015, ( 2) 3 陆 树程 , 郁蓓蓓 家风传承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J 苏州大学学报 , 2015, ( 3) 4

35、 张 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试验场 : 家风家教 J 道德与文明 , 2015, ( 2) 5 吴 建章 李鸿章家教思想的现代价值 J 咸宁学院学报 , 2010, ( 8) 6 刘 绪义 曾国藩家风的独特内涵及其哲学基础 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 2014, ( 4) 7 彭 大成 , 杨浩 左宗棠的家教思想及当代启示 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 2015, ( 3) 8 骆 风 反腐倡廉要重家风建设 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 2015, ( 4) 9 闫 华 家风不正必出问题 J 前进 , 2015, ( 6) 10 石 潇纯 论曾国藩家族女性对曾氏家风的继承和发扬

36、J 船山学刊 , 2012, ( 4) 11 刘 增芝 , 周颖 女性在培育和弘扬优良家风中的独特作用探析 J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 4) 12 习 近平 在 2015 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 EB/OL http: / /politics people com cn/n/2015/0217/c1024 26580834 html 13 习近平在同全国各族少年儿童代表共庆 “六一 ”国际儿童节时强调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 EB/OL ht-tp: / /cpc people com cn/n/2013/0530/c64094 21680190 html 14 黄铁苗 重视感恩教育 加强道德文化教育 J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 2014, ( 4) 15 黄 铁苗 富过三代的秘笈 J 湖南社会科学 , 2008, ( 4) ( 责 任编辑 : 武晟 )6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往来文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