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规划原理实践课程关于成都东站的考察论文XXXXX摘要:成都东站,又称成都东客站,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前身为成昆铁路沙河堡站。总占地约 68公顷,车站站房面积 10.8 万平方米,已于 2011 年 7 月 1 日 正 式 投 入 运 营 。作为西南大都市的门户和文化的名片,成都的重要地标建筑,成都东站客运站的建成,将会带动附近大型商业聚集。其规模大,设施完备先进,都将成为高端产业聚集的目标。本文主要对成都东站的交通体系和商业综合体进行介绍。关键词:成都东站、交通体系、商旅城1.成都东站概述2011 年 7 月 1 日 , 成 都 东 站 正式 投 入 运 营 。 成 都 东 站 现
2、 系 成 都 铁路 局 直 属 客 运 特 等 站 。 成 都 东 站 占地 面 积 大 约 68 公 顷 , 南 北 长 约2.9km, 东 西 宽 约 520m, 自 西 向 东 :西 广 场 、 站 房 、 东 广 场 。 成 都 东 站建 筑 面 积 大 约 220000 , 包 括 站 房 、无 柱 雨 棚 、 高 架 等 等 。 其 中 , 站 房面 积 108000 。 成 都 东 站 建 筑 高 度约 为 39m。 在 设 计 上 , 成 都 东 站 引 入 大 量 文 化 元 素 , 东 广 场 进 站 口 以 及 西 广 场 进 站 口 均 采 用 了 青 铜 面具 元 素
3、 , 屋 顶 引 入 金 沙 太 阳 神 鸟 火 焰 造 型 。 成 都 铁 路 局 局 长 武 勇 在 竣 工 仪 式 上 介 绍 , 成 都 东 站 近 期 设计 日 均 发 送 旅 客 200000 人 次 , 远 期 可 达 376000 人 次 。2009 年 1 月 1 日 , 成 都 东 站 正 式 启 动 建 设 , 2011 年 7 月 1 日 正 式 投 入 运 营 。 成 都 东 站 成 功 实 现 铁路 客 运 、 公 路 客 运 、 旅 游 客 运 、 地 铁 、 轻 轨 、 公 交 、 出 租 以 及 社 会 停 车 无 缝 对 接 , 方 便 不 同 交 通 工
4、具 轻松 换 乘 。 成 都 东 站 占 据 成 都 铁 路 枢 纽 中 心 地 位 , 主 要 办 理 动 车 始 发 终 到 、 达 成 铁 路 运 行 快 速 始 发 终 到 以及 宝 成 铁 路 运 行 特 快 查 询 、 达 成 铁 路 运 行 普 快 查 询 。2.东客站的交通体系集铁路客运、中长途公路客运、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公交、出租汽车、社会车辆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成都东站将承担起新客站铁路大强度的客流集散、中心城区过境交通转换、东部地区未来发展的城市交通枢纽等多重重任。2.1 站内结构分析与交通的“无缝衔接”据资料显示,成都东站大致可分为五层,从上自下依次为:高架层、站
5、台层、地下出站层、地铁 2 号线站台层、地铁 7 号线站台层。地下三层为地铁 7 号线站台层,在此层可以乘坐地铁 7 号线;地下二层为地铁二号线站台层,在此可以乘坐地铁 2 号线;地下一层为旅客出站厅及换成区,结合地铁站厅设置贯穿东西的公共通道。去往城市的旅客可在此便捷地换乘地铁,顺利到达公交和长途车站,搭乘出租车和社会车辆,所有的交通工具在这里形成“无缝衔接”。 ;地面一层为站台层,主要是乘坐铁路旅客出发和到达的场所。东站房布置旅客出站通道,西站房为进站通道和基本站台候车区;高架层为进站候车层,通过站房两侧南北高架道路,出租车和社会车辆可直接将出行旅客送达该层室内有宽敞明亮的候车区域,里面配
6、备了餐饮、商务等综合娱乐和服务设施。东客站建成后引入了公交班线 30 条,出租车发车位 110 个,长途车发车位 50 个,旅游汽车发车位 40个,社会车辆停车位近 2000 个,将形成集城际铁路、中长途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公路长途、城市公交、社会车辆及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为一体,实现无缝零换乘的西部一流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人车之间、车流之间,各行其道,转运顺畅。 ”秉承这样的设计理念,整个东客站综合客运枢纽东临三环路,西接机场路东延线,南临驿都大道,北接迎晖路;站区规划与城市整体相呼应,采用立体交通组织。同时,将高架道路直接修建到候车大厅外侧,将城市和站房有效连接起来, “旅客无需出站,便可
7、实现各种交通工具的换乘,真正构建一个无缝衔接的交通体系!”2.2 三横七纵、 13 座立交串联东客站片区的路网主要由三横七纵构成,它们共同组成片区的外围通畅环和内部疏解环,完成东客站片区以及附近区域的交通疏解。 南北向的“三横”主要指三环路、经四路、机场路东延线;东西向道路由北到南主要为迎晖路、纬一路至纬五路、驿都大道共七条道路,构成“七纵” 。除了这些平面道路构成片区路网之外,还有 13 座上跨、下穿或匝道等立交工程。 “立体交通将是未来东客站交通枢纽工程最典型的特点,这些立交工程有效地连接起各条道路,实现纵横道路之间的相互转换。 ”2.3 作业能力及全国交通圈层打造东客站全面开通运营后,日
8、均客车作业能力可达 400 对,日均发送量为 20 万人。至 2030 年,年旅客发送量将达 1.37 亿人次,日均发送量将达到 37.6 万人次,比现在的火车北站多了近一倍。高铁时代的来临将突破性改变时间与地域距离,重新构建城际经济圈层新格局。新客站将作为成都的交2.4 对比案例 新加坡交通设计2.4.1 新加坡交通设计介绍新加坡是个地狭人稠的地方,但它也是东南亚最大的海港、重要商业城市和转口贸易中心,也是国际金融中心和重要的航空中心. 作为支撑城市发展的基础设施,新加坡的交通形成了轨道交通、公交、出租车的无缝结合多元公交系统,充分体现了方便、高效性和与环境的和谐性。 新加坡十分重视土地利用
9、和交通综合开发。特别是交通枢纽,它是城市具有高吸引力的节点,当它与土地使用类型集约经营利用时,土地价值就会提高。新加坡在每个新镇都建有交通枢纽。新加坡地铁站周围的建筑和地铁站周边地块普遍采用多功能的组合式开发方式,整个综合体不但实现了不同交通方式的换乘,也提供了多种功能的组合开发,集聚了大量人流。新加坡总体规划初期优先确定主要高速公路、干路和轨道交通网络,预留其所需用地以减少实施时可能面临的用地矛盾。另外,为支撑商业和住宅密集地区,在进行详细交通规划时选择在该地段建立主要交通车站及设施,以有效连接这些重要枢纽,保证换乘的便捷性。 2.4.2 与东站的对比与新加坡的交通对比起来,东站的交通设计也
10、毫不逊色。东站除了铁路、公交、出租的一体设计以外还与长途客运、13 座上跨、下穿或匝道等立交工程相结合,这些工程不但实现了客运的要求还实现了纵横道路之间的相互转换,形成集城际铁路、中长途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公路长途、城市公交、社会车辆及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为一体,实现无缝零换乘的西部一流大型综合交通枢纽,这也是适合中国城市交通的设计。3.东站商业发展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 。作为西南地区规模最大、功能设施最先进、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成都东客站综合交通枢纽,东站绝不是一个普通的交通工程,它宣布,成都迈入城际轨道交通的时代。而成华区,则恰好担当了排头兵和门户堡垒的重要角色,肩负着再创城东新辉煌的历
11、史使命。3.1 人气商气汇集“火车一响,黄金万两。 ”成都东客站正在成为中国西部的财富交汇中心。两年前还是一片荒地,只有单调的铁轨的地方,摇身一变,成为日客流量上万的“ 流金淌银” 之地。待东客站全面运行后,日均客车作业能力可达 400 对,日均发送量为 20 万人,至 2030 年,年旅客发送量将达 1.37 亿人次,日均发送量将达到37.6 万人次。届时,超高人气将直接带动城际商旅城的建设与发展,也将直接助推成华经济社会的繁荣。据了解,如今,东客站附近人气旺盛,商气井喷,购物热潮此起彼伏,众多商家纷纷入驻,一派繁荣。由于成都东客站和成都新客站城际商旅城的规划和建设,直接带动了东客站片区的招
12、商引资工作。该区域已经先后引进了上海长峰、绿地集团、海峡城项目、蓝光、阳光 100、首创国际等 100 多个项目。其中,上亿元项目达到了 10 多个。随着东客站的全面运行和成都新客站城际商旅城的建设,成华招商引资工作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春天。3.2 新客站作火车头 拉动 20 平方公里商旅城建设西部第一景观核心枢纽站、成都东部新城副中心、成都(新客站)城际商旅城基础性的概念规划初步完成。城际商旅城的发展定位是成都东部的城市副中心、综合交通枢纽、成都商旅产业高地,因此将成为成都东部城市副中心。东站片区用地分布 1作为成华区 1413 发展战略的重点发展区域,以新客站为核心的成都(新客站)城际商旅城,
13、将结合“ 东部新城文化创意产业综合功能区”建设,坚持“低碳生活、田园城市”的发展理念,重点发展高端商务、高端商业、高端商住和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着力打造集交通枢纽、经济枢纽、城市门户为一体的“城际商旅中心”,构筑成都东部具有强劲聚集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的“交通大枢纽、城东 CBD、现代田园城”。“按照初步设想,保和辖区将依托新客站,采用卫星环绕 方式布局重大项目,构筑现代化产业体系。 ”保和街道办事处有关负责人称,有关方面正按照“成都东村”(东部新城文化创意产业综合功能区)和成都新客站城际商旅城发展思路,对位于商旅城核心区的保和街道紧锣密鼓开展城市空间和产业发展研究和规划,并积极推动
14、龙之梦、海峡城、现代城等项目落地建设。3.2.1 城市空间:造东部城市副中心核心区“龙之梦项目等签约入驻,将引爆城际商旅城大发展。 ”按照成华区 1413 产业发展战略, “龙之梦” 等产业化项目将成为商旅城核心产业的承载载体,汇聚创意产业、总部经济、金融、保险、中介、咨询、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打造成都时尚生活新坐标。“绿地集团、信和、阳光 100、新鸿基等项目纷纷在保和板块排兵布阵,为该区域城市和产业肌理植入了大量的现代和国际化元素。 ”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相关专家认为,按照成华区 1413 产业发展战略,随着城际商旅城的发展,成都新客站城际商旅城保和板块将依托新客站逐步构建“城际经济圈”产
15、业集聚区、东部城市副中心和“ 成都上东区”三大功能区的核心区。3.2.2 产业布局:力争“城际经济圈”总部核心区成华区保和街道党工委书记林家树表示,他们将按照“成都东村”发展规划和成华区 1413 产业发展战略,充分利用东客站的交通枢纽功能和辖区区域优势,整合辖区资源,做好产业规划,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现代商贸业、现代信息业、现代物流业以及旅游、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加快新客站城际商旅城建设。“围绕新客站,保和板块有望形成一中心、两线、四片 城市和产业发展格局,着力打造 城际经济圈 的核心区。 ”成华区保和街道办事处经济科负责人表示,目前他们正加快推进东方新城片区、杨东天片区等地的基础设施建设,
16、以及东客站片区纬 1 至纬 5、赖家店城中村等道路建设( 11 条道路约 13.3 公里,总投资约 1.5 亿),为项目引进和产业发展奠定基础。成都城际商旅城保和板块:“城际经济圈”总部集聚区、成都东部副中心核心区。3.3 案例对比 上海浦东新区规划3.3.1 浦 东 新 区 介 绍浦 东 新 区 位 于 上 海 市 东 部 , 地 处 中 国 沿 海 开 放 地带 的 中 点 和 长 江 入 海 口 的 交 汇 处 , 紧 靠 基 础 雄 厚 的 上海 市 区 、 北 倚 物 丰 人 杰 的 长 江 三 角 洲 、 面 对 浩 瀚 无垠 的 太 平 洋 . 1990 年 4 月 18 日 ,
17、 党 中 央 、 国 务 院 宣布 开 发 开 放 上 海 浦 东 , 从 此 浦 东 发 展 掀 开 了 新 的 篇 章 ;在 19 年 的 发 展 历 程 中 , 浦 东 新 区 坚 持 勇 于 创 新 、 求真 务 实 的 精 神 , 以 开 放 促 改 革 促 发 展 , 以 国 际 化 思路 结 合 本 地 特 色 探 索 城 市 发 展 新 模 式 , 高 起 点 规 划建 设 基 础 设 施 , 高 标 准 发 展 高 新 技 术 产 业 和 现 代 化 服务 业 , 打 造 外 向 型 、 多 功 能 、 现 代 化 新 城 区 , 努 力建 设 成 为 国 际 区 域 性 经
18、 济 、 金 融 、 贸 易 、 航 运 中 心 。短 短 19 年 间 , 浦 东 发 生 了 翻 天 覆 地 变 化 , 从 阡 陌 农 田 到 高 楼 林 立 、 从 冷 僻 乡 间 到 繁 荣 市 区 , 成 为 世 界瞩 目 的 “东 方 明 珠 ”, 被 誉 为 “上 海 现 代 化 建 设 的 缩 影 ”、 “中 国 改 革 开 放 的 象 征 ”。浦东新区空间布局主要采用多轴多核的形态。南北开发轴:主要沿黄浦江和杨高路形成南北开发轴,将高桥外高桥、庆宁寺金桥、陆家嘴花木及周家渡六里等综合分区联系起来;东西开发轴:从浦西外滩至陆家嘴再向东经张杨路商业中心以至花木、张江、北蔡和第二
19、国际机场。这条东西开发轴也是上海东西发展轴的延伸部分(从虹桥国际机场至浦东国际机场),使浦东、浦西在建筑形态上也有整体构思。为了使城市符合生态环境优化的需要,采用多心开敞的布局结构,即将浦东新区划分为 5 个综合分区,各个综合分区都有各自的生产就业地区、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体育、文化设施等,使各综合分区居民能就近工作,就近生活,各综合分区之间有绿化旷地隔离,以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3.4 与东站对比4.整体定位西部第一国际化城际交通枢纽定位诠释:4.1 功能定位:综合性、具有一体化复合性功能4.2 区域定位:凸显西部区域的重要性4.3 档次定位:具有国际化前瞻性、人性化的城市理念规划4.4 规
20、模定位:全国六大铁路交通枢纽,西部第一城际商旅城4.5 形象定位:西南大都市的门户和文化的名片,成都的重要地标建筑5.对东站规划的 swot 分析5.1 优势(strengths )(1)西部城际交通门户第一站(2)广阔的开放空间(3)每日往来客流量大(4)集铁路、地铁、公交、出租于一体的交通体系5.2 劣势(weaknesses)(1)人流量大,环境容易污染(2)受制于交通商业的局限,业态受限5.3 机会(opportunity) (1)高标准、高要求的政府重点建设项目使这一区域能够得到很快的发展和优惠(2)龙之梦、海峡城、现代城等项目落地建设积极推动这一区域的经济蓬勃发展(3)作为成都市中
21、心城区为数不多的拥有大量存量土地的区域,其可利用土地分布集中且具有规模,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和载体5.4 威胁(threat)(1)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交通拥堵任是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如果不加强对交通的管理,拥堵对于这个集多种交通方式为一体的车站也将成为严峻的问题。(2)虽然这片区域有很多预留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域狭小也将是一个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3)随着其他区域的崛起,如果我们的建设力度达不到要求,很有可能让这一区域的商业化停滞不前甚至下滑6.东站片区发展展望6.1 未来十年区域都是成都热点如今的东客站商圈将是未来成都东村建设的起步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其实类似
22、新南天地和天府新城之间的关系。如今新南天地所在区域当年几乎也是天府新城建设的起步区,当天府新城初步形成规模之后,新南天地自然就有了如今的气候。所以再过几年,当东村逐渐成熟,东客站在如今规划的重要项目一一落实之后,也会有很好的区域影响力。这里是成都目前最“干净的区域”,区域几乎就是一张白纸,如今上面只有一个东客站,所以对于区域的发展有很多可以发挥的空间,而且现在区域内没有任何商业,所以在进行这些商业项目的规划定位时,一定要更加谨慎。而区域内未来的庞大居住和流动人群这是支撑这些商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在东客站周边,未来将有数十万常住人口,如果算上东二环一线的居住人口,则有百万之巨。除了常住人之外,流动
23、人口的强度也非常频密,据了解,到 2020 年,东客站区域将会实现日均发送旅客 37 万次。如果把客站比作如今城东的心脏,周围发达的路网是这里的骨架,而覆盖成华区、锦江区和龙泉驿区的庞大东村规划则是城东的皮肤,未来十年这里都会是成都最繁华最热点的区域。6.2 改写城市商圈模式,东客站是新样本城市商圈的发展模式有很多种,如产业巨头入驻、政府大型项目搬迁、城市规划调整、房地产开发等等,而最典型发展模式是以住带商,即依托于住宅开发带来的居民而形成的商圈。而东客站商圈的发展模式,是因为交通枢纽而形成的。这种交通枢纽带来的商业价值,受益最大的是轨道的两端。显然,作为西部最大交通枢纽的成都东客站,已经展示
24、出了“商圈效应”。东客站所形成的城市商圈和火车北站有本质区别。“火车北站周边的商圈,譬如荷花池、五块石、中药材市场,是依靠便捷的物流建立起来的商圈,主要是专业采购销售市场。这种商业载体是产权分割的商铺,容易出现各种问题。相反,未来的东客站商圈,则首次在火车站旁边出现了大量的城市综合体。这种足不出站的商业休闲消费模式,将降低乘客对市中心商业的依赖性。”6.3 高端商业聚集,东客站商圈建城中城据了解在新客站附近,将依托沙河、塔子山公园等资源,在大约 5 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域内建设一个以超大型五星级酒店为龙头,由三星、四星、五星级酒店组成的“星级酒店群”。此外,总建筑面积 160 万平方米的龙之梦新城
25、,将借鉴“上海龙之梦新城模式”,借助复合轨道交通、公交车站、商业建筑、地下步行走廊、出租车站、地下停车库等城市运营综合功能载体,把有限的土地资源和便捷的轨道交通有效结合,一次性整体规划建设成一个地标性的现代商用建筑,规划有高端百货、写字楼、星级酒店、购物中心、电影院、大型情景式婚庆场所等。除了龙之梦新城,香港世茂集团、台湾远雄、东元等国内多家知名企业在东客站片区共同投资打造的海峡产业城,总体定位为集总部经济、IT 研发基地、文化创意产业、高档住宅及现代服务业为一体的国际商旅生态城。项目概算总投资 320 亿元,建筑面积达 320 万平方米,商业形态包括购物中心、精品百货、星级酒店群、高端写字楼
26、、影剧院、室内外主题公园等。应该说,东客站改变了传统交通枢纽的商业形态,那就是高端商业同样可以生长。7.对东站规划的思考从古至今,交通发达的地方往往是商业最发达的地方,一个道路交通的规划往往和商业规划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成都东客站不仅是城市对外交通的枢纽,更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引擎,由于其强大的聚集性,往往和商业规划联系在一起,使得综合交通枢纽成为集多种城市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综合组团。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作为西南地区规模最大、功能设施最先进、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成都东客站综合交通枢纽,东站绝不是一个普通的交通工程,它宣布,成都迈入城际轨道交通的时代。而成华区,则恰好担当了排头兵和门户堡垒的重要角色
27、,肩负着再创城东新辉煌的历史使命。8.结语一座火车站的背后所代表的是一座城市的形象,成都东站未来就是成都的门户。成都东站综合交通枢纽是我国西部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之一,作为核心组成部分的成都东站则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火车站。对于一座枢纽场站的设计,重要的就是要突出它所在地的地域文化特色。极具文化气质的外装配合现代舒适的内部设计,我认为这很好地诠释了成都这座既古老又现代的城市的独特气质,它在未来城市发展中的地位也是不可估量的。参考资料1 http:/ http:/ http:/ http:/ http:/ http:/www.cityup.org/news/urbanplan/20101123/72164-1.shtml8 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