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综合技术1.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036304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技术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综合技术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综合技术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综合技术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综合技术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综合技术(1)草莓怎样施用基肥 草莓采果时间较长,植株常出现早衰现象,从而影响浆果产量和质量。因此草莓施用基肥既要肥效持久,只要不发生肥害。施用基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a.基肥量要足,以有机肥为主:目标产量为每 667 平方米 1500 千克时,基肥用量为厩肥 400 千克、饼肥 200 千克、复合肥(氮、磷、钾含量均为15%) 3240 千克、尿素 510 千克。b.厩肥一定要腐熟:新鲜厩肥不可直接用作基肥,以免引起烧苗和枯心。(2)呵护草莓苗关键抓四条 一、苗地要及时灌水防旱。为使草莓苗正常生长,安全越夏,草莓地要经常浇(灌)水,保持苗地土壤湿润。浇(灌)水时,水与沟平,不能淹没畦面,浇(灌

2、)水时间以傍晚或晚上为宜,但苗地不能积水。二、在苗地覆盖遮阳网,避免阳光直射造成高温灼伤草莓子苗和匍匐茎,引发叶斑病、炭疽病等病害。尤其是“红颊”品种,一定要覆盖遮阳网。三、及时松土除草,薄肥勤施。保持苗地土壤疏松,及时拔除杂草,发现“浮苗”要及时定植,以促进子苗根系生长。对生长不良的草莓苗地,应用促根剂(根旺 1000 倍液、海精灵 1500 倍液、根多多 300 倍液)进行浇灌, 共施 2-3 次,施肥时间宜掌握在傍晚,以增强草莓苗素质和促发子苗。四、加强病虫害防治。目前草莓苗地的主要病虫害有炭疽病、黄萎病和斜纹夜蛾、蓟马等。目前正是草莓炭疽病的发病高峰期,特别是“红颊”、“章姬”等品种,

3、极易受炭疽病为害,防治时,要先摘除发病的叶片和匍匐茎,或直接拔除病株,然后用 25%咪鲜胺 1000 倍液或世高 1500 倍或 72%百菌清悬浮剂800 倍液进行防治;发现黄萎病病株后应及时拔除,并用日曹甲托 1000 倍加多宁 600 倍液浇施 2-3 次,每隔 7-10 天施一次。斜纹夜蛾可用 2.5%溴氰菊酯1000 倍、 阿宽 1000 倍、抑太保 1000 倍、48%毒死蜱 1000 倍液进行防治;发现有地下害虫为害草莓苗时,应及时用 48%毒死蜱 800 倍液进行喷施(应对苗和畦面全面喷施,喷药时间选在下午 5 时以后);蓟马可用 25%吡虫啉2000 倍液或 10%金好年 10

4、00 倍液、克泰 6000 倍防治。(3)提高草莓移栽成活率的措施 草莓定植期间尚处在气温较高的 9 月中下旬(大棚栽培)和 10 月上中旬(露地栽培),生产上往往因高温干旱和管理不当,造成成活率很低。要提高草莓移栽成活率,可采取以下措施:-1、浇透苗圃,带土移栽。取苗前一天先用水洇湿育苗地,以免切取秧苗时土块散碎。从育苗圃直接起苗,切成三角坨;从假植床取苗,切成 8-10 厘米见方的土坨。2、避过高温晴天栽。在栽植期内,最好抓住阴天栽植,但大雨天垄面太泥泞不要栽苗。晴天栽苗一定要在下午气温开始下降后进行。3、激素蘸根。栽前用萘乙酸 5 克兑 10 斤水蘸根,有利于栽植后成活和生长。, 4、摘

5、除老叶。栽苗前摘除部分老叶,只留 3 张新叶,减少水分蒸发。摘叶时不要擗叶,要留有一段叶柄,以保护根茎。5、适当浅栽不露根。草莓栽植深度,应使新茎的顶部和心芽的基部与土平齐,不可过深。否则,苗心被土埋住,易烂心死苗;过浅,根茎外露,不易发新根,新茎被晒,容易引起秧苗干枯死亡。6、及时定植不隔夜。草莓苗随起随栽,不栽隔夜秧苗。7、边栽边浇足水。草莓苗要随栽随浇,第一水要浇透。此后的 4-5 天之内,最好每天早晚各浇 1 次小水,若铺设滴灌带,可每天滴灌 2-4 小时。新叶正常展开后,垄面中耕,防止土壤通气不良造成沤根。8、遮阳覆盖。栽后最好用遮阳网、草帘等遮阳,待草莓成活后再揭除。此外,到外地购

6、苗应早准备。起苗前完成整地做垄等工作,保证苗到及时栽培。长途运输秧苗要保湿。在秧苗产地要快起苗,快装运。装车前选好苗,去掉基部老叶,留 3 张新叶,每 50 株一把,用清水蘸根,装入浸过水的蒲包或草袋中,再装入筐中。装车不要过高,以免影响通气散热。运输途中要防日晒,苗运至后,要及时再用清水蘸根,摊放在地面上铺湿稻草的阴凉的地方,抓紧时间栽植。(4)草莓园田杂草防治技术 草莓植株低矮,种植密度大,除草困难;又因草莓园基肥施用量大,灌水量大,杂草发生量大。因此要重视杂草的综合防治措施。-1、人工除草。在草莓生产中人工除草主要有三个时期,一是栽植后至越冬前;二是翌年春季,草莓萌芽后到开花结果前;三是

7、采果后,此时是防治杂草的关键时期。2、地膜覆盖,防除杂草。将畦面做成龟背状,畦高 10-15cm,畦宽 50-60cm,上面覆盖黑色地膜,防草效果很好。用透明薄膜覆盖,也有一定的抑草效果,但易导致植株早衰。3、除草剂除草。用 12.5% 盖草能乳油或 35%稳杀得,可防治禾本科杂草。喷药次数可根据杂草发生量来决定,一般施 1-2 次。(5)提高大棚草莓质量五法 选择品种;只有在低温条件下花粉多、果实酸味小、畸形果少的品种,才适合促成栽培。从质量角度考虑,一般宜选择“丰香”和“明宝”等品种。增强光照:光照不仅直接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还间接影响果实着色。如果在开花前后光照不足,就会影响花粉内淀粉的

8、积累,使花粉萌发时能量不够,导致发芽率降低,进而影响受精,产生畸形果。因此,盖棚时要选用透光率好的聚乙烯无滴膜,要经常扫净膜上灰尘,在棚内墙上挂 2 米高的镜面反射膜。这样,不但能增加光的利用率,而且能提高棚温 2-3。此外,采取早揭草苫和晚扣草苫,铺设银灰色反光地膜,及时摘除遮光的老叶等措施,均可增强光照。覆盖地膜:覆盖地膜的最大好处是降低空气湿度,减少病虫为害,可有效地使果实不接触地面,避免产生软果,而且果面干净。最好用滴灌的方法浇水,开花结果期不能大水漫灌,此时棚内湿度在 75%左右为宜,湿度过大会造成花粉不易散出,影响正常受精,增加畸形果的产生。因此,要适时通风排湿,但温度要保持在 2

9、0-25,以利于花粉发芽。开花结果期可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或佳实百、加拿枫棚、钾多多、锌多多或喷笑,以提高果实质量。辅助授粉:开花期可在棚内放养一箱蜂,以利于授粉,但要控制好温度,使蜜蜂能够正常活动。也可以人工辅助授粉。合理喷药;草莓开花期间喷施农药,容易诱发植株产生畸形果,同时会影响蜜蜂的授粉。因此,在开花放蜂前尽量不要用敌百虫、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等喷后易使植株产生畸形果的药剂。喷药前把蜂箱移出棚外,喷药后 1 周左右再移回棚内。大棚草莓的栽培,9 月上旬从繁育圃选择植株健壮,无病害,有 5-6 片发育正常的复叶,植株矮壮,在较多新根,根长在 5-6 厘米以上,单株重 25 克以上的草莓植株进

10、行移栽。 一、草莓园的选择与整地 草莓园应选光照充足,地势稍高、地面平坦、灌排方便、土壤肥沃疏松、前茬作物为豆类或葱蒜类蔬菜地为宜,园地应先行除杂草、灭地下害虫。可用 50%辛硫磷乳油 1000 倍液喷洒(湿润土层 5-6 厘米),防治蛴螬、蝼蛄、地老虎。 1 周后,亩基施优质腐熟农家粪肥 5000 千克,过磷酸钙 100 千克、氯化钾 50 千克。结合深翻园地,精细整地,做成高 20 厘米,宽 50 厘米的畦面,畦沟宽 30 厘米。大棚长度以 20 米为限,内有 4 畦。 二、移栽技术 为争取元月底至 2 月初草莓上市,繁育圃草莓苗移栽大棚畦面的时间应在 9 月上旬。要随起苗,随移栽,每畦栽

11、 2 行,行距 27 厘米,穴距 20 厘米,亩栽 12000 株。栽植时同一行植株的花序朝同一方向,使草莓苗弓背朝花序预定生长方向,苗心露出畦面,根系平展埋入疏松土层,及时浇定植水,并使外露的根埋入土层中。 三、草莓园的管理 1、中耕与施肥。中耕松土,利于有机物分解。11 月至 12 月应浅中耕 3 次。初花期与坐果初期各追肥 1 次。亩施尿素 10 千克,磷肥 20 千克,氯化钾 10 千克,或三元复合肥 35千克。 2、花芽分化前期的管理。9 月上旬移栽的草莓苗,除及时补充水分外,应加盖遮阳网遮荫。网离地面 1.2 米,便于人员操作。要及时摘除枯叶、老叶及腋芽和匍匐茎,保持 5-6 片叶

12、。 草莓花芽分化需较低温度和短日照,可在遮阳网上加盖草苫(草帘)。通过揭与盖草苫的操作过程,人工造成短日照的条件及较低温度,促进顶花序和腋花序的分化,时间有月余。 3、灌排方法。在开花与浆果生长初期,分别灌水 1 次。宜用沟灌,使水灌到沟高 2/3处为好,让水渐渐渗入畦土,沟内余水排出。若天旱,应 5-7 天灌水 1 次。用橡胶管前端套上一段金属管进行穴灌,既省水,又能保持畦土疏松。 秋季多雨时,应及时排水。草莓园四周应早做排水沟道,使棚内畦沟水能排尽。 4、加盖塑膜。10 月至 11 月上旬,是草莓花序分化期末,可撤除遮阳网。江准地区,“立冬”后盖地膜,“大雪”前覆盖大棚膜,使棚内气温保持在

13、 28-30。“暖冬”年份,“冬至”时节加盖中棚塑膜。“冷冬”年份则应同时盖上大、中棚塑膜。总之,“小寒”至“大寒”时节,棚内气温应保持在 25以上,至少也在 23以上,只有满足以上气温,草莓才能正常生长。 5、通风操作。草莓苗生长的土壤湿度应在 70%-80%为宜。棚内空气湿度以 60%-70%为好。因此,当棚内气温超过 30时,应通风。11 月至 12 月应于上午 10 时至下午 3 时揭开大棚及中棚两头塑膜通风。 当棚内湿度超过 70%时,也应通风,以降低棚内空气湿度。 花期棚内放养蜜蜂,可在大、中棚两头另做尼龙丝网,便于顺利通风。 大棚通风的另一作用,是防治草莓白粉病。 6、采收。草莓

14、苗开花、坐果到浆果着色,软化,释放特有香味,时间约 30 天。草莓浆果成熟后,应分批采收上市。一般亩产草莓 1500 千克。 四、草莓园病害防治 1、黄萎病。发病时,1-2 片叶变黄,弯曲畸形,逐渐枯死。防治方法:可在春季于园内多施切碎稻草、木屑,加农家粪肥,翻耕,并耕入土壤中,作畦,充分灌水后,覆盖地膜,通过太阳能使之彻底发酵。既增加了有机质,又彻底消毒。此法,也可防治根腐凋萎病。 2、灰霉病 为草莓花期病害,花瓣、果实、叶上均可发生。果实发病则密生灰霉,严重减产。防治方法:发病初,可亩喷洒 10% 多氯霉素 100 克,对水 100-110 千克,每 7天喷 1 次,连喷 3-4 次。 草

15、莓为宿根性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属蔷薇科,园艺学上将其划归为浆果类。草莓浆果鲜红艳丽,芳香多汁,甜酸可口,营养丰富。在全球浆果类水果生产中,其栽培面积和产量仅次于葡萄,为世界性水果,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我县引种草莓,至今有十多年历史。由于种植草莓有较高的经济收入,而本县的土地资源有限,草莓产业的发展是我县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的一条新路子。而大棚草莓栽培优势明显:一是草莓种植时间早、结果早,生产周期短,见效快。九月定植,十一月结果,到第二年五月结束。不仅丰富了冬春果品市场的花色品种,而且时逢元旦、春节等传统节日,市场需求旺,产品售价高。二是草莓栽培容易,管理方便,生产成本低,产量高,收

16、益好,适合我县进行农田结构调整、发展效益农业的要求。为扎实推进我县“万名渔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 ”,切实提高渔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加快渔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这一期大棚草莓栽培技术培训班,针对草莓生物学特性,结合我县地理气候特征实际,分六个方面介绍大棚草莓主要栽培技术。一、品种的选用在品种布局上,以丰香为主栽品种,大力示范推广千禧、莓宝 1 号,搭配种植章姬。1、丰香。 从日本引进,该品种生长势强,株型开张,叶片圆而大,厚且浓绿。植株叶片数少,发叶速度较慢。该品种抗白粉病和灰霉病能力很强。2、千禧。 从日本引进,经省农科院选育。该品种生长势旺,植株半直立,叶片厚,浓绿。浅休

17、眠,成熟早。果实大,圆锤形,果面深红色,富有光泽,甜酸适度,风味浓,耐贮运。抗白粉病、炭疽病能力较丰香强,但抗红蜘蛛能力较弱。3、莓宝 1 号。从日本引进,该品种生长势旺,植株半直立,叶厚浓绿,浅休眠。果实圆锤形果面红色,果实较耐贮运,抗病性强。4、章姬。 从日本引进,该品种生长旺励,株型较直立。叶片呈长圆形。休眠程度浅。果面绯红色,富有光泽。果肉柔软多汁,肉细,风味甜多酸少,质量极佳。果实耐贮运性较差。对白粉病、灰霉病抗性较好,但不抗炭疽病。 二、育苗育苗的目标是培育出定植时的根茎粗 10MM 以上,重 20 克以上的无病健壮草莓苗。1、苗地准备选择灌排方便,疏松土壤作育苗地。最好是生地或者

18、一年以上没种过草莓的地块。苗地应于定植前 7-10 天深翻,做成 2 米宽的畦,在中间或边上挖定植沟,在定植沟内施入腐熟栏肥和复合肥。种植一亩草莓约需母苗 250 株,施 500 公斤栏肥和 10 公斤复合肥。2、母苗的选用最好采用专用草莓母苗,应在上年 10 月进行露地栽植。若使用生产园的植株,要选择无病害,生长健壮的植株作母苗。3、母苗定植及管理在 3 月底到 4 月上旬定植,定植后要充分灌水,促使成活。低温和干燥会抑制葡萄茎的发生。前期采用小拱棚保温能促进葡萄茎早生多发。母株成活后,喷 50-1000PPM 赤霉素,每株 5ML,过一周再喷一次,有利于葡萄茎发生。在 6 月上旬,根据小苗

19、生长情况,趁雨天全园撒施少量复合肥,每亩地约 5公斤。结合病虫防治,可用 0.2%尿素、0.2% 磷酸二氢钾作根外追肥。育苗正值高温多湿季节,病虫害多发,要加强防治。另外,要及时清理黄叶、病叶和发病株,培育健壮草莓苗。三、草莓园的管理草莓园的选择与整地草莓园应选光照充足,地势稍高、地面平坦、灌排方便、土壤肥沃疏松、前茬作物为豆类或葱蒜类蔬菜地为宜,园地应先行除杂草、灭地下害虫。可用50%辛硫磷乳油 1000 倍液喷洒(湿润土层 5-6 厘米),防治蛴螬、蝼蛄、地老虎。1 周后,亩基施优质腐熟农家粪肥 5000 千克,过磷酸钙 100 千克、氯化钾 50 千克。结合深翻园地,精细整地,做成高 2

20、0 厘米, 宽 50 厘米的畦面,畦沟宽 30 厘米。大棚长度以 20 米为限,内有 4 畦。 草莓栽培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温度要求: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适宜温度是 20-25。在营养生长期,匍匐茎发生要求高温和长日照,日照在 12 小时以上,适宜温度是夜温 10,昼温 23;花芽形成期,花芽分化要求短日照和低温,日照在 12.5 小时以下,气温在 5-24 花芽都能分化;开花结果期,开花期适温为 25-28,夜温须在5以上;果实发育肥大期,昼温 17,夜温 9 ,果实成熟约需 60 天,且能充分肥大,高温促进成熟,温度过高,果实变小。 2.水分要求:6-7 月梅雨季,育苗地不能积水;秋季定植时

21、水分要充足,经常保持土壤湿润,提高栽种苗的成活率;开花期要求空气湿度 40-60%,土壤湿度 80%;果实发育肥大期,应及时灌水,此时需水量最多;当果实接近成熟时又要适当控水。 3土壤要求:适宜的土壤为疏松、肥沃、透气性良好的壤土或砂质壤土,适宜的土壤 pH 值在 5.7-6.5 之间;草莓对土壤盐类浓度和有害气体是很敏感的,土壤施底肥和追肥时要掌握适宜用量。 4光照要求:草莓对光照要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光照强度和日照长度。要求光照强度 2-5 万勒;开花结果期、苗期适宜的日照长度为 12-15 小时,花芽分化期要求低温、短日照。 (一)移栽:为争取元月底至 2 月初草莓上市,繁育圃草莓苗移

22、栽大棚畦面的时间应在9 月上旬。要随起苗,随移栽,每畦栽 2 行,行距 27 厘米,穴距 20 厘米,亩栽 12000 株。栽植时同一行植株的花序朝同一方向,使草莓苗弓背朝花序预定生长方向,苗心露出畦面,根系平展埋入疏松土层,及时浇定植水,并使外露的根埋入土层中。 (二)定植及管理1、土壤消毒。草莓连作或前作是西红柿、茄子、瓜类等,事先须进行土壤消毒或通过水稻轮作。利用 7、8 月高温季节的太阳势能,进行土壤消毒,简单易行的办法有二种:一是首先清除田间杂草物,喷洒杀虫剂和杀菌剂,翻耘后于土表用无破洞的旧农膜严密覆盖,膜下温度提高可达 65 摄氏度,以达到消毒作用。二是在清园翻耕后撒上杀虫剂和杀

23、菌剂,淹水浸泡一周进行土壤消毒。2、翻耕整地施足基肥土壤消毒后再进行翻耕、耙耕、施基肥。然后开沟作畦、整地。此项工作应于定植前 15 天完成。施基肥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基肥量要足,并以有机肥为主。亩施栏肥 3000-4000KG、饼肥100KG、复合肥 80KG。基肥用量占总施肥量一半以上。(2)栏肥一定要腐熟。最好用 EM 原露发酵堆肥。鲜栏肥易引起肥害“烧苗”和芽枯病。(3)基肥要与土壤充分混和。草莓根系浅,大部分分布在 26 厘米土层内,因此基肥不能深施,应施在 15-20 厘米土层内。整地要求采用深沟窄畦,每畦连沟宽一米左右,沟宽 40 厘米,沟深 30 厘米,畦面保持 55 厘米

24、。畦面做成龟背形,以防畦面积水。3、定植大棚草莓定植时期是根据顶花芽分化程度来确定的。一般以 50%植株顶花芽分化即为定植适期。我县一般在 9 月中旬前后为定植期。采用单蛙双行三角形种植,行距 25-28 厘米,株距 18-20 厘米。每亩种植7000 株左右,定植时要注意定向种植,将草莓苗根的弓背部朝向畦沟。尽量带土移栽,定植不能过深过浅,以上不埋心,下不露根为好。4、扣棚前的田间管理定植后,要立即浇水,第一次浇水量要大,宜浇透,以后每天浇水 1-2 次。苗成活后只要土壤不干燥就不必浇水,促使根部向下生长。成活后,新叶展开,摘除葡萄茎和枯叶。注意防治病虫害,包括炭疽病、白粉病、红蜘蛛、蚜虫等

25、。5、扣棚后的温湿度一般在 10 月下旬到 11 月初,当平均气温下降到 16 摄氏度时,即为扣棚保温的最佳时期。扣棚后,紧接着铺地膜,地膜以全覆盖为宜。保温开始后,容易生长过旺,要根据植株生长、气温情况进行温度和水分管理。棚温白天保持在 25 摄氏度,最低不低于 20 摄氏度,夜温保持 5 摄氏度以上,当棚内夜间低温在 5 摄氏度以下时,夜间双重保温,保持夜间小供棚内温度在 5 摄氏度以上。大棚内适宜湿度为 40-60%,因此,在铺地膜时,对畦沟走道全面覆盖,不留裸地,以阻止地面水分蒸发。结合温度管理,高温时应注意通风换气,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也要利用中午气温高时通风换气降温,以减轻病害,促进

26、草莓授粉受精。6、定植后肥水管理大棚草莓在施肥方面,除了要施足基肥外,还应适时适量进行追肥。追肥的时间和次数大致如下:第一次追肥,定植后约 20 天左右,每亩施氮磷钾三元素复合肥 20 公斤;第二次追肥与第一次追肥相隔约 20-25 天,每亩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 10-15 公斤;这二次施肥均可以直接撒于畦面行间,施后轻轻松土并浇水;第三次追肥,当顶果达到拇指大小时(约 11 月上旬),注意不要在顶花开花时施追肥;第四次追肥,顶果开始采收时进行,约为 11 月下旬;第五次追肥,顶花序的采收盛期,约为 12 月中旬。以后各花序果开始采收时酌情进行,一般每隔 20 天左右施一次。第三次以后追肥一般在

27、地膜覆盖后,施肥和灌水结合进行。液肥的浓度控制在 0.35%以内,切忌过浓,以防肥害发生,每亩施液肥量 3000 公斤,氮、磷、钾配合使用。生产上还采用叶面肥进行根外追肥,草莓叶面肥以绿威 18 效果较好。四、植株生产管理1、中耕与施肥。中耕松土,利于有机物分解。11 月至 12 月应浅中耕 3次。初花期与坐果初期各追肥 1 次。亩施尿素 10 千克,磷肥 20 千克,氯化钾10 千克,或三元复合肥 35 千克。2、花芽分化前期的管理。 9 月上旬移栽的草莓苗,除及时补充水分外,应加盖遮阳网遮荫。网离地面 1.2 米,便于人员操作。要及时摘除枯叶、老叶及腋芽和匍匐茎,保持 5-6 片叶。草莓花

28、芽分化需较低温度和短日照,可在遮阳网上加盖草苫(草帘)。通过揭与盖草苫的操作过程,人工造成短日照的条件及较低温度,促进顶花序和腋花序的分化。3、灌排方法。在开花与浆果生长初期,分别灌水 1 次。宜用沟灌,使水灌到沟高 2/3 处为好,让水渐渐渗入畦土,沟内余水排出。若天旱,应 5-7 天灌水 1 次。用橡胶管前端套上一段金属管进行穴灌,既省水,又能保持畦土疏松。秋季多雨时,应及时排水。草莓园四周应早做排水沟道,使棚内畦沟水能排尽。4、加盖塑膜。10 月至 11 月上旬,是草莓花序分化期末,可撤除遮阳网。“立冬”后盖地膜, “大雪”前覆盖大棚膜,使棚内气温保持在 28-30。“暖冬”年份,“冬至

29、 ”时节加盖中棚塑膜。“冷冬” 年份则应同时盖上大、中棚塑膜。总之,“小寒”至“大寒”时节,棚内气温应保持在 25以上,至少也在 23以上,只有满足以上气温,草莓才能正常生长。5、通风操作。草莓苗生长的土壤湿度应在 70%-80%为宜。棚内空气湿度以 60%-70%为好。因此,当棚内气温超过 30时,应通风。11 月至 12 月应于上午 10 时至下午 3 时揭开大棚及中棚两头塑膜通风。当棚内湿度超过 70%时,也应通风,以降低棚内空气湿度。花期棚内放养蜜蜂,可在大、中棚两头另做尼龙丝网,便于顺利通风。大棚通风的另一作用,是防治草莓白粉病。 6、摘叶疏果管理衰老叶制造光合产物少,而呼吸消耗大,

30、对草莓生长和浆果发育不利,匍匐茎的无谓发生也消耗母体营养。因此,结果期对下部衰老叶要及时摘除,并及早去除匍匐茎。另外,在开花前后疏除一定的高级次花果,不仅可降低畸形果率,也有利于集中养分供应低级次花果发育,使果个增大,提高整齐度。 7、赤霉素处理在大棚草莓栽培中喷赤霉素可以防止植株进入体眠,促使花梗和叶柄伸长,增大叶面积,促进花芽分化。赤霉素处进理的时间和次数与品种有关。一般对休眠浅长势旺的品种,如丰香、千禧、章姬、莓宝等,喷一次即可,浓度为 5-10PPM。每株用量为5ML,重点喷在苗心处。赤霉素在植株 50-70%现苗蕾时使用。注意:赤霉素用量不能过多,否则呈现徒长状,丛果率下降.8、放养

31、蜜蜂大棚草莓养蜜蜂可以促进草莓授粉受精,减少畸型果,提高坐果率,明显提高产量。一亩大棚可放蜜蜂 3 箱,放养时间在草莓开花前 5-6 天提早进行,以使蜜蜂在开花前能充分适应大棚内的环境,直至翌年 3 月。如棚内病虫害发生严重必须喷药或烟熏时,要把蜂箱搬到棚外。蜜蜂在大棚内花量少时需人工喂养。 9、CO2 气肥CO2 气肥是光合作用合成碳水化合物的重要原料。棚内 CO2 浓度经常低于大气,增施 CO2 能促进生育转旺,成熟期提前 1-2 周,并能提高产量,改善果实质量。目前生产上大多采用反应法提供 CO2,利用碳酸氢铵和硫酸,通过 CO2发生器,产生 CO2 直接放到大棚内。五、综合防治病虫害防

32、治大棚草莓病虫害要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 ”。即通过采用脱毒壮苗、高垄栽植、地膜覆盖、水旱轮作及避免干旱、高湿等措施预防病果、烂果的发生。田间发现病烂株叶和果实要及时清除,严防扩展蔓延。 草莓上的常见病虫害有:灰霉病、白粉病、炭疽病、根腐病、青枯病、红蜘蛛、蚜虫、斜纹夜蛾等。草莓病虫害严重影响草莓产量和质量,影响食用安全。因此,草莓的病虫害应采取综合防治的方针:一是选用抗病品种,建立专用母株园;二是严格种苗消毒和土壤消毒;三是加强田间管理,促进健身栽培植;四是喷药防治。特别是草莓病害,要以防为主,重点在前期和发病期进行有针对性的药剂防治。 注意保温、通风、降湿,及时发布病虫预报,全面贯

33、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适时开展分类指导,有效控制危害,确保草莓安全生产。 加强栽培管理为基础,充分应用农业、物理等防治措施,有效控制病虫的发生与危害。推广应用软管滴灌和地膜全覆盖(畦连沟覆盖)或沟内辅垫稻杆,以控制棚室内的空气湿度,杜绝草莓生产地漫灌。及时清理草莓生产园地中病叶、病果等病残体,并集中销毁,减少传染病源。草莓园追肥提倡使用三元素复合肥,忌偏施氮肥。做好人棚膜敞闭管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尤其是施肥水后遇阴天时,应及时开棚,避免发生氨气、氮气等有害气体危害。 1、黄萎病。发病时,1-2 片叶变黄,弯曲畸形,逐渐枯死。防治方法:可在春季于园内多施切碎稻草、木屑,加农家粪

34、肥,翻耕,并耕入土壤中,作畦,充分灌水后,覆盖地膜,通过太阳能使之彻底发酵。既增加了有机质,又彻底消毒。此法,也可防治根腐凋萎病。发现黄萎病株时,及时拔除并补植,补植后用 10多抗灵水剂 80 倍液,或 8菌克毒克(宁南霉素)水剂 1000 倍液等浇灌防治。2、灰霉病 为草莓花期病害,花瓣、果实、叶上均可发生。果实发病则密生灰霉,严重减产。防治方法:以防为主,药剂可选用“一熏灵”烟熏剂熏蒸防治,每只标准棚每次 3 枚,夜间熏蒸,连续 34 次,每次间隔 7 天:也可选用 40施佳乐(嘧霉胺) 悬浮剂 800 倍液,50 农利灵 (乙烯菌核心利)干悬浮刑1000 倍液,或 80大生 M45(代森

35、锰锌)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或 50扑海因(异菌脲 )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或 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等喷雾防治,每 710 天一次,连续防治 23 次,注意交替用药。3、炭疽病:发现病株时,及时拔除并补植,补植后用 25施保克( 咪鲜胺)乳油 1000 倍液,或 80大生 M-45 可湿性粉剂 700 倍液,或 20龙克菌(噻菌酮) 悬乳剂 400 倍液等浇灌防治,连续防治 35 次。 4、白粉病:发病初期选用 991绿颖(矿物油) 乳油 300 倍液,或 50翠贝(醚菌酯 )干;悬浮剂 3000 倍液,或 6225仙生(腈菌唑锰锌)

36、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或 5高渗腈菌唑 1500 倍液,或 40福星(氟硅唑)乳油 4 000倍液进行防治。也可刚“一熏灵烟熏剂熏蒸防治,每只标准棚(6 米 x30 米)每次3 枚,夜间熏蒸,连续 34 次,每次间隔 7 天。 5、蚜虫:在点片发生期选用 03爱禾(印栋素)乳油 1000 倍液,或70艾美乐(吡虫啉) 水分散粒剂 10000 倍液,或 5阿达克(啶虫咪)可湿性粉剂1500 倍液等喷雾防治。 6、螨类:当保温工作开始后进行重点监测,在点片发生期及时摘除有虫叶,减少虫源。在草莓开花前,当每叶螨量达 23 头时,选用 95螨即死(喹螨醚) 乳油 20003000 倍液,或 15扫

37、螨净(哒螨灵) 乳油 1500 倍液,或5噻螨酮乳油 1200 倍液,或 57炔螨特乳油 2000 倍液等喷雾防治。在以上各药剂中混加 99。1%绿颖乳油 300 倍液,效果更佳。 六、适时采收 采收。草莓苗开花、坐果到浆果着色,软化,释放特有香味,时间约 30天。草莓浆果成熟后,应分批采收上市。一般亩产草莓 1500 千克。大棚草莓果实以鲜食为主,必须在 70以上果面呈红色时方可采收。冬季和早春温度低,要在果实 89 成熟时采收。早春过后温度回升,采收期可适当提前。采摘应在上午 810 时或下午 46 时进行。不摘露水果和晒热果,以免腐烂变质。采摘时要轻拿、轻摘、轻放,不要损伤花萼,同时要分

38、级盛放并包装。无公害草莓栽培,是在对环境综合评价选择基础上,选用优良品种,实施无公害栽培管理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措施。1 园址的选择无公害草莓地应选择在空气质量、灌溉水质量和土壤环境质量必须符合无公害生产的要求;且选择没有栽过草莓或经水旱轮作过的田块。草莓栽前 50d,利用 7、8 月间的高温天气进行土壤太阳热消毒处理,即:将土壤深翻,灌透水,土壤表面覆盖一层地膜,同时把大棚膜盖在大棚骨架上,形成密闭温室。在超过 60的情况下,40d 左右,即可杀死土壤中的病菌、微生物和害虫。2 优良品种的选择大棚草莓宜选用丰产、大果、质量优良、口感好,适于大棚促成栽培的品种。丰香为主栽品种,同时搭配种植日本枥

39、乙女、幸香、章姬和童子一号等。并重视“丰香 ”等品种的提纯复壮和无病毒苗的培育工作。3 培育优质壮苗建立良种繁育基地,选择土质疏松、灌排方便、未种过草莓、无污染的水稻田或旱田为专用繁殖圃。选择品种纯正,健壮母株作繁殖母苗(没有结过果,无病虫害的健壮植株),在上一年的 10 月中旬至 11 月中旬定植,培育过冬。3 月下旬至 4 月上旬,选用母苗的分蘖小苗进行育苗。施用无污染的腐熟有机肥作底肥,做成 2m 宽呈龟背状的畦,种植时要摘除花轴和老叶,按株距 60cm 单行种植。在 6 月下旬至 7 月上旬,选择二叶一心、白根多、无病虫害的小苗,带土移植到无污染、无病毒的假植苗圃中。适当控水、控氮,育

40、成具有67 片绿叶、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对称,茎粗 08cm 以上、无病虫害、初生根整齐、白根多的健壮苗,平均单株鲜重 20309。4 栽培管理41 肥水管理。应根据草莓的需肥规律和土壤供肥能力,进行平衡施肥;肥料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尽可能控制氮肥使用量,增施磷钾肥,限制使用含氯复合肥,禁止使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城市垃圾。在定植前 15 天每亩均匀撒施无污染腐熟栏肥 3 000kg 以上,饼肥 lOOkg 以上,硫酸钾复合肥 50kg 以上。在整个生长季节,还要补充水分和肥料,可通过铺设在地膜下面的软滴管进行,追肥时间一般在顶花序显蕾、顶花序果实开始转白膨大、顶花序果实采收前期、顶花序果实采收

41、后期,以后每隔 1520d 追肥一次,追肥的液体肥料浓度以 0 2一 04为宜。新型植物营养液绿威 18、草莓宝、植光优等。可提高植株免疫力和防止早衰、促进果实膨大,增加果实光泽度和糖度,还有利于减少果实受污染的机率,应大力提倡推广使用。草莓大棚内坚持放养蜜蜂能增加草莓的结果率,提高草莓的产量和质量,一般亩增产 3040。42 温湿度管理。在草莓第一侧花芽分化完成后植株尚未进入休眠期之前盖棚,我地一般在 10 月下旬至 11 月初。要注意大棚的温湿度,前期白天温度保持在 30左右,夜间温度保持在 10以上,相对湿度控制在 80以下;开花结果后,白天温度保持在 25左右,夜温在 7左右为宜,湿度

42、控制在 60左右;采收期白天温度 22左右,夜温 5为宜。当夜温达 5以下时盖中棚,夜温接近 O时盖小棚,采用日揭夜盖的方法,满足对温度的要求。3 月中旬可解除中小棚,4 月上旬起,在晴天应逐步加大通风:5 月上中旬捞起裙膜直至拆除。要勤通风,以免温湿度过高,引起草莓灰霉病、白粉病的流行。43 植株管理。草莓自定植到采收结束,一直处于不断生长中,为改善草莓植株间的通透性,减少病虫害发生,要经常进行植株整理,及时摘除老叶、病叶、病果以及采完果后的花轴,以减轻植株负担,促使其健壮生长。5 病虫害综合防治坚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按照病虫害发生规律,采取合理密植、高畦地覆盖及滴灌栽培、土壤消毒、轮作换茬

43、等栽培管理措施,必要时选择适宜时机进行化学防治。保护天敌,加强虫情调查,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如甲胺磷、乐果、克百威、氧化乐果等。大棚内优先采用烟熏法、粉尘法。采果期应先采果后喷药,同时注意交替用药,合理混用。大棚草莓栽培中最易发生的病害是白粉病、灰霉病,为害最重的害虫是螨类、蚜虫。螨类,可用 20双甲眯乳油 1 0001 500 倍液喷雾防治,lO 天左右进行一次,连续23 次,采果前 2 周停止用药。蚜虫,可用 1苦参碱醇溶液 8001 000 倍或 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 2 000 倍液喷雾,采果前 2 周停止用药。6 采收包装运输采摘时应戴上一次性使用的医用手套,采摘容器最好用塑料箱

44、或小筐,里面垫一层干净的柔软材料。选择七八成熟的草莓采摘,采收以上午 8:009:30 或傍晚转凉后进行为好。包装用无污染的纸箱或塑料盒,内衬新鲜草莓叶,规则地摆放草莓,保证整个过程的无污染化和清洁化。搬运过程中要轻拿轻放,运输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震动或减少振动,最好使用冷藏车运输,运输过程中的温度保持在 12,湿度保持在 90一 95。草莓种植综合技术(1)草莓怎样施用基肥 草莓采果时间较长,植株常出现早衰现象,从而影响浆果产量和品质。因此草莓施用基肥既要肥效持久,只要不发生肥害。施用基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a.基肥量要足,以有机肥为主:目标产量为每 667 平方米 1500 千克时,基肥用量为厩

45、肥 400 千克、饼肥 200 千克、复合肥(氮、磷、钾含量均为15%) 3240 千克、尿素 510 千克。b.厩肥一定要腐熟:新鲜厩肥不可直接用作基肥,以免引起烧苗和枯心。(2)呵护草莓苗关键抓四条 一、苗地要及时灌水防旱。为使草莓苗正常生长,安全越夏,草莓地要经常浇(灌)水,保持苗地土壤湿润。浇(灌)水时,水与沟平,不能淹没畦面,浇(灌)水时间以傍晚或晚上为宜,但苗地不能积水。二、在苗地覆盖遮阳网,避免阳光直射造成高温灼伤草莓子苗和匍匐茎,引发叶斑病、炭疽病等病害。尤其是“红颊”品种,一定要覆盖遮阳网。三、及时松土除草,薄肥勤施。保持苗地土壤疏松,及时拔除杂草,发现“浮苗”要及时定植,以

46、促进子苗根系生长。对生长不良的草莓苗地,应用促根剂(根旺 1000 倍液、海精灵 1500 倍液、根多多 300 倍液)进行浇灌, 共施 2-3 次,施肥时间宜掌握在傍晚,以增强草莓苗素质和促发子苗。四、加强病虫害防治。目前草莓苗地的主要病虫害有炭疽病、黄萎病和斜纹夜蛾、蓟马等。目前正是草莓炭疽病的发病高峰期,特别是“红颊”、“章姬”等品种,极易受炭疽病为害,防治时,要先摘除发病的叶片和匍匐茎,或直接拔除病株,然后用 25%咪鲜胺 1000 倍液或世高 1500 倍或 72%百菌清悬浮剂800 倍液进行防治;发现黄萎病病株后应及时拔除,并用日曹甲托 1000 倍加多宁 600 倍液浇施 2-3

47、 次,每隔 7-10 天施一次。斜纹夜蛾可用 2.5%溴氰菊酯1000 倍、 阿宽 1000 倍、抑太保 1000 倍、48%毒死蜱 1000 倍液进行防治;发现有地下害虫为害草莓苗时,应及时用 48%毒死蜱 800 倍液进行喷施(应对苗和畦面全面喷施,喷药时间选在下午 5 时以后);蓟马可用 25%吡虫啉2000 倍液或 10%金好年 1000 倍液、克泰 6000 倍防治。(3)提高草莓移栽成活率的措施 草莓定植期间尚处在气温较高的 9 月中下旬(大棚栽培)和 10 月上中旬(露地栽培),生产上往往因高温干旱和管理不当,造成成活率很低。要提高草莓移栽成活率,可采取以下措施:-1、浇透苗圃,

48、带土移栽。取苗前一天先用水洇湿育苗地,以免切取秧苗时土块散碎。从育苗圃直接起苗,切成三角坨;从假植床取苗,切成 8-10 厘米见方的土坨。2、避过高温晴天栽。在栽植期内,最好抓住阴天栽植,但大雨天垄面太泥泞不要栽苗。晴天栽苗一定要在下午气温开始下降后进行。3、激素蘸根。栽前用萘乙酸 5 克兑 10 斤水蘸根,有利于栽植后成活和生长。, 4、摘除老叶。栽苗前摘除部分老叶,只留 3 张新叶,减少水分蒸发。摘叶时不要擗叶,要留有一段叶柄,以保护根茎。5、适当浅栽不露根。草莓栽植深度,应使新茎的顶部和心芽的基部与土平齐,不可过深。否则,苗心被土埋住,易烂心死苗;过浅,根茎外露,不易发新根,新茎被晒,容

49、易引起秧苗干枯死亡。6、及时定植不隔夜。草莓苗随起随栽,不栽隔夜秧苗。7、边栽边浇足水。草莓苗要随栽随浇,第一水要浇透。此后的 4-5 天之内,最好每天早晚各浇 1 次小水,若铺设滴灌带,可每天滴灌 2-4 小时。新叶正常展开后,垄面中耕,防止土壤通气不良造成沤根。8、遮阳覆盖。栽后最好用遮阳网、草帘等遮阳,待草莓成活后再揭除。此外,到外地购苗应早准备。起苗前完成整地做垄等工作,保证苗到及时栽培。长途运输秧苗要保湿。在秧苗产地要快起苗,快装运。装车前选好苗,去掉基部老叶,留 3 张新叶,每 50 株一把,用清水蘸根,装入浸过水的蒲包或草袋中,再装入筐中。装车不要过高,以免影响通气散热。运输途中要防日晒,苗运至后,要及时再用清水蘸根,摊放在地面上铺湿稻草的阴凉的地方,抓紧时间栽植。(4)草莓园田杂草防治技术 草莓植株低矮,种植密度大,除草困难;又因草莓园基肥施用量大,灌水量大,杂草发生量大。因此要重视杂草的综合防治措施。-1、人工除草。在草莓生产中人工除草主要有三个时期,一是栽植后至越冬前;二是翌年春季,草莓萌芽后到开花结果前;三是采果后,此时是防治杂草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