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摘要】 目的:应用计算机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重建技术研究心肌缺血时的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特征。方法:对 22 例心肌缺血患者和 21 例正常人,采用 Agilent Sonos 5500 型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和 S4 经胸超声探头结合磁场定位自由臂扫查装置进行二维图像采集,以德国 Tom Tec 三维图像处理系统的 4D 璍 V Analysis 软件进行三维图像重建和数据分析,得出左室 16 个节段的局部射血分数。结果:13/16 节段的局部射血分数心肌缺血组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 0.05) 。结论: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重建技术能对心肌缺血时左心室局部心功能进行客观定量分析。 【关键词】 超
2、声心动图,三维,重建;心肌缺血;心室功能,局部,左急性冠状动脉闭塞,几乎立刻引起相应冠脉供血区域的心肌出现节段性室壁活动异常,导致局部收缩功能的减低。准确定量评价左心室局部心功能对于判断病情、决策治疗方案和估测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最常应用的二维超声心动图技术不能对左室局部心功能进行客观的定量分析。本研究采用计算机重建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对心肌缺血时左心室各个节段的容积和射血分数进行定量研究。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心肌缺血组 22 例,男 20 例,女 2 例,年龄(588.6) 岁(5067 岁)。全部病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其中包括陈旧心肌梗死 12 例,急性心肌梗死
3、 10 例,其中 6 例梗死区出现室壁瘤。梗死部位: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7 例,前壁心肌梗死 4 例,前间壁心肌梗死 5 例,下壁心肌梗死 6 例。对照组为 21 例健康志愿者,男 17 例,女 3 例,年龄(389.5) 岁(2554 岁)。既往无心血管病史,常规心电图检查为窦性心律,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无心脏结构及血流异常。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 Agilent Sonos 5500 型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和 S4 经胸超声探头结合磁场定位自由臂扫查装置进行二维图像采集。采用德国 Tom Tec 三维图像处理系统的 4D 璍 V Analysis 软件进行三维图像分析。选择 6 平面法
4、,在心脏动态回放中,选定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图像,再逐个平面分别定标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二尖瓣位置、主动脉瓣位置和心尖内膜侧,自动进行轮廓描记。如果描记线与心内膜不贴和,可进行手动矫正。计算机应用表面提取法重组心内膜边缘轮廓三维图像,并根据美国超声心动图协会推荐的方法将左室壁划分为 16 节段,自动计算每一节段的容量随心动周期的变化曲线。根据左室壁各节段局部舒张末期容积和收缩末期容积计算局部射血分数。1.3 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 t 检验。2 结果心肌缺血组与正常对照组 16 个节段的局部射血分数测值比较见表 1。可见 13/16 节段的局部射血分数心肌缺血组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 0.05) 。
5、3 讨论研究表明:冠脉疾病导致心肌缺血时,最早出现的即为节段性室壁活动异常。冠脉供血的减少和相应供血区域心肌的局部收缩功能减低之间的紧密联系,使我们可以将节段性室壁活动异常作为评价心肌缺血和(或) 心肌梗塞有无的早期、特异而敏感的指标 1。目前,常规超声心动图只能应用室壁活动增强、正常、减弱、消失及矛盾活动来定性分析心肌缺血时的节段性室壁活动异常;在此基础上采用对室壁活动异常程度记分,计算室壁运动指数来分析心肌的血供,作为一个半定量的方法,曾广泛应用于临床、科研工作中,但这种方法的基础是对室壁活动异常程度的定性判断,在研究工作中缺乏明确的量化指标,并且受观察者的主观印象和临床经验的影响很大2。
6、为了能够对节段性室壁活动异常程度进行定量分析,目前也已研发出许多新方法,包括:声学定量(acoustic quentifcation,AQ)技术、彩色室壁动态显示(color kinesis,CK)技术,从时间和空间上量化分析室壁活动能力,但此方法研究的是心内膜的空间位移;组织多普勒成像(doppler tissue imaging,DTI )技术,对室壁的运动速度进行定量分析,但其局限性也是只对室壁的运动速度进行研究和角度依赖;组织追踪显像(tissue tracking imaging,TTI)技术,采用超高帧频实时获得心肌各节段的多普勒轴向运动位移信息,能实时、直观地评价左心室所有心肌组
7、织向心尖的位移,但其研究的是心肌的轴向运动。因此,目前临床尚缺乏能直接定量评估心肌缺血时左室局部心功能的可靠方法。本研究应用体元模型法(voxel model)采用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计算机重建技术,对心脏进行三维立体重建。在体元模型中,心脏被划分为依次排列的小立方体,每个小立方体即为一个体元(voxel) ,体元具有容积概念,同时每个体元均有特定的空间位置坐标,一定数目的体元按相应的空间位置排列即可构成三维立体心脏图像。我们利用带有空间定位器的探头进行二维图像采集,可分别获得多组一个心动周期的二维图像(1020 帧) ,每个二维切面图像均具有空间坐标及方位信息,计算机根据每幅图像的时间和空间位
8、置信息,按照其空间位置进行重组,使得各幅图像依序相互连接,同时在相邻的图像之间插补体元,建立心脏的三维立体数据库。在心脏体元模型中,可以通过计算体元数目获得心腔的实际形态及容积变化,进而能定量分析左室局部及整体心功能变化,而不需要借助任何规则的几何结构对心腔的容积进行模拟假设。多项应用研究已证实体元模型法对心脏所有的组织信息进行了三维重建,是较为理想的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重建技术3,4。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心肌缺血组绝大多数节段的局部射血分数测值显著降低。这是由于左室局部心肌缺血后,缺血的室壁运动减弱所致,尤其是心肌梗死的节段,其心肌收缩力下降更明显,致局部节段的收缩末容积增加,射
9、血分数下降。局部射血分数的降低正反映了局部心肌收缩力的降低,使局部心功能的定量分析成为可能。在定量分析局部心功能的同时也可以对各个局部收缩功能进行总和,得到左室整体收缩功能。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重建技术的优点有:对左室节段性室壁活动异常的研究,将从目前定性、半定量上升至全定量研究容积变化,对局部及整体收缩功能进行准确的分析,进一步明确左室收缩功能测值的意义,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加有效的信息。在冠心病左室节段性室壁活动异常的患者中,对各个节段的容积进行定量分析,得到各种不同活动状态的左室节段的局部收缩功能,通过对局部收缩功能的分析,了解各种不同活动状态的左室节段的面积、位置,判断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的范
10、围、面积,推测冠脉病变的程度、位置。在冠心病的治疗中,通过对左室各节段的局部收缩功能进行定量分析、动态监测,可以评价各种治疗措施(药物、介入、手术)的疗效。通过评价疗效,可以帮助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参考文献:1 金倩;氯地酊联合激光治疗痤疮 158 例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1997 年 10 期 2 董新亭,李卫莉,张随学;自拟粉刺消治疗痤疮 126 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1999 年 06 期 3 查旭山,陈修飏;寻常痤疮治疗体会J;江西中医药;http:/ 05 期 4 张随学 ,谭正辉 ,孙叶梅 ,李梅 ,俞玉芳 ,韩峰;3003 例痤疮患者特征分析与控制对策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ht
11、tp:/ 年 06 期 5 刘勇,王冬梅;痤疮的药物治疗 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3 年 09 期 6 高宜云;痤疮从肝论治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 年 03 期 7 欧其平,林维山;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 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 年 09 期 8 陈五一;痤疮辨治体会J;世界中医药;http:/www.xtd- 03 期 9 雷放;中药热敷治疗痤疮有效 J;新中医;http:/ 年09 期 10 李东华;异维生素 A 酸治疗痤疮J;新医学 http:/ 年 10 期 11 黄灿奇;针刺联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青少年痤疮临床观察D;南方医科大学;2011 年 12 陈志彬;中医综合疗法对
12、女性痤疮患者皮肤生理指标影响研究D; 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13 陈传伟;针刺干预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及作用机理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 年 14 Hamid Abdi;针刺对伊朗肥胖者的体重及抗热休克蛋白 27、60、65、70 的影响D; 北京中医药大学;http:/ 年 15 陈玉骐;背俞穴刺络放血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 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 年 16 张随学;电针镇痛的脑功能磁共振初步研究 D;复旦大学;2005 年 17 庞莹;痤疮的流行病学及与雄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的相关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8 年 18 申鹏飞;“醒脑开窍”针刺方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症基础与临床疗效及治疗机制研究D; 天津中医学院;http:/ 年 19 姜文;针刺干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神经细胞Ca(2+)i 变化的信号传导机制的实验研究D;天津中医学院;2005 年 20 李秀玉;张随学教授治疗痤疮研究及学术思想概述D;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 年6佚名.倪显达,心肌缺血时左心室局部心功能的定量研究.中医药期刊学会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