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性上光油操作标准流程一、目的:主要建议客户如何使用 S350 水性上光油,使其生产可得最佳质量。二、生产部门:上光部。三、生产所需设备:上光机。四、操作使用:1、滚轮上光机台上光 ( 离在线光 ) (1) 最佳之涂布黏度为2545 sec / Ford Cup #4 25;本产品之黏度为60 sec / Ford Cup #4 25,因此使用本产品需以清水或水:异丙醇1:1,以5%10%稀释涂布视印刷品而定。 (2) 使用波长约为0.8 1.4 m 之短波红外线烘箱或24 kw 80 90之热风箱干燥,上光速度约为60 70 m/min。 (3) 涂层湿膜最佳之厚度:参考值如下:厚 纸 深色
2、系 浅色系 华丽卡 白铜 灰铜湿膜厚度 6 2 g/m 5 1 g/m 5 1 g/m 6 2 g/m 6 2 g/m一般而言,印刷品为了干燥及防止迭印会有喷洒干燥粉之现象;一般其颗粒直径大小约为3 4 m,而上光前除粉设备可清除约50%70%之喷粉,最重要是一部份的粉与印刷油墨相黏合不易清除。因此为得最佳之上光效果,则涂布层最好能盖过该喷粉颗粒,所以上述参考数据必须外加1 2 g 之湿膜层,即 6 8 g/m 之湿膜,以固成份40% 计2.4 3.2 m 之干膜可得最佳上光效果。 (4) 涂料表面张力约为34.5 dyne/cm2,因此印刷油墨干燥后之表面张力最好大于上述表面张力。 (5)
3、印刷上光后最好放置1小时以上再进行后段加工;该时段之耐磨系数约为4磅 耐磨300次以上。五、常见不良及解决方法:1、光泽不好,亮度不够(1) 不良原因 纸张质地太粗糙、渗透吸收力太强。 涂布量不够、涂层太薄。 印刷纸品表面油墨不干。 涂布环境温度低,湿度大。(2) 解决方法 适当提高上光油的黏度。 检查是否水稀释过多或调整滚轮加大涂布量。 油墨充份干燥后上光。 改善作业环境温、湿度。2、干燥不好、表面发黏、耐磨度不好(1) 不良原因 水性光油黏度偏高,涂布过厚。 烘道温度及热风不足。 涂布压力不匀,局部涂布过厚。(2) 解决方法 调整光油黏度、稀释剂以异丙醇和水 1 : 1 稀释。 加强烘道温
4、度及热风不足部份。 调整上光涂布轮压力。3、表面涂布不匀,有条纹及橘皮现象(1) 不良原因 水性光油黏度过高。 水性光油涂布量过大。 涂布滚轮表面太粗糙、不光滑。 油墨不干、排斥光油。(2) 解决方法 调整稀释黏度。 适当减少涂布量。 涂布滚轮应重磨或重制。 上光之前油墨应充分干燥。4、上光过程气泡多(1) 不良原因 水性光油黏度过高。 循环搅拌过度。 胶盘、胶桶中光油量不足。 印刷机速度过快。(2) 解决方法 以稀释剂降低黏度。 适量加消泡剂。 增加光油。 适当降低涂布速度。5、光油清洗困难、易结皮(1) 不良原因 水性光油干燥过快。 停机时间长,未及时清洗。 环境温度过高。(2) 解决方法
5、 加入慢干剂或水,降低干燥速度。 临时停机,光油循环系统应保持运作。六、注意事项:1、使用后可用清水清洗机台。2、本产品不含有机溶剂,无自燃及爆炸性,腐蚀性低,应避免直接与皮肤、眼睛、身体黏膜等部份接触,工作一段落请用清洁剂清洗。3、本数据是基于研究开发及应用实例认为是正确的,由于产品应用条件及方法非我们所能控制,建议生产使用前依据实际情况进行测试和评估。S350水性上光油 理化性能一、 S350的性能与用途干燥方式 色泽 干燥性 光泽 耐磨性 耐水性 用途IR热风干燥 透明 佳 5055纸对面4P 重200下以水奌滴3min测试纸盒及其它纸制品二、 对彩印效果的影响主要原料 干燥方式 加工效
6、果 对印刷颜色的影响 对环境的影响丙稀酸树脂 IR热风干燥不发白、保护印刷品颜色佳不侵蚀网点,使网点不易扩大,色差小,不黄变气味迁移低,无污染影响三、用于各类印刷品涂布量的要求(湿膜)纸张种类 印色数 用量 g/m 纸张种类 印色数 用量 g/m铜版纸 单 5 白纸版 单 6铜版纸 双 5 白纸版 双 6铜版纸 三 5.5 白纸版 三 6.5铜版纸 四 6 白纸版 四 7视加稀释多寡,调整湿厚度。四、 物理性能涂布方式涂料名称膜层平滑度 耐水性 光泽度耐摩擦性附着强度防粘连性泛黄程度联机上光 S350 1 2 2 2 2 1 2注: 1-好 ; 2-良好 ; 3-一般 ; 4-稍差。注:以上数据为理论值,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