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论述“新写实派”与“传统现实主义”创作的不同“新写实派”小说是 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在中国文坛上出现的一个重要小说流派。 “新写实派”小说又称后现代小说、生存本相小说等,以写实为主要特征,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具有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善于吸收借鉴现代主义的各种流派在艺术上的长处。它描写各类小人物的生存困境和人生烦恼,放弃对生活的终极价值判断,放弃对人生意义的正确阐释,不回答人生的意义和生活的意义。简言之, “新写实派”小说抛弃典型性,还原生活的原汁原味。“新写实派”小说产生时正是中国历史上社会大转型的重要时期,它的产生发展与整个时代背景的转
2、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时文坛上形成的是一种多元化格局,文学题材一步步扩大,作家勇敢地冲破原本不该有的题材禁区,迅速地把创作的题材拓展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其文学得到了发展。就这样,到 80 年代中期,新的文学观念向传统的文学观念发起了挑战,传统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 “新写实派”小说因而与传统现实主义产生区别。“新写实派”小说有以下特点:其一, “新写实派”小说一般从普通人的立场出发,因而具有较强的“民间意识” ,抒写风格哀婉、平实,其写作的基本特征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着力表现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平凡琐事,展示生存的真实,平实地描写人生的不幸窘境和悲苦。其二,重视生活细节的刻画。
3、“新写实”小说以微小的生活细节来展示日常生活琐事。 “新写实派”代表人物之一的池莉说:“我偏爱生活细节。我觉得人类发展了这么多年,大的故事怎么也逃不脱兴衰存亡,生老病死,只有细节是崭新的,不同的时空,不同的人群,拥有绝对不同的细节。 ”其三,在题材上表现出对“现实”的人生关怀:刘震云的一地鸡毛写不正之风、住房问题,池莉的烦恼人生写一个工人一天 24 小时的生活烦恼,方方的风景写河南棚户一家人的生存艰难,这些都是写人们现实生活的状况。其四,人物形象不求“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不写重大历史事件和英雄模范,着意追求人物的原形化,生活中的人物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其五,叙述生活化,幽默含蓄,平实
4、。在新写实的小说里,很少运用那种浪漫的语言,作者只以平常心态关注和描写人们的的普通人生。其六,小说按照生活流程真实叙述,不注重结构,显示出一种自然美,给读者带来一种亲切感。“新写实派”小说的写作题材多是市民的生活状态,是最通俗和广泛的,所写的只是一些很平常的事情。这些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从所反映的主题上看,“新写实派”小说极好的秉承了新写实主义的风尚,淡化价值立场,好与怀、对与错不再是最主要的,主要的是通过真实或接近真实的生活场景的刻画,来反映人们的生活,特别是精神生活状态。而传统现实主义在创作之前就为作品中主要人物构建了一个围绕创作的理念,对主人公的塑造要求是“典
5、型环境的典型人物”。中国的传统现实主义作品对这一点表现得特别突出。例如我们所熟悉的鲁迅先生,他的作品经常提到农民和知识分子形象,在他们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以及在他们身上所寄托的希望与感情。传统现实主义小说总是有着曲折的情节,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等阶段都分得很明显,营造出一个紧密的氛围。从叙述视角上看,传统现实主义从一开始就确定一个主题,下文全部围绕着这个主题,不能偏离,所选择的材料、所安排额情节都为这个主题服务,逻辑性特别强,使得文章层层有理、井井有条,极力使作品对读者有教育启蒙的作用。而“新写实派”小说不像传统现实主义小说那样追求完美,它只是把一个个普通平凡的生活现象组织联
6、系起来,不讲究其逻辑性。在作品中搜寻不到明显的善或恶的评判态度,有的只是生活中的“真”。总体来说,“新写实派”小说和传统现实主义小说都以对现实的反映为最基本的特征,但传统现实主义对现实的客观描写并不是对真实的直接反映,作家通过典型化的方式来传达现实生活的本质,真实性不够,带有理想主义色彩。而“新写实派”小说在创作中把现实生活的真实状况的直接表达出来,引起人们阅读兴趣以及自觉的思考。“新写实派”小说和传统现实主义小说在创作上很不同之处,但是“新写实派”实际上体现出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改变和发展。“新写实派” 抛弃典型性,还原生活的原汁原味,成为我国现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小说流派,开拓了作家的视野和艺术表现空间,推进了文学创作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