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香港创律集团董事会主席徐增平披露购买瓦良格航母细节提起航母“瓦良格”号,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要说起当年是谁把它从乌克兰买回来的,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说来你也许不信,当年买回“瓦良格”的那位香港商人,其实是咱们土生土长的山东人,他 出生在烟台,在潍坊长大,参军来到济南,上世纪八十年代从广州军区体工队转业后移居香港。而这次购买航母,他还是从咱们济南踏上的征程 他的名字叫徐增平。9 月初,在上海的一次朋友聚会上,记者见到了徐增平先生。这位部队篮球运动员出身,年近六旬的全国政协委员,高高大大、热情豪爽,言谈举止间明显打着山东人的印记。提起购回航母的事情,眼前的徐增平却变得非常低调,只是惜字如
2、金地说了句:“这是个百年不遇的机会,真的是千载难逢啊。 ”短短的话语,让人体会出了当年他毅然挺身而出的那份侠肝义胆。徐增平的几位朋友谈起了当年他购买“瓦良格”号的惊险、曲折、艰辛以及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上篇曲折艰辛“航母梦”说起“瓦良格”号航母,人们知道是香港创律集团 1997 年着手投标买回的。其实早在1991 年,乌克兰就曾想高价出售过“瓦良格” ,而且还向中国抛出过“橄榄枝” 。原名曾叫“里加”号1991 年底,曾经辉煌的苏联轰然倒塌,庞大的家业由参与独联体的 15 个加盟共和国来瓜分。前苏联的第二艘航空母舰“里加”号(以苏联加盟共和国拉脱维亚的首都 “里加”命名,也就是后来的“瓦良格”号
3、)在解体前只完成了 70%的工程。解体后该舰归乌克兰所有,而乌克兰无力完成它,俄罗斯又不需要它,也无力提供资金造完。在费了一番争执和相互推诿后,乌克兰终于打出高价出售的招牌。曾喊出 20 亿美元高价一开始乌克兰叫价 4 亿美元,可不久又提价到 20 亿美元,并承诺造完它。转眼 6 年过去了,“里加”号改名“瓦良格”号(苏联为纪念在日俄战争中沉没的“瓦良格”号巡洋舰) ,乌克兰既没有造完它,也无人再去关心它, “瓦良格”号就一直停放在尼古拉耶夫黑海造船厂的船台上,任凭风吹日晒,直至整个船体锈迹斑斑。世人的目光再也难以聚焦在它的身上,它好像变成了一堆废铜烂铁。原先动辄数亿美元的要价,似乎再也难以提
4、起。首次谈判秘密进行1997 年 10 月下旬,身为香港创律集团董事会主席的徐增平看到一则路透社的消息:乌克兰拟出售一艘未竣工的航母 ,报道称“因为乌克兰同俄罗斯就履行苏联时期合同的谈判宣告失败,前苏联领导曾向这个项目投入了 5 亿美元的资金,但 1991 年苏联解体以后,这个项目就搁浅了。由于俄罗斯缺钱,乌克兰只好被迫寻找外国买主。 ”得知消息的徐增平马上赶赴乌克兰,声称要将其改造成一个大型海上综合旅游设施 包括舞厅、旅馆和博彩设施等,日后将其停泊在澳门附近海域。购航母需满足四个条件徐增平初步搜集到乌克兰对购买“瓦良格”号提出四个条件:首先要提供由一流银行开出的资信证明,证明公司在银行有 5
5、000 万美金以上的存款,而创律集团当时的银行存款只有大约 3000 万港币;其次必须证明购买这艘航母不做军事用途;同时这个商业项目要获得国家级批准,并且还要获得目的港所在国家签发的进口许可证。兵分四路做购舰准备了解清楚这些,徐增平迅速作出决策,公司人员兵分四路马上开展工作:第一路马上派手下赴乌克兰进行初步接触;第二路寻求多种可能,满足乌克兰方面提出的有进口许可证等方面的条件;第三路利用多种渠道,筹集资金,保证资信证明符合要求;第四路在北京设立临时办事机构,沟通多种关系,搜集各个方面的信息。回忆起那段时间的情况,徐增平曾向朋友感慨:筹集资金的工作虽然艰难,总算能一笔一笔地不断落实,而满足招标条
6、件的工作却比想象的更加艰难,也更有戏剧性,几乎像一场赌博。澳门“豪赌”买手续根据当时澳门的特定情况,徐增平制定了一个颇为有效的战略:找一个在澳门各方面都“走得通”的人,花钱把各种手续办下来。他很快找到了这样一个人。坐下来一谈,那人开价就要 1000 万港币。徐增平还价到 500 万,先后谈了 10 多次,最后以 600 万成交,商定手续两个月完成,徐增平先付一半定金,双方只有承诺,没有合同。最终,这场“豪赌”成功了。1997 年 12 月底,那位商人把有澳门政府确认的项目批准证书、进口许可证正本交到了徐增平手中。买航母从济南踏上征程1998 年 1 月 24 日,农历除夕,创律集团筹集的资金全
7、部到位,香港汇丰银行开出了 5000万美元的存款证明。这时离 2 月 1 日乌克兰要求的最后日期只有一周时间了。这一天,徐增平带着 200 万美金现钞,先飞回山东老家陪父母过年。大年初一又从济南飞到北京,年初三登上飞往莫斯科的班机再转机飞基辅。中篇竞拍航母一波三折1、初登“瓦良格”坚定购舰决心1998 年 1 月 27 日,徐增平从基辅登上了开往尼古拉黑海造船厂的火车。来到船厂后,在厂长陪同下徐增平和助手登上“瓦良格”号,考察了全船。 “瓦良格”号簇新完整的舰体,精密的结构布局,每一样都让徐增平购舰的决心更加坚定。尤其是那四个巨型发动机,每个造价就要 2000 万美元。接下来四天时间,徐增平的
8、时间都被两样东西占据着:一是说话,二是喝酒。朋友说,后来徐增平曾经告诉他们,那四天他是泡在伏特加中的,一顿饭十来个人,一喝就是几十瓶伏特加,感觉每个毛孔排出的汗水都是伏特加。零下 20 多度严寒中,开着门窗,还满身大汗。就是在这种气氛中,徐增平赢得乌克兰所有官员的信任和好感。其中一位负责人私下对徐增平交了底:“我们一定给你最优惠的价格。 ”2、连带造船图纸一块买进谈判进行得很顺利,初步定价在 1800 万美元,乌方不负责“瓦良格”号出港后的任何事情。可当徐增平又提出需要航空母舰的设计图纸用于改造成旅游设施时,乌方代表坚决不同意了,说这是国家最高军事机密,需要报请国防部批准。徐增平说,我们回去要
9、改装成娱乐城,没有图纸怎么行?我宁肯多出点钱,也要把图纸带走。乌方几个代表低声商量了一会儿,坚决地说那就 2000 万美元。徐增平装作与助手商量后很不情愿地说:“2000 万我们认了,但图纸不能少一张,而且从现在开始,请你们派兵保证航空母舰安全,不允许任何人未经许可登上该舰。 ”朋友介绍说,徐增平当时与乌方谈判承诺以现金交易,先交 200 万定金,余款由中国银行以电汇形式分期还清。这对当时的乌克兰很有吸引力,因为他们迫切需要大量现金,卖航母那是无可奈何的事情。3、被跟踪遭遇节外生枝之后几天,徐增平满以为事情差不多了,就跟公司几个随行人员打算一起去欣赏一下基辅的美丽风光,放松一下心情。临行时中国
10、大使馆工作人员一再叮嘱他们不能走得太远。还郑重提醒他们一定要注意安全,因为当时的乌克兰是各国特工的乐园。果然不出所料,后来徐增平他们在去基辅大教堂游览时,就发现了问题,两个经常在黑海造船厂门口转悠、明显不是东欧人的游客,老是在他们身边不远处跟着。徐增平分析,看来他和乌克兰的这桩秘密交易已经引起某些国家的注意。4、乌方突然提出公开拍卖事情随后果然变得不太顺利。随后几天,乌克兰方面一直没有任何消息。直到第 10 天,乌方才打来电话通知见面会谈。他们通知徐增平,由于某些原因, “瓦良格”号将在三天后通过公开拍卖的形式正式拍卖,请中国朋友做好准备。听到这个消息,徐增平火了,质问对方定好的协议为什么轻易
11、就变卦?乌方有关人员当时只是微笑没做任何回答。在乌克兰方面随后举办的答谢会上,乌方一位负责人悄悄透露了实情:有几个国家和地区给乌克兰发了外交照会,其中美国、俄罗斯、日本、法国、韩国、越南和中国台湾地区都对这次购买航母提出质疑。另外,这些国家和地区还反对私下交易,要求将“瓦良格”号公开拍卖。乌方解释说,他们既要尊重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要求,又要照顾到与徐总的谈判实际,所以才决定三天后公开拍卖。因为在这么短时间内,别人绝对来不及准备,只有中方能满足他们提出的条件,自然也只有中国人也就是徐总的公司能中标了。5、拍卖会上的较量三天后,在基辅市最著名的佳士得拍卖行, “瓦良格”号航母拍卖会正式开场。根据乌克
12、兰方面的要求,参拍人需要提供资质证明、国际信用证明、用途规划、专家论证报告等一大堆材料。现场果然只有创律公司准备的材料齐全充足,符合乌方所有要求。展示完各种材料,就是公开竞标了。美国和澳大利亚叫到 1400 万美元就没有了声音。韩国又叫了 1500 万美元,日本叫了 1700 万美元,韩国又叫了 1800 万美元,这时徐增平举牌叫了 2000 万美元。主拍人连叫三声无人再叫,拍垂落下,拍卖成功。徐增平当场办理了拍卖成交的有关协议。6、当晚有直升机降落舰上就在徐增平成功拍得“瓦良格”号的当晚,让人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船厂厂长接到报告, “瓦良格”号上有架直升机降落。徐增平听说后马上找到厂长,请
13、他立即安排夜间警卫人员,而且还要求增加警卫人数,费用完全由中方负责。后来徐增平得到消息,当晚的直升机是乌克兰最重要邦交国的武官随员租用的乌克兰民用飞机公司的直升机,时间是六小时。7、航母资料有 20 吨重直升机降落事件发生后,徐增平担心有啥闪失,觉得事不宜迟,第二天一早,他就和助手以及造船厂厂长一同乘飞机由基辅赶往黑海造船厂。徐增平和厂长两人在飞机上就航母设计图纸移交一事进行了探讨。厂长告诉徐增平,那些资料起码有近 20 吨重,他们用了两个大资料库来放它。如果中方运回去再翻译的话,仅专业翻译就要一百人干两年,还要数十名其他技术人员再去核对校准,工作量之大难以想象。8、走进神秘航母资料库来到船厂
14、,经过一番仔细验证审核后,在警卫军官跟随下,徐增平和船厂总工程师来到六楼的航空母舰专用资料库。徐增平注意到,资料库内每层楼都有有线电视监控系统和红外线报警装置,还有两人组成的巡逻队定时逐层巡逻检查。来到六楼后,只见保管员和警卫军官各取出一把钥匙,两人各自插入上下的锁眼,然后各自旋转密码盘核对密码,同时分别用右手放在两个电脑触摸屏上,不一会儿电脑发出声音:“密码正确,掌纹无误,欢迎进入第 x 资料库。 ”一进资料库,徐增平就感受到这个资料库的宽大和标准:每个资料柜都是铁制的,整齐地分行排列着,柜上用俄文标注着物品名单,窗户都用厚厚的窗帘遮挡着,室内温度适宜,柔和的日光灯管发出轻轻的嗡嗡声,房间内
15、几乎一尘不染。保管员随手打开一个柜子,只见柜内整整齐齐排放着纸质封皮的资料档案。徐增平问“不知资料都还齐全吗?”总工程师自豪而有把握地说:“凡是我们乌克兰掌握的资料都在内,我保证,因为这是我们的国宝,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好好保护它。 ”9、图纸资料装满八辆卡车让徐增平难忘的是,当天等到所有的资料柜都装上车,由海关的人封固好车厢后,只见刚才还面无表情的警卫军官们,突然一声号令,立刻所有警卫人员都从楼里跑了出来,列队在卡车前。随着又一声口令,所有的人都严肃地向卡车敬礼,船厂厂长和海关商检人员也都不由自主地举起右手行礼。徐增平当时看到身旁的船厂厂长和总工程师等人的眼眶慢慢红了,流出了大颗大颗泪珠。这些
16、图纸资料加上铁箱子总重量约有四五十吨,当天运走时整整转满了 8 辆大卡车。8 辆卡车当晚直奔基辅机场,资料连夜运回国内。10、再去乌克兰交涉图纸这些图纸运回来后,经过仔细查对,发现 30 多万张设计图纸中,有部分关键部位的图纸缺失。后来徐增平经过多重渠道了解得知,原来在徐增平他们到船厂之前,乌克兰国防部和俄罗斯的情报人员已取走了那部分关键图纸。后来,徐增平再赴乌克兰,通过私人关系,终于说服了黑海造船厂厂长和总工程师,将船厂工艺室保存的另一套完整的图纸拿了回来。下篇回家路走了整整四年1、海上起程受阻一年半1999 年 7 月,创律公司雇佣拖船,拖着“瓦良格”号开始了漫长的航程。不料,当该船驶抵土
17、耳其北部黑海水域,准备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时,在第三国的提醒下,土耳其政府加以拦阻,强行命令“瓦良格”号退回黑海。土耳其方面以“瓦良格”号船体过大,一旦出现意外,可能会撞上伊斯坦布尔大桥,阻塞海峡为由拦住了它。8 月, “瓦良格”号又试图通过海峡,再次遭到土耳其政府的拦阻。 “瓦良格”号被阻挡在黑海中,飘荡了很长时间后又返回原海港。中国与土耳其从此开始了长达一年半的谈判。 “瓦良格”受困黑海期间,创律公司每天向拖船公司支付 8500 美元,每个月必须向乌克兰港口当局支付 1.7 万美元的停泊费。朋友们回忆,那时的徐增平可称得上是内外交困,因为当时正是金融风暴之后,筹款非常艰难,他们公司迫于无奈曾
18、先后两次向乌克兰申请延期付款,付出的代价就是罚息。2、不明国籍直升机再降甲板黑海受阻期间,在 2001 年 3 月还发生了一件怪事,一架不明国籍的直升机降落在“瓦良格”号的飞行甲板上。从直升机上跳下几个人进行了一番测绘后,在拖船船员来驱赶时又驾机飞走了,临走前还用粉笔在甲板上用法文写下“法国人到此一游” ,不知是何目的。3、提出 20 项放行安全条件2001 年 8 月 25 日,土耳其国家安全委员会作出决议,同意让“瓦良格”号通过其海峡。另一方面,土耳其海洋署向中方提出“瓦良格”号通行海峡时必须具备的 20 项安全条件:1、 10 亿美元的“风险保证金” ;2、中国官方提供书面保证;3、必须
19、由国际认可的保险公司担保;4、护航“瓦良格”号通行海峡拖船数量必须增加一倍(即由中国最先提升出的8 艘增加为 16 艘,并且必须有高马力拖船) ;5、通行海峡时,全舰四周必须灯火通明;6、舰上必须配置锚链及拖揽收放机械组及人力组以备必要;7、舰上必须安置发电机启动机械照明;8、舰上必须建立无线电通讯以保持安全联系;9、在通行海峡前,土方派技术监督小组至舰上检查安全条件是否齐备4、冲出博斯普鲁斯海峡“瓦良格”号原定 10 月 25 日起航通过土耳其海峡,不料风浪突起,拖带“瓦良格”号的拖船缆绳也因风浪太大而断裂。 “瓦良格”号通过土耳其海峡的第一关 博斯普鲁斯海峡,自 24 日起也阵雨不断,视野
20、狭窄的坎德里弯角,弯度 80 度,暗流汹涌,不适应庞大且无动力的“瓦良格”号通行。土耳其海洋署下令停航,等待天气好时再说。为了确保“瓦良格”号在“最低危险程度”下通过海峡,中方多次组织拖船在黑海口演习拖带“瓦良格”号的作业。11 月 1 日,土耳其天气晴朗,博斯普鲁斯海峡风平浪静。土耳其有关部门从凌晨起关闭了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之一的海峡,以便让“瓦良格”号航空母舰船体通过。上午 8 时,晨雾散尽,这艘没有动力的庞然大物在 11 艘拖船拖行和 12 艘救难、消防船的前呼后拥、护航托带下进入曲折狭长的博斯普鲁斯海峡。 “瓦良格”号以 4 节航速缓缓前进,到下午 2:30,终于安全驶过海峡最后一个危
21、险的弯角,顺利通过了这一狭窄的水道,进入宽广的马尔马拉海。船队继续在夜晚中航行,11 月 2 日早晨进入狭长但曲折较少的达达尼尔海峡,当天下午进入爱琴海。5、途中遭遇强风暴11 月 3 日,由 6 艘拖船拖曳的“瓦良格”号在爱琴海斯基罗斯岛附近的国际海域遭遇前所未有的风暴,它与拖船连接的拖缆扣相继被刮断。这个庞然大物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在海上失去了控制,横冲直撞。 “瓦良格”号脱离拖船之后飘向埃维亚岛,距该岛岸边只有 80公里。不过希腊商业海运部表示,这艘航母并无沉没或搁浅的危险。救援人员竭尽全力拯救,花费了很长时间基本控制了航母。一架希腊救援直升机在航母甲板上着陆,把船上的 7 名船员送到雅典
22、以西的一个军用机场。经体检,医生证明他们情况良好。11 月 7 日,3 艘拖船和 1 艘希腊船只用拖缆固定“瓦良格”号,最终将其控制住。 “瓦良格”号从风暴中脱险后,经地中海,穿直布罗陀海峡(苏伊士运河不允许其通过) ,出大西洋,经加那利群岛的拉斯帕尔马斯,2001 年 12 月 11 日绕过非洲好望角进入印度洋,经莫桑比克的马普托,2002 年 2 月 5 日通过马六甲海峡。2002 年 2 月 11 日晚抵达新加坡外海,2 月 12 日进入南中国海,2 月 20 日进入中国领海。6、平安抵达大连2002 年 3 月 3 日,历尽艰险的“瓦良格”号终于抵达大连。早晨 5 时许,它在六艘拖轮拖行及一艘引水船的带领下,离开了大连港外锚区,徐徐向内港进发,这六艘拖船前三后三排列,使得“瓦良格”保持平衡。在此期间,海面上的交通受到管制,任何船只都不能进出。上午 9 时许, “瓦良格”抵达内港。中午 12 时, “瓦良格”号安全靠泊在大连港内港西区 4号散货码头,结束了航程 15200 海里、耗时四个月(123 天)的艰难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