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民币是否应该与美元挂钩?看看日本的历史吧.doc

上传人:11xg27ws 文档编号:6032392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币是否应该与美元挂钩?看看日本的历史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民币是否应该与美元挂钩?看看日本的历史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民币是否应该与美元挂钩?看看日本的历史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民币是否应该与美元挂钩?看看日本的历史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民币是否应该与美元挂钩?看看日本的历史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人民币是否应该与美元挂钩?看看日本的历史吧在最近召开的新加坡管理大学(Singapore Management University)经济学院杰出学人学术讲座(Distinguished Lecture)上,斯坦福大学国际经济学教授罗纳德麦金农(Ronald I. McKinnon)发出警告说中国可能会存在价格水平下滑和低利率等日本“失落的十年”(lost decade)的状况,类似于日本在 20 世纪 90 年代经历的因为美国压力而导致的日元升值所引起的种种情况。麦金农著有东亚美元本位制度下的汇率(Exchange Rates under the East-Asian Dollar Stan

2、dard)一书。在他 标题为 为什么人民币应该盯 住美元:日本经验的借鉴(Why China Should Keep its Exchange Rate Pegged to the Dollar: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from Japan)的论文中,他将日本在 20 世纪 80 年代末期所经历的情形同中国的现状进行了对比。中日相似点日本 20 年前的情况可以同中国现有汇率情况进行很好的对比。麦金农说:“在 20世纪 70 年代和 80 年代,日本工业发展速度全球最快,其所掌握的新科技技术使得日本出口的制造产品比美国和欧洲的产品越来越具有竞争力。实际上,当时日本看上

3、去好像要接管整个世界,和中国现在的情况非常类似。”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sation)之后的飞速发展明显地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尤其是中美之间。 2003 年中美贸易顺差达到了数十亿美元,中国成为了美国贸易逆差的唯一最大来源。贸易逆差表示美国向他国(该案例中指中国)为购买商品所支付的金额超过其向该国出口所赚取的金额。2007年 6 月 14 日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的一篇文章称中国的固定 汇率对2,330 亿美元的美国年度双边贸易逆差起到了作用。该数字超过了美国整体贸易逆差的 1/4,并且美国从中国的进口几乎是其对中国出口

4、的 6 倍。众多专家称人民币对美元的价格被低估,导致中国商品相比于美国本土替代产品而言价格更低廉,这点让中国的出口相对更具有竞争力。同样,从美国 进口的商品以美元定价,相比于中国国内以人民币定价的产品来说显得更昂贵。其产生的最终效果就是美国贸易逆差,而对于中国而言则是双边贸易顺差。麦金农开玩笑说:“在圣诞节,当美国小孩打开自己的礼物时,看到所有礼物上都贴着中国制造的标签。”这也正是日本在 20 世纪 80 年代所处的情况。当时的日本是高度工业化的国家,其产品大量出口美国市场。因无法与之竞争,美国工厂都面临着关门的危险,工人们失去了他们的工作。美国政府就日元升值对日本施加了巨大的压力,以降低日美

5、贸易顺差,即美日贸易逆差。正如同日本的案例一样,中国人民 币对美元的汇率也是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不同,在固定 汇率制中中央银行对汇市进行干预以人为控制本国汇率。人民币的汇率由中国人民银行确定,而不是由人民币在汇市上的供求决定。中国人民银行将人民币与美元挂钩,将汇率定在 8.28:1。当美元供应增大时,中国人民银行会在外汇市场购入美元。随着人民币的供应相对于美元增加,人民币相对美元将贬值,从而人 为地将人民币保持在一种被低估的汇率水平。自 1995 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一直保持固定,只是从 2005年 7 月起开始升值。这种现象导致人们普遍相信人民币升值可以纠正贸易失衡的情况。因此正如

6、十多年前对日本一样,美国对中国施加了强大的压力要求人民币升值。错误的认识麦金农警示说这种思想是一个错误。“这种贸易失衡的原因在于美国的结构性赤字和过低的私人储蓄,而非人民币低估问题。 ”事实上,他 预测说人民币升值不会取得普遍认为的降低美国贸易逆差的效果,正如 20 世纪 80 年代日元升值也未能对日美贸易顺差产生任何重大的影响一样。麦金农补充说:“现在美中贸易摩擦让人回想起自 20 世纪 70 年代起至 1995 年的美日贸易摩擦。”当时日本对美国的出口增加, 导致日本受到了巨大的政治压力,这就是众所周知的“排日风潮”(Japan-bashing )。日本政府做出让步,同意日元升值,但是最终

7、导致了国内出现通货紧缩,以及零利率的流动性陷阱。 对日元升值的期望值过高,从而导致利率跌至近乎为零。 储蓄和投资行为都受到影响,使得经济持续出现不景气的状态,而日本的贸易顺差并未因此减少。麦金农担心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政治措施,历史会再次重演。据麦金农称,这种曾导致排日风潮和现在的排中风潮的错误思想源自两个方面:政治问题和潜在经济问题。因为美国工业相比中国竞争力下降,美国消费者使用来自中国的进口产品替代了本国生产的商品。美国制造商们受到影响,部分关门大吉,而其余则减小经营规模。由此 导致的美国失业时间加长的问题促使工会对政客们进行游说,而政客们则相应对中国施加压力要求人民币升值,希望借此解决美国国

8、内那些问题。“谴责外国汇率与价值不符比直接面对美国自身私人储蓄不够和大额结构性赤字的问题更容易,”麦金农说。中国对外汇市场的干预也导致其积累了庞大的美元储备。中国早已经是美国的大债权人,而其最近对美国私人股权公司黑石公司(Blackstone)的投资对美国而言是一次大震动。它被一些人看成是中国政府对美国私营经济部门逐渐国有化趋势的一种威胁。新加坡所持有的美元外汇储备相对于其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说也非常庞大,并且也在该美国公司持有股份,但并未激起类似政治上的愤慨之举。“新加坡在默默地管理其外汇储备上做得很好,”麦金农说。 “他们将私人储蓄由国家集中建立中央公积金(Central Provid

9、ent Fund),之后由政府机构的 专家们秘密进行投资。这也可以作为其他亚洲国家仿效的一种模式。”麦金农同时也相信通用的采用弹性分析法来均衡贸易也应受到谴责。他警告说:“众多主流经济学家相信政府可以控制其实际汇率,并由此来控制实际贸易均衡问题。但是那种模式并不完善。”从中短期来看,价格一般是不 变的。如果在中国这种债权经济体出现本国货币升值的情况,希望出现的情况是出口将会减少,而进口将会增加,从而贸易顺差降低。但是事 实并未完全如此,因为货币升值还会对国民收入和消费带来一些抵消效应。如果人民币升值,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将会降低国民收入。因为消费取决于收入,人们将会因此缩减开销,从而进口也会随之降

10、低。另外,因 为人民币价值升高,国外投资同国内投资都会减少。这些会进一步导致在进口商品上的消费降低。同时,中国通过国家外汇储备这种形式持有的美元资产也会缩水,对国内消费和投资产生消极影响。这些效应会抵消之前在纠正贸易失衡问题上所预期的效果。短期来说,因为价格水平保持不变, 实际汇率即是名义汇率。但是 长期来说,随着价格水平的变化,这种实际升值是否能保持不变呢?20 世纪 90 年代的时候,日元升值给日本经济带来了通货紧缩的压力。有趣的是因为日本价格水平相比美国下降,虽然日元对美元名义汇率提高,但日元的实际汇率在 2000 年恢复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的水平。麦金农说:“因为购买力的均衡作

11、用,日本实际汇率的升值并没有得到保持。其经常项目顺差上也没有发生任何持续的降低。”因此强迫日元升值最后变成了美国的无用功,并使得日本经济受到损害。“如同日本案例中的情况一样,中国储蓄存款过剩其经常项目顺差不会随着人民币升值而消失。相反,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将会降低,并且其价格水平将会开始下滑。”麦金农预言说。汇率与货币政策“人民币汇率浮动将导致最初的大幅升值,但会是重大的政策失误,”麦金农说。虽然到政府进行干预并且稳定汇率之前人民币将持续升值,但贸易顺差不会受到影响。但这些也会像日本一样需要付出更高的代价。“到那时, 对中国的人民币升值和通货紧缩的预期肯定会变成现实,就如同日本在 20 世纪 8

12、0 年代到 90 年代中期所发生的情况一样。那时日元价格提高, 导致了日本遭遇到通货紧缩问题,以及零利率的流动性陷阱带来的经济不景气,经济萧条了 20 世纪 90 年代那 10年。”他补充说。大部分国际贸易采用美元为货币单位,并且许多拉丁美洲、非洲和亚洲国家都以美元为本位货币。麦金农说:“中国也不例外,因此一直到最近,美元 对中国一直是稳定的货币锚。”实际上,他相信长远来看,日本和中国应该稳定其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以防止过低利率和通货紧缩问题。但是,对 于像中国这样以美元为本位货币的外围国家,美国通货膨胀问题的增大导致美元并不是一个适于挂钩的稳定货币单位。因此麦金农建议在货币政策中将浮动汇率作为

13、短期解决方案,而将固定汇率作为长远的目标。他建议说因为汇率和货币政策是相互影响的,中国现在应该将汇率作为解决通货膨胀问题的货币政策的一部分。自 2005 年 7 月份以来,允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小幅提高的政策并未对贸易顺差产生太多影响,但是对中国的通货膨胀带来了正面作用。该政策使中国远离了美国通货膨胀问题加剧的影响。麦金农建议中国采取一条新的货币政策,从而让人民币的升值等同于美国通货膨胀率和中国目标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差距。他说:“当像中国这样高度开放的经济体调整其国内货币政策以使得人民币缓慢升值,并在升值前清楚地发出预兆时,其价格上涨预期会相应地跌至美国通货膨胀率之下。”当人民币的升值幅度等同于中国目标通货膨胀率和美国实际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差额时,相应的对中国经济的通货紧缩压力将使得其达到目标通货膨胀率。麦金农认为,“如果美国的通货膨胀率降低,人民币的缓慢升值也会相应减缓,并且当美国的通货膨胀率稳定在中国内部目标通货膨胀率时,人民币将停止升值。”因此中国的中央银行应该结合美国通货膨胀情况和利率,在货币政策的基础上制订自己的汇率。任何人民币升值行为都必须是循序渐进的。长远来看,随着美国通货膨胀的稳定,中国应该像其在 2005 年 7 月份之前所采取的措施一样固定汇率,以避免日本曾经遭遇的通货紧缩和零利率问题,而日本目前仍在努力从衰退中恢复。发布日期 : 2007.10.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