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类型数学教学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教学问题之“启发式”教学.doc

  • 上传人:gnk289057
  • 文档编号:6031549
  • 上传时间:2019-03-25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53.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数学教学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教学问题之“启发式”教学.doc
    资源描述:

    1、数学课堂教学的引入固然重要,设计得巧妙,能起到先声夺人,引人入胜,一石激起千层浪,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作用。那么,良好的课堂小结,可以再次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如美妙的音乐一般耐人寻味。如果设计得好,不仅能产生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起到余味无穷、启迪智慧的效果。能使一堂课所讲的知识体现出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系统化。初步形成认知结构,既可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巩固,使课堂效果得到反馈,又可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养成学以致用的良好习惯。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精心设计好结语,让学生产生余兴未消、意犹未尽之感,从而使他们乐于学习数学,积极参与其中。根据本人的工作

    2、实践,现将个人对课堂小结的一些见解阐述如下:一、课堂小结的重要性课堂小结是教学中既重要又容易忽视的环节,是完成某项教学任务的最后阶段,教师富有艺术性地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总结和升华的行为方式,有它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对教师而言,它是对“教”的一种回顾当我们进入课堂小结这一环节时,当我们面对学生提问“今天有何收获”时,学生在思考。教师也应当回顾,“这堂课我教会了学生什么”。课堂小结对于教师而言,应是一种回顾,回顾每一个教学环节,思索每一个教学细节。作为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我们是否完成了教学目标,是否促进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此时,课堂小结犹如一面镜子,折射

    3、着这堂课亦或暗淡亦或闪耀着明亮的光辉。2、对学生而言,它是对“学”的一种深化虽然是简短的几分钟结语,对学生而言。却是对“学”的一种深化过程。它可以帮助学生从总体把握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归纳总结的能力,激发学生乐于学习,积极参与的热情。二、课堂小结形式的多样性课堂小结的形式多样,常用的类型有:1、知识梳理型这是一种常见的小结方式,教师利用一节课结束前的几分钟,简明扼要地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回忆所学知识的内容,并帮助学生加以梳理,辨清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加深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另一方面进一步强调教学重点和难点,以促进其认知结构的建立和完善,从而提高

    4、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概括式的小结例如,初中几何中的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可把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列出来,使学生对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有一个全面的、系统的了解,让学生在证明三角形全等时知道,有哪些条件可选,使学生证明三角形全等的能力得到提高。问题式通过提问的方式,将课堂上的所学知识串联起来,形成系统结构。例如,在教学认识三角形时,可为:这节课我们学习什么内容?你知道了三角形的哪些知识?然后针对每一个知识点加以提问,学生逐一解答。对比式小结教师将本节课所授的内容和其类似的课进行比较小结,抓住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使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其类似的内容得到了区分

    5、,加深了学生对本节课堂所学的内容的理解。2、互动性小结可先让学生比收获,教师加以补充,再谈疑惑,教师解答,然后提建议。教师和同学针对自己的情况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一节课下来,同学们对当堂课内容基本都能消化。这样小结的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概括能力。三、课堂小结的特点课堂小结不应该只是简单地重述一下本堂课的主要内容,而是学生极好的一种自我反思的机会。这种自我反思的过程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是教师无法替代的。因此,小结应围绕学生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而展开。1、课堂小结要简明易懂在设计中,应抓住最本质、最主要的内容,做到少而精,简明扼要、语言精炼。2、课堂小结

    6、要有目3、课堂小结要有引导性在小结时,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中小结或通过一些问题,鼓励学生多加思考,激发学生探新的愿望,把课堂小结作为联系课堂内外的纽带,引导学生向课外延伸,发展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课堂小结可为: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请你说一说。4、课堂小结要有针对性凡是学生难记、难理解、难掌握及容易出错的地方,都应阐明。可通过图示或表格的方式,将新学的数学知识与原有的知识进行比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总之,课堂教学艺术是一个整体,课堂小结是其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日常的教学中要重视课堂小结,充分发挥课堂小结应有的功能。其方式方法必须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

    7、际出发,与课堂教学艺术融为一体。总结的形式不拘一格,不论采取什么形式进行总结都应让学生感到“课已尽,意无穷”。这样才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艺术上的享受。数学教学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教学问题之“启发式”教学大理市海东中学 桑红丽在我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问题一直深深的困扰着我,就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采用“启发式”教学,而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缺乏触类旁通的能力。在初中数学学习中没有太多理论性的知识,不需要背诵,但是有很多公式、定理需要运用与实践,然而在教学中学生往往是一讲就会,一做就错,听课时思维完全没有打开。一堂课的教学完成以后,如果学生完全不能解决同一类型的问题,那么这堂课就是失败的,所以学生缺

    8、乏举一反三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一直困扰我。一般情况下我的教学设计思路是这样的:1创设教学情境或复习与本节课有关的知识点。2直接给出本节课要学习及掌握的知识点。3典例讲解。4课堂练习。5课后作业例如: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我的设计思路是:首先复习了因式分解的方法:提问:我们学过那些因式分解的方法?生:提公因式法 公式法 十字相乘法引入课题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1、因式分解法的概念2、典例讲解(1) (提公因式法)(2)0x(2) (平方差公式)2213544xx(3) (完全平方公式)26(4) (十字相乘法)250x3、课堂练习课本 习题1 配套练习云南省标准教辅40p 19p4、作业在教学过程中典例讲解这个环节能够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积极参与分析问题,回答问题,解决问题。从课堂练习这个环节开始收获甚微,只有极少数学生能自主解决问题,像这样的问题学生就无从下手,学生注意到等号左边2(5)4()5x都含有 ,因此开始提公因式 导致无法求解这个问题。(5)x像这样的问题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比比皆是,但是我们又不能放任不管,而又无力为之,相信大多数老师也和我有同样的感触。希望通过这次的交流学习,各位老师能帮助我解决这个难题,将使我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收获更多。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数学教学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教学问题之“启发式”教学.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603154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