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海洋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 钦州港某港区规划布置Planning Design of Some Port Area In Qinzhou工程学院 院(系) 船舶与海洋工程(港航) 专业 2009 级学生姓名 柯志锋指导教师 李芳成 职称 教授起讫日期 2013.32013.6地 点 广东海洋大学发任务书日期:2013 年 1月 15日毕业设计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一、原始数据原始资料见附件。主要包括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二、技术要求根据原始数据及收集的资料对钦州港某港区规划布置,主要满足下列规范技术要求: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 (JTJ211-99)
2、, 海港水文规范 (JTJ213-98 ) , 海港 集 装 箱 码 头 建 设 标 准 ( 建 标 1992836 号 ) , 港口工程荷载规范 (JTS 144-1-2010) , 港口工程地基规范 (JTS 147-1-2010) , 防波堤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98-98) , 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S 149-1-2007),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9-1996) , 海水水质标准 (GB3097-1997)。在深入分析任务书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全局出发,对本项目进行细致的研究,通过分析、计算、绘图及必要技术手段,进行港区的总体规划和环保规划。三、工作要求掌握港区规
3、划布置主要过程,培养独立的分析、设计和研究能力,独立完成以下工作: 1).港区自然条件分析;2) 港口发展预测;3) 港区总体规划;4) 港区环保规划。遵守组织纪律,遵循本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书 ,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各阶段设计任务;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拓宽与深化专业知识,培养锻炼独立工作能力,注重创新,完成从学生到现代工程师的良好过渡。需提交的材料(含图纸内容及张数)开题报告:1 份中期报告:1 份设计说明书:1 份英文文献翻译:1 份(附于设计说明书后)AUTOCAD绘制总平面布置图,电子版及打印:1 张参考文献1 交 通 运 输 部 海 港 总 平 面 设 计 规 范 ( JTJ211
4、-99) M 北 京 : 人 民 交 通 出 版 社 ,19992 交 通 运 输 部 海 港 水 文 规 范 ( JTJ213-98) M 北 京 : 人 民 交 通 出 版 社 , 19983 交 通 运 输 部 港 口 工 程 荷 载 规 范 ( JTS 144-1-2010M 北 京 : 人 民 交 通 出 版 社 ,20104 交 通 运 输 部 港 口 工 程 地 基 规 范 ( JTS 147-1-2010) M 北 京 : 人 民 交 通 出 版 社 ,20105 交 通 运 输 部 港 口 工 程 环 境 保 护 设 计 规 范 (JTS 149-1-2007) M 北 京
5、: 人 民 交 通出 版 社 , 20076 邱 大 洪 工 程 水 文 学 (第 三 版 ) M 北 京 : 人 民 交 通 出 版 社 , 19997 吴 宋 仁 海 岸 动 力 学 (第 三 版 ) M 北 京 : 人 民 交 通 出 版 社 , 19998 洪 承 礼 港 口 规 划 与 布 置 (第 三 版 ) M 北 京 : 人 民 交 通 出 版 社 , 19999 严 恺 海 岸 工 程 M 北 京 : 海 洋 出 版 社 , 199610 海 港 集 装 箱 码 头 建 设 标 准 _( 建 标 1992836 号 ) 毕业设计进度计划起讫日期 工 作 内 容 备注3.12-
6、3.16 专业文献翻译初稿 英文原文 3000单词左右。3.19-3.23 撰写/提交开题报告概述选题背景、意义;设计内容和方法;任务书分析。3.26-3.30 港区自然条件分析 内容在设计说明书中详述。4.2-4.13 港口发展预测 内容在设计说明书中详述。4.14-5.4 港区总体规划 内容在设计说明书中详述。5.5 提交中期报告概述前期设计的进展与困难,拟采用的解决方案,后期工作的计划。5.6-5.16 港区环保规划 内容在设计说明书中详述。5.17-5.23 定稿、出图 要求见“需提交的材料”5.24-6.3 审阅、评阅 具体由单位安排。6.6-6.7 答辩 具体由单位安排。附件:1.
7、自然条件1.1 地形、地质、地貌特征钦州港主要由低山丘陵、微倾平原及海漫滩地组成,为典型的台地溺谷型地貌。港口距防城港35nmile,距北海 48nmile,距越南海防港 153nmile,鸿基港 133nmile。本项目位于钦州港勒沟河口西北侧。附近工地正在施工,挖弃渣倾倒堆填到场地范围内,场地内地面起伏大,地面高程为0.8514.03m。地面均被海水淹没,为滨海带。1.2 工程地质1.2.1 地层分布据钻探揭示土层主要由第四系人工堆积层 、第四系海陆交互相沉积层 、志留系mlQmcQ基岩 组成,地层描述如下:Sa、 第四系人工堆积层 mlQ填土:杂色,成分杂乱,堆填无序,为附近工程施工开挖
8、直接倾倒堆填而成。主要由砂土混淤泥、强中风化碎石组成,状态为松散。场地部分钻孔有揭露,层厚 2.005.9m。b、 第四系海陆交互相沉积层 mc为第四系以来形成的松散层,具有成分复杂、多相变、上部富含有机质等特点。土层主要有淤泥混砂、淤泥质粘土、粘性土、砂、砂混粘性土、角砾等,具有较明显的层理。由于在沉积过程中环境变化,不同土层常以互层、夹层或透镜形式交错分布,且分布不均匀,层面呈现不对称波痕。该层分布广,大多数钻孔有揭示,根据土类可以分为四层。淤泥类土:灰、深灰、褐灰等色,通常具有腥臭味,流塑软塑状为主,局部可塑状,土质不均匀,局部混贝壳碎屑。淤泥及淤泥细砂、淤泥混粗砂,以淤泥为主。砂类土:
9、灰黄、褐黄等色,砂粒成分为石英,以松散状为主,局部中密密实状。该层仅局部分布,层厚 0.37.50m,厚度变化较大。按其成分差异可分为细砂、中砂、粗砂、砾砂、细砂混粘土。粘土:黄、红、灰白等色,以可塑硬状为主,局部坚硬状,土质不均匀,局部混少量细砂,一般干强度、韧性中等。该层几部分钻孔有揭示,层厚 0.406.50m。角砾:黄、灰黄、灰白等色,砂粒成分以石英为主,松散密实。该层部分钻孔有揭示,厚度 0.356.40m。C、志留系地层 S岩性主要为泥质粉砂岩、页岩、砂岩。根据风化程度不同分为全风化层、强风化层和中风化层,其特征描述如下。全风化层:灰、灰白、灰黄等色,除石英外,矿物已经全部风化变质
10、,呈坚硬粘性土状或密实砂土状,抽取可进尺,送水钻进很快。该层仅局部有分布,层厚 0.504.90m,差异较大。强风化岩层:灰、灰白、灰黄、褐黄等色,裂隙很发育,局部充填石英,送水钻进快,岩芯一般呈砾砂状、碎块状,一般用手易折断或者易捻碎,除局部却失外,大部分孔有揭示,层厚0.359.30m,底层厚度差异较大。中风化岩层:裂隙稍发育发育,局部充填石英,钻进稍慢慢,岩芯呈砾砂、碎块状、少量短柱状。根据岩性及力学性质不同,可分为泥沙质粉砂岩 层,页岩 层、页岩 ,各1 2 3岩性情况描述如下。泥质粉砂岩 :灰、灰黄、褐黄等色,泥质粉砂结构,岩质稍软。1页岩 :深灰、灰等色,泥质结构,页理构造,岩质较
11、软。2页岩 :灰、灰黄、褐黄等色,砂状结构,岩质稍软31.2.2 各土层性质指标。 抗 剪 强 度休止角 度地层编号 3gcm天 然密 度 0kPa容 许 承载 力 Cao干 燥 水 下 RaMP饱 和抗 压强 度 抛 石基 床摩 擦系 数 桩侧极限摩阻力标准值 rkPaq桩端极限阻力标准值 RkPa1.63 50 9 11.1 - - - - 15 -1.85 120 0 15.0 39 3.1 - - 40 -1.95 150 9.3 22.7 - - - - 50 -1.97 250 0 32.0 40 33 - - 100 -2.00 280 15 25.0 - - - - 80 -2
12、.05 350 - - - - - 0.40 120 600012.30 800 - - - - 3.6 0.45 - -22.25 700 - - - - 3.0 0.45 - -32.35 900 - - - 5.5 0.50 - -1.3 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01)划分,本区地震基本烈度为 VI 度,特征周期分区为第 1 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 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0.35s,可不考虑砂土液化问题。2.4 气象气温: 全年平均气温 21.9 度。降水: 降雨集中在夏季,6、7、8、9 月的雨量占全年的 66.7%.风况: 季风气候明显,年受
13、台风影响次数为 2.4 次,每年 58 月,盛行偏南风,10 月翌年 3 月盛行偏北风。冰况:终年不淤不冻。水文:潮汐: 为非正规全日潮,一月内全日潮为 1925 天,其余为半日潮。潮流:浪差大、流速大、潮流具有往复流特征1.5 水文1.5.1 潮汐(1)根据龙门海军水文站历年潮位资料统计,其潮位特征值如下(以理论深度基准面起算,下同):历年最高潮位:5.83m(1986.7 )历年最低潮位:-0.69m多年平均潮位:2.40m多年平均潮位:3.66m多年平均高潮位:1.15m最大潮差:5.52m(1968 年)平均潮差:2.51m(2)设计水位设计高水位:4.68m(高潮累积频率 10%的潮
14、位)设计低水位:0.40m(低潮累积频率 90%的潮位)极端高水位:5.77m(50 年一遇高潮位)极端低水位:-0.89m(50 年一遇低潮位)1.5.2 潮流大潮汛时,涨潮平均流速 0.13 米/秒,落潮平均流速 0.31 米/ 秒。小潮汛时,涨潮为 0.11 米/秒,落潮时为 0.15 米/秒。1.5.3 波浪(1) 一般波况钦州湾湾口向南,东、西、北三面丘陵怀抱,又受到雷州半岛、中南半岛和海南岛的天然掩护作用,波浪动力条件相对较弱。根据广西沿海白龙尾海洋站实测资料知:本海域波浪以风浪为主,强波向、常浪向为 SSW 向,频率为 23%52%。03 级浪出现频率为 96%,56 级浪仅占 0.07%,且多出现于台风季节。据实地调查资料反映:风力达 11 级时(SSW 向) ,青菜头附近波高可达 1.52m 左右。(2) 设计波浪要素根据波浪数模研究报告,本项目作业区强浪向为 SSE 向, 50 年一遇波列累积频率 1%的波高=1.96m,周期 T=4.41s;25 年一遇波列累积频率 1%的波高 =1.92m,周期 T=4.33s。1%H 1%H(3) 作业天数综合各种天气因素,扣除重复考虑的天数,影响作业天数总计按 35 天计,每年可供作业天数取 330 天。1.5.4 泥沙由于钦州港某作业区的泥沙运动对港口规划与布置、港口建设影响不大,这里就不分析泥沙运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