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钢筋混凝土蓄水池的施工和质量要求1 主体工程 1.1 主体施工过程 地基处理C10 混凝土垫层 底板及壁板钢筋绑扎 底板施工缝以下壁板支模及混凝土浇筑顶板及施工缝以上壁板支模 顶板钢筋绑扎顶板及施工缝以上壁板混凝土浇筑(封顶)水池满水实验池内外刚性防水抹灰 池外壁防腐回填土。 1.2 主体施工缝的留设 蓄水池一般为全地下式结构,根据壁板高度设置一道至两道施工缝。蓄水池施工缝留设在底板腋角以上 500 mm 的壁板中 ,一般为水平施工缝,由于施工缝为整个蓄水池抗渗的薄弱地带,因此常在施工缝处加设 3 mm 厚 A3 钢筋板,宽度同水池壁厚一致 ,这样可最大限度的延长渗水线路,以期达到较好的防水效
2、果。 2 主要分项工程的施工要点和质量要求 2.1 基坑开挖 2.1.1 开挖前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对水池、泵房做定位放线,放出开挖边线。 2.1.2 按照开挖方案进行,如遇影响因素, 则重新制定方案 ,进行开挖。 2.1.3 开挖深度要满足设计要求。 2.2 地基处理 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存在的问题在施工前的图纸会审中提出,在施工中要满足设计要求和质量要求。 2.3 钢筋工程 2.3.1 新用钢材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并按规定做原材料及焊接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3.2 钢筋下料成型要准确,对形状复杂及图纸要求的应先放出大样,再依样成型。 2.3.3 钢筋堆放应分类成堆,堆放时应离地
3、面不小于 20 cm ,以防止锈蚀、污染,对于钢筋锈蚀、污染严重者,不得擅自使用。 2.3.4 钢筋绑扎壁板上的绑丝应朝里, 长度、规格、间距、根数、搭接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焊接搭接, 单面焊 10 d ,双面焊 5 d ,绑扎搭接 HPB235 级钢筋 30 d ,HRB335 级钢筋 40 d 。钢筋接头应错开,同一截面接头数量不大于 50 %。 2.3.5 钢筋遇孔洞处尽量绕过,不得截断,如必须截断,应与洞口加固筋焊牢或与预埋套管焊牢。 2.3.6 底板钢筋与壁板钢筋在第一次浇筑前要一起绑完。 2.3.7 管道套管应带有止水环,在支模前预埋到准确位置上,要结合泵房实际管位来做到预埋位置的准
4、确。各种预埋件要提前预留在其相应位置。 2.4 模板工程 清水池支模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水平、竖向支模板支得好坏直接决定着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和整个水池工程的质量。 2.5 混凝土工程 2.5.1 水池分两步浇筑而成,第一步浇筑底板及施工缝以下壁板,第二步浇筑施工缝以上壁板及顶板。 2.5.2 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 C30 ,抗渗 S6 。 2.5.3 本项目施工中关键在于混凝土的振捣,振捣的主要人员必须认真、细致、可靠,将每处逐一振捣,按施工要求振好。严禁漏振, 并避免出现蜂窝、麻面、露筋等缺陷。这将直接影响水池的质量和功能。 2.5.4 商品混凝土进场要配有相应的水泥出厂合格证
5、、试验报告、砂石检测报告、掺合料、外加剂的合格证等质保资料。 2.5.5 混凝土浇筑时,注意最大自由落距为 2 m。 2.5.6 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在 16 cm18 cm ,误差不超过 2 cm。 2.5.7 混凝土在浇筑入模前,应先将模板内清洗干净,模板内不得有木屑等杂物,并浇水湿润。 2.5.8 对于预埋件的预留,施工时必须有专人负责,按准确位置进行预留和预埋,洞口钢筋必须按图纸要求和规范规定加固处理。 2.5.9 混凝土浇筑的同时 ,必须做试块二组( 包括抗压及抗渗) ,处于和新浇混凝土同条件下进行养护,并指定专人负责。 2.5.10 混凝土的振捣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
6、排列,逐点移动,按顺序进行,不得漏振, 振动半径不得大于振捣器长度的 3/ 4 。振捣器以插入到下层混凝土 3 cm5 cm 为宜, 尽量不要碰撞模板和钢筋。 2.5.11 壁板中留设一道施工缝, 在施工缝处应加设止水钢板 ,止水钢板厚为 3 mm ,宽度为 300 mm ,留设在同一高度处,必须交圈焊严。 2.5.12 施工缝要求专人负责,在池壁浇筑时必须先清除施工缝表面的污垢,用水冲撑必须可靠。以保证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致出现跑模、撑模等现象,洗干净,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先上一道 5 cm 的水泥砂浆(砂浆标号同混凝土标号) 然后再浇筑混凝土,接茬处的振捣必须严密,绝不允许出现漏振现象。 2.
7、5.13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 ,应在 12 h 以内加以覆盖和浇水养护且养护时间不得小于 14 d ,在已浇筑混凝土强度达到 1. 2 N/ mm2 时, 才可在上面走动。 2.5.14 混凝土梁板柱壁浇筑完毕后,池壁混凝土须达到设计强度的 50 %以上时方可拆除,池顶板混凝土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 75 %以上时,才能拆除。 2.6 水池满水试验 2.6.1 清水池应在主体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 防水抹灰之前进行满水试验。具体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先充水达到水池容积的 1/ 3 ,之后稳定 24 h ,渗水量满足要求为合格;第二步充水到水池容积的 2/ 3 ,之后稳定 24 h ,渗水量满足要求为合格;
8、第三步充水到水池的设计水深,之后稳定 72 h ,渗水量满足要求达到整个水池的试水合格。 2.6.2 在整个试水过程中,要做好每步的观测记录。 2.7 防水抹灰 2.7.1 水池满水试验合格后就可进行抹灰防水工程。 2.7.2 按设计要求 ,水池外壁、底板,顶板抹 12 水泥砂浆,水池内壁及底板上表面为五层做法。 2.7.3 抹灰前要将基层清理干净,浇水充分湿润。 2.7.4 12 水泥砂浆厚度约 2 cm ,分层抹压表面压实赶光。 2.7.5 五层做法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注意每遍的厚度和与下遍间歇,分 5 遍抹压而成,总厚度控制在 1. 5 cm2 cm。 2.8 回填土 水池四周及水池顶板上回填土时应分层均匀对称回填,防止局部超填。每层虚铺厚度控制在 30 cm 左右。定时检测压实系数 ,达到设计要求为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