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美苏争锋 (9.1).ppt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008278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4.4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苏争锋 (9.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美苏争锋 (9.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美苏争锋 (9.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美苏争锋 (9.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美苏争锋 (9.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美苏争锋,美苏争锋,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1、雅尔塔体系奠定了美苏二分天下的局面。(两极格局的的框架),2、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加剧。,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原因,3、美苏势均力敌,1943年德黑兰会议时丘吉尔曾说:“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苏,英,美,美苏两国战后实力的增强,垄断了原子弹,拥有1200多万军队,30艘航空母舰1000多艘其他战舰近500个军事基地,美国国会,工业生产量占世界2/3 外贸出口额占世界1/3 黄金储

2、备量占世界3/4,所恃何长图争锋,美国独占鳌头,控制操纵联合国,苏联克里姆林宫,所恃何长图争锋,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重大贡献和显示出的巨大能量,使它在全世界赢得了很高的威望。,苏联空前强大,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 整个军事实力仅次于美国; 驻军欧亚许多地区;,1949年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53年苏联氢弹爆炸成功。,二 两极格局形成的过程1 冷战序幕:,“冷战” : 是指二战后美苏双方以及东西方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除诉诸战争之外的紧张对峙和对抗。,1946年丘吉尔在富尔顿的铁幕演说,丘吉尔所说的铁幕下的国家和地区是指哪些地区?分析其实质和意义?,地区:“

3、铁幕”指战后初期苏军驻扎的东欧、南欧等国家,包括德国东部地区。,实质:遏制苏联,对抗共产主义,意义:揭开美国对苏联实施冷战的序幕,2 “冷战” 开始形成的标志 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国会发表咨文,要求美国援助“受到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和土耳其”,并公开宣称,美国要在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这就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即“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表明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的政策。,材料二 :我相信美国的政策旨在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我相信我们必须协助自由国家人民依照其自己的方式,造成其本身的命运。杜鲁门在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

4、国会特别联席会议上的演说,思考:材料中“自由国家”指什么国家?“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分别指的是什么?材料表明了美国外交政策的什么特点?,“自由国家”指资本主义国家。 “少数武装分子”指共产党武装。 “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指来自 苏联的高压和控制 美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是公开干涉其他 国家内政,在全球扩张。,3 “冷战” 最终形成 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建立1949年以美国为首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5年以苏联为首建立华沙条约组织,标志着两极对峙格局形成。,“北约”集团 15个国家的军队近 600万兵力和“华约”集团 7个国家的军队 600万兵力,双方千万大军开始处于战略对峙状态。美国

5、的 1626枚战略导弹和苏联的1910枚战略导弹,及双方数以万计的战役核导弹,相互瞄准着对方成员国的军事、政治、经济目标,处于待机“按电钮”之势,进而导致军备竞赛,争夺核优势、航天优势的斗争愈演愈烈,国际形势日趋紧张。只是双方都害怕毁灭于世界上已掘有的130亿-160亿吨当量(相当于在广岛使用的 100万颗原子弹的威力)的核武器中,谁也未敢启动“核按钮”,发动核大战。,两大军事集团开展军备竞赛,4、具体表现,“杜鲁门主义” (1946),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1947),“马歇尔计划” (1947),经济互助委员会(1949),“北约” (1949),“华约” (1955),协调统一各国党的行

6、动,建立一个社会主义世界市场,杜鲁门主义,成立共产党和 工人党情报局,政治,经济,美,苏,美苏争夺世界霸权,军事,三“冷战”局面下的国际关系,柏林分区占领,德国一分为二,1 全面冷战:,(1)欧洲:德国的分裂和柏林墙的修筑,苏占区,美英法 占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1972年,德国柏林 一个小女孩子站在铁丝网前眺望远方的亲人,柏林墙全长169.5公里。沿墙修建了253个了望塔、136个碉堡、270个警犬桩。此外,还有一接触使会发出信号的铁栅栏119.5公里。,2004年4月3日,朝鲜金刚山, 韩国探亲者洒泪告别朝鲜亲人,2006年,分离50多年的兄妹短暂重逢,(2)亚洲:朝鲜的

7、分裂,u-2飞机拍摄到的苏联运送 导弹的船只,导弹被大胆 地成排放在甲板上,掰手腕,(3)美洲: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2 局部热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朝鲜战争(19501953),越南战争(19611975),朝鲜战争:二战后以美苏冷战为背景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 越南战争:二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大规模局部战争。,全面“冷战”,局部“热战”,冷热交织。,1 全面冷战: (1)欧洲:德国的分裂(1949)和柏林墙的修筑 (2)亚洲:朝鲜的分裂(1948) (3)美洲: 古巴导弹(核弹)危机(1962年) 2 局部热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四、两极格局的影响,1 消极影响: 美苏对抗,进行

8、核军备竞赛,使得世界长期不得安宁,造成国 际局势的紧张,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2 积极影响:美苏双方势均力敌,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世界总体 保持和平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长期共存,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科技的发展)促进了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不结盟运动和第三世界的崛起,美 苏 争 锋,两极对峙格局 形成的原因:,两极格局的形成,两极格局下 的国际关系,两极格局的影响,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美国,苏联,德国分裂,古巴导弹危机,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互助委员会,华约,各国实力对比变化,1、“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 ),A、支持自由国家

9、抵抗外来侵略,B、稳定希腊和土耳其的社会秩序,C、帮助受援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以抵制社会主义,D、干涉别国内政,C,2、“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是( ),A、金元外交政策的延续,B、帮助欧洲经济复兴,C、引诱东欧各国摆脱苏联控制,D、以经济手段控制西欧,D,3、下列关于“马歇尔计划”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宗旨是唤起合理经济再生,以便使“自由制度”存在,B、是杜鲁门主义的运用,并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C、采取较为隐蔽的手段,苏联与东欧没有列入计划之内,D、为战后西欧经济的恢复起了重要作用,、美国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北约的目的是( ),A、遏制苏联,B、维护资本主义统治秩序,C、镇压人民革

10、命,D、防止法西斯势力东山再起,A,、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共同之处是( ),A、都是大国控制的军事集团,B、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C、政治经济一体化集团,D、代表不同意识形态的大国,A,7、杜鲁门曾说过: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其含义不包括( )A 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B 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C 其目的都是反苏反共D 都是为了美国自身利益,6、二战后初期,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有: (1)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2)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3)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4)丘吉尔的“铁幕”演说A、(1)(2) B、(1)(2)(3)C、(1)(2)(3)(4) D

11、、(2)(3),B,B,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美苏两极新格局的根本原因( ) A 美苏意识形态方面的对立 B 以欧洲为中心的格局被打破 C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D 美苏政治军事力量形成抗衡,A,、下列对雅尔塔体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美国据此取得了世界霸主地位 B、在雅尔塔会议等确立的基本原则上建立C、改变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D、是美苏两国实力均势的重要体现,A,11、二战后,最终造成德国分裂的重要原因是( )A、战后对德国的分区占领 B、美、英、法三国同苏联矛盾的加剧C、战胜国对德国的最终制裁 D、雅尔塔体制存在不稳定性,、美国“冷战”政策最基本的特征是( )A、强

12、调合作而不搞对抗 B、遏制共产主义但不诉诸武力 C、以军事结盟的方式稳定资本主义 D、组织军事集团但不进行战争,B,B,21(2010年夏季山东会考13题)从1948年到1950年,欧洲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下列各项中,与此史实有关的是 A门户开放政策 B罗斯福新政 C欧洲一体化 D马歇尔计划 【答案】D,32(2009年福建会考11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形成了美苏两极格局。这一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D.经互会的成立 【答案】C,26(2010年6月

13、福建会考11题)“冷战”泛指美苏之间除了直接交战即“热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下列史实中,属于美国“冷战”政策组成部分的是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太平洋战争 A B C D 【答案】A,43(2010年1月福建会考11 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C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成立 D北约与华约的建立 【答案】D,12、下列事件不属于“冷战”范畴的有 A、分裂德国 B、建立北约组织 C、在越南将“特种战争”提升为“局部战争” D、对欧洲进行大规模经济援助,14、西欧在二战后不得不依附于美国,主要原因是A、对抗苏联的需要 B、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14、 C、国力衰退,国际地位下降 D、恢复经济的需要,13、下列事件中,表明美国处于战略优势地位的是A、华约成立 B、古巴导弹危机 C、中美联合公报发表 D、欧共体成立,B,1946年3月,丘吉尔访问美国时说:“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背后,座落着所有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首都所有的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于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受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不要忘记以下情况,德国人侵入苏联,是经过芬兰、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匈牙利的。苏联为了保证自己将来的安全,力求在这些国家内能有对于苏联抱着善意态度的政府。斯大林,丘吉尔铁幕演说,

15、杜鲁门总统在国会发表演说,我相信美国的政策旨在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我相信我们必须协助自由国家人民依照其自己的方式,造成其本身的命运。 杜鲁门,材料表明了美国外交政策的什么特点?,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武装,苏联,公开干涉其他国家内政。,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宣读咨文:要求美国援助“受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和土耳其”,并公开宣称,美国要在世界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此即“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冷战开始的标志,“马歇尔计划”(1947),1947年,马歇尔提出美国帮助欧洲复兴的建议,即“马歇尔计划”。这一计划对西欧经济的恢复起了重要作用。苏联、东欧各国

16、也被包括在马歇尔计划之内,但它们拒绝参加。,美国“政策的目的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 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 够出现”。 马歇尔,1、关于“马歇尔计划目的”的图示:,复兴欧洲经济稳定资本主义秩序,控制西欧遏制苏联,推行霸权政策 实现称霸战略,2、“马歇尔计划”和“杜鲁门主义”有何联系和区别?,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一次大规模运用,实质都是要遏制苏联,稳定资本主义秩序,确立美国的霸权地位;但马歇尔计划用较为隐蔽的经济手段控制西欧,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马歇尔计划”,1949年, 、加拿大、英国、法国等12个国家的代表在 集会,签定 ,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

17、组织。,美国,北大西洋公约,华盛顿,北约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全球的得力工具,它是遏制苏联的 集团。,军事政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 的建立。,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北约和华约都是超级大国称霸的工具。,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峙,1948年,美国策动了联邦德国的成立,苏联支持下 也建立了民主德国。图为东西柏林分界线柏林墙。,1950年美国打着联合国的旗号侵略朝鲜,朝鲜战争(19501953年)-战后美国的头次挫败,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签字仪式就在板门店举行。,麦克阿瑟,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美苏与一场核战争擦肩而过,原因:苏联开始向古巴运送导弹,以改善其在美苏均势中

18、的不利地位,结果被美发现。 经过:美国武装封锁古巴,美军进入戒备状态 结果:苏联被迫撤走导弹,危机结束 反映:战略优势在美国方面,美军黑镜头发人深省,越南战争(1961年1975年) 二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大规模局部战争,就是由美国提供“军援”,派遣“顾问”,指挥傀儡政府的军队去镇压革命人民,以达到在越南南部建立殖民统治的目的。但在越南人民的英勇抗击下,“特种战争”失败。,特种战争(19611964年),就是美国大规模派兵直接作战,并把侵越战火烧到越南北方,从而使美国对越南南方的“特种战争”扩大为整个越南的“局部战争”。但美国“局部战争”也失败了。,局部战争(19651969),这次战争和过去不同了:无论谁占领了土地,也就在那里强加它自己的社会制度。不可能有别的情况。斯大林,战后苏联扩展自己势力范围的意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