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浅谈小学中高年级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每个负责任的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关注整个学生群体的学习状况。作为学生群体,总是划分为优、良、后进三个部分,有经验的教师在工作中总是遵循“抓两头,带中间”的原则展开工作,以提高班级总体成绩。所谓“两头”,一头是班级中的优等生,另一头是由各种原因造成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后进生。作为优等生,只要教学常规到位,他们的学习情况是比较稳定的。要提高班级整体教学成绩,我们更要注重抓好“后进生”这一头。因为后进生的情况比较复杂,稍有不慎,有可能让居于“良”的一部分学生也成为“后进生”。所以,如何搞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提高班级整体教学效率的关键。要转化后进生,首
2、先得弄清后进生的成因。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笔者通过调查后发现,小学中、高年级的后进生普遍存在缺乏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不足等心理障碍。这些学生身上还同时存在由这两个因素导致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上的问题。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他们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呢?在现实生活中存在这样的现象,六、七岁的孩子都向往学校,渴望到学校读书,对学习怀有浓厚的兴趣。但读了几年书,到中、高年级后,每一个群体中都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缺乏学习兴趣,缺乏学习自信的后进生。这些学习后进的学生,除了学习活动,在其他的活动中他们往往表现得聪明而活跃。有人说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些学生之所以成为后进生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3、其一:农村山区的学生,由于居住分散,家庭离学校太远,家长素质较低,在入学前没有得到开发智力的训练,致使学生的智力发展没有达到相应年龄的水平,入学后智力发展水平比同龄同学滞后,在学生集体中因学得较慢而受到岐视,导致学习兴趣逐步丧失。其二:学前没有让他们得到良好的教育,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入学后学习习惯不良,如:任性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专注做事;不会妥善保管自己的文具,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被同学嘲笑,或老师不适当的批评而影响-2-学习兴趣。其三:这些学前没有得到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和智力开发的学生,入学后教师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补偿学前教育不足的教学手段,致使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激发学
4、习兴趣,这样连续几年,学习也就没了自信。因为对学习失去自信,在行为上更是放任不羁,破罐子破摔,甚至给一个班级的学习和活动造成影响。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是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就应该有能力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影响学习的不良行为,并能提供指导,有能力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适当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所以说,转化后进生,就是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心,让学生探索和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教育教学过程。对教师而言后进生转化工作的成败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如前所说,后进生往往因为学习兴趣、学习自
5、信的缺乏,变得放任不羁,与教师有对立情绪,把教师的教导当成耳边风。所以,要让教师培养他们学习兴趣、建立学习自信的教导有效,还必须解决一个问题让他们喜欢教师并愿意听取教师的教导。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与后进生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真诚地以朋友的身份与他们相处;像对待朋友一样尊重学生的人格,但这需要时间。当学生体会到你的真诚时,就会信任你,听你的教导。如前所说,入学前,学生对读书学习都有一种近乎本能的兴趣,康德说:“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这些后进生也只是在读了几年书才出现“后进”问题,但也要相信一个事实,这些学生不论表现得对学习多没兴趣,多没自信,但他们多数还是按时到学校。从这一点上说,他们
6、还是有一种搞好学习的潜在愿望。通过一段时间耐心细致地不懈努力,你与他们是相互信任的朋友了,他们愿意听你的教导,也愿意与你说心里话了,就可以利用一切机会着手以下的工作:一、向他们分析目前学习的重要性-3-让学生明白,在人的一生中获取知识是必要的。因为知识是前人积累的认识自然、认识社会、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经验结晶。在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认识我们周围的事物,学习前人的经验,可以节约我们的时间,少走弯路,让自己能够最大限度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小学生的学习是为了以后继续学习准备必需的最基础的知识,我们不但要牢固掌握知识,而且在
7、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还要总结学习经验和方法,为继续求学作准备。二、在教学活动中分析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和长处,予以中肯的分析和指导。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人都有获得赞扬,被人欣赏的心理期望。对每个后进生的优点和他们通过努力取得的点滴进步,特别应该给予及时明确的鼓励。这对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是极有帮助的。后进生的优点和点滴进步,不一定是学习上的。前面说了,对于后进生而言,他们不仅在学习上存在问题,而且在行为习惯和与同学相处等环节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教师在教育教学上的民主态度,可能使后进生在这些方面会发生转变。这些因素虽然直接与学习不太相干,但也是他们努力上进的表现,如能抓住时机,肯定他的进步,必
8、然能帮助他建立自信心。三、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对于后进学生来说,当他们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并且在感受到通过努力后的点滴进步得到老师的鼓励后,有了成就感,他们就会产生获得更大进步的期望。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一直缺乏自信和学习兴趣,使他们难以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这时候老师如能及时有针对性地向他们指导学习方法,提出一些适合他们自己的方法建议,让他们尝试体验主动获得知识的喜悦心情,更能让他们取得更大的进步。在中、高年级后进学生中,有些学生总是不愿背书,直到老师强行要求,才能够勉强完成任务。我曾经教过一个学生,当时他读五年级。刚接班时,对语文课他有“两怕”,同学都知道,并以之为笑柄。我通过与他接触交流,知
9、道了他怕的原因读低年级时碰到一个老师,对不会背书和不会听写的同学采用细棍子打屁股的方式教育,他天生胆小怕羞,越是担心被打-4-越是记不住,所以就经常被打屁股,老师下手重,同学的嘲笑让他更加紧张。自然影响了学习成绩的进步。我通过下课与他聊天,经常请他办一些小事,和他交上了朋友。上面这些心里话也是成为朋友后他告诉我的。他对我这位老师不再有什么顾虑了,我就引导他背诵课文。以分句、分段练习背,再结合指导记忆方法进行练习,并且在没有其他同学在场的时候来跟我背诵,我抓住他的每一点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印象深刻的是,下学期我教燕子一文。经过上学期的训练,他已经在背诵上有所收获了。燕子这一课,他独自在我面前流利地
10、背完后,我鼓励他说:“你真不错,待会儿在课堂上你能再背一遍吗?”他有些犹豫,我鼓励他试一下。到上课时,我安排了抽查学生背诵情况的活动,让愿意表现的同学举手。他举手了,我叫了他,他流利地背完了。我表扬他说:“以前怕背,现在不怕了,进步真不小,请全班同学掌声鼓励。”掌声响起,他脸红红的,他体验到了成功。随后他听写也不怕了,数学也有了明显的进步,有一次数学单元测验还取得了全班第二名的好成绩。以上所述三方面的工作,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要有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把学生目前的学习看成是终身学习中的一个基础环节和最重要的部分,是为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基础的,不能急功近利,不能忽视学生细微的转变。这些后进的学生,因为种种原因导致学习兴趣不浓,学习自信不足,基础差,放任不羁、破罐子破摔成了一种习惯,要让他们改变十分困难,需要教师放远眼光,从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的角度看他们的点滴转变和进步,才能真正帮助他们。以上就小学中高年级后进学生的成因和转化他们的工作谈了我初浅的看法,望同行们在工作中共同关注后进生转化的问题,分析成因,采取有效的转化手段和方法,成为一个能教好每一个学生的称职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