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浅谈幸福镇农民增收问题及对策.doc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6005466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幸福镇农民增收问题及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浅谈幸福镇农民增收问题及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浅谈幸福镇农民增收问题及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浅谈幸福镇农民增收问题及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浅谈幸福镇农民增收问题及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1 页论文提要农民增收问题是云县幸福镇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只有农民增收,才能实现全镇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 发展。要做好云县幸福镇的农民增收工作,必须通过调整农村产业结 构、加快农村劳务输出、搞好产业化经营、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 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农业科技体系、加强扶贫攻坚等一系列措施的落实。在此问题上,需要政府部门、科技部门和全镇广大人民的共同努力,政府部门要做好农民增收政策的制定和对农民的引导,科技部门要做好对农村、农业及农民的调查研究,将中央、省、市、 县农民增收政策贯彻落实好。第 2 页浅谈云县幸福镇农民增收问题及对策农民增收是“三农” 问题 的核心,只有增加 农民收入,农业

2、才有发展,农村才会稳定,全面建设小康才有基础。本文通过对云县幸福镇当前农民增收状况、农民收入来源及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的全面分析,就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提出了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农村劳务输出、搞好产业化经营、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农业科技体系、加强扶贫攻坚等几项重要措施。近年来,云县幸福镇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广农业科技,有效促进了农民收入的稳步增加,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村社会保持稳定发展,但目前仍存在许多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如何解决好农民增收问题是今后一段时期内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工作。一、云县幸福镇农民增收现状近年来,云县幸福镇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紧紧

3、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目标,深化农村改革,全镇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长足进步,农民收入有了较大增长。2008 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 20480 万元,同比增长 3969 万元,增长 24.04%;农民人均纯收入 2991 元,同比增长 473 元,增长 18.78%。(一)种植业收入占农民收入的重要地位从农民收入来源看,在全镇农村经济收入中,农业收入第 3 页10836 万元,占 52.91%,林业收入 926 万元,占 4.52%,牧业收入6466 万元,占 31.57%,服务行业收入 117 万元,占 0.57%。种植业收入在全镇农村经济构成中仍占重要组成部分。规模化发展核桃产业,区

4、域化发展茶叶、紫胶、“三薯”、膏桐、澳洲坚果等产业,风景化发展木瓜产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粮蔗生产大镇、林果特色产业强镇、畜牧养殖富镇格局基本凸现:一是积极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优质稻、优质包谷和名、特、优、稀、小杂粮品种,并加大冬季农业开发力度,粮食喜获丰收,产量再创新高,全镇完成农作物种植 88000 亩,同比增 823 亩,增长 0.9%;总产达 21200吨,同比增长 1223 吨,增长 6.1%。其中:大春粮豆种植面 积 63131亩,同比增 172 亩,增长 0.3%;实现大春总产量 18547 吨,同比增1165 吨,增长 6.7%;小春粮豆面积 24869 亩,同比增 6

5、51 亩,增长2.69%,实现小春总产量 2653 吨,同比增 58 吨,增长 2.24%;二是坝区紧紧围绕“林果+蔗梢+畜牧业+沼气”的发展模式加大高优蔗园建设,以市场为导向,结构调整为主线,科技支撑为动力,围绕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双增” 目标,强化服务,科学种植,加强中耕管理,落实扶持措施,按照“两个集中”(即:向海拔 1300 米以下的好田好地集中、向制糖企业 25 公里以内集中)及“退三下一”(即:山上退三亩,田上植一亩)的发展原则,大力发展甘蔗种植专业户、专业村、专业组,优化甘蔗种植区域,提升蔗糖产业,稳定蔗园面积,实施良种工程,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树立“循环经济”发展理念,第 4

6、页延长蔗糖加工产业链,在稳定蔗园面积的同时,逐步形成了一镇一品一企的产业发展格局,真正形成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支柱产业。2007 跨 2008 榨季甘蔗总面积为 73219 亩,产量 29.6 万吨,蔗农实现收入为 7101 万元。同时,打破传统模式,创新工作思路,走林蔗畜沼一体化和谐发展路子。在稳定蔗园面积的同时,充分利用田边地脚套种经济林木和利用丰富的蔗梢资源发展畜牧养殖业,目前在邦洪村实施完成了以澳洲坚果为主的林蔗一体化示范种植1700 亩和在建养殖小区一个;三是把实施“七个一”示范工程作为探索蔗区经济良性循环发展的切入点,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依托甘蔗产业,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引进科学

7、的饲养方法,培育养殖大户,示范带动促进畜牧业的强势发展。全镇实现大牲畜存栏22566 头,出栏 3289 头,羊存栏 34717 只,出栏 8384 只,猪存栏77435 头,出栏 38198 头,家禽存栏 262870 只,出栏 304577 只;全镇共有 30 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大户 300 余户,20 头以上的养牛大户 130 余户,30 只以上的养羊大户 190 余户,居全县前列。其中,幸福村张毕山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示范带动尤为明显。目前全组共有生猪养殖户 124 户,比去年同期增 68 户,增 54.3%;生猪存栏2509 头,比去年同期增 1403 头,增 55.9%。其中能繁母猪存

8、栏 536头,肥猪存栏 283 头,仔猪存栏 1690 头。全组有 20 头以上生猪养殖大户 45 户,50 头以上生猪养殖大户 8 户,100 头以上生猪养殖大户 1 户。全组仔猪出栏 2971 头,比去年同期增 2491 头,增 179%;第 5 页肥猪出栏 648 头,比去年同期增 348 头,增 54.1%;生猪养殖业收入 220 万元,比去年同期增 75.13 万元,增 20%,人均养猪纯收入达 4762 元;四是特色林果基地规模扩大,泡核桃基地通过近几年的努力,产业化发展已初具规模,全镇核桃种植总面积达 140000亩,已挂果 14700 亩;2008 年计划完成 5 万亩核桃种植

9、任务,年末完成种植 55969 亩,其中完成核桃籽直播 36066 亩,植苗 19903 亩。建成掌龙、灰窑、邦信、老鲁山、篾笆山、控抗等六个万亩核桃示范村;积极加强对全镇已种核桃管护力度,进一步结合各村实际制定了管护措施和办法,按技术规范落实好防虫、防病、施肥、浇水等措施,确保种植一片、成活一片、产生效益一片。年内共完成木薯种植 120 亩;甘薯 1500 亩;芭蕉芋 1000 亩。完成膏桐种植 11029亩,紫胶 3460 亩,茶叶 5680 亩。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的理念深入人心。(二)农民收入增长平稳从农民收入与上年对比来看,农民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农民出售农

10、产品收入明显增加,其主要原因是畜禽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全镇肉产量 96.8 吨,较上年的 93.9 吨增 3%,种植业和畜牧业收入实现稳步增长。(三)农民外出劳务收入成为增收亮点农民外出打工的收入增加比较明显,2008 年全镇在外务工农民达 350 人次,2008 年全年共实现外出务工收入 420 万元,占总第 6 页收入的 2.1%,农民外出务工涉及餐饮、服务、旅游、加工、修理、建筑等行业。(四)中央农民增收政策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中央为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各项政策(中央 1 号文)深入民心,得到了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的热烈拥护,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今年国家扶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政

11、策措施力度之大、农民从根本上得到了重视农业生产的实惠;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对增产粮食、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例如全镇 2008 年上级补贴惠农资金达 265.95 万元,其中综合直补 168.70 万元,能繁母猪补贴 97.25 万元。二、幸福镇当前农民收入的几个重要来源(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通过增加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开展农业科技培训等,有效提高了全镇农业生产水平和生产能力。在全县大小春生产中大力推广各种农业新技术措施,农业科技贡献率得到提高,粮食作物产量增长较快,经济作物的产值明显增加。(二)农民出售粮食收入由于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粮食

12、生产的重视,对粮食价格进行了调整,有效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农民加强了对粮食作物生产的田间管理,镇完成农作物种植 88000 亩,同比增 823 亩,第 7 页增长 0.9%;总产达 21200 吨,同比增长 1223 吨,增长 6.1%.(三)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我镇项目建设实现新跨越。坚持从镇情、村情实际出发,抓大事、抓重点、促全面,坚持项目带动促发展,千方百计破解项目建设难题,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积极宣传幸福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全面贯彻落实招商引资政策,一批事关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共引进幸福电站、优势硅业、 盘河电站等招商项目 12 个,计划总投

13、资 2.5 亿元,已完成投资 2 亿元,极大地促进了全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实施了投资 1002万元受益 3 个村 13 个组 476 户 2200 多人的忙峨河土地开发治理工程,恢复农田 1700 多亩,并将项目区建成全镇的高优蔗园示范园;投资 430 万元,总长 43.1 公里的幸福至灰窑农村公路通达工程顺利完成,2008 年度全长 47 公里的盘河至灰窑农村公路通达工程已竣工,镇村公路网络逐步完善;计划投资 113 万元的红岗村以工代赈综合配套项目已完工;涉及 1 个村委会 5 个村民小组 118 户527 人的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完成投资 598 万元。在全镇形成“ 大上项

14、目,上大项目” 的热 潮,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提高了政府公信度,激发了全镇上下争项目、干事业的积极性,创业环境得到改善,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快速发展。(四)国家政策性扶持国家政策性扶持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上级下达的补第 8 页贴资金直接兑现到种粮农户手中,有效促进了广大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为全镇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提供了很好的政策依靠。三、幸福镇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一)农业结构不尽合理,农民收入来源窄近年来,幸福镇党委政府围绕农民增收,狠抓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运用行政手段的多,市场运作的少,农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一是农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的

15、质量不高,大路货多,名特优产品比例低,缺乏竞争力。二是一般性的品种多,专用品种少;初级产品多,加工产品少,精深加工产品更少。三是农产品品种在较大区域内大体一致,不同程度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产品结构性矛盾相对突出,农产品供求矛盾由总量为主转向以结构为主,从而致使农产品出现“卖难” 和价格下降。(二)农业生产成本高致使农民增产不增收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随着农产品价格的上涨而不断上涨,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给农民带来的利益被增幅更猛的农业生产成本所抵消,农业的收益与其他产业相比是不断下降之势。 农业经营分散,经营规模小,生产效率低,小规模的生产模式导致了劳动生产率

16、和土地产出率低下,影响了农民的增收。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导致采用农业适用技术率不高,第 9 页生产成本加大,从而出现了农产品增产空间变小,农产品价格上涨空间受到限制,使农民增收受到很大制约。(三)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低下影响农民增收近年来,通过各级部门对全镇广大农民开展一系列的农村适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使广大农民的生产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随着农村农业的发展,对农民生产技术能力的要求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这给农民增收增大了难度。(四)劳动力转移困难约束农民增收近年来,以乡镇企业为主的非农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农村劳动力仍以就近转移为主,农村劳动力实现就地非农就业的机会减

17、少,这必然导致收入渠道的狭窄。四、幸福镇农民增收对策农民增收是今后较长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重要目标,要切实处理好保护、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与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关系,处理好粮食生产与增加农民收入的关系。发展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思想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要继续抓好农民增收政策的落实,真正把扶持农业、支持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农民手中,确保让农民得到好处。 (一)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1、大力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建设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在稳定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按照高产、优质、第 10 页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走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道路,向农业发展的广

18、度和深度发展,不断开拓农业增效增收的空间,要加快实施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充分发挥乡镇的区域优势,继续调整农业区域布局。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抓产业建设为起点,紧紧围绕市委“三个核心指标”、县委“一二一” 发展战略和“1334”工作思路,以及全镇“稳定一棵甘蔗,种好一棵小康树,发展壮大养殖业,建设一座小集镇”的发展目标,立足全镇区位和资源优势,以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推进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从实际出发,整合项目、资金,充分调动镇、村、组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坚持“粮蔗稳镇、林畜富镇、科技强镇”和“ 典型引路、整体推动”的发展战略,立足资源,狠

19、抓养殖业和种植业,使“三大支柱产业、七大农产品基地”建设取得新进展。规模化发展核桃产业,区域化发展茶叶、紫胶、“三薯” 、膏桐、澳洲 坚果等产业,风景化发展木瓜产业。2、切实抓好粮食生产,确保全镇粮食总量稳定增长近年来粮食生产获得了全面丰收,但由于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粮食增产形势不容乐观,全镇农业科技人员要进一步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加强田间管理,做好病虫害防治,确保粮食增产丰收,通过采取各种措施为全镇粮食总量稳定增长,切实贯彻落实好种粮补贴政策,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全年粮食总播种面积应长期保持在 8.8 万亩,粮食总产保持第 11 页2 万吨以上。3、积极培育农

20、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是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的重要环节,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要按照“扶持农业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要求,积极扶持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一要继续扶持有资源优势、市场前景好、能带动农民增收的畜产品、核桃、茶叶、紫胶、“三薯”、膏桐、澳洲坚果等农产品加工农业龙头企业,为农业龙头企业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和条件。4、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引进外资,鼓励外商以合资、合作、独资来我镇兴办农产品生产、加工等领域的各类企业,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全镇经济总量。合理利用和开发好我镇境内的资源,使资源优

21、势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我镇经济健康、协调、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良好格局的形成。(二)搞好农业产业化经营 1、大力发展农产品生产的集约化经营农业产业化发展在云县幸福镇 1998 年起开始实施,但由于政府对农业产业化的引导和重视力度不够,靠农民自发行为难以实现农村产业化发展,这需要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农民的引导和龙头企业的带动,才能实现农产品的规范化、标准化生产,通过发展第 12 页农村优势产业的发展,在拉开水果、蔬菜、农畜产品档次的同时,方便交易,为农产品的期货交易、网上交易等创造条件,方便采购者和运销商。不论是农业部门还是科技工作者、农民、龙头企业,在农产品的分级和包装、储藏等方面必须达成共识,

22、足够重视。这是变农业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必须而关键的一步,对推动农业的标准化生产至关重要,农产品附加值的提高离不开农业产业的标准化生产经营。加强农产品的采收技术、包装技术、保鲜技术、储藏技术、运输技术、市场营销技术和加工技术的研究和改造,保证农产品的市场优质和消费优质,保证优质鲜销、优质转化,通过实现农产品的加工优质,实现产后优质和保质。2、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合同农业搞好订单农业直接涉及农民切身利益,必须使之规范化、市场化和法制化,要严格规范产购销合同,根据市场行情制定合理的收购价格。要积极引导农民树立法律意识、价格意识、质量意识、履约意识。 订单合同一经签订,产销双方都要履行合同条款的权利、义

23、务,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避免个别农户出现“谁出的价格高,农产品就卖给谁” 的现象,保证合同兑现;保证农产品的质价相符,确实维护农企双方的利益;加强合同履约监督,合同一旦签订,就具有了法律效力,产销双方必须按订单办事,发现问题要及时沟通,及早解决,对订单农业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一定要通过法律的途径解决,以期达到公平、公正和维护各方合法权益第 13 页的目的,确保生产者和经营者都能取得较好的效益。大力开拓农产品市场,发展订单农业和合同农业,引进和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各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形成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农牧部门要做好为龙头企业提供优质

24、原料的农产品基地,在基地建设中为农民提供优良品种,做好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原料组织工作,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条件。(三)进一步做好农村劳务输出工作1、加强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开发,鼓励农民进城务工就业。进一步完善镇农村劳务输出服务中心,使其成为镇政府的临时机构,做好农民工的就业及输出工作。进一步建设好镇劳动力市场信息平台,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库,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探索职业培训与劳动力转移的有效衔接机制,从体制、机制、组织方式、使用途径等方面进行研究,实现技能培训、就业介绍、就业后服务管理的一体化和规范化,立足全镇,提高输出率和使用率。2、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总结探索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25、的新途径新办法,要以省委、省政府提出的“ 百万民工培训工程”、“阳光工程” 和“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知识培训工程”为契机,积极争取资金,结合镇内外劳动力市场,特别是省内旅游和服务行业、重点建设项目等用工的需要,针对性地进行技能和法律法规、政策培训,提高他们的劳动素质和法律法规、政策意识,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和满足用工市场的第 14 页需求,更好地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四)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要与全县、全镇支柱产业的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多创办一些农副产品和食品加企业,使更多的乡镇企业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龙头企业。1、支持和发展个体私营

26、经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农村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进入各行业和领域,扩大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经营面,并在税收、投融资、资源使用和人才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对农村流动性小商贩要免于登记和收取有关税费,减轻农村个体经济的负担。2、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以云县幸福镇经济发展规划为依据,进一步加快农村小城镇的建设,突出民族文化特色,带动和促进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把发展小城镇作为解决“ 三农” 问题的一 项战略性措施抓实抓好,逐步推进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发展良性互动。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把握好农村小城镇规模、功能的定位,积极争取资金,加快建设进度,使之尽快成为农村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为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创造

27、条件。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和农民向小城镇聚集,鼓励农民发展餐饮、商贸、乡村旅游、中介服务等二三产业,鼓励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增收条件第 15 页1、继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入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投入。政府各部门要进一步争取国家、省、县对我镇的农业项目的投入,并积极整合农业资金,向优势区域和优势产业集中,保证重点项目资金的投入,集中财力,突出重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强化支农资金的监管力度,确保专款专用,及时足额到位,充分发挥支农资金的效益。2、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冬春农闲时期组织农民开展坡改梯、旱改水、客土改良、兴修田间水渠

28、水窖等农田水利建设,提高耕地的质量和农田生产能力。大力实施 灌区节 水配套工程、牧区水利工程、 农村水利工程和人畜饮水工程,不断提高农田灌溉保障,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加强对原有农田水利设施的管护和受损修复工作,确保有效利用。3、切实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坚持“生态优 先,保护与发展并重” 的原 则,正确处理好农村经济发展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城镇,继续实施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重点工程。进一步实施好农业综合开发、小流域治理等项目的实施,切实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

29、发展。第 16 页(六)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农业科技创新是不断强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使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针对目前农业生产成本居高难降的现实,必须加快科学技术应用步伐,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从而增强农业的投入产出效益。1、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引入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农业科技人员实现这一转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建立起完善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体系,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工作,把农业科技成果直接带到农民手中,不断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2、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通过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来促进农业

30、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一是巩固当前的常规种植技术的同时一步加强对高新技术的开发、引进和应用。二是实施“种子工程”,推广优良农作物新品种。三是实施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减少环境污染,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通过各种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不断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的持续发展。(七)切实抓好扶贫开发工作1、开展多种形式的开发扶贫扶贫工作要以安居温饱、易地开发和劳务输出三项工作为重第 17 页点,继续实施好重点扶持村和民族特困乡的扶贫综合开发,强化措施,加强协调和管理,巩固扶贫成果,进一步加强贫困山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脱贫致富创造条件。2、落实好扶贫政策要坚持开发式综合扶贫,

31、探索新型扶贫帮扶机制,从“输血型”扶贫向“ 造血型 ”扶贫转变,继续加大对贫 困地区劳动力开展职业技术培训,增强贫困群众外出务工的信心和能力,要认真总结经验、切实摸清底数,对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进一步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扶贫措施,切实做到扶贫到村到户。3、开展挂钩扶贫进一步完善部门和个人挂钩扶贫工作,部门和个人要进一步加强对要对挂钩的乡、村、社、户的联系,提出合理化的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生产发展建议,积极向上级争取扶贫资金,争取做到对扶贫点带资金带项目,并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救助活动。总而言之,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是涉及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农村与城市、理论与实践等等方面的重大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多管齐下理论探索与实践并重,农内与农外并重,大项目与小项目并重,增收与减负并重,必要与可能兼顾,当前与长远兼顾等等。第 18 页参考书目: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决定;2、中央一号文件;3、幸福镇经济社会发展概况;4、云县幸福镇 2008 年度工作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