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 的 母 亲,胡 适,父亲胡传 母亲冯顺弟,读准字音,理解词义文绉绉( ) 庶( )祖母翳( ) 绰( )号佃( )户 恭( )筹( )备 摹( )画,zhu,sh,y,chu,din,gng,chu,m,翳(y):眼睛角膜病变后留下的疤痕。责罚:处罚。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气量:指才识和品德的高低;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广漠:广大空旷。宽恕:宽容饶恕。质问:责问。文绉绉(zhu):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轻薄:言语举动带有轻佻和玩弄意味。,初读课文,掌握下列词语:,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诗人、学者、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 。笔名有天风、藏晖
2、、铁儿等。 1910年赴美留学。 1917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回国。获35项博士桂冠。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校长,国民党政府驻美国大使等职务。 1962年在台湾病逝。,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主要著作还有:胡适文存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戴东原的哲学等。,作者简介,预习课文 整体感知,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此文是作者中年时对自己人生历程的回顾,回忆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爱的感情贯穿全文,文章思路,我的母亲,追念自己童年往事,母亲对自己深远的影响,记叙母亲,(1-4),(5-12),(13),对“我”,对家庭,对自己,(5-7),(
3、8-11),(12),文中写了母亲哪些方面的事(概括至具体)?,探究讨论:,讨论交流,写了母亲三个方面的事(概括):一是对“我”的管教;二是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 难事和矛盾; 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5-7),(8-11),(12),一、是对“我”的管教。(对我),学习上的督促,做人上的训导,(5),(6-7),具体:,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去上学,用功读书; 严格管束我,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我得了眼翳,她用舌头舔我的病眼。,她是一位严师对我谆谆教诲,要求严格;教之严。 她还是一位慈母保护孩子自尊心;,补充:胡适的母亲重视教育投资,我们家乡的蒙馆学金太轻,
4、每个学生每年只送两块银元。先生对于这一类学生,自然不肯耐心教书,每天只教他们念死书,背死书,从来不肯为他们“讲书”。我一个人不属于这“两元”的阶级。我母亲渴望我读书,故学金特别优厚,第一年就送六块钱,以后每年增加,最后一年加到十二元。这样的学金,在家乡要算“打破纪录”的了。我母亲大概是受了我父亲的叮嘱,她嘱托四叔和禹臣先生为我“讲书”:每读一字,须讲一字的意思;每读一句,须讲一句的意思。我先已认得了近千个“方字”,每个字都经过父母的讲解,故进学堂之后,不觉得很苦。(胡适九年的家乡教育),如何与“我”的大嫂、二嫂相处和如何对待她们妯娌之间的矛盾。,如何在除夕之夜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二、是作为
5、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对家庭),(8),(9-11),对待除夕夜被债主追债的败家子大哥: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对待她们妯娌之间的矛盾:受了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宽容、隐忍;气量大,性子好,待人仁慈、温和、善良。,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 (对自己),写母亲受了人格上的侮辱非常生气,直到叫那个说了不负责任的话的五叔当面认错赔罪才罢休。,(12),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让五叔当众认错赔罪。,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1、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母亲是一个慈祥、教子严而有方,气量大、性情好,待人仁慈、和善、容忍,对大事又不失
6、刚气的人;她是我的恩师、慈母、严父。,2、母亲的为人处世的作者产生了什么影响?,归纳小结,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这样写看似游离“母亲是我的恩师”的主旨,其实不然。我们常说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这主要不是体现在母亲如何“教导”上,而更多地体现在母亲平时怎样待人接物对自己的影响上。,研读赏析:认识母亲,因此,可以说,文章更多地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成功的刻画了一个年轻寡母和后妈独力维系、支撑一个大家庭的“事事留心、事事容忍”的感人形象,同样也是在写“母亲是我的恩师”,写她以身示范对我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也就是
7、不仅写了母亲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换个角度,审视母亲,母亲其实也是一位不易的人, 母亲的不易体现在哪些地方? 突出母亲的不易有何作用?,再换角度,挖掘胡适的精神品质。,阅读 前4自然段,第一段写自己童年的身体、性格特点。其中表示自己性格特点的句子是:,我总是文绉绉的。“文绉绉”是什么意思? “绉”该怎样读? 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zhu,这一性格的主要成因是哪两点?,自身的原因: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 母亲的原因:我母亲也不准我和他们乱跑乱跳。,这一段流露出对儿童游戏生活的什么感情?,追念 惋惜,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文章前三段只有一
8、句提及母亲,而其他内容似与“母亲”无关,这是为什么?,这前三段写作者童年的性格特点和自己印象深刻的往事,突出了环境与教育对一个人性格的养成所起的奠基作用.而童年的生活除读书外,是贫乏的有缺陷的.在此背景下,母亲“给了我做人的训导”就显得弥足珍贵了,令作者铭记永久,且影响巨大.所以这三段非闲笔.它不仅为写母亲起到了铺垫作用,而且与文末相呼应.另外,这篇课文选自四十自述,写母亲同时也是写自己人生成长道路上的一段历程,作者是把母亲作为自己人生道路的第一位“恩师”来写,所以在对自己人生第一步童年经历的描绘运用的笔墨较多.,问题探究,“我14岁(其实只有12岁零两三个月)就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
9、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作者当时已是大学者、大名人,却说自己“混”了二十多年,这合适吗?,说自己“混”了二十多年,表现了作者谦逊的态度,也说明母亲对“我”的教益之大。,“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连用三个“如果”,起什么作用?,意在表明只是一种假设,而不是自己已经具备了这些美德,体现了作者谦虚、不溢美、不自夸的美德。,归纳 复习,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质朴,毫无夸饰。 用真切的叙述表达发自内心的怀念和感激之情。,1、“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
10、” 作者是用童年的视角回忆往事,如实道来,暗含对母亲的敬仰与感激。2、“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母亲爱子之深,平实的语言中含着我对母亲的感激,突出了其慈母形象。,“我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 作者是掏出“心灵”来写母亲的,真诚倾吐,如实道来,全文自然而然地洋溢着作者对母亲的心疼和敬爱之情。,小结:文章质朴、真切的叙述语言和自然流畅的结构与作者真挚、发自内心的情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品味语言,1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看文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
11、打了一点底子。 用双重否定,表达了作者对“打了一点底子”的肯定,既表明了态度,又不显得断然和绝对。 2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表现了作者谦逊的态度。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说明了母亲给“我”的教益之大。,品味语言,3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事实上,作者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性格品德是有口皆碑的, “如果”只是一种假设的词语,而不是具备了这些美德,表现了作者不溢美、不自夸的品格,同时也非常符合自传的语体特点。,2 我的母亲,归 纳 总 结,这篇文章是胡适中
12、年时对自己人生历程的一段回顾,写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表现了母亲优秀的品质和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文字质朴,语言坦诚,仿佛在与知心朋友话往事、拉家常,让内心的感受缓缓流淌,所有的真情都浸透在字里行间,毫不矫揉造作。,试对作者母亲为人、教子的方式发表一点评论., 教子严格严厉,是因为丈夫去世早,孩子是她唯一的寄托和希望,深感教子责任重大,爱之深则责之切,这可理解., 母亲在为人处事方面,克己谦让,宽容善待,和睦仁慈,体现了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母亲宽以待人,严以教子的品性对作者的影响非常大,让作者学会了待人接物和气,宽恕体谅
13、他人,学习勤奋守时,做人自省自律.,问题探究,母亲身上带着鲜明的民族和时代的烙印,对她的评价,可能是仁者见仁.但“可怜天下父母心”在任何时代都是相通的,这位体现中国传统美德的母亲,在今天仍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激起我们情感上的共鸣.,母亲是旧社会传统的“良母”典型,她的美好品德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她的一些思想观念并不完全符合新时代女性的价值取向,不能毫无保留地加以提倡.,总评:,问题探究,体验与反思:1、文章结尾写道:“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这“极大极深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自我反省,你是否遵从父母的教诲做人做事? 2、你父母曾为你做过哪件最让你感动的事?你目前应当怎样做,才能体恤亲心,报答父母的恩情?,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