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 人大附中.ppt

上传人:fmgc7290 文档编号:6002090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8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 人大附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 人大附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 人大附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 人大附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 人大附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李渔:一身二十四家(上) 赵文卿,李渔生平,李渔(1611-1680年)号笠翁,浙江兰溪人。自幼聪颖好学,童子试名列前茅,乡(省)试却落榜。为避明末清初战火,从金华府回兰溪故里做“识字农”,兴办公益事业。后寄寓杭州,开始出版传奇(剧本)、小说。由于“拙刻作崇”,迁居江宁(今南京)。营建芥子园,编辑出版书籍,制作出售工艺品,教习戏班,四方演出。后因儿子长大要回原籍应考,迁回杭州居住,辞世于层园,留下五百万字著作。他不仅在文艺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其他文化领域里也创造了奇迹,可以说一身集24家之荣誉。,1、戏剧理论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一书中,对戏剧创作的结构、词采、音律、宾白、科诨、格局等等诸要

2、素一一作出论述。余秋雨认为:“李渔是继亚里斯多德之后,世界古代史上第二个详尽地论述戏剧与其他文学样式的区别的人。”日本学者青木正儿评述李渔戏曲理论时说:“如此完备者,未有也。论结构,笠翁外,未之见也。”,2、戏剧作家,李渔留传下来的有风筝误等10个剧本,大都是喜剧。美国作家EricHenry认为:“对西方读者来说,李渔是具有吸引力、最易接受的作家之一,是中国第一位创新且非常高尚喜剧的创造者,可与被恩格斯称为喜剧之父的阿里斯托芬相提并论”,日本青木正儿说“德川时代之人,言及中国戏曲,无不立举笠翁者。”,3、导演学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的演习部、声容部,阐述了戏剧舞台导演的理论和技巧的一系列问题,“

3、在中国古典戏剧美学史上,对于舞台艺术的规律,特别是导演艺术的规律,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整理总结的,李渔是第一个人,筚路蓝缕的开创者。”李渔的闲情偶寄“不仅是中国戏剧史上第一部真正的导演学著作,而且也是世界戏剧史上第一部真正的导演学著作”。,4、优师(艺术教育家),“李笠翁在闲情偶寄演习部中提到了剧作家与演员之外的一位新人物,叫做优师李渔本身,就是这样一位能口授而身导之的优师时常留意于实演方面的行家。”李渔提出优师的职责是:忌俗恶,贵自然,缩长为短,变旧成新,解明曲意,字忌模糊,锣鼓忌杂,吹合宜低,以及丝竹、歌舞等等一系列要领。后人有笠翁教优等多篇文章,对李渔的经验总结充分肯定和称赞。,5、小说家,

4、李渔留下连城璧、十二楼两部短篇集,30篇小说。林语堂先生评论十二楼:“恐古来中国人所写的短篇小说,对人物之描写,事理之推敲,尚无如此发挥方法。”孙楷第先生评道:“求短篇于清代,除笠翁外,亦更无人。”日本编的世界短篇文学全集中国文学专卷,选我国从唐代至现代优秀短篇小说21篇,其中李渔一人被选中的竟有夺锦楼等5篇之多。可谓独尊李渔。,6、散文家,李渔在一家言全集中收有各式散文数百篇。周作人先生评说:“尺牍中不乏名家,如金圣叹、毛西河、李笠翁。”林语堂先生对李渔散文的评价又进了一步,说:“近读岂明先生(周作人、笔者注)近代文学之渊源,把现代散文渊源于明末之公安竟陵派,而将郑板桥、李笠翁、金圣叹、金农

5、、袁枚诸人归入一派系,认为现代散文之祖宗,不觉大喜”。在这里,他们推尊李渔为现代散文祖宗之一了。,7、诗人,李渔留传下来的诗有千首以上。同时代人评他的诗的特点是“秀洁天然,高旷独绝,一字难移。”认为他的诗“与李白把酒问月并传”,“诗至五言绝,难之难矣。笠翁诸作,曲而能直,浓而能淡,二十字如千百字”。今人历代律诗精华入选清代184位诗人佳作,其中入选45位诗人的佳品,李渔的诗作也在其中。,8、词人,李渔词-小令、中调、长调保留下来的有三百多阕。同时代人的评价:“石破天惊,得未曾有”;“奇文幻笔,趣绝奇绝”;“情中景中,天然妙绝”;“情真景真,此等填词,唐宋以来未有”;“此等词,真堪独步。宋人以后

6、,绝响五百年矣”;明月直入怀中,非第一才人,哪能消受?!现代人选编的全清词钞从五千多清代词人中,挑选了3196人的词作。此中许多词人只入选一首,而李渔是入选两首并载有小传。,9、词学家,著名教授顾敦鍒认为李渔“不但能创作词,更提出很有系统的词论。他著作的窥词管见二十二则,不是普通的词话之类,而是词的理论。顾氏将李渔的这二十二则词论归纳为”词的界说“等七个方面,作了一一阐述,并作了概论:“很有科学头脑的李笠翁闯进了我们今日治学的新境界他能道人所未道,独标新义言人所未言,而又不出寻常,且有道理的新法李笠翁在他的那个时代,已能超然远瞻,是文中之豪。”,李渔:一身二十四家(下),赵文卿,10、对联家,

7、李渔留下对联200余幅,时人称赞其联天然绝调,奇才健笔,藻思结绮,如箴日错(磨玉之石),化腐为奇,妙句自切。“诸联少则十余字,多亦不越三十字,其间议论叙事,波澜曲折,无所不有,可作一篇大文字,又可作两篇大文字。如此快笔,得未曾有”。“笠翁在都门作联甚富,尝自署其下曰:有能易一字者,当北面事之。卒无议着。国门悬字,复有其人?壮哉!”,11、韵学家,一人编纂的诗韵、词韵、对韵三部音韵著作的李渔,怀着不能依籍前人之谬误,要有今人读音的新韵书的目的而编著笠翁诗韵。他编的笠翁词韵是一部变更前人词韵的“筋骨的革旧立新之作”。笠翁对韵至今还在不断地重印再版,有武汉、花城、岳麓、巴蜀、齐鲁、北京古籍、贵州民族

8、出版社等多种版本,深受赏识。李渔的三部韵书,均富有创意立新的特色,可谓中国音韵史上突出的人才。,12、文学评论家,李渔在一家言释义等诸多文章中,发出自己撰文之心声,表达作文之基本观念,阐述评论文章之观点,赢得后人较多关注。在1930年前后,小说月报、语丝等几家影响较大的刊物,发表著名学者朱湘等的批评家李笠翁、批评家的李笠翁和名家胡梦华的文学批评家李笠翁等多篇专题文章,精到地阐述了李渔的文学评论成就。1943年出版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更将李渔推到“吾国文学批评中仅有之人才”的至高极位,13、诗歌评论家,尤侗为李渔评选的名词选胜作序,谓李渔:“论词,独得妙解。试与之言诗,笠翁当更进矣。”可见李渔评

9、论诗歌则更加高明。因而许多诗人请李渔评诗作序,留传至今有今又园诗集序等6篇。其中春及堂诗为道左参政、李渔恩师之诗集。门人为夫子集作序无例在先,又难谢绝,只得作跋。可见一介布衣的学生李渔评论诗的名望之高。,14、音乐家,李渔创建自己的家庭戏班,亲率辗转四方演出。在多年的演奏实践中,各种乐器的使用得心应手,善于协调指挥,得出戏曲音乐方方面面经验,在闲情偶寄中一一作了阐述,成为戏曲科班玉律,教唱伴奏指南。林语堂先生说李渔“是一个戏剧作家、音乐家”等六个家,把“音乐家”置于第二位,这是很有见地的观点,说明他评价李渔在音乐方面的造诣是相当高超的。,15、书法家,李渔应人之邀“旬日之间,题像六七”,书联应

10、酬,“以半张纸了无限人情”。一些高官的园亭,如“贾水部园亭”、“王太学园亭”与一些著名胜景“禹陵”、“燕子矶”等多处延请李渔题书匾联。李渔是一介布衣,身处社会底层,请他题书就是由于他文才高,书艺好。著名书法家王冬龄评李渔“是个隶书造诣很高的书家。 古玩字画投资指南载:李笠翁楷书对联3万元,而大书家陈洪绶行书联2万5千元,比李渔的低。,16、篆刻家,中国篆刻大辞典在印人篇中列有李渔条目:“擅戏曲,又工篆刻,著有芥子园图章会纂。该大辞典凡例说:“印人,包括印人、印学家。“在李渔纂辑的这部会纂中,有述古印说篆刻秘诀等25个节段、续纂印论刀法总论等23个节段与理涂八法等,段段内容充实,文简意赅,详尽地

11、阐述了有关篆刻的方方面面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是一部关于篆刻的集大成著作。,17、画家,李渔应邀题写题朱子年画兰册子、戏题梅闰玉斋头所挂梅花书屋图、题程天台画梅卷子等多家画品,说明李渔是当时画界看得上眼的画家。宰相索愚庵闻知李渔画有特色,请“芒鞋竹杖,烟蓑雨笠”的李渔进相府。李赠送洒墨长笺十二幅并呈上两首词,说自己的画“光腾瑞气三千丈”,感谢相国“怜才”,“不憎贫贱,许登天上”,对所作之画喜爱“偏向”。不知当年能“许登天上”送画进相府的有几多人?像李渔这样的身份者,可能是唯一的。,18、编辑家,李渔一生编辑书籍浩繁,主要有:齠齡集、古今尺牍大全、尺牍初征、尺牍二征、名词选胜、四六初征、新四六初

12、征等等。其婿沈因伯云:“家岳足迹遍天下,凡遇此种佳文,惜字如金,多方搜录,迄今十易寒暑,厥告成书。”李渔对自己书稿向友人“乞为痛铲严削”,对待名士来稿也要“向西子面上强索瘢痕。”“他编的书极富特色,带有填补空白的意义,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一个有作为的书坊主与编辑家。”,19、出版家,李渔出版书籍始于杭州,后来在南京芥子园书铺,大量刊印。“根据读者心理,多出版通俗小说,并附插图,还出版便于携带的袖珍本,且十分讲究质量,纸张精良,美观大方,销路大开。”他既出版自己的著作,更出版他人的多类读物。在20多年的出版生涯中,何止车载船装之多!“他 是一位著名的出版家,他创记录地运用了五色套版叠印这

13、种当时最先进的印刷技术在中国出版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20、工艺美术家,李渔创作、设计的工艺美术品,均具有自己的特色:1.取其自然,又不纯用自然,“变俗为雅,点铁成金”,如哥窑冰裂纹之瓮牖;2.重实用,变粗糙工具为精美艺术品,如刻有图文的压炉灰之香印;3.有机结合,混而一之,如冰裂碎纹混而一之的书画 ;4.强调首创,“千古无人计及”,如“此君联”。当年名士赞李渔“般般制作皆奇”。“暖椅之制,众美毕具,慧心巧思,登峰造极。”“温、凉二座,可称挽回造化”。,21、服装设计审美师,“人有生成之面,面有相配之衣,衣有相配之色,皆一定而不可移者。”这是李渔对服装设计审美总原则的前提,其原则主要是:服

14、装(衣、帽、裤、裙、鞋)整体应相配和谐;服装与人的形体应相配和谐;服装与人的年龄、身份、气质应相配和谐;服装审美的时尚潮流;服装审美的个性化。当今学者认为“李渔的治服篇是一篇高水平的服饰美学的文章”。应用美学一书的两页中三处应用李渔对着装审美的论述。,22、美容家,李渔闲情偶寄声容部中阐述选姿、修容、治服、习技四个方面的肌肤、眉眼、手足、态度、盥栉、熏陶、点染、首饰、衣衫等篇,可称是一本比较系统、全面的美容知识专著,是实际经验的概括总结,甚富创意性,“始开动中识美之先声”。同时代名士评论这些篇章是“为千古佳人重开生面”,“几乎石破天惊”,称赞李渔是“千载以下必不可少之人”。林语堂先生在70年前

15、就评价李渔是“美容专家”。,23、装饰艺术师,在闲情偶寄居室部器玩部中,李渔讲述了一系列以实用、节俭、美观为原则的既来自于实践又富有创造性的装饰经验和理论。主要阐述了房舍、墙壁、窗栏、匾额、楹联、器具、摆设、文具等方面的装饰,举出置顶格、取景在借、女墙、蕉叶联、屏轴、锦笺等众多令人舒心悦目、实用、耐用的装饰方式方法,并绘图说明。当时名士王安节云:“求韵人于千古,定推笠翁首座。谓有人再出其上,吾不信也。”后人有装饰家李笠翁、论李渔的装饰美学等专文论述,评价甚高。,24、造园艺术家,李渔一生营造过伊园、层园、芥子园、半亩园、惠园、五凤楼,总结出一系列造园艺术理论。园林界评价相当高:“李渔的造园实践经验,如诗画创造的艺术经验一样,是一种艺术经验。他提出的一些造园原则,至今仍很有启发意义。”“李渔是我国造园理论、造园技术的伟大学者。”日本著名学者冈大路在著作中称:“李渔的闲情偶寄为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三部享有盛名的论著之一,是一部罕见的著作。”,此外,李渔还是演奏艺术家、花卉园艺家不一一叙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办公软件应用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