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化工单元实训手册.doc

上传人:ysd1539 文档编号:6000856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2.4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单元实训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化工单元实训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化工单元实训手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化工单元实训手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化工单元实训手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化工单元实训手册阿拉善经济开发区中等职业学校编写:洪伟 2012年 2月前 言化工专业学生在学习完专业基础课之后,为获得对化工生产岗位的感性认识,为更好地使理论和生产实践相结合,为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打下良好的实践基础,要求到化工实训车间参加化工生产实训是必修课程。实训的主要任务是要求学生了解、掌握实训所在岗位的化工生产工艺流程、工艺控制指标、操作原理、典型化工设备的结构与性能,熟练掌握化工生产操作技能技术,包括化工生产开停车操作、运行调节,能对生产过程中的异常现象、生产事故做出正确判断,并进行相应的处理等。本实训装置是浙江中控企业的 UTS系列产品,是以化工单元为基础背景,结合企业实际生产要求

2、而设计的,所选用的设备、仪表、阀门、管件以及控制系统的配置等,均贴近工厂实际装置能体现真实化水平,可满足工厂情景化、操作实际化、控制网络化(DCS) 、故障模拟真实化等。本手册主要介绍实训装置工艺流程、设备布局及控制指标等,为学生实训过程中正确掌握相关操作方法以及提高故障处理能力方面供参考。安全事项1、由于设备、管道原因造成物料泄漏时,要立即处理回收,以免污染现场环境或危及安全作业。2、釜内的渣质物料等要及时处理,排放时操作人员不得离开现场。3、冷却水要考虑循环使用,减少浪费。4、操作人员必须懂得有关消防灭火器的基本常识和使用方法。5、严禁将火种带入设备、管道、阀门,使用时不准碰击,敲打,以免

3、出现火花及损伤保温层。6、停车清理时必须切断电源并挂好标记,严禁用水冲洗电气设备和转动时用湿布擦电气设备。7、实训时操作人员必须听从指导教师指挥,穿戴好劳保用品,严格按照岗位操作规程要求来操作。8、操作人员必须懂得一般性质的防火、防爆、防毒的基本常识与中毒的急救措施。9、严格遵守实训课纪律和一切安全规程,做到实训前准备及安全,做好实训后清理、卫生打扫工作。10、实训工作中及时消除跑、冒、滴、漏,发生事故及时抢救、汇报,不得隐瞒。干燥操作实训一、实训前应知内容1、干燥装置工艺流程图2、装置布局示意图3、主要阀门一览表序号 编号 名称1 VA01 鼓风机出口放空阀2 VA02 第一床层进气阀 3

4、VA03 第二床层进气阀4 VA04 第三床层进气阀5 VA05 干燥后气体放空阀6 VA06 循环风机进气阀7 VA07 循环风机进新鲜空气阀8 VA08 循环风机出口阀9 VA09 循环风机出口放空阀10 VA10 循环风机出口压力调节阀11 VA11 循环风机出口压力电动调节阀12 VA12 循环气体流量调节阀4、干燥装置静设备一览表序号 名称 规格 材质 备注1 卧式流化床 6503901080 304不锈钢2 电加热炉 1901120 304不锈钢 内加翅片式加热管3 旋风分离器 120650 304不锈钢 锥形结构4 布袋分离器 16016060 304不锈钢 100目袋滤器5 加

5、料漏斗 240200 304不锈钢5、干燥装置动设备一览表编号 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1 鼓风机 风机功率,P=1.1KW,流量 Qmax=180m3/h,U=380VA 12 循环风机 风机功率,P=1.1KW,流量 Qmax=180m3/h,U=380VA 16、干燥装置所需物料比重为 1.0-1.2的小米或粒径 1-2mm的其它易吸水的固体物料,物料湿含量为20-30%二、开车前准备1、主要工艺指标流化床进气温度:7080流化床床层温度:5060流化床床层压降:0.3kPa气体流量:80120m3/h循环风机出口压力:4-5kPa循环气体流量:80110m3/h下料器转速:200400rp

6、m尾气放空量:适量(由物料湿度决定)2、主要控制点的控制方案1) 、流化床进口温度控制2) 、循环气体压力控制3) 、进口风机流量控制4) 、报警连锁在鼓风机 C501 和电加热炉 E501 加热功率之间设置了连锁,只有鼓风机 C501开启的情况下电加热炉 E501 加热功率才可以开启。5) 、控制面板对照表序号 名称 功能1 试验按钮 检查声光报警系统是否完好2 闪光报警器 发出报警信号,提醒操作人员3 消音按钮 消除警报声音4 C3000仪表调节仪(1A) 工艺参数的远传显示、操作5 C3000仪表调节仪(2A) 工艺参数的远传显示、操作6 标签框 注释仪表通道控制内容7 标签框 注释仪表

7、通道控制内容8 仪表开关(SA1) 仪表电源开关9 报警开关(SA2) 报警系统电源开关10 空气开关(2QF) 装置仪表电源总开关11 电脑安装架12 电压表(PVA101) 空气开关电压监控13 电压表(PVA102) 加热电压监控14 电压表(PVA103) 气体进口风机电压监控15 电流表(PA101) 空气开关电压监控16 电压表(PVA104) 加热电流监控17 电压表(PVA105) 气体进口风机电压监控18 电源指示灯(1HG) 气体进口风机通电指示19 电源指示灯(2HG) 循环气体风机通电指示20 电源指示灯(3HG) 气体加热通电指示21 电源指示灯(4HG) 循环气体流

8、量控制阀通电指示22 电源指示灯(5HG) 下料机通电指示23 电源指示灯(6HG) 直流电源通电指示24 旋钮开关(1SA) 气体进口风机电源开关25 旋钮开关(2SA) 循环气体风机电源开关26 旋钮开关(3SA) 气体加热电源开关27 旋钮开关(4SA) 循环气体流量控制阀电源开关28 旋钮开关(5SA) 下料机电源开关29 旋钮开关(6SA) 直流电源开关30 黄色指示灯 空气开关通电指示31 绿色指示灯 空气开关通电指示32 红色指示灯 空气开关通电指示33 空气开关(QF1)3、声光报警系统检验信号报警系统有:试灯状态、正常状态、报警状态、消音状态、复原状态。三、实训项目1、开停车

9、操作A、开车:1) 、依次打开卧式流化床 T501各床层进气阀(VA02、VA03、VA04)和放空阀(VA05) 。2) 、启动鼓风机 C501,通过鼓风机出口放空阀 VA01手动调节其流量为80120m 3/h,此时变频控制为全速。也可以关闭放空阀 VA01,直接通过变频控制流量为 80120m 3/h。3) 、启动电加热炉 E501加热系统,并调节加热功率使空气温度缓慢上升至 70-80,并趋于稳定。4) 、微开放空阀 VA05,打开循环风机进气阀 VA06、循环风机出口阀 VA08、循环流量调节阀 VA12,打通循环回路。5) 、启动循环风机 C502,开循环风机出口压力调节阀(VA1

10、0) ,通过循环风机出口压力电动调节阀 VA11控制循环风机出口压力为 4-5kPa。6) 、待电加热炉出口气体温度稳定、循环气体的流量稳定后,开始进料。7) 、将配制好的物料加入下料斗,启动星型下料器 E502,控制加料速度在200400r/min 左右,并且注意观察流化床床层物料状态和其厚度。注:根据物料的湿度和流动性,通过流化床内的螺丝调节各床层间栅栏的高度,保证物料顺畅的留下。8) 、物料进流化床体初期应根据物料被干燥状况控制出料,此时可以将物料物料布袋封起,物料循环干燥,带物料流动顺畅时,可以连续出料。9) 、调节流化床各床层进气阀(VA02、VA03、VA04)的开度和循环风机出口

11、压力PIC501,使三个床层的温度稳定在 55左右,并能观察到明显的流化状态。10) 、观察流化状态,并取样分析,填写操作报表(统一印制发放) 。B、停车:1) 、关闭星型下料器 E502,停止向流化床 T501内进料。2) 、当流化床体内物料排净后,关闭电加热炉 E501的加热系统。3) 、打开放空阀 VA05,关闭循环风机进口阀(VA06) 、出口阀(VA08) ,停循环风机 C502。4) 、当电加热炉 E501出口温度降到 50以下时,关闭流化床各床层进气阀VA02、VA03 、VA04,停鼓风机 C501。5) 、清理干净卧式流化床、粉尘接收器内的残留物。6) 、依次关闭直流电源开关

12、(29) 、仪表电源开关(8) 、报警电源开关(9)以及空气开关 QF2(10) 。7) 、关闭控制柜空气开关 QF1(33)。8) 、切断总电源。9) 、场地清理。2、故障设置实训当系统运行出现异常时,及时分析故障原因并排出故障使设备或系统正常化。A、流化床坐死的故障一:在干燥正常操作中,教师给出隐蔽指令,使系统处于非正常的工作状态,学生通过观察干燥器温度、流量和压降等参数的变化情况,分析引起系统异常的原因并作处理,使系统恢复到正常操作状态。B、流化床坐死的故障二:在干燥正常操作中,教师给出隐蔽指令,使系统处于非正常的工作状态,学生通过观察干燥器温度、流量和物料干燥度等参数的变化情况,分析引

13、起系统异常的原因并作处理,使系统恢复到正常操作状态。C、流化床坐死的故障三:在干燥正常操作中,教师给出隐蔽指令,使系统处于非正常的工作状态,学生通过观察干燥器温度、流量和压降等参数的变化情况,分析引起系统异常的原因并作处理,使系统恢复到正常操作状态。过滤操作实训一、实训前应知内容1、过滤装置工艺流程图2、装置布局示意图立面布局示意图平面布局示意图3、主要设备一览表工艺设备系统项目 名 称 规格型号 数量板框过滤机 不锈钢,过滤面积 0.9m2 1浆料泵 不锈钢离心泵 MS60/0.37 0.37kW 3.6m3/h 1空气压缩机 往复式空气压缩机 V0.17/7 0.15kW 0.17m3/m

14、in 1原料罐 不锈钢,500900mm搅拌罐 不锈钢,300L 1洗涤罐 不锈钢,300550mm 1滤液收集罐 不锈钢,150L 1搅拌桨 不锈钢螺旋搅拌桨 1主要设备搅拌电机 可调速电机 400 W 300rpm 14、装置所需物料浓度为 1030的碳酸钙悬浮液,通过计算确定所需清水的体积及碳酸钙的质量,用电子称称好碳酸钙质量备用。二、开车前准备1、主要工艺指标温度控制:过滤机进口温度(TI901):2040;压力控制:过滤机进口压力(PI903):0.050.3MPa;空气管道压力调节阀(PI905):0.1MPa;空气管道压力调节阀(PI906):0.2MPa;空气管道压力调节阀(P

15、I907):0.3MPa;2、控制面板对照表序号 名称 功能1 试验按钮 检查声光报警系统是否完好2 闪光报警器 发出报警信号,提醒操作人员3 消音按钮 消除警报声音4 C3000仪表调节仪(1A) 工艺参数的远传显示、操作5 C3000仪表调节仪(2A) 工艺参数的远传显示、操作6 标签框 注释仪表通道控制内容7 标签框 注释仪表通道控制内容8 仪表开关(SA1) 仪表电源开关9 报警开关(SA2) 报警系统电源开关10 空气开关(2QF) 装置仪表电源总开关11 电脑安装架12 电压表(1PV) 空压机电压13 电压表(2PV) 浆料泵 U-V相间电压14 电压表(3PV) 搅拌电机 U-

16、V相间电压15 电流表(1PA) 空压机电流16 电流表(2PA) 浆料泵 W相电流17 电流表(3PA) 搅拌电机 W相电流18 电源指示灯(1HG) 空压机运行指示灯19 电源指示灯(2HG) 浆料泵运行指示灯20 电源指示灯(3HG) 搅拌电机运行指示灯21 备用22 备用23 备用24 旋钮开关(3SA) 空压机开关25 旋钮开关(4SA) 浆料泵开关26 旋钮开关(5SA) 搅拌电机开关27 备用28 备用29 备用30 黄色指示灯(HY) U相31 绿色指示灯(HG) V相32 红色指示灯(HR) W相33 空气开关(1QF) 三相总电源开关3、声光报警系统检验信号报警系统有:试灯

17、状态、正常状态、报警状态、消音状态、复原状态。三、实训项目1、开停车操作A、开车:1) 、正确装好滤板、滤框,滤布使用前用水浸湿,滤布要绷紧,不能起皱,滤布紧贴滤板,密封垫贴紧滤布。2) 、关闭搅拌罐排污阀(VA02) ,开启搅拌罐进水阀(VA01) ,注意观察搅拌罐液位,当通入所需一半清水时,开启搅拌装置,把 CaCO3粉末缓慢加入搅拌罐搅拌。3) 、继续加水至搅拌罐规定液位(小于 1/2)处,关闭进水阀( VA01) ,闭合搅拌罐顶盖。4) 、开启原料罐进口阀门(VA03) ,液位至 2/3 处后,停止进料关闭阀门(VA03) ,开启空气压缩机,阀门(VA11) 、 (VA12)及(VA1

18、7) ,使容器内得料浆不断搅拌,此时要不断的开启阀门(VA18)进行排气。浆料混合均匀后,开启阀门(VA21) 、阀门(VA06)及阀门(VA08) ,观察压力表(PI905)是否为 0.1MPa,对阀门(VA12)进行微调,压力稳定后,关闭阀门(VA06) ,开启阀门(VA07)进行恒压过滤。记录下一定时间内滤液收集罐滤液体积。原料罐原料不足时停止试验。5) 、用上述同样的方法可以试验不同压力下恒压过滤,记录下不同压力下的数。6) 、 过滤结束后,关闭阀门(VA17) 、 (VA21) ,开启阀门(VA27)往洗涤罐通入清水,至 2/3 液位处,关闭阀门(VA27) ,开启阀门( VA22)

19、和(VA26)进行洗涤试验,可通过观察滤液的混浊变化判断结束。7) 、实验结束后,停止空压机,开启滤液收集罐出口阀门(VA08) ,放空滤液。8) 、开启浆料泵进口阀门(VA04)出口阀门(VA05)和板框进口阀门(VA06) ,板框出口阀门(VA08) ,关闭滤液收集罐出口阀门(VA09) ,开启浆料泵(P901)进行过滤试验B、停车1) 、关闭浆料泵,将搅拌罐剩余浆料通过排污阀门直接排掉,关闭排污阀(VA02),开启进水阀(VA01) ,清洗搅拌罐。2) 、用清水洗净浆料泵,原料罐。3) 、卸开过滤机,回收滤饼,以备下次实验时使用。4) 、冲洗滤框、滤板,刷洗滤布,滤布不要打折。5) 、开

20、启原料罐、滤液收集罐的排污阀(VA20、VA09) ,排掉容器内的液体,并清罐体。6) 、进行现场清理,保持各设备、管路洁净。7) 、切断控制台、仪表盘电源。8) 、做好操作记录(报表) ,计算出恒压过滤常数。2、岗位功能转换的实训当单元设备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利用同一种方法取得不同产品而满足生产 需要。另外,针对不同产品减少中间物料的损失,可能采取一种作业重复进行。A、制取固体产品:以浓度为 1030的碳酸钙悬浮液为原料,最终产品为过滤得到的碳酸钙固体产品。B、制取液体产品:以浓度为 1030的碳酸钙悬浮液为原料,最终产品为过滤得到的液体(水)产品。C、清洗滤饼:以浓度为 1030的碳酸钙

21、悬浮液为原料,最终产品为过滤得到的液体(溶液)产品时,为减少溶液成份的损失需要对滤饼进行清洗。传热操作实训一、实训前应知内容1、传热装置工艺流程图2、装置布局示意图3、传热装置静设备一览表编号 名称 规格型号 材质 形式1 列管式换热器 2601170mm,F=1.0m 2 不锈钢 卧式2 板式换热器 550150250,F=1.0 不锈钢 卧式3 套管式换热器 5001250mm,F=0.2m 2 不锈钢 卧式4 水冷却器 1081180mm,F=0.3m 2 不锈钢 卧式5 蒸汽发生器(含汽包) 426870mm, 加热功率,P=7.5kW 不锈钢 立式6 热空加热器 1901120mm,

22、 加热功率,P=4.5kW 不锈钢 卧式4、传热装置动设备一览表编号 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1 热风风机 风机功率,P=1.1KW,流量 Qmax=180m3/h,U=380VA 12 冷风风机 风机功率,P=1.1KW,流量 Qmax=180m3/h,U=380VA 15、主要阀门一览表序号 编号 名 称 序号 编号 名 称1 VA01 水冷却器进水阀 16 VA16 列管式换热器热风出口阀(并流)2 VA02 水冷却器出水阀故障阀板 17 VA17 列管式换热器热风出口阀(逆流)3 VA03 水冷却器出水阀 18 VA18 列管式换热器热风出口阀(并流) (列管式与板式串联时)4 VA04

23、冷风风机出口阀 19 VA19 列管式换热器热风出口阀(列管 式与板式串联)5 VA05 热风风机出口阀 20 VA20 板式换热器热风进口阀6 VA06 水冷却器空气出口旁路阀 21 VA21 套管式换热器蒸汽疏水旁路阀7 VA07 水冷却器空气出口阀 22 VA22 套管式换热器排气阀8 VA08 列管式换热器冷风进口阀 23 VA23 套管式换热器蒸汽疏水阀9 VA09 板式换热器冷风进口阀 24 VA24 套管式换热器排液阀10 VA10 套管式换热器冷风进口阀 25 VA25 蒸汽出口阀11 VA11 列管式换热器冷风出口阀 26 VA26 蒸汽出口阀12 VA12 列管式换热器冷风

24、出口阀(列管式与板式串联时) 27 VA27 蒸汽发生器放空阀13 VA13 列管式换热器热风进口阀 (并流) 28 VA28 蒸汽发生器安全阀14 VA14 列管式换热器热风进口阀 (逆流) 29 VA29 蒸汽发生器进水阀15 VA15 列管式换热器热风进口阀 (逆流)故障阀 30 VA30 蒸汽发生器排污阀6、传热装置所需介质(物料)介质 A:空气经增压气泵(冷风机)C601 送到水冷却器 E604,调节空气温度至常温后,作为冷介质使用。介质 B:空气经增压气泵(热风机)C602 送到热风加热器 E605,经加热器加热至 70后,作为热介质使用。介质 C:来自外管网的自来水。介质 D:水

25、经过蒸汽发生器 R601汽化,产生压力为0.2MPa(G)的饱和水蒸汽。二、开车前准备1、主要工艺指标压力控制:蒸汽发生器内压力:00.1MPa;套管式换热器内压力:00.05MPa;温度控制:热风加热器出口热风温度:080,高位报警:H=100;水冷却器出口冷风温度:030;列管式换热器冷风出口温度:40-50,高位报警:H=70;流量控制:冷风流量:1560m 3/h热风流量:1560m 3/h;液位控制:蒸汽发生器液位:200-500mm,低位报警:L=200mm。2、主要控制点的控制方案1) 、热风风机出口流量控制2) 、蒸汽发生器内压力控制3) 、热风出口温度控制4) 、手动控制水冷

26、却器出口冷风温度5) 、控制面板对照表序号 名称 功能1 试验按钮 检查声光报警系统是否完好2 闪光报警器 发出报警信号,提醒操作人员3 消音按钮 消除警报声音4 C3000仪表调节仪(1A) 工艺参数的远传显示、操作5 C3000仪表调节仪(2A) 工艺参数的远传显示、操作6 标签框 注释仪表通道控制内容7 标签框 注释仪表通道控制内容8 仪表开关(SA1) 仪表电源开关9 报警开关(SA2) 报警系统电源开关10 空气开关(2QF) 装置仪表电源总开关11 电脑安装架12 电压表(PV101) 热风加热器加热 UVA相电压13 电压表(PV102) 热风加热器加热 VAW相电压14 电流表

27、(PA101) 热风加热器加热电流15 电压表(PV103) 蒸汽发生器加热 UVA相电压16 电压表(PV104) 蒸汽发生器加热 VAW相电压17 电流表(PA102) 蒸汽发生器加热电流18 备用19 备用20 电源指示灯(1HG) 冷风风机运行状态指示21 电源指示灯(2HG) 热风风机运行状态指示22 电源指示灯(3HG) 热风加热状态指示23 电源指示灯(4HG) 蒸汽加热状态指示24 备用25 备用26 旋钮开关(1SA) 冷风风机运行开关27 旋钮开关(2SA) 热风风机运行开关28 旋钮开关(3SA) 热风加热运行开关29 旋钮开关(4SA) 蒸汽加热运行开关30 黄色指示灯

28、 空气开关通电状态指示31 绿色指示灯 空气开关通电状态指示32 红色指示灯 空气开关通电状态指示33 空气开关(1QF) 电源总开关3、声光报警系统检验信号报警系统有:试灯状态、正常状态、报警状态、消音状态、复原状态。三、实训项目1、开停车操作A、开车:1) 、启动热风机 C602,调节风机出口流量 FIC602为某一实验值,开启 C602热风风机出口阀 VA05,列管式换热器 E603热风进、出口阀和放空阀(VA13、VA16、VA18),启动热风加热器 E605(首先在 C3000A上手动控制加热功率大小,待温度缓慢升高到实验值时,调为自动,其具体操作方法看附件四) ,控制热空气温度稳定

29、在80。注意:当流量 FIC60220%时禁止使用热风加热器,而且,风机运行时,尽量调到最大功率运行。2) 、启动蒸汽发生器 R601的电加热装置,调节合适加热功率,控制蒸汽压力PIC605(0.070.1MPa) (首先在 C3000B上手动控制加热功率大小,待压力缓慢升高到实验值时,调为自动) 。注意:当液位 LI6011/3 时禁止使用电加热器。3.1.1列管式换热器开车:3.1.1.1设备预热依次开启换热器热风进、出口阀和放空阀(VA13、VA16、VA18) ,关闭其它与列管式换热器相连接管路阀门,通入热风(风机全速运行) ,待列管式换热器热风进、出口温度基本一致时,开始下步操作。3

30、.1.1.2并流操作(1)依次开启列管式换热器冷风进、出口阀(VA08、VA11) ,热风进、出口阀和放空阀(VA13、VA16、VA18) ,关闭其它与列管式换热器相连接管路阀门。(2)启动冷风风机 C601,调节其流量 FIC601为某一实验值,开启冷风风机出口阀VA04,开启水冷却器 E604冷风出口阀 VA07,自来水进出阀(VA01、VA03) ,通过阀门 VA01调节冷却水流量,通过阀门 VA06控制冷空气温度 TI605稳定在30。(3)调节热风进口流量 FIC602为某一实验值、热风加热器出口温度 TIC607(控制在80)稳定,调节热风电加热器加热功率,控制热风出口温度稳定。

31、待列管式换热器冷、热风进出口温度基本恒定时,可认为换热过程基本平衡,记录相应的工艺参数。(4)以冷风或热风的流量作为恒定量,改变另一介质的流量,从小到大,做 3-4组数据,做好操作记录。3.1.1.2逆流操作(1)依次开启列管式换热器冷风进、出口阀(VA08、VA11) ,热风进、出口阀和放空阀(VA14、VA17、VA18) ,关闭其它与列管式换热器相连接管路阀门。(2)启动冷风风机 C601,调节其流量 FIC601为某一实验值,开启冷风风机出口阀VA04,开启水冷却器空气出口阀 VA07,自来水进出阀(VA01、VA03) ,通过阀门VA01调节冷却水流量,通过阀门 VA06控制冷空气温

32、度 TI605稳定在30。(3)调节热风进口流量 FIC602为某一实验值、热风加热器出口温度 TIC607(控制在80)稳定,调节热风电加热器加热功率,控制热风出口温度稳定。待列管式换热器冷、热风进出口温度基本恒定时,可认为换热过程基本平衡,记录相应的工艺参数。(4)以冷风或热风的流量作为恒定量,改变另一介质的流量,从小到大,做 3-4组数据,做好操作记录。3.1.2板式换热器开车:1.设备预热:开启板式换热器热风进口阀(VA20) ,关闭其它与板式换热器相连接管路阀门,通入热风(风机全速运行) ,待板式换热器热风进、出口温度基本一致时,开始下步操作。2.依次开启板式换热器阀冷风进阀(VA0

33、9) 、热风进口阀(VA20),关闭其它与板式换热器相连接管路阀门。3.启动冷风风机 C601,调节其流量 FIC601为某一实验值,开启冷风风机出口阀VA04,开启水冷却器空气出口阀 VA07,自来水进出阀(VA01、VA03) ,通过阀门VA01调节冷却水流量,通过阀门 VA06控制冷风温度 TI605稳定在30。4.调节热风进口流量 FIC602为某一实验值、热风加热器出口温度 TIC607(控制在80)稳定,调节热风电加热器加热功率,控制热风出口温度稳定。待板式换热器冷、热风进出口温度基本恒定时,可认为换热过程基本平衡,记录相应的工艺参数。6.以冷风或热风的流量作为恒定量,改变另一介质

34、的流量,从小到大,做 3-4组数据,做好操作记录。3.1.3列管式换热器(并流) 、板式换热器串联开车:1.设备预热:依次冷热风开启列管式、板式换热器热风进、出口阀(VA13、VA16、VA19) ,关闭其它与列管式、板式换热器相连接管路阀门,通入热风(风机全速运行) ,待列管式换热器并流热风进口温度 TI615与板式换热器热风出口温度 TI620基本一致时,开始下步操作。2.依次开启冷风管路阀(VA08、VA12) ;热风管路阀(VA13、VA16、VA19),关闭其它与列管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相连接管路阀门。3.启动冷风风机 C601,调节其流量 FIC601为某一实验值,开启冷风风机出口

35、阀VA04,开启水冷却器空气出口阀 VA07,自来水进出阀(VA01、VA03) ,通过阀门VA01调节冷却水流量,通过阀门 VA06控制冷风温度 TI605稳定在30。4.调节热风进口流量 FIC602为某一实验值、热风加热器出口温度 TIC607(控制在80)稳定,调节热风电加热器加热功率,控制热风出口温度稳定。待列管式换热器冷、热风进口温度和板式换热器冷、热风出口温度基本恒定时,可认为换热过程基本平衡,记录相应的工艺参数。5.以冷风或热风的流量作为恒定量,改变另一介质的流量,从小到大,做 3-4组数据,做好操作记录。3.1.4列管式换热器(逆流) 、板式换热器串联开车:1.设备预热:依次

36、冷热风开启列管式、板式换热器热风进、出口阀(VA14、VA17、VA19) ,关闭其它与列管式、板式换热器相连接管路阀门,通入热风(风机全速运行) ,待列管式换热器逆流热风进口温度 TI616与板式换热器热风出口温度 TI620基本一致时,开始下步操作。2.依次开启冷风管路阀(VA08、VA12) ;热风管路阀(VA14、VA17、VA19),关闭其它与列管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相连接管路阀门。3.启动冷风风机 C601,调节其流量 FIC601为某一实验值,开启冷风风机出口阀VA04,开启水冷却器空气出口阀 VA07,自来水进出阀(VA01、VA03) ,通过阀门VA01调节冷却水流量,通过阀

37、门 VA06控制冷风温度 TI605稳定在30。4.调节热风进口流量 FIC602为某一实验值、热风加热器出口温度 TIC607(控制在80)稳定,调节热风电加热器加热功率,控制热风出口温度稳定。待列管式换热器冷、热风进口温度和板式换热器冷、热风出口温度基本恒定时,可认为换热过程基本平衡,记录相应的工艺参数。5.以冷风或热风的流量作为恒定量,改变另一介质的流量,从小到大,做 3-4组数据,做好操作记录。3.1.5列管式换热器(并流) 、板式换热器并联开车:1.设备预热:依次开启列管式、板式换热器热风进、出口阀(VA13、VA16、VA18、VA20) ,关闭其它与列管式、板式换热器相连接管路阀

38、门,通入热风(风机全速运行) ,待列管式换热器并流热风进出口温度 TI615与TI618,板式换热器热风进出口温度 TI619与 TI620基本一致时,开始下步操作。2.依次开启冷风管路阀(VA08、VA11、VA09) ;热风管路阀(VA13、VA16、VA18、VA20),关闭其它与列管式换热器(逆流) 、板式换热器相连接管路阀门。3.启动冷风风机 C601,调节其流量 FIC601为某一实验值,开启冷风风机出口阀VA04,开启水冷却器空气出口阀 VA07,自来水进出阀(VA01、VA03) ,通过阀门VA01调节冷却水流量,通过阀门 VA06控制冷风温度 TI605稳定在30。4.调节热

39、风进口流量 FIC602为某一实验值、热风加热器出口温度 TIC607(控制在80)稳定,调节热风电加热器加热功率,控制热风出口温度稳定。待列管式换热器冷、热风进出口温度和板式换热器冷、热风进出口温度基本恒定时,可认为换热过程基本平衡,记录相应的工艺参数。5.以冷风或热风的流量作为恒定量,改变另一介质的流量,从小到大,做 3-4组数据,做好操作记录。3.1.6列管式换热器(逆流) 、板式换热器并联开车:1.设备预热:依次开启列管式、板式换热器热风进、出口阀(VA14、VA17、VA18、VA20) ,关闭其它与列管式、板式换热器相连接管路阀门,通入热风(风机全速运行) ,待列管式换热器逆流热风

40、进出口温度 TI616与TI617,板式换热器热风进出口温度 TI619与 TI620基本一致时,开始下步操作。2.依次开启冷风管路阀(VA08、VA11、VA09) ;热风管路阀(VA14、VA17、VA18、VA20),关闭其它与列管式换热器(逆流) 、板式换热器相连接管路阀门。3.启动冷风风机 C601,调节其流量 FIC601为某一实验值,开启冷风风机出口阀VA04,开启水冷却器空气出口阀 VA07,自来水进出阀(VA01、VA03) ,通过阀门VA01调节冷却水流量,通过阀门 VA06控制冷风温度 TI605稳定在30。4.调节热风进口流量 FIC602为某一实验值、热风加热器出口温

41、度 TIC607(控制在80)稳定,调节热风电加热器加热功率,控制热风出口温度稳定。待列管式换热器冷、热风进出口温度和板式换热器冷、热风进出口温度基本恒定时,可认为换热过程基本平衡,记录相应的工艺参数。5.以冷风或热风的流量作为恒定量,改变另一介质的流量,从小到大,做 3-4组数据,做好操作记录。3.1.7套管式换热器开车:1.设备预热:依次开启套管式换热器蒸汽进、出口阀(VA25、VA26、VA22、VA23、VA24) ,关闭其它与套换热器相连接管路阀门,通入水蒸气,待蒸汽发生器内温度 TI621和套管式换热器冷风出口温度 TI614基本一致时,开始下步操作。注意:首先打开阀门 VA25,

42、再缓慢打开阀门 VA26,观察套管式换热器进口压力 PI606,使其控制在 0.02MPa以内的某一值。2.控制蒸汽发生器 R601加热功率,保证其压力和液位在实验范围内,注意调节VA26,控制套管式换热器内蒸汽压力为 00.15MPa 之间的某一恒定值。3.打开套管式换热器冷风进口阀(VA10),启动冷风风机 C601,调节其流量 FIC601为某一实验值,开启冷风风机出口阀 VA04,开启水冷却器空气出口阀 VA07,自来水进出(VA01、VA03) ,通过阀门 VA01调节冷却水流量,通过阀门 VA06控制冷风温度稳定在30。4.待套管式换热器冷风进出口温度和套管式换热器内蒸汽压力基本恒

43、定时,可认为换热过程基本平衡,记录相应的工艺参数。5.以套管式换热器内蒸汽压力作为恒定量,改变冷风流量,从小到大,做 3-4 组数据,做好操作记录。B、停车1) 、停止蒸汽发生器电加热器运行,关闭蒸汽出口阀 VA25、VA26,开启蒸汽发生器放空阀 VA27,开套管式换热器疏水阀组旁路阀 VA21,将蒸汽系统压力卸除。2) 、停热风加热器。3) 、继续大流量运行冷风风机和热风风机,当冷风风机出口总管温度接近常温时,停冷风、停冷风风机出口冷却器冷却水;当热风加热器出口温度 TIC607低于40时,停热风风机。4) 、将套管式换热器残留水蒸气冷凝液排净。5) 、装置系统温度降至常温后,关闭系统所有

44、阀门。6) 、切断控制台、仪表盘电源。7) 、清理现场,搞好设备、管道、阀门维护工作。2、故障设置实训1) 、水冷却器出口冷风温度异常:在传热正常操作中,教师给出隐蔽指令,改变冷却水的流向,学生通过观察出口冷风温度、冷却水的压力等的变化,分析系统异常的原因并作处理,使系统恢复到正常操作状态。2) 、列管式换热器冷风出口流量、热风出口流量与进口流量有差异:在传热正常作中,教师给出隐蔽指令,改变列管式换热器热风逆流进口的工作状态,学生通过观察冷风、热风经过换热前后流量、冷风出口温度的变化,分析系统异常的原因并作处理,使系统恢复到正常操作状态。间歇反应操作实训一、实训前应知内容1、间歇反应装置工艺流

45、程图2、装置布局示意图立面布置示意图平面布置示意图3、主要阀门一览表序号 编号 设备阀门功能 序号 编号 设备阀门功能1 VA01 原料槽 a出料阀 23 VA23 中和釜出料阀2 VA02 进料泵 a出料阀 24 VA24 产品储槽进料阀3 VA03 原料槽 a排污阀 25 VA25 产品储槽放空阀4 VA04 原料槽 b出料阀 26 VA26 产品储槽排污阀5 VA05 进料泵 b出料阀 27 VA27 热水槽冷却水进口电磁阀6 VA06 原料槽 b排污阀 28 VA28 反应釜夹套热水进口电磁阀7 VA07 反应釜固体加料阀 29 VA29 热水槽放空阀8 VA08 反应釜安全阀 30

46、VA30 热水槽排污阀9 VA09 反应釜内蛇管冷却器冷却水进口阀31 VA31 热水槽出口电磁阀10 VA10 冷凝器出料阀 32 VA32 冷水槽冷却水进口电磁阀11 VA11 冷凝器冷却水进口阀 33 VA33 反应釜夹套冷水进口电磁阀12 VA12 冷凝液槽放空阀 34 VA34 冷水槽放空阀13 VA13 冷凝液槽抽真空阀 35 VA35 冷水槽排污阀14 VA14 冷凝液槽出料阀 36 VA36 冷水槽出口电磁阀15 VA15 冷凝液槽排污阀 37 VA37 循环水泵进口阀16 VA16 反应釜排料阀 38 VA38 循环水泵出口阀17 VA17 反应釜排污阀 39 VA39 中和釜夹套进水阀18 VA18 中和釜进料阀 40 VA40 反应釜夹套进水阀19 VA19 中和釜中和液进料阀 41 VA41 反应釜夹套出水自循环电磁阀20 VA20 中和釜抽真空阀 42 VA42 冷却水进水总阀21 VA21 中和釜放空阀 43 VA43 反应釜进 N2阀22 VA22 中和釜排污阀4、间歇反应装置静设备一览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产品手册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