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路基说明书.doc

上传人:hyngb9260 文档编号:6000325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路基说明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路基说明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路基说明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路基说明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路基说明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金丽温高速公路丽水至青田段 第二合同 路基路面及排水(路基册设计说明书)第四篇 路基、路面及排水(路基册)设计说明书1、 初步设计批复意见执行情况对于交通部文件(交公路发2002444 号文)“关于丽水至温州公路丽水段初步设计的批复”的审核意见和执行情况分述如下: 关于路基设计审核意见认为:浸水路堤边坡虽采用渗水性填料填筑,并进行了边坡防护,但其边坡坡率也不应陡于 1:2,应予修正。本施工图中沿河受水流冲刷的路段设置浆砌挡墙防护,对于沿塘浸水路段水面以下边坡坡率采用 1:2,并设置了浆砌防护。 关于防护工程设计审核意见认为:初步设计中部分路基通过淤泥厚 0.51.5m 的水塘或池塘,不良地质

2、地段表中说明采用清淤换填或抛石挤淤等措施进行处治,但未编制相应的设计工程图表,应予核查。本施工图对于沿塘路段进行特殊处理,设置了浆砌护坡以及砂砾垫层等结构。工程数量统一列入填方防护工程数量表中。审核意见认为:陡坡路堤初步设计设置护脚收缩坡脚,坡脚按干砌石块断面布置,但采用浆砌片石结构,建议改用浆砌片石路堤式挡墙。本施工图对于陡坡路堤不同的地形情况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分别选用护脚、路堤挡墙以及路肩挡墙等结构,其中初步设计中干砌护脚结构均已按照浆砌结构设计。审核意见认为:一般高度的路堤边坡也应进行防护,如采用植草护坡等。土石混填路堤边坡应采用土工网铺土植草进行防护。施工图设计阶段对于全线路堤边坡均进

3、行了防护设计。由于本工程位于山岭重丘区,隧道以及边坡开挖废方较多,因此,基本上为土石混填路堤。一般填方边坡均设置了框格植草等防护,框格植草防护中加设了土工网格。审核意见认为:土路肩加固建议由 3cm 的沥青表处改为厚 5cm 的预制水泥砼板。本施工图土路肩将 3cm 沥青表处改为 5cm 的小石子混凝土现浇。 关于排水设计审核意见认为:施工图设计阶段应加强挖方路基排水设计,基岩裂隙水发育地段应增设必要的地下排水设施,确保路基稳定。本施工图对于基岩裂隙水发育地段的挖方边沟进行了特殊的设计,埋设了塑料盲沟。详见渗水路基地下排水设计图。施工中边坡开挖后可根据裂隙水发育情况进行设置。审核意见认为:凸拱

4、形中央分隔带表面雨水流入路面易造成污染,建议采用浅碟形。浅碟形中央分隔带雨水不会流入路面,但需要单独设置排水设施。本施工图中除超高路段外,整体式路基中央分隔带基本与内侧路缘带齐平,(仅 2%横坡),且中央分隔带采用植草皮防护,可有效防止中央分隔带雨水污染路面。金丽温高速公路丽水至青田段 第二合同 路基路面及排水(路基册设计说明书)审核意见认为:项目所在地区多雨,中央分隔带应增设排水渗沟、横向塑料排水管等排水措施。施工图设计阶段,对于中央分隔带内路面结构边缘与中央分隔带填料交接面铺设了涂双层沥青的土工布隔渗层。路基填料基本上采用隧道以及边坡开挖废方,由于含土量不高的土石混合料本身透水性能较好,因

5、此整体式路基中央分隔不设渗沟和横向排水设施。分离式路基在中间带埋设了排水渗沟、横向排水管等地下排水设施。2、路基横断面布置及加宽、超高方案的说明路基横断面布置:本合同段主线整体式路基设计顶宽为 24.5 米。整个路幅组成如下:中央分隔带宽度:1.5m行车道宽度: 27.5m右侧硬路肩宽度:22.75m(含 20.5m 右侧路缘带)左侧路缘带宽度:20.5m土路肩宽度: 20.75m本合同段主线分离式路基设计顶宽为 12.5 米(单幅)。单个路幅组成如下:行车道宽度: 7.5m右侧硬路肩宽度: 2.75m(含 0.5m 右侧路缘带)左侧路缘带宽度: 0.75m土路肩宽度: 20.75m路基加宽、

6、超高方案的说明路基超高时:整体式路基中央分隔带保持水平,两侧行车道分别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使之各自成为独立的单向超高坡面;分离式路基分别绕各自的设计线进行旋转。本合同段有无路基加宽路段,路基超高路段详见“超高方式图”。3、路基设计说明路基设计按部颁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7)、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T019-98)等进行设计。主线整体式路基设计标高为中央分隔带外侧边缘标高。主线分离式路基设计标高为两行车道中心线标高。主线行车道和硬路肩横坡为 2%,土路肩为 3%。路基边坡坡度:根据沿

7、线岩土工程特性,按照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的有关规定,拟定路基边坡。路基填方采用土石混合料等材料填筑。路基填高小于 8 米时边坡坡度为11.5;路基填高大于 8 米而小于 16 米时,路基顶向下 8 米处每侧设宽 2 米的护坡道,上级坡采用 1:1.5 的坡率,下级坡采用 1:1.75 的坡率;当路基填高大于金丽温高速公路丽水至青田段 第二合同 路基路面及排水(路基册设计说明书)16 米时,每向下 8 米每侧设一道护坡道,一级护坡道宽 2 米,二级宽 3 米,上、中、下级变坡坡率依次为 1:1.5、1:1.75、1:2.0路基挖方根据路堑工程地质特性进行边坡稳定分析和验算,拟定不

8、同的边坡坡率。4、路基压实标准和压实度的说明 路基填筑过程中,应优先采用强度高、粒径小、透水性良好的材料进行填筑,并严格按施工技术规范摊铺和压实。对于同一填筑路段,要求同一层的路基填料强度和粒径均匀。桥梁、通道、涵洞的台背部位应采用渗水性的级配砂砾填筑。路基填筑材料的材性和压实度(重型)应按下表执行:项 目 分 类路 面 底 面以 下 深 度( c m ) 填 料 最 大 粒 径( c m )填 料 最 小 强 度( C B R )( % )重 型 压 实 度( % )固 体 体 积 率( % )上 路 床 0 3 0 1 0 8 9 5 8 3下 路 床 3 0 8 0 1 0 5 9 5

9、8 3上 路 堤 8 0 1 5 0 1 5 4 9 3 8 0填方路基 下 路 堤 1 5 0 1 5 3 9 0 7 8 零 填 及 路 堑 路 床 0 3 0 1 0 8 9 5 8 3注:1、当路床填料 CBR 值达不到表列要求时,可掺石灰或水泥处理。2、桥头等结构物路段的填料及压实另有要求,详见相关设计图。路基工程完工交付路面施工时,需检测填方路基顶面(即路槽底面)弯沉,路基顶面弯沉控制指标见“路面结构设计图” 。5、路基路面排水系统及防护工程设计的说明由于本工程所在地区雨水多,边坡易受冲刷,为保证路基的稳定,沿线进行了综合排水和防护设计,设计原则是以排为主,以防为辅。界内防排自成体

10、系,避免与沿线水网和排灌沟渠相干扰,防止路外水体倒灌防排系统。1、路基路面排水系统 路基排水设计填方路基两侧设置梯形浆砌边沟,挖方路基两侧设矩形边沟。设计中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要求,与附近村舍的排水设施协调统一,保证沿线的排涝安全。在路基排水沟与农业灌溉渠道,人通和机通相交,均采用立体交叉,即边沟设置涵洞或倒虹吸通过以上构造物,使路基排水沟水流不影响农田的灌溉系统和人通、机通的正常使用。坡向路线的挖方路基坡顶以外 5 米设置矩形截水沟,边破碎落台采用了小型截水沟将水引至截水沟外排。 路面排水设计降落在路面上的雨水,应通过路面横坡迅捷排出路面范围,避免行车道路面范围内出现积水而影响行车安全。路面表

11、面排水分为两种情况:超高路段路面排水和一般路段路面排水。金丽温高速公路丽水至青田段 第二合同 路基路面及排水(路基册设计说明书)超高路段的其中半幅路面水必将流向中央分隔带,为使雨水快速排出路面范围,在左侧路缘带紧贴中央分隔带侧设置矩形流水槽,并且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集水井、横向排水管、急流槽,将雨水排出路基。一般路段路面雨水由双向横坡排至土路肩外经边坡框格植草防护挡水条导引流入两侧边沟。土路肩为避免冲刷,设置护肩和 5cm 小石子混凝土封闭。中央分隔带排水对于一般整体式路基段,中央分隔带采用粘性土培填,并植草皮,以减少雨水下渗,同时对于路面结构层边部进行了防渗处理。由于本工程填方多采用隧道以及

12、挖方废方填筑,因此填料渗透性较好,渗入中央分隔带的少量雨水可及时的排出中央分隔带以外。对于分离式路基中间带表面也采用植草皮,并设置 6%倾向中间的横坡,且设置了中间带排水沟排处地表降水。中间带表面采用一定厚度的粘土培填,以防止渗水,同时设置砂砾渗水带以及纵横向渗沟,渗沟内埋设塑料盲沟,塑料盲沟外裹 150g/平方米土工布。塑料盲沟直径为 6cm,采用中空耐压型,平均开孔率 90%。2、路基防护工程设计路基防护工程是防治路基病害,保证路基稳定,改善环境景观,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措施。本工程所选用的防护类型是针对当地气候、水文、地形、地质条件和筑路材料的分布情况确定,并与周围景观保持协调。本工程的防

13、护主要针对填方路基边坡设置防护和挖方路基边坡设置防护。 对填方路段设置浆砌片石护坡、菱形框格植草等防护形式。框格中设土工网格,土工网格采用 CE131(B)型,要求颜色采用绿色,每平方米重为 430 克,网孔为27mmX27mm,极限抗拉强度为 5.8KN/m,最大荷载时变形率不大于 16.5%。本合同段部分路段右侧临江,洪水季节时受水流冲刷而影响路基稳定,因此设置了仰斜式沿江挡墙,挡墙基础需设置于密实的地基上同时埋入局部冲刷线以下不小于 1米。局部冲刷线深度参考桥涵水文资料后经过计算为 45 米左右。沿线挖方路基,山高坡陡,设计要求严格按光面爆破施工,然后进行仰斜式挡墙、浆砌护面墙锚、杆框格

14、植草等综合防护措施。挖方边坡施工需按照“路堑边坡施工设计图”进行。3、中央分隔带及土路肩中央分隔带采用粘性土填实封闭,路面结构层边部与中央分隔带填土交接面铺设涂双层沥青的土工隔渗层。土路肩采用砂砾料填筑并用 5cm 现浇小石子混凝土封闭,填方路段每隔 5 米设置横向出水口,挖方路段设置 D6 纵向塑料盲沟将渗水排至填方段后通过横向出水口排出路基范围。中央分隔带及土路肩结构设计详见“路面边部结构及中央分隔带设计图”,工程数量计入路面工程数量表中。6、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路基施工应严格按相应施工技术规范执行。由于沿线所经地区多雨多水,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设置临时排水设施,以免影响路基的强度和路基的稳定性

15、。金丽温高速公路丽水至青田段 第二合同 路基路面及排水(路基册设计说明书)路基的质量直接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因此,路基施工应严格控制填料的粒径、压实度和均匀性,对每一处路基均须分层摊铺、分层压实。严禁在半填半挖路基的施工中,直接利用爆破崩塌填筑路基。沿线的清基、清淤,应做好精心的施工组织设计,用于路基边坡防护植草的植被用土。填方挡墙施工前,应精确测定挡墙基础的位置和标高,对于挡墙基础埋置深度不足于冲刷线以下 1 米或基底应力不满足设计要求的,应调整基础埋深和变更基础尺寸。挡墙顶采用 5cm 素混凝土压顶,外墙面采用水泥砂浆勾缝。地面横坡陡于 1:5 时,应开挖不小于 1.0 米向内倾斜的防滑台阶。对于土质挖方路段,如遇土质疏软,不能满足路床强度要求,应换填砂砾、碎石或掺灰处理,并增设排水措施。路基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有基岩裂隙水、山泉水或其它地下水等,应做好临时排水措施,同时报监理和业主作变更设计。路基挖方应事先测定坡顶高度与位置是否与设计相同,不相符需调整设计。边坡爆破必须采用光面爆破。开挖须自上而下分层开挖。严格按照路堑边坡施工断面设计图施工,在实际施工中若发现地质情况与原设计有出入时,应尽快与设计部门联系。边坡开挖后如发现坡面有特殊破碎带或断裂层,应及时报监理和业主作变更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说明文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