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附件:全国土壤肥料专业统计报表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批准2009 年 12 月4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 报、 迟报,不得伪造、 篡改。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公民有义务如实提高国家统计调查所需的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十五条规定: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对在统计调查中知悉的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5目 录一、总 说 明 6二、报表目录 7三、调查表式 8(一) 土壤肥料机构建设基
2、本情况 8(二) 土肥测试中心(化验室)建设基本情况 9(三) 土肥测试中心(化验室)肥料质量检测情况 .10(四) 中低产田面积情况 .11(五) 中低产田改良技术应用情况 .12(六) 有机肥施用情况 .13(七) 商品有机肥生产情况 .14(八) 秸秆利用情况 .15(九) 主要农作物秸秆还田情况 .16(十) 节水农业技术推广及资金投入情况(实计/预计) 17(十一)2009 年化肥供需情况年度报表 19(十二)2009 年主要作物肥料使用情况年度报表 20四、主要指标解释 .276一、总 说 明(一)为了解全国土壤肥料行业的基本情况和施肥现状,为各级政府制定相关政策,进行宏观管理提供
3、依据,特制定本制度。(二)统计范围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土肥(农技)站(中心)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农业局根据辖区内各县(团、场) 。(三)主要指标内容:土壤肥料机构建设基本情况、土肥测试中心(化验室)建设基本情况和肥料质量检测情况、中低产田面积和技术改良应用情况、有机肥施用和商品有机肥生产情况、秸秆利用和主要农作物秸秆还田情况、节水农业技术推广及资金投入情况、化肥每月供需情况和主要作物每月肥料使用情况。(四)时间要求和调查频率:除化肥每月供需情况和主要作物每月肥料使用情况按月报,于次月 5 日之前报送以外,其余统计信息按年报,在次年 3 月末之前报送。(五)上
4、报要求:各单位通过全国联网直报系统报送各统计报表,并在该报表的最晚报送时间前一天再次登录直报系统,查询该报表是否已通过验收,如通过验收表明该报表已上报成功,如未通过验收企业(单位)应根据反馈信息认真修改或核实后再次上报报表。(六)本统计报表制度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负责解释。7二、报表目录表 号 表 名 报告期别 报送单位 报送日期 及方式 页码农市(农)1 表 土壤肥料机构建设基本情况 年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土肥部门次年 3 月底之前 3农市(农)2 表土肥测试中心(化验室)建设基本情况 年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土肥部门次年 3 月底之前 4农市(农)3 表土肥测试中心(化验室)肥料质量检测
5、情况 年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土肥部门次年 3 月底之前 5农市(农)4 表 中低产田面积情况 年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土肥部门次年 3 月底之前 6农市(农)5 表 中低产田改良技术应用情况 年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土肥部门次年 3 月底之前 7农市(农)6 表 有机肥施用情况 年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土肥部门次年 3 月底之前 8农市(农)7 表 商品有机肥生产情况 年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土肥部门次年 3 月底之前 9农市(农)8 表 秸秆利用情况 年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土肥部门次年 3 月底之前 10农市(农)9 表 主要农作物秸秆还田情况 年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土肥部门次年 3
6、月底之前 11农市(农)10 表节水农业技术推广及资金投入情况(实计/预计) 年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土肥水部门次年 3 月底之前 12农市(农)11 表化肥供需情况月报表( 月份) 月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土肥部门次月 5 日之前 13农市(农)12 表主要作物肥料使用情况月报表( 月份) 月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土肥部门次月 5 日之前 148三、调查表样式(一)土壤肥料机构建设基本情况省(区、市) 地(市、州、盟) 县(区、市、旗)行政区划代码:单位名称: 年指标名称 省(区、市) 地(市、州、盟) 县(区、市、旗) 乡(镇)机构数(个) 专职 管理人员兼职 技术人员 工人 按岗位类别其
7、他 大学以上 大学 大专 中专 按学历其他 正高级 副高级 中级 初级 按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其他 人员(人)合计 建筑面积() (个) 试验基地面积() 仪器设备(台、套) 固定资产(万元) 项目经费(万元) 单位负责人: 统计负责人: 填表人: 报出日期:填报说明:1.本表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土肥主管部门报送,报送是各级分别汇总后对应表中所列各级填写。2.本表统计范围为上一年度各级农业部门管辖的土肥水机构建设的基本情况。3.本表为年报,报送时间为 3 月 20 日前。表 号:农市(农)1 表制表机关: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0996 号有效期至:2011 年
8、 9(二)土肥测试中心(化验室)建设基本情况省(区、市) 地(市、州、盟) 县(区、市、旗)行政区划代码:单位名称: 年指标名称 省(区、市) 地(市、州、盟) 县(区、市、旗) 乡(镇)总数 通过计量认证 机构数(个)其中授权为质检机构 总数 正高级 副高级 中 级 初 级 岗位从业人员(人) 其中其 他 总数 办公室 化验室 基本建设(m2) 其中其 他 价值合计(万元) 数量(台套) 大型、精密仪器 价值(万元) 数量(台套) 普通仪器价值(万元) 数量(台套) 计算机价值(万元) 数量(台套) 仪器设备其他价值(万元) 单位负责人: 统计负责人: 填表人: 报出日期:填报说明:1.本表
9、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土肥主管部门报送,报送是各级分别汇总后对应表中所列各级填写。2.本表统计范围为上一年度各级农业部门管辖的土肥测试中心(化验室)建设的基本情况。3.本表为年报,报送时间为 3 月 20 日前。表 号:农市(农)2 表制表机关: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0996 号有效期至:2011 年 10(三)土肥测试中心(化验室)肥料质量检测情况省(区、市) 地(市、州、盟) 县(区、市、旗)行政区划代码:单位名称: 年指标名称 合计 单质氮肥 单质磷肥 单质钾肥复混(合)肥有机无机复混肥微肥 微生物肥 有机 肥 叶面 肥 其他全省 省本级 地区本级 样
10、品数(个)县本级 全省 省本级 地区本级 代表基数(吨)县本级 全省 省本级 地区本级 样品合格率(%)县本级 全省 省本级 地区本级 查处假冒伪劣肥(吨)县本级 全省 省本级 地区本级 挽回经济损失(万元)县本级 单位负责人: 统计负责人: 填表人: 报出日期:填报说明:1.本表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土肥主管部门报送,报送是各级分别汇总后对应表中所列各级填写。2.本表统计范围为上一年度土肥测试中心(化验室)肥料质量检测的基本情况。3.本表为年报,报送时间为 3 月 20 日前。表 号:农市(农)3 表制表机关: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0996 号有效期至:2
11、011 年 11(四)中低产田面积情况省(区、市) 地(市、州、盟) 县(区、市、旗)行政区划代码:单位名称: 年指标名称 省(区、市) 地(市、州、盟) 县(区、市、旗) 乡(镇)高产田(公顷) 中产田(公顷) 低产田(公顷) 合 计(公顷) 干旱灌溉型 渍潜稻田型 盐碱耕地型 坡地梯改型 渍涝排水型 沙化耕地型 障碍层次型 其 中(公顷)瘠薄培肥型 单位负责人: 统计负责人: 填表人: 报出日期:填报说明:1.本表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土肥主管部门报送,报送是各级分别汇总后对应表中所列各级填写。2.本表统计范围为上一年度不同产量田块面积的基本情况。3.本表为年报,报送时间为 3 月 20
12、日前。表 号:农市(农)4 表制表机关: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0996 号有效期至:2011 年 12(五)中低产田改良技术应用情况省(区、市) 地(市、州、盟) 县(区、市、旗)行政区划代码:单位名称: 年效益指标名称 改良面积(千公顷) 改造前平均产量(公斤/公顷)改造后增加产量(公斤/公顷)推广应用面积(千公顷)干旱灌溉型 渍潜稻田型 盐碱耕地型 坡地梯改型 渍涝排水型 沙化耕地型 障碍层次型 中低产田类型瘠薄培肥型 开沟排水 集雨补灌 打井灌溉 坡改梯 经济植物篱 聚垄耕作 沟垄栽培 深耕深松 少耕免耕 增施有机肥 地膜覆盖 秸秆还田 施用改良剂 技
13、术措施其他 单位负责人: 统计负责人: 填表人: 报出日期:填报说明:1.本表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土肥主管部门报送,报送是各级分别汇总后对应表中所列各级填写。2.本表统计范围为上一年度中低产田改良技术应用情况。3.本表为年报,报送时间为 3 月 20 日前。表 号:农市(农)5 表制表机关: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0996 号有效期至:2011 年 13(六)有机肥施用情况省(区、市) 地(市、州、盟) 县(区、市、旗)行政区划代码:单位名称: 年施用情况指标名称种植面积(公顷)平均产量 (公斤/公顷)资源总量(吨) 面积(公顷) 总用量(吨)绿 肥 禽畜粪
14、尿 人 粪 尿 商品有机肥 省(区、市)总 计 绿 肥 禽畜粪尿 人 粪 尿 商品有机肥 地(市、州、盟)总 计 绿 肥 禽畜粪尿 人 粪 尿 商品有机肥 县(区、市、旗)总 计 绿 肥 禽畜粪尿 人 粪 尿 商品有机肥 乡(镇)总 计 单位负责人: 统计负责人: 填表人: 报出日期:填报说明:1.本表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土肥主管部门报送,报送是各级分别汇总后对应表中所列各级填写。2.本表统计范围为上一年度有机肥施用的基本情况。表 号:农市(农)6 表制表机关: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0996 号有效期至:2011 年143.本表为年报,报送时间为 3 月
15、20 日前。(七)商品有机肥生产情况省(区、市) 地(市、州、盟) 县(区、市、旗)行政区划代码:单位名称: 年企业规模分级5000 吨以下 5000-20000 吨 20000 吨以上指标名称小计(个) 个数设计能力(吨)实际产量(吨)个数设计能力(吨)实际产量(吨)个数设计能力(吨)实际产量(吨)有机肥企业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企业 生物有机肥企业 省(区、市)合 计 有机肥企业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企业 生物有机肥企业 地(市、州、盟)合 计 有机肥企业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企业 生物有机肥企业 县(区、市、旗)合 计 有机肥企业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企业 生物有机肥企业 乡(镇)合 计 单位负责人:
16、统计负责人: 填表人: 报出日期:填报说明:1.本表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土肥主管部门报送,报送是各级分别汇总后对应表中所列各级填写。2.本表统计范围为上一年度商品有机肥生产的基本情况。表 号:农市(农)7 表制表机关: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0996 号有效期至:2011 年153.本表为年报,报送时间为 3 月 20 日前。(八)秸秆利用情况省(区、市) 地(市、州、盟) 县(区、市、旗)行政区划代码:单位名称: 年指标名称播种面积(公顷)秸秆资源量(吨)还田用量(吨)饲料用量(吨)燃料用量(吨)原料用量(吨) 焚烧量(吨)弃置乱堆(吨) 总 计 水 稻
17、小 麦 玉 米 杂 粮 薯 类 豆 类 棉 花 油 菜 花 生 其 他 单位负责人: 统计负责人: 填表人: 报出日期:填报说明:1.本表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土肥主管部门报送,报送是各级分别汇总后对应表中所列各级填写。2.本表统计范围为上一年度秸秆利用情况。3.本表为年报,报送时间 3 月 20 日前。表 号:农市(农)8 表制表机关: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0996 号有效期至:2011 年 16(九)主要农作物秸秆还田情况省(区、市) 地(市、州、盟) 县(区、市、旗)行政区划代码:单位名称: 年指标名称 还田面积(千公顷) 每公顷还田量(公斤/公顷)
18、总还田量(万吨)总 计 小 计 翻压还田 覆盖还田 留高茬还田 堆沤还田 腐熟剂处理还田 水稻其 他 小 计 翻压还田 覆盖还田 留高茬还田 堆沤还田 腐熟剂处理还田 小麦其 他 小 计 翻压还田 覆盖还田 留高茬还田 堆沤还田 腐熟剂处理还田 玉米其 他 小 计 翻压还田 覆盖还田 留高茬还田 堆沤还田 腐熟剂处理还田 其他其 他 单位负责人: 统计负责人: 填表人: 报出日期:填报说明:1.本表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土肥主管部门报送,报送是各级分别汇总后对应表中所列各级填写。2.本表统计范围为上一年度主要农作物秸秆还田情况。3.本表为年报,报送时间为 3 月 20 日前。表 号:农市(农)
19、9 表制表机关: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0996 号有效期至:2011 年 17(十)节水农业技术推广及资金投入情况(实计/ 预计)省(区、市) 地(市、州、盟)县(区、市、旗)行政区划代码: 单位名称: 年 主要农作物分类(按播种面积计)基本情况总数万亩按耕地面积小计 水稻 小麦 玉米 棉花 蔬菜 水果 其他作物 1合计 灌溉水田 望天田 水浇地 耕地类型(万亩)旱地 有效灌溉面积(万亩) 灌溉用水量(千立方) 数量(个) 容积(千立方) 用水量(千立方) 集雨窖池面积(万亩) 用水量(千立方) 喷灌面积(万亩) 用水量(千立方) 微灌面积(万亩) 用水量(
20、千立方) 管灌面积(万亩) 用水量(千立方) 沟畦灌面积(万亩) 用水量(千立方) 点灌面积(万亩) 用水量(千立方) 漫灌面积(万亩) 水稻 小麦 玉米 棉花 蔬菜 水果 其他作物 1技术措施落实情况总数万亩按耕地面积小计万亩按播种面积面积万亩亩增产公斤亩节水方面积万亩亩增产公斤亩节水方面积万亩亩增产公斤亩节水方面积万亩亩增产皮棉公斤亩节水方面积万亩亩增收元亩节水方面积万亩亩增收元亩节水方面积万亩亩增产公斤亩增收元亩节水方分作物节水技术覆盖 单项技术合计 膜下滴灌 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 农化抗旱 表 号:农市(农)10 表制表机关: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
21、0996 号有效期至:2011 年 18地膜覆盖 秸秆覆盖 经济植物篱 聚水保墒 深松耕(翻) 测墒节灌 水稻浅湿控水灌溉 耐旱品种 抗旱坐水种 输水工程节水 灌排分开 结构调整 因灾调整 其他模式 1 其他模式 2 合计 国家级 省级 地级 县级 其他 墒情监测点数量(个)合计 国家投入 省级投入 地县级投入 农民投入 企业投入 其他投入 资金投入情况(万元)单位负责人: 统计负责人: 填表人:报出日期: 填报说明:1.本表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土肥主管部门报送,报送是各级汇总后按级统一报送。 2.本表统计范围为上一年度节水农业技术推广及资金投入情况。 3.本表为年报,报送时间为 3 月 2
22、0 日前。 19(十一)2009 年化肥供需情况年度报表省(区、市) 地(市、州、盟) 行政区划代码: 单位名称: 指标名称 养分含量(%)或配合式 产量(吨) 销售量(吨) 库存量(吨) 使用数量(吨)2010 年需求数量(吨)零售价格化肥总投入(折纯) / /氮肥总投入(折纯) / /磷肥总投入(折纯) / /钾肥总投入(折纯) / /总量(折纯 N) / /尿 素 46 碳酸氢铵 17 氯化铵 23 氮肥硫酸铵 20 总量(折纯 P2O5) / /普通过磷酸钙 17 重过磷酸钙 46 磷肥钙镁磷肥 17 总量(折纯 K2O) / /国产氯化钾 进口氯化钾 硫酸钾 50 钾肥硫酸钾镁 22
23、 含氮总量(折纯 N) / /含磷总量(折纯 P2O5) / /含钾总量(折纯 K2O) / /含硫总量(折纯 S) / /磷酸一铵 N12-P2O552 磷酸二铵(国产) N18-P2O546 磷酸二铵(进口) N18-P2O546 国产复合肥 / 进口复合肥 / 国产复混肥(低浓度) 25 国产复混肥(中浓度) 40,30 复混(合)肥料国产复混肥(高浓度) 40 单位负责人: 统计负责人: 填表人:报出日期:填报说明:1.本表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土肥主管部门报送,报送是各级汇总后按级统一报送。 2.本表统计范围为当年化肥供需情况。 203. 本表为年报,报送时间为 3 月 20 日前。
24、 (十二)2009 年主要作物肥料使用情况年度报表省(区、市) 地(市、州、盟) 县(区、市、旗)行政区划代码:单位名称: 年水稻 小麦作物名称 作物名称本年 同比 本年 同比播种面积(公顷)播种面积(公顷)施肥面积(公顷) 施肥量(吨) 施肥面积(公顷) 施肥量(吨)项目养分含量(%)或配合式本年 同比 本年 同比 本年 同比 本年 同比化肥总投入(折纯) /氮肥总投入(折纯) /磷肥总投入(折纯) /钾肥总投入(折纯) /总量(折纯 N) /尿 素 46碳酸氢铵 17氯化铵 23氮肥 其中硫酸铵 20总量(折纯 P2O5) /普通过磷酸钙 17重过磷酸钙 46磷肥 其中钙镁磷肥 17总量(
25、折纯 K2O) /国产氯化钾进口氯化钾硫酸钾 55钾肥硫酸钾镁 48含氮总量(折纯 N) /含磷总量(折纯 P2O5) /含钾总量(折纯 K2O) /含硫总量(折纯 S) /磷酸一铵 N12-P2O552磷酸二铵(国产) N18-P2O546磷酸二铵(进口) N18-P2O546国产复合肥 /进口复合肥 /国产复混肥(低浓度) 25国产复混肥(中浓度) 40,30复混(合)肥国产复混肥(高浓度) 40单位负责人: 统计负责人: 报出日期:填报说明:1.本表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土肥主管部门报送,报送是各级汇总后按级统一报送。2.本表统计范围为本年化肥供需情况。213.本表为年报,报送时间为 3
26、 月 20 日前。(续)(十二)2009 年主要作物肥料使用情况年度报表玉米 大豆作物名称 作物名称本年 同比 本年 同比播种面积(公顷)播种面积(公顷)施肥面积(公顷) 施肥量(吨) 施肥面积(公顷) 施肥量(吨)项目养分含量(%)或配合式本年 同比 本年 同比 本年 同比 本年 同比化肥总投入(折纯) /氮肥总投入(折纯) /磷肥总投入(折纯) /钾肥总投入(折纯) /总量(折纯 N) /尿 素 46碳酸氢铵 17氯化铵 23氮肥 其中硫酸铵 20总量(折纯 P2O5) /普通过磷酸钙 17重过磷酸钙 46磷肥 其中钙镁磷肥 17总量(折纯 K2O) /国产氯化钾进口氯化钾硫酸钾 55钾肥
27、硫酸钾镁 48含氮总量(折纯 N) /含磷总量(折纯 P2O5) /含钾总量(折纯 K2O) /含硫总量(折纯 S) /磷酸一铵 N12-P2O552磷酸二铵(国产) N18-P2O546磷酸二铵(进口) N18-P2O546国产复合肥 /进口复合肥 /国产复混肥(低浓度) 25国产复混肥(中浓度) 40,30复混(合)肥国产复混肥(高浓度) 40单位负责人: 统计负责人: 报出日期:填报说明:1.本表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土肥主管部门报送,报送是各级汇总后按级统一报送。2.本表统计范围为本年化肥供需情况。3.本表为年报,报送时间为 3 月 20 日前。22(续)(十二)2009 年主要作物肥
28、料使用情况年度报表棉麻 油菜作物名称 作物名称本年 同比 本年 同比播种面积(公顷)播种面积(公顷)施肥面积(公顷) 施肥量(吨) 施肥面积(公顷) 施肥量(吨)项目养分含量(%)或配合式本年 同比 本年 同比 本年 同比 本年 同比化肥总投入(折纯) /氮肥总投入(折纯) /磷肥总投入(折纯) /钾肥总投入(折纯) /总量(折纯 N) /尿 素 46碳酸氢铵 17氯化铵 23氮肥 其中硫酸铵 20总量(折纯 P2O5) /普通过磷酸钙 17重过磷酸钙 46磷肥 其中钙镁磷肥 17总量(折纯 K2O) /国产氯化钾进口氯化钾硫酸钾 55钾肥硫酸钾镁 48含氮总量(折纯 N) /含磷总量(折纯
29、P2O5) /含钾总量(折纯 K2O) /含硫总量(折纯 S) /磷酸一铵 N12-P2O552磷酸二铵(国产) N18-P2O546磷酸二铵(进口) N18-P2O546国产复合肥 /进口复合肥 /国产复混肥(低浓度) 25国产复混肥(中浓度) 40,30复混(合)肥国产复混肥(高浓度) 40单位负责人: 统计负责人: 报出日期:填报说明:1.本表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土肥主管部门报送,报送是各级汇总后按级统一报送。2.本表统计范围为本年化肥供需情况。3.本表为年报,报送时间为 3 月 20 日前。23(续)(十二)2009 年主要作物肥料使用情况年度报表花生 杂粮作物名称 作物名称本年 同
30、比 本年 同比播种面积(公顷)播种面积(公顷)施肥面积(公顷) 施肥量(吨) 施肥面积(公顷) 施肥量(吨)项目养分含量(%)或配合式本年 同比 本年 同比 本年 同比 本年 同比化肥总投入(折纯) /氮肥总投入(折纯) /磷肥总投入(折纯) /钾肥总投入(折纯) /总量(折纯 N) /尿 素 46碳酸氢铵 17氯化铵 23氮肥 其中硫酸铵 20总量(折纯 P2O5) /普通过磷酸钙 17重过磷酸钙 46磷肥 其中钙镁磷肥 17总量(折纯 K2O) /国产氯化钾进口氯化钾硫酸钾 55钾肥硫酸钾镁 48含氮总量(折纯 N) /含磷总量(折纯 P2O5) /含钾总量(折纯 K2O) /含硫总量(折
31、纯 S) /磷酸一铵 N12-P2O552磷酸二铵(国产) N18-P2O546磷酸二铵(进口) N18-P2O546国产复合肥 /进口复合肥 /国产复混肥(低浓度) 25国产复混肥(中浓度) 40,30复混(合)肥国产复混肥(高浓度) 40单位负责人: 统计负责人: 报出日期:填报说明:1.本表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土肥主管部门报送,报送是各级汇总后按级统一报送。2.本表统计范围为本年化肥供需情况。3.本表为年报,报送时间为 3 月 20 日前。24(续)(十二)2009 年主要作物肥料使用情况年度报表薯类 果树作物名称 作物名称本年 同比 本年 同比播种面积(公顷)播种面积(公顷)施肥面积
32、(公顷) 施肥量(吨) 施肥面积(公顷) 施肥量(吨)项目养分含量(%)或配合式本年 同比 本年 同比 本年 同比 本年 同比化肥总投入(折纯) /氮肥总投入(折纯) /磷肥总投入(折纯) /钾肥总投入(折纯) /总量(折纯 N) /尿 素 46碳酸氢铵 17氯化铵 23氮肥 其中硫酸铵 20总量(折纯 P2O5) /普通过磷酸钙 17重过磷酸钙 46磷肥 其中钙镁磷肥 17总量(折纯 K2O) /国产氯化钾进口氯化钾硫酸钾 55钾肥硫酸钾镁 48含氮总量(折纯 N) /含磷总量(折纯 P2O5) /含钾总量(折纯 K2O) /含硫总量(折纯 S) /磷酸一铵 N12-P2O552磷酸二铵(国
33、产) N18-P2O546磷酸二铵(进口) N18-P2O546国产复合肥 /进口复合肥 /国产复混肥(低浓度) 25国产复混肥(中浓度) 40,30复混(合)肥国产复混肥(高浓度) 40单位负责人: 统计负责人: 报出日期:填报说明:1.本表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土肥主管部门报送,报送是各级汇总后按级统一报送。2.本表统计范围为本年化肥供需情况。3.本表为年报,报送时间为 3 月 20 日前。25(续)(十二)2009 年主要作物肥料使用情况年度报表蔬菜 茶桑作物名称 作物名称本年 同比 本年 同比播种面积(公顷)播种面积(公顷)施肥面积(公顷) 施肥量(吨) 施肥面积(公顷) 施肥量(吨)
34、项目养分含量(%)或配合式本年 同比 本年 同比 本年 同比 本年 同比化肥总投入(折纯) /氮肥总投入(折纯) /磷肥总投入(折纯) /钾肥总投入(折纯) /总量(折纯 N) /尿 素 46碳酸氢铵 17氯化铵 23氮肥 其中硫酸铵 20总量(折纯 P2O5) /普通过磷酸钙 17重过磷酸钙 46磷肥 其中钙镁磷肥 17总量(折纯 K2O) /国产氯化钾进口氯化钾硫酸钾 55钾肥硫酸钾镁 48含氮总量(折纯 N) /含磷总量(折纯 P2O5) /含钾总量(折纯 K2O) /含硫总量(折纯 S) /磷酸一铵 N12-P2O552磷酸二铵(国产) N18-P2O546磷酸二铵(进口) N18-P
35、2O546国产复合肥 /进口复合肥 /国产复混肥(低浓度) 25国产复混肥(中浓度) 40,30复混(合)肥国产复混肥(高浓度) 40单位负责人: 统计负责人: 报出日期:填报说明:1.本表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土肥主管部门报送,报送是各级汇总后按级统一报送。2.本表统计范围为本年化肥供需情况。3.本表为年报,报送时间为 3 月 20 日前。26(续)(十二)2009 年主要作物肥料使用情况年度报表糖烟 其他作物名称 作物名称本年 同比 本年 同比播种面积(公顷)播种面积(公顷)施肥面积(公顷) 施肥量(吨) 施肥面积(公顷) 施肥量(吨)项目养分含量(%)或配合式本年 同比 本年 同比 本年
36、 同比 本年 同比化肥总投入(折纯) /氮肥总投入(折纯) /磷肥总投入(折纯) /钾肥总投入(折纯) /总量(折纯 N) /尿 素 46碳酸氢铵 17氯化铵 23氮肥 其中硫酸铵 20总量(折纯 P2O5) /普通过磷酸钙 17重过磷酸钙 46磷肥 其中钙镁磷肥 17总量(折纯 K2O) /国产氯化钾进口氯化钾硫酸钾 55钾肥硫酸钾镁 48含氮总量(折纯 N) /含磷总量(折纯 P2O5) /含钾总量(折纯 K2O) /含硫总量(折纯 S) /磷酸一铵 N12-P2O552磷酸二铵(国产) N18-P2O546磷酸二铵(进口) N18-P2O546国产复合肥 /进口复合肥 /国产复混肥(低浓
37、度) 25国产复混肥(中浓度) 40,30复混(合)肥国产复混肥(高浓度) 40单位负责人: 统计负责人: 报出日期:填报说明:1.本表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土肥主管部门报送,报送是各级汇总后按级统一报送。2.本表统计范围为本年化肥供需情况。3.本表为年报,报送时间为 3 月 20 日前。27四、主要指标解释1.农市(农)1 表 土壤肥料机构建设基本情况(1)机构数:是指各级从事土壤肥料工作的单位,一般统计到有土肥机构的县级。(2)人员: 包括专职和兼职从事土壤肥料工作的在编人员,统计到乡(镇)级。(3)管理人员:指“专职” 、 “兼职”在管理岗位上的从业人员,其中“兼职”仅指担任管理职务而享
38、受技术职称工资的人员,二者不可重复统计。(4)技术人员:专指日常从事技术性工作的人员。(5)建筑面积:指土肥机构实际用房的建筑面积。(6)试验基地:指拥有自主产权,或具有 5 年以上使用权、面积 10 亩以上的试验田。(7)仪器设备(台、套):指单价 500 元以上的仪器设备。(8)固定资产:指拥有自主产权的包括基础建设、大型仪器设备和车辆等折合的资金。(9)项目经费:指用于开展本级项目开支的经费。2. 农市(农)2 表 土肥测试中心(化验室)建设基本情况(1)机构数:指农业部门管辖的土肥测试中心(化验室)数,其中不属于土肥部门的独立挂牌土肥测试中心(化验室)也应列入统计机构数。(2)通过计量
39、认证:是指通过各级技术监督部门计量认证的土肥测试中心(或化验室)的个数。(3)授权为质检机构:是指被各级政府有关部门授权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机构的土肥测试中心(或化验室) 。(4)岗位从业人员:指所有在土肥测试中心(或化验室)任职的人员。(5)大型、精密仪器:指价值 2000 以上的仪器设备,光、电等精密分析仪器及“原子吸收” 、 “原子荧光” 、“ICP”、万分之一电子天平等。(6)普通仪器是指化验室常用的价值 500-2000 元的仪器设备。(7)计算机:专指办公用计算机,不含大型仪器配套计算机。(8)仪器设备“其他”:指单价 500 元以下的仪器设备,不含低值易耗品。(9)省、地区、县
40、级分别填写本级土肥测试中心(或化验室)的统计数字。3. 农市(农)3 表 土肥测试中心(化验室)肥料质量检测情况28(1)样品数:是指本级测试中心(化验室)出具检测报告或相关原始记录样品的个数。(2)代表基数:是指检测的样品所代表该品种肥料的实物量。(3)样品合格率:是指被检测合格的样品数量占被检测样品总数量的百分数。(4)查处假冒伪劣肥料:是指依照本级测试中心(化验室)检测结果查处的假冒伪劣肥料实物量。(5)挽回经济损失:是指依照本级测试中心(化验室)检测结果查处的若假冒伪劣肥料若按合格肥料当地价格出售后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使用后可能造成的作物减产价值。计算公式为:挽回经济损失=查处肥料吨数
41、肥料单价+肥料可使用面积作物单产作物价格。(6)微生物肥料:是指由一种或数种有益微生物、培养基质和添加物(载体)培制而成的生物性肥料,通称为菌肥和菌剂,是一种间接性肥料。(7)有机肥料:是指主要来源于植物或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其主要功效的含碳物料。(8)微肥:是指以微量元素为主的肥料。(9)叶面肥:以叶面吸收为目的,将作物所需养分直接施用叶面的肥料。4. 农市(农)4 表 中低产田面积情况(1)高中低产田界定:高产田是指没有明显的土壤障碍因素、土肥水气热环境协调、农田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在当地典型种植制度和管理水平下主导粮食作物产量能够持续稳定在较高水平的耕地;低产田是指存在明显的土壤
42、障碍因素、土壤肥力水平低、农田基础设施差、经营管理粗放、主导粮食作物产量显著低于当地平均水平的耕地;中产田是指产量界于高产田和低产田之间的耕地。(2)高中低产田划分标准:各地高中低产田统一按全国各耕地类型区高产田、中产田、低产田粮食单产指标参照表(见表 1)划分。产量指标为当地典型种植制度下水稻、小麦、玉米等主导粮食作物前三年正常年份的周年平均产量,一年两熟以上种植粮食作物的,其产量为多熟粮食产量加和。除薯类作物按 5:1 的比例进行折算外,其他粮食作物直接累加;非粮食作物按邻近地块的参照粮食作物产量折算。各类耕地面积乘以该类型耕地的平均产量之和不能突破全县年粮食总产量。高、中、低产田之和必须与上年末统计部门公布的耕地面积相等。表 1 全国各耕地类型区高产田、中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