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一、猪传染性胃肠炎,江西农业大学动科院邬向东,猪传染性胃肠炎 (Transmissible gastraentenitis of pigs, TGE),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猪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呕吐、喷射状水样下痢、脱水消瘦为特征。 各种年龄都可发病,10日龄以内仔猪病死率很高,可达100%,5周龄以上猪的死亡率很低,成年猪几乎没有死亡。 本病于1943年在美国首次报道,从那时起在世界许多国家都有报道。,1、病原 学,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单股RNA,有囊膜,对乙醚敏感,目前仅发现一个血清型。,2、流行病学,易感动物:仅发生于猪,其他畜禽不感染。 传染
2、源:病猪和带毒猪。 传播途径:消化道感染 。 流行特点: 传播迅速,大小猪均可感染,但以10日龄以内的仔猪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很高,断奶仔猪 、肥育猪和成年猪的症状较轻,大多数能自然恢复 。本病多发生于冬春季,不易在炎热的夏季流行 。 流行方式有三种:流行性(新疫区)、地方流行性(老疫区)、周期性地方流行性。,3、临床症状,哺乳仔猪感染后12-24小时,出现呕吐; 而后出现剧烈水样下痢,呈喷射状; 下痢:粪便初呈乳白色,后逐渐转为淡黄色,在粪便中含有未消化乳凝块。 病猪极度口喝,体重迅速减轻,日龄越小、病程越短、病死率越高。 10日龄以内的仔猪多在27d内死亡,7日龄前的仔猪病死率可达100%
3、。 幼猪、肥猪和母猪的症状不一,通常只有1d致数天的食欲不振或废绝。,4、病理变化,剖检可见胃内充满乳凝块,胃粘膜轻度充血; 小肠高度扩张,透明菲薄,小肠内容物呈黄色、含有泡沫,小肠充血出血,小肠绒毛高度萎缩 。,小肠绒毛萎缩变短,脱落(左为正常),5、诊断,根据流行病学,10日龄前多发,喷射状水样下痢,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 。 实验室诊断 病毒分离和鉴定:取病猪的肝拭、粪、肠内容物或空肠、回肠段为病料,经口感染5日龄仔猪或细胞培养,盲传2代以上,分离病毒,鉴定。 荧光抗体检查病毒抗原:早期腹泻病猪空肠和回肠的刮削物作涂片,直接或间接荧光抗体染色,荧光显微镜下检查。 血清学诊断:中和试验 分
4、子生物学方法:RT-PCR。,6、防制-1,(1)本病发生后迅速停止哺乳和减料或停喂料; (2)对症辅助治疗 静脉注射、腹腔注射和自由口服补液;常用下列配方溶液口服:氯化钠3.5克,氯化钾1.5克,碳酸氢钠2.5克,葡萄糖20克,常水1000毫升。 (3)适当使用抗菌药物,防止继发感染 如用氯霉素注射液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10-30毫克,每天两次。或在饲料添加0.1-0.2%土霉素碱 。,6、防制-2,(4)对于呕吐病例可肌注硫酸阿托品: 6毫克/只,维生素C和维生素B6各30毫克/只。 (5)平时加强饲养管理 对怀孕母猪于产前45天及15天左右,以猪传染性胃肠炎弱毒疫苗经肌肉及鼻内各接种1亳升,使其产生足够的免疫力 或在仔猪出生后,以无病原性的弱毒疫苗口服免疫,每天仔猪口服1毫升,使其产生主动免疫; 让哺乳仔猪通过吃母奶获得抗体,产生被动免疫的效果 。,再见!,粪便初呈乳白色,后逐渐转为淡黄色,在粪便中含有未消化乳凝块。,迅速脱水,消瘦,极度口渴,被毛粗乱无光,后躯被粪便污染。,发病后2-5天因脱水死亡,图为病死小猪,肠充血膨大,肠壁变薄、透亮,肠腔内,充满黄绿色或灰白色液体,含有气泡,病猪胃底粘膜出血,肠粘膜严重出血,小肠粘膜触片的荧光抗体检查,RT-PCR检测腹泻猪粪样 (目的基因片段为880bp,1:分子量标准、2:TGEV人工发病猪粪样,第3-8为腹泻猪粪样),